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诊断中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王为

子宫肌瘤诊断中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王为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功能科 410002)

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诊断中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检查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行腹部超声检查,研究组行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3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腹部超声相比较而言,阴道超声应用于子宫肌瘤诊断中的效果更优,值得在临床检查诊断工作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应用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经常发生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其作为一种良性肿瘤,高发人群为具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因此应当充分重视患者的准确诊断与合理治疗[1]。本文主要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子宫肌瘤诊断中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与临床诊断标准相符,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如下腹不适、月经过多等,根据不同检查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研究组3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在27-73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2.08±5.53)岁;34例已生育,3例未生育。对照组3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在28-72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2.03±5.48)岁;33例已生育,4例未生育。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选取腹部超声检查方式,即:选取PHILIPS=IU22型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设定为3.5MHz,适度充盈膀胱,基于仰卧位,然后予以下腹部检查,主要包括:斜切检查、纵向检查以及横向检查等。

1.2.2 研究组

研究组选取阴道超声检查方式,即:选取PHILIPS=IU22型超声诊断仪,阴道探头频率设定为6.5MHz,基于膀胱截石位,于探头上涂抹耦合剂,使用避孕套将探头套住,然后将其缓慢伸入宫颈及后穹隆的各个位置,通过抽插、倾斜以及旋转等一系列方式全方位探查子宫大小、子宫位置、子宫子宫壁厚、龚强波位置、包膜边界以及形状等一系列情况,并予以记录。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手术之后病理结果,比较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诊断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2组数据。2组计数资料用构成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3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37例子宫肌瘤患者中,3例确诊为子宫颈肌瘤,7例确诊为黏膜下肌瘤,8例确诊为浆膜下肌瘤,16例确诊为肌壁间肌瘤,临床符合率为81.89%。对照组37例子宫肌瘤患者中,2例确诊为子宫颈肌瘤,5例确诊为黏膜下肌瘤,6例确诊为浆膜下肌瘤,13例确诊为肌壁间肌瘤,临床符合率为70.27%。

表1 临床诊断符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临床诊断符合率

研究组37 34(91.89)

对照组37 26(70.27)

X25.6381

P值0.0176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经常发生的一种女性生殖器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于患者的生育能力与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2]。子宫肌瘤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包括:盆腔痛、经量大、习惯性流产以及痛经等,病情严重者可能发生不孕等不良症状,所以应当充分重视子宫肌瘤的及时诊断与合理治疗[3]。

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妇科检查方式,其具有无副作用、操作简便以及无创性等一系列优点,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呈现逐渐扩展的趋势[4]。

腹部超声作为一种传统超声检查方式,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存在较多限制因素,如:手术瘢痕干扰、腹壁脂肪过厚、肠腔气体多重反射以及膀胱充盈欠佳等,导致声像图显示清晰度不足,造成误诊率、漏诊率较高[5]。

与腹部超声相比较而言,阴道超声主要是将探头置入盆腔组织及器官中,阴道探头的频率较高,可更为清晰的显示图像,即便是对于体积较小的肌瘤及黏膜下肌瘤、微小病灶也可予以准确发现;但是,临床上对于巨大肌瘤的检查与诊断,腹部超声检查方式的优势更大,主要在于阴道超声检查方式仅可见宫颈肥大,所以对于巨大肌瘤的诊断比较困难。

本研究中,研究组3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1.89%,对照组为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与腹部超声相比较而言,阴道超声应用于子宫肌瘤诊断中的效果更优,可进一步提升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检出率,值得在临床检查诊断工作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桂梅. 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农村卫生,2015,11(08):70.

[2]张红娜. 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比较[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4(13):2672.

[3]何楠. 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5,7(35):102-103.

[4]刘红梅. 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3(02):183-184.

[5]吴淑华,李威,颜亭. 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在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19(03):570-573.

论文作者:王为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  ;  ;  ;  ;  ;  ;  ;  

子宫肌瘤诊断中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王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