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欣

(四川省广汉市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医院 四川 广汉 618307)

【摘要】目的:了解饮食+心理护理在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5例高血压患者实施饮食与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干预半年后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饮食与心理护理可促其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改善,预防各类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属于理想的辅助疗法。

【关键词】饮食+心理护理;高血压;血压水平;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5-0352-02

高血压被称作“无声的杀手”,为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威胁。高血压的形成与发展均与饮食相关,所以做好病患的饮食护理很重要。同时,因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需长期用药,身心均受折磨,更易产生烦躁焦虑等负性情绪,甚至有放弃治疗的想法,因而又需做好该类患者的心理护理。而我院临床工作中,结合高血压患者实际对其实施饮食+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干预内容与结果进行总结,并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广汉市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医院接诊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55例进行研究调查,其中男25例,女30例,年龄42~82岁,平均(70.2±1.3)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9.8±1.6)年,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高血压诊断标准[1],其中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患者均意识清醒,年龄不超过80岁。

1.2 方法

除给予必要的用药干预、运动干预、健康教育等外,还结给予饮食与心理护理,其中:

(1)饮食干预

①饮食总量调控。针对体重超标且肥胖者,需引起足够重视,因二者均属于高血压的主要危险性因素,所以我们在护理工作中结合病患体重指数,合理调整膳食,严控能量摄入,使体重达标,肥胖者需节制饮食,减轻体重。

②低盐饮食。护理时注重告知患者严控每日食盐摄入量,低盐饮食要求病患每日食盐摄入总量严控于5~10g。同时,我们在护理时嘱病患严格戒烟戒酒,若戒除困难,应控制饮酒量,男性饮用酒精量≤25g/d,成年女性饮用酒精量≤15g/d。另外,高血压病患还应少喝咖啡,不可喝浓茶,宜喝绿茶,可降血压。

③低脂饮食。动物内脏里胆固醇含量相当高,能加速动脉硬化,食物里含糖量高,能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增加肥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所以需严控动物内脏与油脂摄入。

④提高必需矿物元素的摄入。食物里的钾、钙、镁均有降压功能,其在豆类、新鲜果蔬与奶制品里的含量相当高,因而护理时,我们嘱病患多食新鲜蔬果、豆类与奶制品,进而合理调整病患体内电解质水平,提高低钠饮食降压效果。新鲜蔬菜里的绿叶菜、根茎类与豆类等,水果类如杏、相交、梅等的含钾量均较高,正常人每日需食用相应量的蔬菜与水果。牛奶里钙含量丰富,每100ml能供给100mg以上的钙,因而每日应饮用适量牛奶。

⑤严格戒烟、戒酒。嗜酒会增加心、脑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吸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促血压升高。据调查,吸两支烟10min后人体里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分泌量较平时明显升高,促心跳加快,且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升高。酒精会让降低人体对降压药的敏感性,过度饮酒还有中风的风险,长期超量饮酒会诱发顽固性高血压。而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认为男性每日饮酒不高于30mg,而女性每日饮酒量不高于20mg,因而在护理过程中应告知病患戒烟戒酒,或由病患家属进行监督。此外,还应告知病患,尽量饮用硬水,如深井水、泉水、天然矿泉水等,所以水的硬度和高血压发生关系密度,硬水里钙、镁离子含量丰富,是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舒缩功能的主要调节物质,若缺乏,会导致血管出现痉挛,促血压升高。

(2)心理护理

病患生病后,身心均遭受折磨,加上高血压患者需长期用药,心理上更易产生焦虑、恐惧与不安情绪,感情脆弱,言语过激等,在护理过程中我们注重与病患积极沟通,对产生的症状用通俗易懂的话语给予解释,使病患对疾病有更正确的认识,消除病患因疾病困扰而出现的不愉快情绪与各种顾虑,使病患以愉悦亲切的心态接受治疗,为护理工作的开展带来方便。

2.结果

从表中的数据值可得出,干预半年后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3.讨论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与/或舒张压)升高为典型特征(收缩压≥140mm汞柱,舒张压≥90mm汞柱),且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伤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属于对人体危害相当大的慢性病,也属于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受日常饮食的影响较大[2]。因而高血压患者除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还需从低盐、低脂、矿物元素补充、戒烟、戒酒等多方面实施饮食干预,做到合理饮食,将血压水平始终控制到正常范围[3]。同时,若病患长期焦虑、抑郁或处在恐惧、愤怒、紧张等负性情绪的影响会使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管—醛固酮系统平衡失调,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压黏滞度升高而使血压升高,这必然会降低药物治疗效果,因而需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

本文中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饮食+心理护理干预,半年后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凸显了其在临床的应用价值,对疾病的治疗均十分有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继续推广应用的必要。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三版)2010年修订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21-722.

[2]刘春兰,李治刚.延续护理干预对58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及血压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7,7(8):329-330.

[3]王秀英.200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饮食与药效相关知识的调查报告[J].医学信息,2015,28(6):338-339.

论文作者:王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8

标签:;  ;  ;  ;  ;  ;  ;  ;  

饮食+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