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货币政策需求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货币政策论文,试论论文,需求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两大理论的对立及我国货币政策需求管理
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可以说是3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理论两大对峙的主流学派。而对立的理论根源则在于他们对于货币需求的认识不同,从而导致他们在宏观经济政策及有关指标选择上的不同。
在凯恩斯之前,马克思和剑桥学派对货币需求的研究都限于商品买卖领域(即交易需求),突破这一局限的是凯恩斯。凯恩斯从其三大心理动机出发,以其独创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货币需求函数公式。凯氏理论的进步表现在:强调了货币的资产功能,进而在货币需求函数中引入了投机性需求变量——利率。又由于凯氏承认非充分就业的客观性,所以,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不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至少不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同比例上涨。正是由于凯氏强调货币的资产功能,利率因素纳入了货币需求的研究之中,预期利率的变动将影响债券价格的变化,进而影响债券与货币的替换,因此凯恩斯已揭示了利率与货币需求的关系。凯恩斯主义者鲍漠尔(Baumol)和托宾(Tobin),证明了利率如何影响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认为交易需求对交易额的弹性值小于1,即利率对交易需求的影响不大,主要作用于投机需求。并认为利率是衡量货币政策效果的指标,进一步将“钉住利率”落实到了股票行市。
由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主张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即货币政策从需求角度对市场经济进行管理,认为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是经济增长,这必然会强调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标。
货币主义者在研究货币需求时,则是把注意力从引起持有货币的动机上引开。承认人们持有货币的事实。其主要观点是:利率在货币需求中的作用是次要的,取而代之的是众多的具体变量。因此,他们认为货币需求是相对稳定的,当人们持有的货币余额过多时,就会增加支出,需要持有多少货币要受所持有的财富或财产的制约,并比较其他财富的项目所能获得的收益才能决定,货币需求量不仅取决于一般性收入,而且取决于持久性收入。因此,货币主义者从真实利率变动出发,认为利率是相当稳定的,货币数量的增减引起的利率涨跌是非常短暂的,利率在货币主义这里并不重要。
由于货币主义认为利率在市场经济中的不重要,必然会得出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把货币需求看得很稳定,重视货币政策的作用,认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主张货币政策的供给“规则”管理,偏好使用货币存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变量指标。
笔者认为,在我国货币政策理论的建设上,应该针对一段时期经济活动的特点来确定其货币政策理论框架及其政策变量,并且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而变化和修正。如果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是货币存量时,货币主义理论观点是较合理的,当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为利率等变量时,凯恩斯主义理论观点则更为合理一些了。例如,美国从80年代以来,金融机构在金融工具的创新上层出不穷,特别是共同基金的迅速发展,公众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再有,国际金融机构和各国将美元作为外汇买卖的对象,巨额的美元脱离了美国本土,就不再是美国公众的货币需求。因此,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在1993年宣布,联储不再将M[,2]作为货币政策控制的主要中介指标,代之以真实利率作为控制指标。原因就在于M[,2]与美国经济活动的紧密联系程度下降了。
考虑到我国目前经济的特殊结构,经济行为主体、体制条件、金融市场状况、金融工具创新条件、人民币自由兑换程度,以及还有许多投资行为主体仍然是预算“软约束”的情况下,我国货币政策还需要保持一些供给管理手段,及直接的数量控制手段,如现金发行量和存贷差额。但是,货币政策从单方面的货币供给管理考虑是很难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其原因在于:(1)我们已经有了一大块非国有经济部门和一大群预算约束比较硬的非国有经济投资者;(2)我国国有企业也正在成为或基本成为独立经济的主体,它们的货币需求不可能与政策或银行对它们的货币供给正好一致;(3)部分资金的体外循环;(4)我国居民储蓄的迅速增长,而这些储蓄实际上都是现金余额或类似现金余额;(5)随着我国股份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居民与企业的资产选择行为将对货币需求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因此,在我国目前经济条件下,需要更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间接性的需求管理与调节。
事实上,我国在80年代就建立的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借贷关系与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现在信贷配额制度的取消,使得中央银行已不能直接控制流通中的现金与存款(银行对社会的负债);基础货币的变动将导致银行对社会负债的倍数变化。这些已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供给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货币政策需求管理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货币政策的需求管理,主要表现为通过利率、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及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来控制货币总规模。这些需求管理手段最大优点在于:消除了银行资产与负债分离的机制;由于不是直接的行政干预,可以抗衡各方面对货币供给机制的压力,增强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中央银行的宏观货币控制和国有银行的商业化。需求管理的最大缺点就是其不确定性。正因如此,进行货币政策的需求管理就要求:(1)货币需求总量是可测的,因为需求管理实质就是对总量的控制,这就要求货币需求总量具有可测性;(2)对基础货币或总储备金的控制中央银行要有垄断权,因为中央银行要通过基础货币与货币需求总量的稳定关系来调节货币需求总存量;(3)货币政策目标要有稳定性,因为货币政策目标的稳定是实现需求管理的前提条件,在实现货币政策需求管理目标时,即要求存在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和稳定的货币乘数,而这两者的稳定又必须要有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作保证。下面我们就货币需求总量的测算、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程度、以及利率等工具运用中的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货币需求总量的测算问题
要对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货币需求量进行测算,会出现这样的问题。(1)在我们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而估算的国民经济总体的货币需求并不一定是纯客观的范畴。例如,确定经济发展目标时有可能包含着决策者主观的愿望,价格扭曲的因素(如现期价格水平就包含了前期货币供给过多而造成的物价上涨),从而增加了名义货币需求。(2)在确定货币需求总量时,是否可以将微观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进行加总作为合理依据呢?从理论上看,这没有什么不可。但加总与反映的方式不同,精确的程度也不同。总的讲,简单加总与反映也许可能,而复杂细致的精确加总与反映则是困难的。
因此,在建立货币需求宏观模型时,所考察的变量指标应是与通货膨胀有紧密联系的产值指标、收入指标、价格指数、利率水平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等。在货币需求总量的测算上,应根据微观经济主体支出行为的改变来测算,根据利率等工具变动在影响微观经济主体支出行为的改变来测算,根据利率等工具变动在影响微观经济主体支出行为的改变过程中动态的掌握货币需求的变动趋势。
(二)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问题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自己的资产运用,造成基础货币供应的变化,基础货币的变化也就是金融机构储备的变化,最后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下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这里的问题是:(1)什么因素或口径影响货币乘数的变动,中央银行能否控制。(2)中央银行如何运用与控制再贷款、再贴现这种需求控制工具。
就第一个问题考察。我国的货币乘数分别与法定存款准备率r、超额储备率p、现金漏损率q和活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重n有关。由于广义货币M[,2]是货币存量的总体(狭义货币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变动由货币供应因素决定,即由整个银行系统资产总量的变动所决定,这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波动等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我们这里 1+q选择M[,2]作为所要考察的货币乘数,根据M[,2]=──── 来分析M[q+r+p,2]与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M[,2]与q.r.p之间存在反方向的变化关系,与n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讲,法定存款准备率r和超额储备率p这两个变量中央银行是可以控制的,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问题就是,现金漏损率q、活期存款比率n是由社会制度、技术手段、居民的习惯和倾向,以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等因素综合决定的,难以保证长期的稳定性。因此,对这两个变量的控制,要看(1)货币政策目标在相当长时期内的稳定性如何;(2)对这两个变量如何进行监控与调节。
就第二个问题考察。由于基础货币供应具体根据商业银行的资金缺口通过再贷款、再贴现进行投放,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1)由于银行分支机构庞大,头寸分散在各个分支行,再加上商业银行内部联行和通过人行联行的共同清算体系,中央银行不能及时了解商业银行合并帐表和全行头寸的情况。(2)商业银行总行申请贷款时,可以将已有的资金来源通过联行往来科目隐藏起来,因此,常常是总行有缺口,下面分行有资金。(3)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等可变资产,在计算资金缺口时,并未作为资金来源,而是作为资金占用,等等。所以缺口必然会有主观因素,与实际情况不符。
由于基础货币的供给是将信贷资金以低成本方式流入商业银行,因此,在货币政策的需求管理中,对于利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需求管理措施能发挥多大作用,除了受货币市场、国债市场等的制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银行如何运用与控制再贷款、再贴现这种需求性控制工具。
(三)利率政策问题
中央银行运用利率政策对货币需求的管理与调节,存在着利率的弹性、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问题。
利率政策对货币需求的管理与调节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货币需求总量的调节,二是对货币需求结构的调节。就我国目前而言,利率对货币需求总量的调节作用还不明显,利率政策的作用主要是调节货币需求结构,即人们是愿意把其现金货币收入存进银行,还是以现金货币的形式自己保留或作其它投资。我国利率政策对货币需求总量调整作用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利率机制还比较僵硬,缺乏适应性调节的弹性。而货币政策需求管理与调控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由市场来进行资金的配给。因此,利率政策的基本目的就是市场化。利率的市场化反过来还会促进市场的发展和深化,这有利于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但是在利率缺乏弹性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对于资金的控制必然存在非客观性。
一般来说,在利率被压低的经济里,资本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储蓄会减少。在资本利用方面,由于利率低,许多项目都要争贷款。银行很难区别哪些项目是最好的,增加了选择贷款对象的成本。因此利率被压低会阻碍持续性经济成长。而在高利率下,可能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由于利率高,有些企业(特别是软预算约束的企业)根本就不打算还钱,道德风险在企业获得贷款后可能发生。在利率高的情况下,有些企业拿到贷款后不按预定方案投资,而是把资金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上。如果失败,反正亏的是银行的钱。
货币政策需求管理应以真实利率作为控制目标,但控制真实利率尚有技术上的难题,因为真实利率是名义利率与公共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之差,而在技术上尚难以准确判断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所以很难确定利率的合理控制范围。
目前,我们在利率选择上,可以根据市场化程度的高低来放开,例如,可以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可能参照货币市场利率确定一个变动幅度,这个幅度的大小要看中央银行承担结构调整功能的情况。
标签:需求管理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货币需求论文; 央行论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论文; 货币论文; 基础货币论文; 经济论文; 利率论文; 利率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