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医-护-患互动护理模式的应用研究论文_耿荣慧 刘玉琼 杨海青1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医-护-患互动护理模式的应用研究论文_耿荣慧 刘玉琼 杨海青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耿荣慧 刘玉琼 杨海青1

昆明市禄劝县中医院 云南 昆明 651700 通讯作者:杨海青,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专业方向,创伤,脊柱外科.

【摘要】 目的 评价老年髋部骨折医-护-患互动护理模式的价值,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 我院2010年9月-2015年2月共完成3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随机抽取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实施医-护-患互动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60例,实施普通护理模式护理,对照分析护理相关常见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8例,Ⅰ°压疮3例,Ⅱ°压疮1例,Ⅲ°Ⅳ°压疮0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道感染2例,治疗护理满意度98.%,深静脉血栓0例.对照组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17例,Ⅰ°压疮6例,Ⅱ°压疮2例,Ⅲ°1‘例,Ⅳ°压疮0例,肺部感染3例,泌尿道感染5例,治疗护理满意度68.%,深静脉血栓1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7例,实验组发生并发症8例,两组结果经χ2检验统计学处理,χ2=4.09,P值<0.05,统计学上均有具显著差异性.结论 医- 护-患互动护理模式护理能有效减少护理相关常见并发症,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老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 围手术期; 互动护理模式【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95-02

自2010年我国卫生部倡导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功能型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模式转变的速度加快.目前西方国家提倡加强患者在医疗行为和护理活动中的参与度,以此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安全[1][2].国内有不少研究者也意识到患者参与护理、建立护患互动的重要性[3].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发展,国内情况与国外相近[4][5].股骨粗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高,患者术前基础性疾病多、体质弱、围手术期风险相对较大,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已经成为骨科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我科自2010开展医护患互动模式护理以来,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明显增加,护理工作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入院362例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实验组男,28例女32例,左侧39例,右侧21例,60-90岁,平均年龄77.6 岁.实验组男,29例女31例,左侧35例,右侧25例,60-89岁,平均年龄77.5岁.术前评估,营养支持,输血治疗,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全部病例入院6天内行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3月随访实验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3例.

1.2 对照组护理方法1.2.1 医师护理相关工作 除常规医师工作外,入院当天告知告知患者及家属入院诊断,入院检查及诊疗计划.重点告知患者及家属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便秘,不全性肠梗阻,贫血,低蛋白血症,心衰,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危害防治措施.术前术后根据病情变化,告知患者家属相应护理重点. 护理工作:除常规完成护理工作外,重点:1、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及并发症,缓解死亡恐惧,自悲,急躁,自责,埋怨等不良情绪,鼓励患者及家属乐观,坦然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1.2.2 坠积性肺炎预防 入院后常规行氨溴索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每日2-3 次.行雾化吸入后鼓励患者咳嗽咳痰.鼓励患者睡前,晨起,三餐后咳嗽,咳痰,医生应该指导协家属或护工协助患者拍背,病床旁应备吸痰器于床旁,防止干痰在行雾化吸入时膨胀造成窒息.鼓励嘱多饮水,以利于痰液稀释而利于咳出.对于身体衰弱者,积极营养支持治疗,每2小时翻身拍背是非常必要的.1.2.3 褥疮及深静脉血栓预防 常规使用气垫床,每2小时30°倾斜翻身1 次,大转子尖、骶尾部,足跟及腰背部为压疮高发部位,翻身时每个部位应给与按摩3-5分钟.全身情况差,尤其是营养不良,贫血患者伤,患者不愿不能自主活动,很容易发生褥疮及深静脉血栓.医护患共同管理尤为重要.经过热敷、按摩、肢体活动等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利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功能锻炼.

入院后医生应与患者及家属护工沟通,告知压疮及深静脉血栓的危害,教会患者每天行用双手及健肢3点支撑抬高臀部,进行腰背肌及臀肌的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及关节废用性萎缩的发生.股四头肌等长舒缩锻炼,踝关节屈、伸、内收、外展锻炼,足趾屈伸锻炼,术后第3天,患肢开始进行持续被动运动训练,主动直腿抬高锻炼,7天后开始髋、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2周后后借助助行器或双拐不负重行走,1月后视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负重量,3~4月后复查X线片证实骨折愈合后完全负重行走.压疮部位海绵圈垫空,保持清洁干燥,及时换药等措施.

1.2.4 泌尿道感染的防治 老年人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泌尿系的感染,尤其是女性患者,应做好会阴部的清洗工作,每日用温水擦洗会阴部1-2次,对留置尿管者,用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d-1,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每3—4小时开放导尿管1次,置集尿袋始终低于膀胱位置,每天膀胱灌洗2次.

1.3 实验组护理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开展医-护-患护理模式.医师主动了解患者及家属愿望及需求,鼓励患者,患者护工,家属至少提出10个问题,鼓励患者、患者护工及家属提出对医师的要求.以开放,包容自信,坦诚的态度,欢迎患者表达对医院,医护人员的不满,提出合理意见,建议,认真听取,及时记录,及时解答,改进.医师主动详细讲解诊疗计划,并发症发生机理,危害,防治措施, 鼓励护工及患者家属学习医学知识,学会翻身,拍背,按摩,功能锻炼.告知患者,护工及家属监护仪正常值意义,病情变化,感觉身体不适,与平常不一样, 应及时及主动告知值班医护人员.

2 结果实验组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8例,Ⅰ°压疮3例,Ⅱ°压疮1例,Ⅲ°Ⅳ°压疮0 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道感染2例,治疗护理满意度98.%,深静脉血栓0例. 实验组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17例,Ⅰ°压疮6例,Ⅱ°压疮2例,Ⅲ°1例,Ⅳ°压疮0例,肺部感染3例,泌尿道感染5例,治疗护理满意度68.%,深静脉血栓1 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7例,实验组发生并发症8例,两组结果经χ2检验统计学处理,χ2=4.09,P值<0.05,统计学上均有具显著差异性.

3 讨论3.1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医-护-患互动护理模式的意义3.1.1 改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依从性,提高病人住院满意度 医-护-患互动护理模式强调,患者也是主体,并且能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患者能与医护居于同等的主体地位,要积极参与到护理目标的制定和护理程序的实施中.医生应参与护理活动中,做好沟通工作,对增加患者主动性很关键.医护患互动模式中强调互动的重要性,强患着管理的个性化.有利于引导患者,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建议治疗共同目标.老年髋部骨折医-护-患互动护理模式,强调患者同等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患者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主动权,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矛盾,提高病人住院满意度.本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3.1.2 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减低死亡率 患者、患者护工及家属再明白患者病情,护理措施的意义,并参与医患治疗、护理措施的决定中,变被动为主动,翻身,拍背,咳痰,会阴区护理,保洁,干燥.患肢功能锻炼,进食等主动性增高,完成数量及质量都明显增高,便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能达到很好的预期目标,其次医护互动,及时发现并发症,早期处理,像压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这些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能得到较好控制.本组研究显示:实验组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8例,Ⅰ°压疮3例,Ⅱ°压疮1例,肺部感染2 例,泌尿道感染2例,都较快康复出院,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及Ⅲ°Ⅳ°压疮, 治疗护理满意度98.%,无1例死亡,取得较好效果.

3.2 医--护-患互动护理模式的现状及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知识的逐渐普及,患者自我意识的增强,患者应在护理活动中占据更主动的地位.但目前国内尚未形成一个固定、行之有效的标准供参考与实施.医护患互动对医生及护士的沟通能力和素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医护士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我国护患比例失衡,临床护士工作压力大,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但人性化护理、个性化护理未能引起医院管理者的足够重视,有待进一步提高推广. 总之,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工作较为困难,问题多,投诉多.开展医护患互动护理模式具有重要显示意义,能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增加满意度,对推广医护患互动护理模式的开展具有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1] McElligottD.Healing:thejourneyfromconcepttonursingpractice[J].J[ HolistNurs,2010,28(4):251-259. 2] 东霞,张利岩,毛莎,等.互动达标护理在肝移植患者PICC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6):10—11. [3] 许学兵,邓丽霞医患互动模式对患方知情同意权利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03,24(8):43—44. [4] 陈玉萍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病人护理效果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1):1424—1425. [5] 王薇薇.新形势下护患关系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J].医学信息,2011,24(12):472473.

论文作者:耿荣慧 刘玉琼 杨海青1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5

标签:;  ;  ;  ;  ;  ;  ;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医-护-患互动护理模式的应用研究论文_耿荣慧 刘玉琼 杨海青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