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心卫生院 甘肃省 静宁县743400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上报的中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报告156例作为研究组,统计并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并对患者不良反应类型和用药类型进行分类,分析不良反应原因并提出对策。结果:研究组患者中,老人、儿童的不良反应率较高,用药方式中静脉滴注导致不良反应率偏高,临床表现多为皮肤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数据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制剂在临床使用中会由于患者的年龄、给药途径等因素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通过对不同药物以及临床反应的准确了解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是合格药物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非有害反应的一种临床表现,不良反应或轻或重,轻型不良反应对患者身体影响不大,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能对人体器官造成损害并危及生命[1]。中药制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预期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与患者的身体抗药性以及年龄构成相关,药物本身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不良反应。为了进一步研究中药制剂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状况,本文选取了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上报的中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报告156例作为研究组,通过统计研究组患者病例数据的方式对其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上报的中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报告156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中女性69例,男性87例,年龄4—78岁,平均年龄(45.6±6.1)岁。研究组不良反应报告均来自本院在此期间的住院患者,报告具有完整可靠性。
1.2 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上报的中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报告156例,将上述数据统计如计算机中,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对一些不良反应种类进行汇总,包括引起不良反应药物的种类,引起不良反应药物的给药方式,以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对产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统计,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一些遗传疾病史等内容。通过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通过肯定、无法评价与可能对中药制剂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2]。
1.3 评判标准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不良反应标准对不良反应患者进行统计。统计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使用药品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患者不良反应对身体器官的损害程度以及临床表现等[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来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以x±s表示,当P<0.05时,所得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性别年龄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中:男性患者比例为39.74%,女性患者比例为60.26%;0—12岁患者比例37.18%,13—19岁患者比例3.21%,20—40岁患者比例5.13%;41—60岁患者比例7.05%,>60岁患者比例47.44%。女性患者不良反应高于男性,0—12岁患者以及>60岁患者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患者,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
2.2 给药方式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中;静脉滴注比例60.90%,口服比例20.51%,肌肉注射比例8.97%,外用比例9.62%。静脉滴注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其他给药方式,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临床反应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中:皮肤不良反应比例45.51%,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比例19.87%,循环系统不良反应比例14.74%,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比例10.90%,其他不良反应8.97%。皮肤不良反应以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明显多于其他不良反应,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根据我国卫生部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使用药物的情况下,一些合格药物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与用药有害反应无关,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危及生命、人体器官的功能损坏以及住院时间延长等[4]。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药物所导致患者的躯体以及身体的不良反应、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等非治疗所需的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有预期和无法预期的反映。临床药物使用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身体体质以及药物对身体的影响程度,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何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是目前临床药物研究中的一项关键内容。
很多患者选择药品使用时为了减少副作用经常选择中药制剂,中药制剂相比很多西医药品副作用要小,但也存在一部分不良反应。中药制剂中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对皮肤的不良反应、呼吸道系统的不良反应、消化道系统的不良反应以及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等。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相比很多西医药品要和缓一些,但严重的也会对患者肝肾功能造成影响,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的情况进而导致患者的健康出现问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
研究表明,避免中药制剂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需要对中药制剂进行有效的管控,强化对中药药品的管理工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药物选择从而保证用药安全。在研究中发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大多为滴注给药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在医药药品管理中需要注意药品的选择以及药品溶剂的选择等内容。临床实用中药药剂要从采购方面严格控制药品质量,对采购药物严格检查,验收合格同时避免药物的污染。研究表明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主要包含炎琥宁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6]。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药物的注射量以及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于溶剂选择也有一定关系,医护人员在选择药剂药物配置时,要根据药品使用说明书进行合理的选择,比如最佳的溶剂一般选择为葡萄糖溶剂,氯化钠溶剂比较容易导致溶液中的蛋白质溶解度降低,从而发生盐析作用,使得不容性颗粒物数量增加,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自身身体状况也有一定关系,女性患者不良反应率相对较高,而年龄低于12岁或高于60岁患者最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所以在药物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年龄情况进行药物的使用,比如对儿童患者用药,由于患者血管较细,为了避免不良反应,可以取消静脉滴注,改为口服方式进行药物使用,老年人患者血管较脆,在用药过程中也需要选择更为稳妥的给药方式。患者的过敏史以及家族疾病史也是中药制剂选择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内容,保证患者药物使用的安全可靠,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把握。为了保证中药药剂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医务人员需要做到对不同种类药物的注意事项了解,对药物临床反应进行全面把握,充分保证用药的合理性。
本次研究中,重点研究了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性别、年龄构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不良反应高于男性,0—12岁患者以及>60岁患者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患者,静脉滴注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其他给药方式,皮肤不良反应以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明显多于其他不良反应,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中药制剂在临床使用中会由于患者的年龄、给药途径等诸多因素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医疗工作者需要通过对不同药物的把握,药物的临床反应的准确了解,以及患者身体状况的具体分析进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只有全面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才能更好降低不良反应率。
参考文献:
[1]史丽娟. 中药制剂临床应用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02(22):113-114.
[2]邱爱功,郭海燕. 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2016,17(14):12-13.
[3]张晓霞. 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6,08(12):138-139.
[4]高波. 中药制剂在临床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07(08):145-146.
[5]周兴碧. 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5,07(22):30-32.
[6]吴耀华,吴佩霖. 对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的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05):113.
论文作者:王耿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不良反应论文; 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制剂论文; 中药论文; 年龄论文; 临床应用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