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论文_杨国娟

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论文_杨国娟

大庆市肇源县肇源镇卫生院 黑龙江大庆市 166500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技术,用以提高治疗几率。提高。方法:选取2012 年 7 月至 2014 年 6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患者 60 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进一步分析其临床全断以及治疗情况。结果:60例患者初诊正确率达到100%。在对照组30名采用保守治疗方法的患者中,2名患者因治疗效果不佳转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3名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几率为10%。实验组采用手术治疗方法的患者中,6名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为20%。3名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6名伤口感染,感染率为20%。所有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在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治疗模式,逐步探索出治疗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的最佳模式,达到最佳的治愈效果。

关键词:普外科急性阑尾炎;诊断;治疗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ppendicitis in general surgery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ppendicitis in general surgery,so as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chance. improve. Methods:60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Results:The accuracy rate of newly diagnosed patients was 100%. Of the 30 patients treated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2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surgical procedures for treatment,and 3 patients had complications with a 10% chance of a complic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ix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surgical treatment,and the incidence of wound infection was 20%. 3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10%,6 wound infection,infection rate was 20%. All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after effective treatment. Conclusion:In th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ppendicitis in general surgery,the best mode of treatment of acute appendicitis is explored by reasonable treatment mod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s,and the best cure effect is achieved.

Keywords:general surgical acute appendicitis;Diagnosis;treatment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科60例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0.3±8.6)岁,患者从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为 1.6-11.5h,平均时间(3.8±2.6)h,实验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1.0±8.7)岁,患者从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为1.5-11.3h,平均时间(3.9±2.5)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基本方法

临床上急性阑尾炎临床表象为右下腹压痛,全身乏力,头痛,病症严重时导致多汗、脉率加快。化脓、穿孔病症:腹膜刺激征象出现,如:腹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等,表明炎性加重,出现化脓、穿孔病变的几率较大。以及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还要进行辅助的检查,例如: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针对观察组具体操作如下:首先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麻醉,将膀胱排空,在手术之前充分做好有关准备工作,要求患者采用仰卧位,使其头部低 30°。选取三孔法,在患者脐右边缘做10mm的穿刺孔作观察孔,使用常规方法建立人造气腹,把观察镜置入腹中,判断盲肠的位置,对腹腔展开探查,进而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诊断,然后进行主操作孔和副操作孔的放入。本研究中例患者符合阑尾炎手术治疗,手术采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行右下腹斜形手术切口,切口打开后,用纱布垫将小肠推向内侧,找到盲肠后,将阑尾处用止血钳或者阑尾钳夹住阑尾细末,将阑尾切除,术中清洗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腹腔,解剖阑尾根部,对阑尾进行探查分析,术中用丝线进行结扎动脉阑尾,将残端消毒处理后,缝合其包埋的盲肠壁内,缝合面不宜过大,防止残留肠壁内导致无效腔。

2结果

60例患者初诊正确率达到100%。在对照组30名采用保守治疗方法的患者中,2名患者因治疗效果不佳转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3名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几率为10%。实验组采用手术治疗方法的患者中,6名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为20%。3名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6名伤口感染,感染率为20%。所有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均康复出院。

对照组:术后出血量(27.4±6.3)ml,术后排气时间(40.4±5.2)min、住院时间(7.9±2.6)d。观察组:术后出血量(7.1±3.3)ml,术后排气时间(17.6±3.5)min、住院时间(4.9±0.5)d。

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这次调查研究中,对比传统开腹术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诊治效果,由结果可以看出,通过治疗之后,观察组在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证明了腹腔镜手术的良好疗效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后不适感,减少术后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具有安全性高和疗效好的特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对阑尾炎的诊断要注意以下要点:1、注意病史采集的时间。大量的临床实例证明,急性阑尾炎的疼痛最先出现于上腹部,逐渐扩展至周边,6到8个小时后,疼痛转移,因此在询问过程中需要倾向于疼痛的特点,为准确判定是否患有急性阑尾炎提供基础;2、根据临床的具体病症,进行具有针对性地分析,准确地判别是否由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指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右侧输尿管结石、妇科疾病、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引起的疼痛;3、尽可能多地进行辅助性的检查。大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都会显著增高,但是部分病人并无升高现象。为了提高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正确率,需要结合 B 超、CT 进行诊断;4、目前为止,对于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即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手术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寻找阑尾,阑尾系膜根部结扎先要牢固。

综上所述,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治疗模式,逐步探索出治疗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的最佳模式,达到最佳的治愈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雨沙.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58例诊治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12):106-106.

[2]翟超,陈平,刘涛等.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11):138 -139.

论文作者:杨国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  ;  ;  ;  ;  ;  ;  ;  

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论文_杨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