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运动疗法在临床中运用论文_张洪

针刺运动疗法在临床中运用论文_张洪

张洪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 621000)

[摘要]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针刺方法,针刺运动疗法。方法:结合临床并举例针刺运动疗法在临床中运用。

[主题词] 针刺/运动疗法;牵引针法/动气针法

动气针法是古代导引术与针刺疗法的结合,祖国传统医学的古典文献中,没有“动气针法”这个词,现代的运动疗法与祖国传统医学中的导引术有相似之处,但相似并不相同。典型代表即董氏的“动气针法”。其特点为针刺治疗时采用交经巨刺的原则,得气后配合患处的运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根据临床的经验其疗效相当惊人,尤其对于疼痛性病症,往往能立即止痛,如常见之坐骨神经痛,董公针健侧灵骨、太白两穴,并令患者腰腿活动,立即可以止痛。

动气针法强调于进针得气后或在捻针的同时,令患者活动患处,然后根据治疗效果决定出针和留针。如果病程短,治疗效果较好,则出针;如果病程较长,则宜留针,并可于留针期间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继续不停地活动患处。如果病在胸腹部,或在脏腑,或属于气郁病变,或属于神志病变,则可配合使用按摩,亦可令患者作深呼吸,或用意念引导之,使针刺与患处之气相引。所谓动气针法,即动而得气之义。

动气针法的理论基础:《素问?缪刺论》则进一步解释:“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这进一步说明了巨刺是选取健侧经脉(非络脉)穴位、皮肤的针刺方法。巨刺的临床应用范围同样始见于《内经》。《素问、调经论》日:“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素问?缪刺论》则进一步解释:“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这进一步说明了巨刺是选取健侧经脉(非络脉)穴位、皮肤的针刺方法。

动气针法包括针刺和运动两个治疗因素,即在针刺的同时主动的运动患部来违到增强及辅助疗效的功能。狭义的针刺运动疗法,其强调的是在针刺的同时要求患肢进行主动性的运动。广义的动气针法亦即针刺运动疗法,一是针刺方法,一是运动模式。 针刺方法要谈到牵引针法,牵引针法是上下同针,对于痛痒麻木,疗效尤佳,在于疏导平衡作用,取对侧远处另一端之穴位与同侧远端之穴位形成相互牵引的形态,不取近处穴位,使其可以动引其气,患处在两穴中央,两穴相引,必然通过痛点,由于“通者不痛”,立即可以抑制疼痛而达到治疗目的。先以健侧远端取穴为治疗针,再以患侧相关穴道为牵引针,然后两端同时捻转,交互感应,遥遥相引,这样患处必在两穴之间,在配以动气针法,通而调之,往往立见其效。行针得气后,令患者活动,如颈痛,做摇头、勾头、后仰;肩臂肘痛,做手臂的各种活动,腰痛,做弯腰、侧弯等动作;腿痛做腿的各种活动,等等。一般是行针得气后疼痛即减轻甚或消失。待活动到痛的姿势时,令患者停止活动,并保持痛的姿势,医生把针或提或左右轻旋,问是否减轻或消失,当一个痛的姿势消失,还令其活动寻找疼痛的姿势。从行针得气到患者活动找疼痛的姿势,到收效出针一般是1~2分钟。

运动模式分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如果患者不能运动(如中风等)或不敢运动(如急性扭伤等)患处,则需要采取被动运动。被动运动开始亦轻而柔,再渐渐增加被动运动的强度。被动运动进行的过程中需随时注意患者的反应,以避免进~步的损伤。呼吸运动:为一种主动运动,常运用于胸痛、胁痛、背痛的患者。随著疼痛的缓解逐步加深呼吸的深度。按摩运动为被动运动的一种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由医者对病患受伤组织给予按摩来达到活血化瘀疏筋的效果。这种运动模式其效果较主动运动差,然尔针对微动和不动关节处的治疗就须仰赖此法。另外针对病患本身因疾病造成而无法运动的区域亦可使用此法。

动气针法的适应症很广,不仅可治疗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及运动系统疾病,而且可以治疗脏腑疾患、神经系统疾患及其他杂症

传统的针灸疗法,一般是在辨证的基础上先确定主治穴位,次列配穴,再拟定针刺手法。如治肩周炎,有的针灸医生取肩贞、肩髃、肩井,再配以合谷、外关、手三里等;有的则取肩贞、臂臑,配以合谷、外关、曲池等;入针以后一般都是让患者静坐着(笔者称之为静针),每隔三五分钟行针一次,或再加以温灸,或加以电针器,过20~30分钟起针。据临床观察,发现用静计(即让患者坐着不动针刺)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远不如动针(针后让患者带针活动笔者称之为动针)之疗效快速。因为不通则痛,静针的通力缓慢而且强度太小,针后加活动就是增强和加大其经络之气的通行之力,使疗效快速而稳当。动气针法:采用交经巨刺的原则,健侧取主穴 巨刺、缪刺 、取穴少 ,基本上不取患处,只在患侧远端手足下取牵穴引针,特点为针刺治疗时,得气后以配合患处的运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如网球肘,先取健侧后曲池为主针,贴骨进针,有以骨治骨的道理 ,直刺一寸半。其次在取健侧手三里为治疗针,一定要摸到肌腱,筋上扎针,有“以筋治筋”道理。最后针患侧灵骨作为牵引针,半握立拳,贴骨进针,深刺,针入后令患者伸、屈、旋前、旋后活动患侧肘部。后曲池即曲池向肘骨尖沿伸至骨前缘贴骨进针,疗效极佳。贴骨进针,此法相当于《内经》之《短刺》,《官针篇》说:「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近代研究有「骨膜传导」之说,骨膜富含神经及血管,针刺抵骨或贴骨,透过骨膜传导,治疗一些骨关节的疾病,效果甚佳。 以左取右,一在求其平衡,一在能让病处活动,动引针气疗效更高 。在如三叉神经痛,先取健侧后溪穴作为主穴(治疗针),五行属木,与风有关,为小肠经的五输穴俞穴,俞主疼痛,小肠经联系颧骨及内外眼角,与三叉神经关系密切,针后甚效,后取患侧的三间(作牵引针)三间为阳明经俞穴,阳明上至口面,因此针三间也很有效。同时令患者上下咬牙,或按压板机点(动气,引到经气)。三叉神经痛有时候非常严重,针后可以马上止住疼痛。若不能立即止痛者可配合同侧翳风穴,多可立即生效。附翳风穴之针法:第一支三又神经痛,直刺得气后提针至皮下再将针尖向上斜刺;第二支直刺:第三支,直刺得气后提针皮下,再偏向下斜刺。笔者用针此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不论十年、八年之苦,多能立竿见形,少则一两次,多则八九次即可治愈。再如坐骨神经痛,首先取健侧灵骨、大白作为治疗针,方法:手半握立拳,先扎灵骨,后扎大白,一定深刺,透到手太阳小肠经去。牵引针穴以俞穴为主,<<难经》说:兪主体重节痛。兪穴本生是治疗痛症的特效针。也称手三针。足上三个特效针:太冲、内庭、足临泣。也称足三针。常见之坐骨神经痛,针健侧灵骨、太白两穴,并令患者腰腿活动,立即可以止痛。沿太阳经走向坐骨神经疼痛,加患侧的膀胱经俞穴束骨做牵引针。如果是少阳经走向疼痛,可用足少阳俞穴足临泣作牵引针。如果是大腿内侧鼠蹊部痛,由于肝经绕过鼠蹊部一周,加肝经太冲牵引针。如果是大腿前侧阳明经的疼痛,加胃经的陷谷作牵引针。常见之坐骨神经痛,针健侧灵骨、太白两穴,加腧穴牵引,并令患者腰腿活动,立即可以止痛。进针时不捏针柄,而是捏住距离针尖的1cm处,可保证针体不打弯。速度快,保证穿过皮肤的有效时间短,将疼痛降到最低。进针前左手拇指按一下穴位,以对骨面做到心中有数。针刺方向:间谷、后溪为垂直进针,中渚、太冲、内庭、足临泣为斜行进针。 倾斜30度是指针体与皮肤夹角为30度(感觉45度更好)。 倾斜的方向是:中渚为顺间隙向手指刺,太冲、内庭、足临泣为向踝部刺。得气要领是刺入后,深度3cm左右。到达深度后进行快速捻转提插(捻三下提插一下----简称捻三提一反复二次),因为是痛症,即实证,应用泻法,捻转方向正反都可以,速度要快,提插无限度,只要不把针尖提到皮外就可以了,速度也要快。要求出现酸麻胀针感。然后提针到皮下,沿经络走向(均为纵向---与肢体纵轴平行)向这个穴位的上面穴和下面穴透刺,或者说是在进针点斜行将针刺到上一穴位的位置和下一穴位的位置,同时进行快速的提插和捻转3次左右,“针感即至”文中多次提到形成箭头,其实就是“个”字,在一个点进针,刺三个穴位,上下通畅,气血畅通,感觉自然会有。此处的倾斜要达到距皮30--15度左右。操作上述步骤不能超过5秒,最好在3秒之内。立即显效的关键:针感是指病人在刺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剧烈的难以名状的甚至是撕心裂肺的酸胀感,局部好像要炸掉一样。 出现这种感觉后,医生停止操作,要求患者活动不舒服的部位。活动的目的是在经络得气后,积聚的能量被活动部位的刺激所引导,进而顺势冲开瘀阻的经络,通则不痛。如果仍然有疼痛,要保持这个姿势,目的是将仍然瘀阻的经络显现出来。

据研究报道,运动疗法可用于改善软组织(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等)的血液循环、代谢和神经控制,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提高肌力、耐力、减轻异常组织压力或施加必要的治疗压力,改善关节活动度、放松肌肉、纠正躯体畸形和功能障碍等。而针灸与运动疗法的结合,似可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而阻断软组织由急性向慢性发展的病理过程,并达到较好的疗效。动气针法可以在发挥针刺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基础上,及时有效。

论文作者:张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6

标签:;  ;  ;  ;  ;  ;  ;  ;  

针刺运动疗法在临床中运用论文_张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