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与精确的中文阅读_科学论文

“科学精神”与精确的中文阅读_科学论文

“科学精神”与语文精确阅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确论文,语文论文,精神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的科学早已从经验科学发展到了精确科学。科学家对光速的测定已经精确到了厘米;天宫一号和“神九”的顺利对接要求“神九”不仅能在茫茫太空中找到对方的轨道,且其轨道误差不能超过12厘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谓“可能、很可能、完全可能、不是完全不可能、有一定可能、不太可能、极有可能”等一些表述听上去似乎有差别,甚至差别很大,但在科学研究中,这些表述没有任何差别且缺乏实际意义,因为它们都是“非定量表述”,而“非定量表述”是不可靠的。比如说“房价很可能大幅度下跌”和“房价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不大”这两个表述,给人的感受很不一样,但究其本质却都是不可靠的,没有传达任何确凿有价值的信息。“追求精确,走向极限,逼近绝对真理”是当今科学的追求目标之一。尽管对科学来说,“精确永远是相对的,不精确是绝对的”。

这个关于“科学”和“精确”的话题让笔者联想起语文教学。语文不属于科学学科,在有些人的心目中,不可靠的“非定量表述”是语文的常态,特别是阅读理解,结论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教师也常常说不出所以然。语文和“追求精确”的科学精神无关?笔者却不这么认为。

笔者对“精确阅读”的定义是: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文本细读,借助严密的分析和归纳、演绎、类比等推理手段及阅读者合理的联想、想象,对和文本相关的问题形成自己确定见解的阅读。和一般阅读相比,它更重理性分析而非感性的感悟。也就是说,对阅读者个人来说,这个理解是“逼近绝对真理”的,是非“A可B亦可”的。可以这么说,正因为精确阅读更强调理性分析,更强调形成个人的确定见解,所以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下面,笔者借对一次语文研究活动中三堂课的比较,具体说明精确阅读不同于其他阅读的特点。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曾举办了小学、初中、高中“语文同课教学比较研究”活动,笔者承担了高中的教学任务,上课篇目是宋朝赵师秀的七言绝句《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从理解的难度看,这首诗最适合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低年级学生。现在,小学、初中、高中都要以这首短诗为教学内容,该怎样定位以彰显高中和小学、初中的差别呢?反复琢磨“课程标准”后,笔者把教学目标定在了精确阅读和诗歌鉴赏指导上。

比较“课程标准”对三个阶段的要求,我们会发现小学、初中都注重将诵读作为阅读理解古诗的主要途径,小学要求的“体味”和初中要求的“感悟”因学习个体“体味”“感悟”到的内容不同而较多地带有主观、感性、多元的成分。高中要求的“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则更多地带有客观、理性的色彩,因为“内涵”“意蕴”“艺术魅力”主要依附于文本而存在而不是阅读个体。

鉴于这样的课程要求,小学和初中的古诗词教学势必会将目光对准“诵读”“体味”“感悟”“欣赏”,以诵读为线索构建课堂,鼓励学生激活思维、大胆想象,鼓励学生多元解读,说出自己体味到、感悟到的东西。

当小学和初中不以精确为目标,而是从学段特点和文本价值出发,以“体味”“感悟”诗人的内心世界为主要教学追求时,笔者认为,高中教学就应该以学生已有的、对诗歌的敏感和欣赏能力为基础,借助文本分析,精确把握诗人的内心情绪,探索并形成自己独立、确定的见解。美国SAT考试中的批判性阅读和国内高考的阅读考查实际上都在考查精确阅读,前者是选择题,后者很少给我们宽广的空间,最常见的就是根据规定答案采点给分。当然,培养学生精确阅读的能力主要不是为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形成明确见解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思维不仅具有广度,更具有小学生、初中生没有的深度,如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一、对小学《约客》教学中两个讨论的分析

小学的这堂《约客》上得很成功,学生活跃,课堂气氛很好。笔者注意到,执教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基本上以赞美、肯定为主,只要学生能说出其理解的原因。课堂上对两个问题的讨论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问题讨论1】

师:你是如何理解“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字的?

(幻灯片展示“闲”的基本字义:①无事,与“忙”相对;②安静,清静;③平常;④空虚。——《百度词典》)

生1:选①,因为在等待的过程中,诗人是没有什么事的。

生2:选②,安静、清静。从前两句的雨和蛙声看,景色很美,“闲敲棋子”自有一份惬意,诗人并不是没有事情的,他在静静地欣赏。

生3:选③,诗人等朋友等到半夜,朋友还没来,他的心里应该是空荡荡的,很失落。

生4:选④,因为只有在空虚时,诗人才会注意到平常不会注意的寻常景物——雨、蛙、灯花。

【问题讨论】

师:你能否用一个字传递诗人的心境?

生1:幽。细雨蛙鸣的环境是清幽的,诗人的心境也是幽幽的。

生2:郁。朋友迟迟不来,诗人很无聊,内心肯定是郁闷的。

生3:忧。约好下棋,朋友却没来,外面又下着雨,诗人会为朋友担忧。

生4:逸。虽然朋友没来,但诗人听着蛙鸣,敲着棋子,看着灯花,自有一番闲情逸致。

生5:悠。这个夜晚的诗人是悠闲的,整个等待的过程是享受悠闲的过程。

生6:妙。因为朋友失约,诗人注意到了以前不曾注意的景物,享受到了平常不曾享受到的妙境。

生7:醉。朋友来或不来都没关系了,诗人早已沉醉在这幅细雨蛙声的美景图中了。

生8:静。在这个夜晚,诗人心静如水,蛙声一片衬托出的正是他内心的静。

对这12个学生的回答,教师都给予了肯定,并且将回答后一问的8个学生选定的字(学生是将答案写在纸上的)贴在了黑板上。从精确的角度来审视他们的回答,当然并不都是正确的。如第一问选②“安静、清静”,语法上无法修饰“敲”,不一定对;第二问选“忧”“妙”也不合适,即使从开放的角度解读这首诗,诗人的主要心境也不会是“忧”,而“妙”根本就不是一个适合概括心境的字。但是笔者很赞成教师肯定学生的做法,因为她的上课对象是小学生,孩子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体悟”并且说出了自己这样理解的原因,这就应该得到肯定。我们希望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文学作品充满兴趣和想象,没有语文教师愿意从小学起就封堵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对文学的兴趣被对错评价粗暴地扼杀。

二、对初中《约客》教学中一个教学环节的思考

在初中的《约客》课堂上,执教教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两次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道具表演“敲棋子”的动作,这个教学环节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和思考。

【第一次】

师:在漫长的等待中,诗人是无聊而寂寞的。那么,无聊、寂寞的诗人是如何敲击棋子的呢?请同学随便选一样文具做道具试一下,并说明你为什么这样敲。(之后,老师请了三个学生表演。)

生1:(缓慢地一下一下地敲)无聊时都是这样的。

生2:(敲一阵,停一阵)边敲边等,听听有没有脚步声。

生3:(比较快地敲)因为心里很烦,等得心焦。

【第二次】

师:因为有细雨、蛙声、灯花的陪伴,等待也成了一种享受,以至于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过夜半,此时的诗人是寂寞的,也是愉悦的。那么,悠闲、享受的诗人又是如何敲棋子的呢?请同学再用道具试一试并说明你为什么这样敲。

生4:(敲得比较快)心里愉悦,敲棋子的节奏也是欢快的。

生5:(敲得比较缓)这样敲和蛙声的节奏相同,合着蛙声更和谐。

生6:(敲着敲着慢慢停下来)诗人完全沉浸在雨声蛙鸣的清幽意境中,忘记敲了。

生7:(做出下棋的动作)“敲”代表下棋,诗人兴致盎然地自己和自己下棋,消磨等待的时光。

教师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通过想象诗人的动作来进一步体味诗人的情感。对这7个学生的回答,教师也以赞美、肯定为主,只是说生7的想象很特别。这个设计在课堂上的呈现很热闹,似乎体现了“开放”“体验”“感悟”的新课程理念,但深思之后,笔者却认为这样的设计缺乏实际意义,甚至有害无利。

(一)“验证”不是“体味”

根据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个人经验,想象诗人的敲击动作,从而“体味”诗人的内心世界,这是合乎逻辑的也是有价值的教学顺序;先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定位(第一次是无聊、寂寞;第二次是享受、愉悦),再去想象诗人如何敲,这就谈不上“体味”,只能说是“验证”,而这样的验证无关学生的思维培养。

(二)“经验各异”不等于思维上的开放多元

教师对所有学生的回答未作对错评价,事实上也无法评价,因为每个学生在想象诗人怎么敲时,都把自己的经验放入了其中,学生回答的其实不是赵师秀会怎么敲,而是他们自己会怎么敲。根据科学研究,不同的人由于DNA的不同,在面对外界压力时的反应是不完全一样的,所以敲快敲慢理论上的确都是可能的。教师错把经验的不同和思维上的开放多元等同了起来。

(三)简单的肯定评价不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

研究学生的回答可以发现,生3和生4都敲得比较快,但生3用“快”表达烦躁,生4用“快”表达欢欣。生1和生5都敲得比较慢,但生1用“慢”表达无聊,生5用“慢”表达内心的和谐。当然不能说学生表演的动作是错误的,但是对动作的说明却关联着其对作品的理解。生3、生4和生7所作的说明反映了他们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把握是欠准确的,教师如果一味作肯定评价就不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甚至会错误地认为语文课上的分析理解本来就是模糊的,这会导致其语文阅读走入不求精确的误区。

初中是小学和高中之间的过渡,初中的语文教学除了也要强调想象、体味外,还应超越小学的高度,逐步培养学生准确分析文本得出结论的能力。如果以“验证”替代“体味”,以表面的不同替代思维的开放多元,以简单的肯定代替严谨的评价,那么就无法较好地完成过渡,更无法完成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高中《约客》教学的过程及思考

笔者尝试的是精确阅读,力图通过细读文本,认真分析、合理想象和推断,尽可能使学生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把握达到“逼近真理”的境界,至少是有理有据的、个人认为“逼近真理”的境界。为达到这样的目标,课堂设计大致如下。

(一)布置预习

根据你对全诗的理解,合理想象,写一段有关诗人当时内心活动的心理描写。注意:想象不可漫无边际,要建立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

(二)选择学生的典型理解作为课堂讨论的原点

从预习作业中选择三篇理解有明显区别的典型作业,包括认为诗人心情沉重、焦躁的,轻松、悠闲的,淡淡的怅惘和烦躁的。课堂上请作者说明自己写这段心理描写的文本依据。

(三)作品解读

从学生谈到的文本依据出发,以他们对诗歌中“敲棋子”的动作和景物描写的不同理解为切入点,探讨诗人的内心世界。

1.“敲棋子”反映的是烦躁心理还是悠闲?

学生讨论后得出观点——“敲棋子”是烦躁心理的反映。

理由梳理如下:

(1)人在焦虑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地做单调机械的动作去打破沉寂、化解情绪。比如一些人转着圈地来回踱步,面对难题时不停转笔或咬笔头都属此类。诗人等人等得百无聊赖,此时轻敲棋子的动作细节,反映的应该是诗人内心的烦躁。——联系自身,经验迁移。

(2)“敲棋子”也可以是闲适时的举动,但这一动作出现在“有约不来过夜半”后则不宜作此理解,因为该句有潜台词。它传达给读者两个信息:一是“我”与客是约好的,并非枉自多情等到夜半;二是时过夜半,“我”已等了太久太久。话里话外多少传达出一份焦虑、一丝埋怨。所以“敲棋子”这一动作反映的内心情绪不可能是悠闲、闲适的。——紧扣文本,前后联系,合理推断。

(3)如果把“闲敲棋子落灯花”改为“闲弄棋子吹灯花”,会有什么区别呢?“弄”有“把玩摆弄”的意思,把玩把玩棋子,再吹吹灯花,这才有悠闲、自得其乐的味道;而“敲”透露更多的是个“烦”字。——替换比较,加深理解。

2.诗歌中的写景反映的是烦躁心理还是悠闲?

讨论后得出观点——“景物描写”是烦躁心理的反映。

理由梳理如下:

(1)“家家雨”“处处蛙”虽然实写了黄梅时节阴雨连绵、蛙声阵阵的恬静之景,但也暗示了到处下雨以致客来不便,只听见雨声蛙声却听不到客叩门声的怅惘烦躁之情。也许蛙声之所以听来是“处处”,也和始终等不到叩门声因而显得蛙声特别频繁有关。——双向联想,思虑周全,合理推测。

(2)如果把“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改为“黄梅时节雨,青草池塘蛙”,又会有什么区别?①后者音节利落干脆,适合传达轻快的氛围、悠闲的心情;“家家”和“处处”则使诗句在音韵上增添了一种绵长之韵,更适合传达惆怅之情。②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连用七个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真想表达一点都不烦,不如去掉“家家”和“处处”。——经验迁移,替换比较,因声求气。

3.“闲”是“悠闲、闲适”之意还是别的意思?

(幻灯片展示“闲”的意思:①闲暇;②空阔宽大;③安静;④悠闲;⑤止息;⑥无关紧要……——《汉语大词典》)

这里①③④⑥在语境中都可解释,我们应该结合全诗去选择最恰当的释义,而非想当然地取“悠闲、闲适”之意。如果过于专注某个字的意思而置诗歌的整体于不顾,就会犯“以辞害志”的毛病。——抓住字义,着眼根本。

继续讨论,进一步明确诗人的内心世界:如果不是悠闲之情,那诗人有多烦躁?是愤怒、焦躁还是淡淡的烦躁和怅惘?(阅读的进一步精确)

4.“敲棋子”反映的是焦躁、愤怒心理还是淡淡的烦躁和怅惘?

讨论后得出观点:淡淡的烦躁和怅惘。

理由梳理如下:

把“闲敲棋子落灯花”改为“闲击棋子落灯花”,会有什么区别?“击”字传达的力量大,表现出的是焦躁甚至是愤怒之情。如果用“击”,从情、景和谐角度看,那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就不能是“家家雨”“处处蛙”,而需暴雨、雷声与之相合,“落”灯花也要改为“震”灯花了。——替换比较,加深理解。

5.景物描写反映的是焦躁、愤怒心理还是淡淡的烦躁和怅惘?

讨论后得出观点:淡淡的烦躁和怅惘。

理由梳理如下: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色整体上透露出乡村的恬静气氛,如果内心是焦躁的,笔下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景色。——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2)“家家雨”可以激发这样的联想——约的客他家那边也在下雨吧,是否正因此而未能如期赴约?如果是这样,“黄梅时节家家雨”就暗藏担心和原谅之意,那诗人的内心就不该是“很烦”的情绪。——着眼文本,联想想象,合理推断。

(四)结论

由此可见,这首小诗在表达内心情感上分寸拿捏甚好,重一分会变成怨、恨,轻一分则显得本身对这次约会就不重视。全诗景物和动作共同传达出的是淡淡的惆怅、孤独和烦躁,别具审美情趣。

总结这堂课,笔者觉得自己对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有意识的追求,这几个方面也是精确阅读的特点。

(一)追求精确,力图通过严谨全面的分析论证,对问题形成精确的、个人认为“逼近真理”的见解

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对诗人的内心世界是烦躁还是悠闲作出判断,还要进一步对是焦躁还是淡淡的烦躁、怅惘作出判断。而每一个判断,都必须建立在严谨分析和合理推断的基础上,这是一个追求精确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锻炼的过程。

(二)将思维训练的过程看得比结果重要

《约客》这堂课最终形成的结论是——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淡淡的惆怅、孤独和烦躁之情。课后有教师认为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这样把结论唯一化是不是显得太狭隘了?”其实笔者倒并不认为这个课堂结论真的就一定是最“逼近真理”的那个,笔者想呈现给学生的是通过分析形成自己明确结论的过程,而不是这个结论具体是什么。换言之,只要学生能学习这样一个形成结论的过程,并将之用于证明诗人的内心是悠闲的,笔者的教学目标就达到了。“精确永远是相对的,不精确是绝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没有明确的看法,或者有想法而说不出能够服人的依据。精确阅读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对问题形成明确结论的能力,笔者个人认为,这一过程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三)始终把文本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对文本的推断以文本为主要依据,以个人感受为次要依据

精确阅读“逼近真理”的程度首先取决于师生对文本的尊重程度。文本阅读的最终完成需要读者的想象,但过多的个人想象会破坏阅读的精确性。小学和初中阶段,保护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是语文教学的追求之一,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有时强调的并不是准确,而是多元化解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高中,如果我们仍然一味地沉浸在个人对文本的想象中而忽视文本本身,过多地依靠不可靠的经验,那么我们就无法以“科学精神”逼近“真理”,也无法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严谨性。

(四)“放”“收”结合,持之有据

不简单粗暴地否定学生的任何一种理解,选择学生的三种理解作为讨论的出发点,这是“放”;在充分讨论后,将三种理解精确到一种,这是“收”。即使通过讨论,仍不能确定何者是最精确的理解,那也是“收”,因为此时的三种理解表面上看虽仍然是三种理解,但已经经过了一个解构的过程,持其中任何一种见解的学生现在都清楚:和另外两种理解相比,自己的理解并不具有绝对优势,当然也并不一定是正确的,这就是解构后的重构。此外,这个“收”“放”的过程其实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学习个体个人的取舍过程,当学习者的脑海中存在三个结论时,他必须具有根据证据的多少和有力度选择出最可靠结论的能力。

(五)重视思维方法的训练

新课程注重“探究”,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形成结论的过程,但结论的得出靠的不是感性,而是理性的分析和推断,即使面对的探究对象是文学作品也是如此,否则就成了不靠谱的主观臆测。

为了获得一个相对精确的结论,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分析方法的能力。在教学《约客》时,师生共同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形成结论,除了缘景明情、因声求气等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外,还采用了通过替换词句以比较差异来加深理解的方法,联系自身、迁移经验以理解文本的方法,联系前后文本合理推断的方法,以及走入文本、联想想象以合理推断的方法等,运用这些方法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

因此,高中的《约客》和小学、初中的相比,其不同处不仅在于诗人的内心世界不再是“心事浩茫”,而是被精确到了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更在于整个讨论不再是一种浅层的热闹,而是深入到对思维的训练中;也不止停滞于“体味”“感悟”,而是高举分析判断的大旗。这是高中语文课应有的高度,这个高度是为学生日后的深造作铺垫的。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追求精确这一“科学精神”,其实质是为语文的“工具性”服务。学生在精确阅读的过程中培养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的良好的、言之有据的习惯,不仅能为其求学期间学习其他学科服务,也能为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甚至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服务。精确阅读的“有用”不单体现于考试,更在于未来。

标签:;  ;  ;  ;  ;  ;  

“科学精神”与精确的中文阅读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