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策略论——以2008年江苏历史高考题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论文,为例论文,教学策略论文,中学历史论文,高考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对教学实施过程所作的一个整体性教学措施,包括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对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等等。[1]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制定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学生起始状态、教师自身特点和条件等方面,下面将结合2008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作一具体说明。
哲学家培根说:“世界上只有一门真正的科学,那就是历史科学。”这句话道出了历史的真谛:历史是一门科学,它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在人的主观意识里的反映,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既然是一门科学,它就有许多真实的史实需要考证,这也是众多史学家不畏强权、秉笔直书、不懈追求的源头——探寻并论证真正的“历史”。而真正的“历史”往往藏于浩如烟海的史料之中。所以,在历年的高考试卷中,命题专家们通过特定史料的运用以“还原”真实历史、创造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社会生活时空中学习历史并展现其对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2008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特点之一就是灵活地择取史料、生成问题。鉴于此,一线历史教师应当适时适度地选择和调整中学历史教学策略,从中学起就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史料的能力。
一、处理好教材内容与隐性目标之间的关系
林崇德先生在其主编的《历史地理教学心理学》中说:“高中生已能在头脑中进行完全属于抽象符号的推导,并能运用理论去解决各种问题,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已趋于优势。在此以后,个体的思维方式不会再有质的变化。”也就是说,高中生理性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灵活性、敏捷性等品质都明显提高,思维步骤更完整,已不满足于教师上课讲讲故事、做做游戏,这就要求教师立足课程标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超越教材表述,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要做到这点,就要大胆、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激发疑点、寻求变式,深刻挖掘隐性目标。
【例1】第21题: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诚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应该说,试题中涉及的这些知识在人教版和人民版教材中都有所叙述,虽各有侧重,但都程度不同地提到了。然而,试题所引材料比较新颖独特,且都超越了教材。答卷情况说明,通过仔细阅读、分析材料,学生基本都能回答,但却难以得到高分。我们认为,此题的命题思路在于考查教师对教材“隐性目标”的认识。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2]第二,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教授“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史方法。挖掘“隐性目标”,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当作纯知识来传授,而应把它化作精神和灵魂,在历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第三,教师要关注史学研究的新动向。比如,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向学生介绍文明史范式、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
二、处理好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之间的关系
安德森最早将语文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指有关事实性或资料性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指按一定程序理解操作从而获得结果的知识。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与“技能”相对的“知识”概念,实际上是与陈述性知识概念相一致的,“知识”概念实际上是一个狭义的知识概念。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中学历史教学中多注意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与指导,注重提高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忽视技能类知识即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和不同类型知识间的转移。在这个基础上的教育,其一大缺陷就是将程序性知识按陈述性知识去教,自然容易让学生产生“高分低能”现象。[3]
【例2】第2题:“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B.张旭
C.颜真卿D.柳公权
试题出来后,一些教师和学生认为此题所考查的知识与能力已超出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认为是超纲题。其实,它所考查的是学生陈述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的迁移能力,只不过考查的不是习惯性的陈述性历史知识向陈述性历史知识的迁移(如近代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古代历史知识学习的影响),而是考查学生陈述性历史知识向陈述性文学知识的迁移。如果学生能知道或理解陈述性历史知识,仔细阅读,认真思考,选出正确答案应该不是问题。首先,如果学生知道“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出自杜甫《饮中八仙歌》即可做出此题,原句为:“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其次,如果学生能理解“字如其人”,也可看出狂草大师张旭在众多王公大臣面前挥毫落笔的傲慢无匹、放浪无形的情形。
三、处理好历史史实与现实热点之间的关系
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可知:历史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体现了国家对历史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融知识性、科学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对建立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中国历史课程体系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密切关注与时代和社会需求相关的历史史实,要深刻挖掘其历史性知识的现实意义。
【例3】 第22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三略)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次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1、3问略):
(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
(4)材料四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
我们认为,此题取材、设问针对性较强,借助两则史料,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日历史和外交关系。列宁指出:“历史之于民族,正如记忆之于个人。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记忆,那他就成为了白痴;一个民族如果不讲历史,那就会成为愚昧的民族。”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学习不仅能修身、齐家,还可以治国、平天下,它有非常实用的借鉴功能。我们应该承认:历史是现实的留影,现实是历史的折射。历史学家戴逸说:“历史与现实是联系的,现实由历史发展而来,历史学从根本上说要服务于现实。历史学如果不食人间烟火,对现实不发生任何作用,就会失去生命力而将萎缩消亡。”所以,我们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准确选择材料,尊重历史,教会学生理解历史,运用历史知识解释当今热点现象,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又提升了他们的理解、迁移能力,还落实了课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可谓一举三得。
四、处理好“渐悟”与“顿悟”之间的关系
慧能法师以顿悟式佛门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传师门衣钵为禅宗六祖。这种学习方式佛教称之为开“天眼”,带有神秘色彩。格式塔心理学学习论观点认为,学习是由顿悟而实现的,顿悟的产生是由于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构建有关事物的形式而实现的。顿悟学习的主要优点有二:第一,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内在性质有所顿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但可以避免与这一问题情境不相干的大量随机的、盲目的行动,也有助于把学习所得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顿悟,这意味着,一旦问题获得顿悟式解决,从此就不易再犯错误,学习似乎是一次完成的。第二,顿悟学习的结果是不容易遗忘的,遗忘曲线在人类学习中并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事实上,个体通过顿悟习得的内容一旦被掌握后,在正常的情况下终生都不会遗忘。[4]用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术语说,个体通过顿悟获得的知识进入了长时记忆,在正常情况下将永远保留在学习者的头脑中。这样,通过顿悟获得的学习结果与死记硬背的结果之间所遵循的遗忘规律几乎完全不一样。要知道顿悟学习的实质与核心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无关的细节。
一般情况下,我们一线历史教师教学时都主张学生学习历史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由低向高渐次提升。而这样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往往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即遗忘先快后慢。这就要求我们不要简单地让学生机械记忆“考试要点”或是呆板地操练“题海战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是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习的内容,进而达到顿悟,领悟历史学习的真谛——学史为悟道。
【例4】第23题: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的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美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此题以材料概括比较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经济”和以苏、中为代表的“计划经济”两种模式。这样的试题,对中学历史教学也提出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思考如何通过知识迁移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即通过认识了解改革开放的本质属性,从中分析社会改革的不同类型与原因,明确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和社会性,从而挖掘改革开放所折射出来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文精神,把握历史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