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量型旅游业向质量数量结合型旅游业的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旅游业论文,数量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旅游经济蓬勃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到2000年,世界旅游人数将从1994年的5.23亿人次增加到6.61亿人次,到2010年将上升到9.37亿人次。在1983年至1993年10年之中,世界旅游业收入平均年递增13%,成为赚取外汇的最大“出口产业”。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理应跻身世界旅游大国的前列。然而,我国目前旅游业与世界旅游业相比则呈明显落后状态。根据国家新近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的旅游业无论是其规模,还是其效益都处于低水平运作状态,尤其是旅游业效益与其规模扩大相比呈明显滞后状态。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国内学说界对此已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对旅游业结构的改变,对旅游业内部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及最终对旅游业应当逐步地实现从数量型到质量数量结合型的转变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实现从数量型旅游业向质量数量结合型旅游业的转变,这既是一个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际问题。本文拟对实现这一转变的理论依据和途径作一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一
在旅游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不断开发,旅游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可以从旅游业资源使用价值的多寡和优劣的角度,从旅游资源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同角度,把旅游业划分为数量型旅游业和质量数量结合型旅游业。前者主要是指那种追求旅游业规模的扩大为主要特征的旅游业产业类型,后者则是从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能够适应并尽力满足社会对其质量、效益和数量各方面的需求为特征的旅游业产业类型。
马克思说:“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消费中得到实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第48页)“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同上,第50页)所以,任何商品体都有其质和量的关系。旅游经济与传统的经济活动不同,这是通过利用各种旅游资源和提供各种旅游服务,在满足游客旅游消费需要的过程中取得经济收入的。这种经济活动不生产物质产品,它出售的产品主要是各种劳务。就旅游业而言,无疑其旅游点的增多,旅游点规模的扩大即为其量,其旅游资源和服务的质量、旅游经济的效益既为其质。就其实质而言,数量型旅游业虽以追求旅游规模扩大为其主要特征,但也不是一点不重视对旅游业质的要求,只是相对而言更重视量的扩大而已。提倡搞质量数量结合型旅游业,则能较好地克服旅游业结构中的片面性,并能兼顾旅游资源使用价值的质和量,使其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综合考察,质量数量结合型旅游业与数量型旅游业相比,其主要区别有:
(一)质量数量结合型旅游业同数量型旅游业相比,不是不重视旅游业规模的扩大,而是在重视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益前提下的旅游业规模的扩大,强调的是层次高、效益好、类型多、规模适度扩大四者间的有机结合。
首先,质量数量结合型旅游业要求在旅游类型多样化前提下,规模适度增大,而不是象传统的旅游业那样,仅仅以旅游规模扩大为目标。如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数量型旅游业主要靠“吃老本”生存、质量数量结合型的旅游业则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合理安排旅游资源、类型的开发,既注意到旅游规模的扩大,又注意到旅游类型的多样化,以此来调和众多旅游者的不同口味,全方位适应旅游市场的风云变幻。
其次,质量数量结合型旅游业要求的是层次高、经济效益优良化前提下的旅游规模的适度扩大,而不是象传统的数量型旅游业那样,只追求旅游业摊子的扩大,而忽视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说,也就是质量数量结合型旅游业,除了要求旅游业规模的扩大外,还要求各种层次高、经济效益优良的旅游项目在旅游业总量中的比例逐步增大,以逐步实现旅游业的优良化。也只有将旅游项目的层次高,优良化和规模的适度扩大有机结合,才能克服传统的数量型旅游业所造成的旅游项目单调、不配套、效益平平,甚至低下的旅游类型、旅游项目占优势的局面。
(二)质量数量结合型旅游业同数量型旅游业相比,能更好地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曾指出,劳动者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第54页)所以,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发展旅游业生产,就必须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这里所说的“社会的使用价值”,既包括国际旅游市场所需要的各种旅游类型、旅游项目,又包括国内旅游市场上所需的各种旅游类型和项目。由于国内外旅游市场的需求在旅游类型方面是多种多样的。同时,对旅游业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旅游业结构能适应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逐步变单纯的数量型旅游业为质量数量结合型旅游业。传统的数量型旅游业已不适应国内外旅游市场不断变化的要求,只有逐步将传统的数量型旅游业转化为质量数量结合型旅游业,才能促进旅游业合理结构的建立。
二
旅游业产业结构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数结合型的转变,归根到底是由我国人民的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逐步转变、世界旅游消费结构的改变、旅游热点的转移、游客口味的变化而决定的。马克思曾对“消费从两个方面生产着生产”问题,做过专门论述,他说:“只是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消费是把产品消灭的时候才能使产品最后完成,因为产品之所以是产品,不是它作为物化了的活动,而只是作为活动着的主体的对象。”“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作为内心的意向,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消费创造出还是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所以消费结构的任何变化都会从以上两方面对生产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向我国旅游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数量型旅游业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而且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它对于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新形势下,我国人民的消费结构正逐渐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再坚持适应国内过去消费结构的数量型旅游业模式,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而质量数量型旅游业则适应了小康型消费结构。
首先,小康型消费结构需要旅游类型多样化的旅游业的普遍增长与之相适应。就目前情况来看,人民群众特别是城市居民对过去单调的旅游业已失去往日的热情。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的趋势是:在旅游类型的需求上,正逐步由一般的观光性旅游为主转向需求多类型的旅游业,由淡季(如冬季)旅游市场冷淡向旅游市场常年兴盛的方向发展。
其次,小康型消费结构需要质量越来越高品位的旅游项目的普遍增长与之相适应。人民群众在温饱问题解决后,除了吃好、穿好、住好等方面外,在玩好方面也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可以说,温饱型旅游业结构着眼点是旅游业数量的增长,小康型消费结构需要的是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业项目的增多,而且需要量越来越大。
再次,小康型消费结构需要旅游项目成系列和规模适度扩大相结合的旅游业相适应,小康型消费结构是一种高于温饱型,但又区别于西方消费的适度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这就决定了与这种消费结构相适应的旅游产业结构,应当是各种旅游档次成系列、类型成比例、规模适度扩大,而不是单纯追求高档次,更不是只追求数量而不顾提高旅游业的质量。
(二)当今世界旅游业兴盛。据有关数据表明,国外来华旅游浪潮日趋高涨,原有的数量型旅游业在世界旅游市场上已显得力不能支,已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世界旅游市场。作为日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如何使其适应世界旅游市场已成为议论的焦点之一,而数量型旅游业向质量数量结合型旅游业的转变,正适应了世界旅游市场的变化。
首先,海外旅游市场需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品味的旅游项目。当今世界旅游业竞争激烈,各国都竞相利用本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招揽顾客。海外游客大多对千孔一面大同小异的风景旅游乏味。仅靠自然恩赐和祖宗留下来的一点老本从事单调的观光旅游,对海外游客来说已失去了强大的吸引力。质量数量结合型的旅游业对于开发新景点,扩大旧景点的旅游内容,提高旅游业的文化品位和服务质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次,旅游热点发生了转移。外国游客的旅游已不满足于访古观景式的旅游,更多的游客是对所游国的民俗风情发生浓厚兴趣,渴望通过旅游了解该国。数量型旅游业旅游项目已偏离了世界旅游市场,由数量型向质量数量结合型旅游业转变中形成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则适应了这种市场变化。
再次,游客口味发生了变化,海外游客已不满足于“白天看景,晚上睡觉”的旅游格局,更多的游客产生参与的渴望和热衷于追求野趣的旅游项目,突破传统的数量型旅游业已成必然之势。至于南京旅游部门在夫子庙原清贡院内,让游客可身穿中国民族服装,装模作样地端坐于贡院号舍内,真切地体味一番八股考生的酸甜苦辣及有关旅游部门组织的丝绸之路访古探险旅游等,可以说都是数量型旅游业向质量数量结合型旅游业转变的尝试。事实证明,海外游客对此乐此不疲。这种尝试是准确地把握住了世界旅游市场的脉搏。
三
要使旅游业逐步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数量结合型的转变,需要在旅游业战略指导思想、结构调整、价格制定、管理体制、理论研究、宣传促销力度和从业者素质等方面做一系列工作。
(一)在适应市场经济和满足社会需要的新形势下,旅游业战略指导思想要努力从重视数量型旅游业转变到重视质量数量结合型旅游业。
首先,提高旅游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根据各地的自然文化大优势,注意规划发展各地在国内外市场已享有盛誉的旅游基地,在保证旅游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逐步合理地开发,争取旅游规模的适度扩大。
其次,实现对过去强调以数量为主的普通观光型旅游点、旅游项目的优质化。逐步改变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只有旅游,没有经济”的状况,在原在旅游点的基础上,改善旅游设施,增建旅游宾馆、公寓、饭店,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解决游客的吃、住、行、玩、买的问题,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光临游览。
再次,综合开发旅游资源。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发展食品工业、建筑业、生活日用品工业、工艺品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各种服务业等,以旅游业带动其他行业发展,又以其他行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实现旅游业与其他各业的良性循环。
最后,坚持速度和效益统一的原则。充分考虑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把旅游经济发展规模建立在经济效益优良的基础上,在我国目前人力、物力、财力仍很紧张,国家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援旅游事业发展的情况下,这就要求我国旅游业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经济实力来确定资金的投向,做到规模与效益的统一。
(二)在价格制定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采取有助于质量数量结合型旅游业逐步建立的相应对策。
首先,价格制定上要有利于质量数量结合型旅游业的形成和发展。应根据所提供的旅游服务质量,结合国内人民群众和海外游客经济收入所能接受的程度,兼顾旅游业经济效益,制定出合理的旅游业价格体系。
其次,实行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旅游业迅速发展。改变各省旅游局只是省政府的直属事业机构和缺乏行政管理权威的体制,克服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缺乏管理和协调的弊端,解决旅游市场各行其是,管理水平低下的现状,成立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的协调组织,以实行协调管理、宏观调控、统筹规划。
(三)加强旅游业科学理论研究,扭转旅游理论研究滞后于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多角度、多层次从事旅游理论研究,从发展一个旅游项目、一个旅游区、一省旅游业以至整个国家旅游业的角度去立项。在理论研究中注意解决实际问题,边研究、边开发、边总结,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旅游业科学理论。
(四)加大旅游促销力度,提高旅游业从业者素质。宣传促销手段可采用一个旅游项目,一条旅游路线、一块组合景点,有计划、多方位地进行,并可用录像、画册、图片、小册子、广告等多种宣传媒体。另外,在文化素质、专业理论、职业道德等方面培训出一支合格的旅游业从业者队伍。唯有这样,才能实现由数量型旅游业向质量数量结合型旅游业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