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完善,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以成为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下面就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要点,以供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要点
前言:合同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水利工程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更是离不开合同的保障和约束,特别是大型水利项目,其工期一般长达5-10年,同时受自然环境、人为因素等不确定性影响,造成项目变更较多,这必然会对项目造价、施工质量和周期产生影响,因此加强合同管理对于水利项目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文就对其进行简要的阐述。
1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合同管理的必要性
1.1 加强合同管理可以为水利项目提供法律保障
虽然水利项目规模有所不同,但都与国计民生密不可分,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不容忽视,因此必须严格监督和管理水利项目建设,而有效的合同可以明确项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依靠其法律效力和强制性,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水利项目在法律范围内顺利实施。
1.2 加强合同管理可以确保工程履约
加强合同管理可以有效促进水利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因为在水利项目的实际施工中,像某些环境因素、气候因素、人为因素等的影响一般不可预知,导致履行合同的难度增加,甚至引发矛盾和纠纷,因此通过加强合同管理,规范合同的签订程序,完善合同条款,确保其严谨而全面,提高合同的权威性,可以有效防止违规更改和不履行合同条款的行为,督促合同各方依法履行合同,进而促进水利项目顺利实施。
1.3 加强合同管理利于控制工程的三大指标
无论在水利项目中采取何种管理方式都是为了实现施工质量、造价和工期的协调统一,由于合同条款是在合同各方就三大指标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签订的,因此加强合同管理可以督促合同签订者正确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顺利实现三大指标的要求。
2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市场行为的不够规范
我国管理体制变革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起到了规范化作用,水利工程项目一定需要采用招投标方式,不过现阶段的招投标过程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说:发包人故意以不合理的条件降低中标价格,而承包人为了企业利益和生存接收发包人的低价条件;还有承包人为了中标而刻意串通另外的承包人提高中标价,又或者承包人中途退出投标,给发包人造成一定经济损失。以上都属于扰乱建设市场经济秩序的不规范行为,这些行为导致发包人不能成功招投标,同时也使得有实力的建筑公司和相应管理能力的承包人不能中标,施工项目不能顺利进行,工程质量也难以保证。
2.2 水利工程合同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水利工程的合同条款缺乏约束力度,在水利工程的招投制度比较简单,对重要环节没有重视,导致合同在签约和履行过程中出现许多的问题隐患。合同双方没有规范的合同范本,有的也会因为经验的不足导致对工程的分析和研究不深入,合同没有预见性,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又需要双方再次进行协商,给工程建设添了不少的麻烦。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也拖长了也工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合同双方不按合同办事,影响工程的顺利实施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有些发包方没有按照合同上的要求,该提供的资源条件没有及时提供,甚至的无法提供,造成工程项目无法按时开工或实施过程中进行缓慢,有时因为前期工作还没准备没好就急急忙忙开工,导致工程问题不断,项目工期也被迟迟拖延。有的承包方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是能力与数量、设备的型号与数量、交工时间等与合同内容不一致。尤其是投标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与标书上的内容不相符,合同中的承诺不能一一兑现,工程项目根本不能顺利施工。
2.4 违法转包等现象
合同法就明确的规定了承包者不可以将其承包到手的全部工程转包给第三方,或者是将其承包的工程进行解体以后以分包的形式转包给第三人。同时也禁止承包者将其工程承包给一些没有建设资格的非法单位。禁止分包工程的单位再将其工程进行分包。在我们的实际施工过程,非法转让承包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愈演愈烈。这就会造成在履行合同上的困难,很难保证工程的质量,出现一些债务上的纠纷,导致工期受到影响。
3 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策略分析
3.1 增强法律观念,依法进行合同管理
《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为工程招标及合同管理起到了规范的作用,各个行业也根据相关法律制定了许多条例。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有关法律法规,并对所签合同的标的、计量标准、质量要求、价款支付方式、合同履行期限、地点、违约责任以及合同条文的释疑等内容作出明确具体的解释,以防出现不必要的扯皮和纠纷,对合同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做出缜密的考虑,尽量完善合同管理,按程序签订合同,建立合同审查制度,保证合同文本的合法、合规、完备、详尽和准确无误,降低因没有合同或合同本身的问题导致的争议和经济损失。
3.2 实施施工合同审查制
确保施工合同得到顺利履行,就必须进实行工合同审查制度,施工合同审查主要检查: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律和法规,工程等级和技术要求是否符合国家规范、标准,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审查、信誉程度、经济状况,合同条款是否详尽、明确。通过合同审查确保招标公司的队合同履行的能力。
3.3 加强工程索赔的管理
合同法和我国法律都给受损者索赔的权利,其实质是承发包双方承担工程风险比例的一个再分配。索赔是承包人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弥补损失的重要手段。水利工程进入施工阶段后,合同管理人员应该时常进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和搜集有关资料,及时掌握现场施工进度,协助业主及时审核因设计修改、现场停工等事件的发生,及时妥善处理好索赔事件,为最终的工程总结算提供依据和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3.4 对工程施工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评价
水利工程施工合同内容繁多,涉及到很多的法律法规问题,大的工程要履行较长时间,工程施工合同是一种文字信息资料,它真实的反应了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应认真做好工程施工合同资料的收集、保管、整理、分类、登记、编号、装订、归档备案工作,确保合同档案的完整,使工程施工合同档案管理的规范;通过对水利工程施工合同履行的情况与实施进行比较、分析,对合同履行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做铺垫,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合同谈判成交率、合同履行率,提高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现代水利行业的高速发展,管理体制也逐步完善,现代建筑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管理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新的挑战和机遇都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只有更加注重施工合同的管理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和世界一流技术接轨。把施工合同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好,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经济效益,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徐燕.浅论水利工程施工的合同管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 (01).
[2]任玉振,艾明明.浅析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管理[J].东北水利水电,2010 (04).
[3]王宇,张玲霞,李世光.对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9).
[4]王铁娜,张庆东,贾晓奇.浅谈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管理[J].科技资讯,2011(07).
[5]李文波,商永刚.浅析工程监理过程中的施工合同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2).
论文作者:王明旭,沈水存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合同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合同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