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学生 330000
随着第四代的战斗机的诞生与发展,空战也便成为战争的主体部分。然而,随着航空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战场变得更加恶劣和复杂,各种新型雷达,先进探测器以及精确制导武器的问世,对军用飞机构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因此,除了提高军用飞机的生存力和战斗力之外,一个具有安全保障的逃生系统也变得十分重要,正如人们常说,培养一个优秀的飞行员往往比一架飞机的造价还要高,如何保障飞行员的人身安全也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种战斗机自主式逃生系统。
我们知道,飞机最初运用于战争是在一战时期,那时飞行员跳伞反而成功率较高,原因很简单,较低的速度,能让飞行员有比较好的跳伞环境,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此时飞机速度都达到了400-600公里/小时,这时候的战斗机已经有了封闭的驾驶舱。在很多情况下,飞行仓盖并不能及时打开,在分秒必争的逃生环节,这样的障碍是十分危险的。
二战后到50年代,弹射座椅的发明使得飞行员求生率大大提高,即飞行员可依靠弹射的方式逃生。飞机已经处于低空低速的情况下,仍旧有足够的高度完成开伞逃生。这一代弹射座椅,也被称作零-零弹射座椅。即在0高度0速度下,亦可完成逃生。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歼20,运用了爆破玻璃的技术,使得弹射成功率大大提高。
然而,纵观战斗机逃生方式的历史变迁,始终是以人椅弹射为研究方向,目前的技术勉强保障了人弹射出机,但是出机之后是否就安全了呢,显然并没有,这对飞行员的身体素质是个巨大的考验,再者如今空战多在海上,在枪林弹雨的战场,当飞机被击中后,弹射出舱的飞行员也便成了活靶子,面对舰艇上密集高射炮的扫射,面对交战双方敌机的机枪疯狂开火,飞行员可谓是九死一生,就算飞行员平安落地,却给营救带来诸多困难,稍有不慎,就会落入敌手,这不仅对飞行员的生命安全是极大的威胁,也对国家信息安全也是一个潜在隐患。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给传统的逃生方式取了一个不恰当的名字,叫做被动式求生法,因为弹射出舱后,飞行员就失去了主动权,降落伞会不会出问题,他会不会被打中,落到地面和海面后是不是安全,会不会被抓,救援人员能不能准确定位将之救出并安全返回,这一切都是未知数。而解决这些种种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化被动为主动,也就是此文所说的自主式逃生系统。
何为自主式逃生系统,就是你与飞机分离后,你可以决定自己要落到哪,你可以决定自己要落多久,你甚至可以在被击落后还能完成一系列任务,而做到这些的根本原理,你具有能量,你分离时具有的动能和所在高度的势能,由统计数据可知,重量约20000kg第三代飞机空战的高度大约在6000-8000米,第四代机达到10000米,其速度约为300m/s由动量定理以及位能的计算可知,飞机的能量为这个能量也许跟发动机的能量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所以人们往往会将之忽略,而使得危急时刻如此一点宝贵的能量,被浪费于使空气摩擦生热之中,但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能量能使信天翁在天上不扇动翅膀滑六天,当然这不排除有洋流的影响,但是这的确是一笔可观的能量。那么如何将这比能量运用下来呢。
前面已说到滑翔这个词,那么,通过把降落改为滑翔这一形式,也就能够把跳伞时的机械能充分利用,这个能量可以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但是,把一个滑翔机塞到机舱里,这不现实,可不可以直接把驾驶舱与机身分开呢?
我们知道,空战时飞机被击中的部位往往不是机头,因为机头只占整个飞机的一小部分,所以当飞机不幸被击中时,如果机头与机身分离,就能达到安全脱离飞机的目的,我们知道,一些最昂贵复杂的设备都在机头,而武器燃油都在机身,倘若飞机在不幸中弹时我们能够保证机头以及其设备的安全,那岂不是不幸中的万幸,而且倘若机头与人一起可控着陆,就完全避免和消除了人在弹射出舱时的各种故障和危险,并且由于舱体的保护,也避免了降落过程中机枪对人的威胁,这样,可使整个逃生过程的危险率大大降低,那么,怎样实现机头和机身的分离呢?
首先,在飞机制造的过程中,机头与机身作为两个部分分别加工完毕,其次,再通过连接装置将二者连接起来,但是二者连接处并非为平面,而是机头后部凸出,机身前部凹进,这样有利于机头分离后减少压差阻力。如图当然此连接装置强度得有,但是这个难度并非很大,因为机头本身质量较轻,体积较小,其受重力大约为2000kg并非特别巨大,组装好以后,在连接处装上火箭或炸药,同时在机头与机身控制处装上切断装置,在机身相应部位装上传感器,如热敏传感器,压敏传感器等,当机身发生燃烧或爆炸时,机身和机头间的连接装置打开,同时,火箭或炸药引燃,将机头向前抛出,由于机头被抛出后升力迅速减为0,所以机头会迅速往下坠,下坠加速度但机身还有升力,会继续向前飞,因为那一瞬间机头的水平速度大于机身的水平速度,所以避免了机身与机头再次相撞去情况。除了靠一系列传感器控制分离以外,飞行员也可自己启动分离装置,这样可避免仪器失灵不能启动分离系统的风险,分离问题得以解决。那么分离之后该如何实现安全着陆呢?
此时伸出的机翼较小,通过尾翼产生力矩,将垂直的能量改为水平方向速度,而后通过拔高高度将水平动能转化为位能,当速度减小至适宜速度,机翼与尾翼完全展开,至此飞机便进入了滑翔状态,因为机头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为滑翔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由于机头的重量占整个飞机的重量比例小,所以就算是翼展较机头而言显得庞大,但整体而言体积并非很大,其滑翔速度虽然比飞机飞行速度慢了许多,但是跟弹射后用降落伞降落相比,其优越性显而易见,飞行员通过对操纵面的控制得以迅速逃离战场,再者,机头可携带小型动力装置,如微型火箭,以增大其航程或控制其速度,最终回到自己的驻地(机场或航母)
在此过程中,飞机机头也可携带小型机炮进行自卫,也可将多余的位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电能或势能)储存起来,以便增加其航程,飞机飞到目的地或者被迫着陆时,飞机底部的气囊与后部的减速伞打开,以便于安全着陆。着陆后,机翼尾翼重新收回,即使在海上迫降,底部气囊也可提供足够的浮力等待救援,亦可携带小型动力装置,使其在海上具有活动能力。并且机头上带有降落伞,防止滑翔过程中,滑翔机制被损坏或弹射后滑翔装置未进行正常工作而进行安全着陆,如此,便可使着陆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然而,有人会问,倘若飞机需要逃生时的飞行高度不高,这该如何安全逃生呢,但是此种逃生方式并不影响传统的逃生方式,也就是说,当逃生高度不够时亦可以采用弹射出舱的方式逃生。因为此时飞机的飞行速度并不高,所以弹射出舱的危险系数也比较低。
逃离后的飞行员具有自主选择逃生路线的能力,由于滑翔机滑翔的航程较远,飞行员甚至可以完成一项或几项任务。倘若真的有那么不幸,滑翔机被敌方击中,飞行员仍可以抛掉机翼与尾翼,打开机头前面的降落伞进行降落,倘若机头受到严重的损害,飞行员还可以通过弹射出舱的形式求生,如此三重保险,会使飞行员的逃生率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该逃生系统为新式战斗机飞行员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障,以达到人机俱强的目的。
论文作者:刘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机头论文; 飞行员论文; 飞机论文; 机身论文; 速度论文; 能量论文; 战斗机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