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实施心电监测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_彭婕

长沙市第一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实施心电监测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份到2015年6月份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心电监护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4.62%,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65.3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全面的心电监护护理对合并恶心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同时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电监测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心律失常,其中恶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的致死率相当高,患者发病后,48小时内多见。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实施心电监测护理的效果,特选取2014年6月份到2015年6月份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临床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2014年6月份到2015年6月份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并确诊。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52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42岁到71岁,平均年龄(59.83±2.53)岁;11例单纯下壁心肌梗死,5例前壁心肌梗死,6例前间壁心肌梗死,1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例高侧壁心肌梗死,2例右室梗死。对照组26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45岁到76岁,平均年龄(58.96±2.45)岁;12例单纯下壁心肌梗死,6例前壁心肌梗死,4例前间壁心肌梗死,1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例高侧壁心肌梗死,1例右室梗死。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对患者进行绝对的卧床护理、给予吸氧、常规心电监护;患者疼痛非常严重时可根据医嘱进行药物的治疗;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低油、低盐、易消化;患者的会阴部、口腔做好相应的护理,可指导患者家属帮助患者翻身、清洁身体等,防止压疮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心电监护护理。

1.2.1心率、心律监测护理: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48小时内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部位为侧壁、前壁的患者更应加强监测,这一类患者容易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时间更短,有可能在24小时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在室性前期发生收缩或者持续性、短频率的室性心动过速,立即通知医生,防止危险状况发生。有心室颤动的患者应立即给予电击恢复心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部位发生在后壁、下壁的患者则容易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注意患者的心率,一旦出现加快的情况,立即通知医生,紧急处理。

1.2.2病情变化以及严密心电监护:患者入院后,进行积极治疗,同时给予持续性的心电监护,护理人员应详细记录心电变化,包括患者的心率、心律以及心电波的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设置相应的报警参数值。患者如果为复杂性心律失常,可进行心电波的打印,方便确认数值以及变化。

1.2.3临床监测护理:病人的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神经意识等严密观察,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详细记录,注意观察或询问患者是否出现胸闷、呼吸不畅等症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容易出现突发状况,病情易加重,所以对于患者的胸闷、心慌、呼吸不畅、眩晕等症状应加强重视[1],防止患者出现休克、室颤猝死等严重状况。应做好急救准备,如有以上情况出现,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2.4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应及时给患者建立双静脉通道,注意药物注射时,给药通路不要弄混,患者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应单独使用一条静脉通道,防止与其他药物混合发生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技术熟练,对相关药物的浓度、给药速度、配伍禁忌等非常熟悉,给药时应严格按照药物使用的操作流程并谨遵医嘱。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进行满意度调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分为满意、非常满意、不满意,满意率=(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观察组共26例患者,4例发生心室颤动,1例出现死亡,占3.85%;对照组共26例患者,7例发生心室颤动,2例出现死亡,占7.69%。观察组患者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4.62%,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65.3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的急重症,致残率、致死率非常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常合并其他并发症,其中恶心室性心律失常是其中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2]。根据相关文献指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心动过速造成的死亡率高达35%左右,对其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4.62%,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65.3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施全面的心电监护护理对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同时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增加相互信任,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的心电监护护理可发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多发生在患者发病后3天左右,48小时内常见,对患者实施全面心电护理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心室颤动的前兆[4],然后及时进行的救治,控制患者病情,防止恶化,造成死亡。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实施心电监护护理效果明显,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曙红.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5):115-116.

[2]黄桂传,李平.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在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进展[J].广西医学,2010,32(6):727-729.

[3]胡静,胡晓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3):148,152.

[4]Cheah J.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linical pathway programme in an acute care general hospital in Singapore[J].Int J Qual Health Care,2000,12(5):403-412.

论文作者:彭婕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实施心电监测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_彭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