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学理论创新的背景_教学理论论文

当代教学理论创新的背景_教学理论论文

论当代教学理论革新的时代背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时代背景论文,当代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教学改革问题。50年代以来,随着教学改革实践的发展,引起教学理论、观念和方法的不断更新,各种新的教学理论层出不穷,形成学派林立,新潮迭起的局面,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那么,推动各个国家教学改革的直接原因何在?各种新的教学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认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看清教学改革的客观必然性,正确地吸收各种新的教学理论中的合理因素,增强参与教学改革的自觉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场空前的教学改革的背后,既有教育外部的社会因素和历史背景,也存在着教育内部的客观要求和教学改革的必备条件。但是,推动各国进行教学改革最直接的原因,则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纺织机器的发明和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三次技术革命,发生在本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空间技术及合成材料的广泛应用。这次技术革命来势迅猛,使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

(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知识总量激增,更新速度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数量几乎每10年就翻一翻。截止1980年,人类社会获得的科学知识,90%是二次世界大战后30余年获得的,到2000年人类社会获得的知识还将翻一翻。由于知识总量激增,新学科不断涌现,科学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这种知识量扩充的无限性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限性的矛盾、科学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与教材相对稳定性的矛盾,形成对教育的严峻挑战。在学校教育中,如何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如何制订课程计划、编写教材,处理好现代科学知识与传统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学校教学改革中十分关注的问题。

(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一方面,学科的分化越来越细,研究的课题越来越专,出现许多分支学科。另一方面,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出现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知识的一体化和综合性越来越显著。不但各门自然科学之间、理论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而且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人文学科之间也相互渗透。不但各科知识之间互相渗透,而且科学方法也互相移植。例如,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等横断学科,运筹学、管理学、技术经济学等软科学,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综合和分化,这种创造性人才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就向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设置专业,调整课程结构,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以适应现代科学的分化与综合的发展趋势;如何使学生具备广博雄厚的知识基础和融会贯通的能力,以适应纷纭复杂、瞬息万变的社会需要。

(三)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上得以广泛应用,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已渗透到各生产部门,改变着生产力的各要素,使劳动过程中必备的三要素有了新的特点:一是生产工具在机械化的基础上愈来愈自动化、微机化;二是劳动对象在综合利用天然原材料外,又出现了人造合成材料;三是劳动者本身逐步从直接劳动的过程中游离出来,脑力劳动的成份日益加重。据国外学者对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对社会生产力所起的作用的分析,在蒸汽机时代,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约占90%,脑力劳动约占10%;在内燃机、电动机广泛使用的时代,体力劳动约占60%,脑力劳动约占40%;在本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部门,体力劳动约占10%,脑力劳动约占90%。现在这些国家职工的总人数中,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职工早已超过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职工。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之下,不仅劳动的性质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社会劳动的分工也得以重新调整,使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走向另一个生产部门。据统计,美国1960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8.2%,第二产业占34.5%,第三产业占57.3%;到1980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2%,第二产业占21%,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占77%[1]。社会劳动的重新分工,证明了马克思所说的:“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2]。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现代生产的不断变革,就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怎样加快普及义务教育的步伐,延长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使学校既能培养各种高级和中级科学技术人才,又能培养大批高质量的熟练劳动力;怎样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改变旧的教育观念,使人终生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以适应工作变换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新的技术革命对教育发生着重大影响。由于我们现行的教学体系基本上是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产物,因此,在这场技术革命的冲击之下,改革教育现状,建设新的教学秩序和教学理论已刻不容缓。

当前,除了科技革命对教育发生重大影响之外,国际间的竞争形势,加速了教学改革的步伐。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处于密切联系之中,它产生于社会需要并通过培养人为社会服务。社会的发展积极制约着教育,教育又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说,20世纪以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还没有成为主要议题的话,那么,进入本世纪50年代以后,这种重要性就显得越来越突出了,世界各国都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关注着教育的革新和发展,并把教育作为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称强争霸的战略途径。

(一)由于政治、军事上的竞争需要,各国十分重视教学改革。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不仅表现在军事上的竞争,而且在政治上也存在着争夺青年一代的激烈斗争,因为教育总要受政治的影响,它作为一种社会力量,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形态,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和培养专门人才或完成青年一代的政治社会化任务。它对社会政治的稳定,对当前各种政治变化及发展都施加一定的影响。就连西方许多教育家和评论家也对教育的政治功能作出肯定的评价。他们认为,“不论一个国家的社会道德的或政治的、经济的情况如何,政治社会化仍然是今后一切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功能”[3]。只要政治斗争存在,教育的政治功能就不会消灭,只不过表现的内容、形式和程度不同罢了。

(二)由于经济上的竞争需要,各国十分重视教学改革。8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苏联解体、东欧巨变,打破了世界两极对抗的局面。政治局势趋于缓和,但经济上的竞争却愈演愈烈。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这是因为,各国经济的发展是在相互间的生产竞争中实现的,打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在经济竞争的背后却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诸因素的主要因素,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的力量。谁掌握了科学进步的制高点,谁就可以在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靠的是知识,靠的是众多的人才。没有各类人才的培养,没有智力资源的开发,没有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的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智力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而归根到底则是教育的竞争。因此,日本提出“智力投资”,“开发头脑资源”,把国民经济总支出的20%左右花费在教育上面,使科技力量迅速壮大,国民素质不断提高,获得了促进经济发展神奇般的功效,使日本一举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寿夫深有感受地说:日本战后经济发展速度非常惊人,为世界所注视。“造成此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达”[4]。

美国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工业产品倾销世界各地,甚至日趋占领美国市场的严峻形势下,没有等闲视之。为了在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于1983年向国民大声疾呼:“我们的国家处于险境。我国一度在商业、工业、科学和技术上的创造发明无异议地处于领先地位,现在被世界各国的竞争者赶上”,“若想维持和改进我们在世界市场上尚有的一点竞争力,我们必须致力于改革我们的教育制度”[5]。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美国在80年代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不仅发达国家如此,就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意识到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比如,匈牙利是一个小国,全国人口只有1300多万人,资源也不丰富。在国民经济中,对外贸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全国每年有50%的产品要出口。为了提高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发展国内经济,迫切需要发展科学技术,从而也就必须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所以,匈牙利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口号,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从上述可见,当代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竞争的形势,正是世界各国掀起教学改革浪潮的原因所在。

相关学科的新成果,为教学理论的革新奠定了科学基础。近几十年来,教学理论的相关学科发展很快,并取得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改革也有很大的影响,为教学理论的革新奠定了科学基础。

(一)脑科学研究成果的启示

从本世纪50年代以来,脑科学的研究已深入到脑的细胞构建、突触传递、神经网络等微观领域,并且把脑内神经活动的机制与意识功能结合起来考虑,使我们更加清楚、客观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心理机制和学习过程。这对教学理论的革新具有很大的启示。

首先,以神经元为中心的脑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经研究表明,人脑平均重1400克,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互相连接。突触连接的形态复杂多样,突触的数目也极其繁多。这些都为脑内信息过程的复杂性、思维认识的无限潜力提供了神经生理学基础。最近发现,除了脑内神经元和神经元的连接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也存在着难以想象的复杂而又有序的关系。

其次,对意识与行为的神经机理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在脑研究领域内新技术层出不穷,科学家将放射学上的突破性成果CT(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与研究大脑细胞能量代谢的新技术2-DG法(2-脱氧葡萄糖法)结合起来而产生的DET技术(发射正电子横向断层摄影术),是一种窥测大脑思维活动的新手段。科学家通过在颅骨外直接监测葡萄糖的代谢速率来评估脑内特定部位的功能活跃程度,并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绘成彩图,形象地显示出不同思维活动时脑活动的真实图景。随着脑的功能化学的进展,对睡眠觉醒、学习记忆、情绪情感与物质的关系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对精神病的分子水平的探究,加深了人们对正常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的理解。特别是198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斯佩里关于“裂脑人”研究的新成果,证实了人脑具有两套不同类型的信息加工控制系统,左右两半球以不同方式来反映客观世界。左半球是处理言语、进行抽象思维、集中思维、分析思维的中枢。右半球是处理表象、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两半球之间有两亿条排列得很规则的神经纤维,每秒钟之内可以在两半球之间往返传输四十亿个神经冲动。两半球既是高度分化的,又是密切合作的。也正是二者配合协调,人脑才能达到统一而完美的认识。

脑科学的新成果,对教育具有很大启示。首先,要发挥教育作用,挖掘人脑潜力。目前国内外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我们只用了脑的五分之一,国外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未曾利用的大脑潜力高达90%。那么,教育如何发挥最大的作用去开发人的智力潜能,成为教育理论界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其次,要注意左、右脑潜能的双重开发。在我们现行的教育中,长期存在着只偏重于左脑的开发、忽视对右脑的训练。比如,在教学目标上,过分重视语言、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的训练,而忽视直觉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过分重视语言和数理学科,而忽视甚至排斥艺术、体育、劳动教育等操作类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过分重视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言语教学方法,即使音乐、舞蹈、艺术等课程也逐渐倾向于言语化了,等等。这也就容易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因此,开发右脑,重视右脑训练,使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渗透

近30年来,心理学发展迅速,硕果累累。一些新成果逐步渗透到教育科学的研究领域。实践证明,教育思想的变革、教学理论的突破只有根植于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上,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下面仅举三例说明,心理学研究成果对教学改革和教学理论革新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1.维果茨基的心理学理论及其对教学的见解

维果茨基(Лев Семеновнч Выготекий1896-1934)是前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开创者。他认为心理的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从低级的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儿童心理机能发展的标志是: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各个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机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在其心理学的基础上他论述了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主张教学不应以业已成熟的东西为目标,而应以要求其发展的东西为目标,着眼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正如他所说的,“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维果茨基心理学思想直接影响了赞可夫的教学理论和前苏联六、七十年代的教学改革。

2.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斯金纳(B·F·Skinner,1904- )是当代美国心理学家。他认为,心理学应以行为的研究为主要任务。他把有机体的行为分为两类:一是应答性行为,即由已知刺激引起的反应;一是操作性行为,即有机体自发性的反应。与此相应,他认为条件反射也有两类:即刺激型条件反射和反应型条件反射。他从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中,总结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呈现出一个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的程度(概率)就增加。所增强的不是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反应发生的概率。他认为,操作的发生无需特定的激发性刺激,关键在于尔后的强化。在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中,他还概括出强化作用、泛化作用与消退作用等学习规律。

斯金纳在其理论的基础上创造了“教学机器”,设计出“程序教学”的完整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程序教学机编制直线式和分枝式两种程序,把教学内容划分成基本独立的学习问题,学生借助于程序教学机和教材,以自学为主。这种程序教学虽有机械刻板的一面,但它为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教学个别化提供了条件。

3.认知心理学的新发展及其对教学研究的促进

在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中,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成为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主流。其中,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的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结构和它的心理的起源。他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的基础。动作是外显的实际行动,运算是内化的可逆的并可协调成为系统的行动。他还认为,认识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皮亚杰对儿童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展和结构作了突破性的研究。他的发展观是内外相互作用的发展观。他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儿童心理不断产生量的和质的变化。他认为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也就形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学应按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进行,要发展儿童的主动性,注重儿童的实际行动,把发展儿童的智力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等等。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探索个体认识发展规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教学理论的革新奠定了一块坚固的基石。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的另一派别——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也有较快发展,其研究成果逐步渗透到教育研究领域,也必将进一步促进教学理论的革新。

(三)系统科学方法的移植

现代科学知识在高度分化基础上所产生的高度整体化趋势,要求跨越传统学科的界限,制订适用于高度综合性的有效的研究方法。在时代发展的要求之下,系统科学应运而生。近年来,系统科学方法也逐步移植到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为教学理论革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1.系统方法作为一种综合方法,强调整体性、综合性,注重从整体上研究事物的结构、层次、过程和关系等,突破了传统的方法论,使唯物辩证法更加具体化了。人们要想认识事物,只有对系统的诸要素进行整体性考察,才能科学地把握事物。我们从系统方法中得到启示是,如何对教学系统的各种要素、结构和功能进行整体研究,从而揭示出教学要素之间必然的、规律性的联系,达到教学最优化。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值得我们借鉴。

2.控制理论、信息理论作为系统科学的重要方法,着重研究系统的状态、功能、行为方式及其控制和调节的一般规律。控制理论认为,一个系统要想实现有效控制,其信息通道必然是一个闭合回路。控制部分既有控制信息输入到受控制部分,受控制部分也有反馈信息回送到控制部分,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信息方法认为,认识事物要从整体出发,用联系、转化的观点,综合研究系统运动的信息过程,从而获得有关系统整体性的性能和知识。我们从控制理论、信息理论中得到启示是,在教学过程这个完整的系统中,如何使教与学之间的信息转换与反馈正常进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控制,从而圆满地实现教学目标。斯金纳、巴班斯基在这方面作了可贵的尝试。

3.系统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数学理论为基础,应用数学语言,强调定量描述。我们知道,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是从研究事物的质的差别开始,然后进一步去研究它的量的规定。对于事物的质的分析必然导致对于事物的量的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与定量作为研究方法,在一定限度内表现出各自的独立性。定性方法,在一定限度内暂时撇开量的方面而着重于质的研究。定量方法,在一定限度内暂时撇开质的方面而着重于量的研究。因此,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现在,定量化研究方法已逐步移植到教育研究领域,这就打破了以往教育中仅靠定性的经验分析或纯粹思辨进行研究的落后局面。

总的说来,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教学理论革新的直接动力,国际间的竞争形势加速了教学改革的步伐,促使人们进行各种新的理论探索,而相关学科的新成果为教学理论革新奠定了科学基础。这三者结合起来,决定了教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并使当代教学理论向新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发展。

注释:

[1]《光明日报》1984年3月30日。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5页。

[3]〔美〕卡扎米亚斯、马亚拉斯合著:《教育的传统与变革》,文化教育出版社,第180页。

[4]〔日〕文部省调查局编:《日本经济发展和教育》,吉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序。

[5]《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一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3页。

标签:;  ;  ;  ;  ;  ;  

当代教学理论创新的背景_教学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