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当前初中数学素质教育非常苍白,只有课标,教材和教辅,没有生机,活力,更没有灵魂。长期以来,我们所传授给学生的数学知识,只剩下一副枯瘦的骨架,它只有知识,技能和思维,缺乏一些具有生命活力的东西,结果使得很多学生感到数学课枯燥无味,害怕学数学,甚至不喜欢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课改的第一生命,只关注课堂教学效率,课程改革"肩负增效"的课堂教学新秩序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当前数学教学中的不良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学生主体"观念落实不力
传统的数学课堂以讲授灌输为主,教师大多使用"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机械的接受知识,只是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个性潜能始终没有得到发挥.以前是"人灌",现在是"电灌"。随着课改走入纵深,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大胆实践,在课堂中尝试引进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和多元互动等环节,逐步落实"三为主"原则,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个性特长和创造灵感.但是,课堂作秀和盲目互动也让数学课堂变得面目全非甚至不伦不类.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时,有老师为增加师生互动,让男女生分角色扮演有理数和无理数,学生们思维活跃,互动热烈,但是因为老师非常关注活动过程的表面热烈,结果在活动结束后并没有真正让学生在互动中有效掌握知识,主体意识落实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 ]
2 "师能短板"现象制约教学效果
尽管不少老师能够采取积极学习的心态去面对课改形势,也尝试进行了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和真正提升,虽然部分教师也会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音视频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等手段辅助自己教学,但是教师授课的习惯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变,课堂节奏的改变让教师在"导学互动"和"先学后教"等方式面前显得不够适应甚或无所适从,特别是在使用小组合作模式和自主探究形式时变得没有自信和缺少驾驭能力,"师能短板"问题也就自然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
3 "人文教育"缺失导致高分低能
我们所说的人文教育,并非与科技教育相对立,而是关于人如何在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中更好生存的教育观念。所谓人文素质,指的是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自由的人的基本素质。由于数学教师片面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如何把所学数学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因此学生往往出现高分低能现象.作为数学老师,我们需要改变这种片面的错误做法,要特别重视学生人文品质的教育养成。
4 缺乏与学生的交流
对于一些相对年轻的教师来说,由于教学经验的缺乏,在课堂教学过程安排上还有所欠缺,课堂效率相对较低.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要求比较强的学科,初中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上还有所欠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很多教师往往将教学过程看做是一项任务,缺乏必要的创新和实践,忽视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因此很多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都不能很好地教授给学生,教学效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
5 教学目标缺乏准确定位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方向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从传统的知识型教学转变为现阶段的技能型教学,也就是要让学生具备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而很多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仅仅只是将教学内容进行了规划,并没有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挖掘,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因此,在缺乏个性化教学的前提下,很多教师的授课模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 、如何有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1 创设数学情境,营造互动氛围
快乐教学的模式,是现在新兴教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这种理念的关键之处就是要求教师通过一些小游戏等方法,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不是一种负担,让学生从玩中学习,学习中充满趣味。在课堂上,教师不应该过于严厉,让本来就比较枯燥的数学知识再用一个更为枯燥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现在,因为不少学校增加了中考的压力,数学的教学也变得不是那么单纯了,很多教师为了推荐很多关于考试的技巧,就减少了活动的环节。这样的做法,越发地让学生不喜欢数学课堂了。在教学初期,数学的时间还很多,而且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基本养成,所以在这个时期最好让学生提高对数学课堂的热情程度。快乐教学的方式很多,但是教师还是应该秉承着一定的理念,不是说快乐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玩,而是要让在基本的内容展开上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不要让课堂的模式太过于固定了。比如一些教学相关的视频,或者一些探究活动都是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的。简而言之,快乐学习的模式,只是作为一种辅助,不能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个度,不要让这个度太过头。
2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课堂效率
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注重网络技术的学习掌握.要利用网络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采取"拿来主义",有甄选地获取新的知识技能,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同时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提升自己对教材、课堂、学生的驾驭能力,时刻观察、掌握、研判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动,做好迅速快捷地调整控制教学走向,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获取最多的知识和价值信息[ ]。
3 促进合作学习的形成
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共同进步的有效手段.初中学生的思维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便是能力出色的学生,也会有思维的盲区.且学生本身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思维互补的作用也能体现得非常明显.所以在学习到一些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不妨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意识.例如在学习到"相似数"的相关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进行一项简单的实践活动,去测量一下隔壁班学生的身高情况.学生在测量之后可以看出,虽然身高差距有个别差异非常显著,但是从整体情况上来看,还是趋于一个近似值,在一个区间之内.而教师此时也可以引入相似数的概念,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交流能力,还进一步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对于个人素养的提升也具有关键的促进作用.
4 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将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进行展示。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些生动具体的内容比单纯死板的文字要更加具有吸引力.而多媒体本身的智能化也能为教学工作提供巨大的便利.比如在学习到图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表现出图形的旋转、翻转、变换等,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也能比较顺利,也便于学生掌握知识。所以这多媒体是优化教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更是减少学生学习障碍的一种手段.
结束语
初中的教学从学生的心理开始,让学生从思维上重视起数学的学习,然后再从模式方面进行探究,用更直接、更详尽的讲解方式,为学生提出内容,此外,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不要滞留问题太长时间。
参考文献:
[1] 杨雪梅.初中数学课堂现状与思考反思[DB].成功.中下.2018(12)
[2] 张椿明.基于初中数学课堂现状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B].考试周刊.2018(72),79-79
[3] 黄启新.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DB].考试周刊.2017(26),26-27
论文作者:夏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课堂论文; 互动论文; 效率论文; 知识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