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台湾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发展趋势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台湾经济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在发展上表现出许多与过去阶段不同的趋势,形成这些趋势具有许多主客观因素和内外环境条件;对这些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台湾经济的性质与特征,把握台湾经济发展、特别是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脉络和规律性。本文主要采取比较方法,对90年代前后台湾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出下面若干主要发展势态。
一、经济增长从中速不稳定转为中速稳定增长
刘进庆教授曾指出,8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已从高增长期进入低增长期,并且具有不稳定特点〔1〕。这个观点基本上符合80 年代上半期的情况。但是如果从整个8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这个论点似有修正的必要。因为80年代台湾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仍达7.9%。 80年代前期经济增长率多数年份较低,但80年代后期因有两年2 位数高增长,接着也未滑落到低增长地步,故如果将整个80年代经济增长看为不稳定的中速增长期似乎比较恰当。当然,我们可以把80年代后期两个高增长的年份看作是一种“回光返照”:从高增长转入中低速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但毕竟这10年经济增长率总平均还是在中速阶段进行(参见下表)。
按年序台湾经济增长率状况
1
2
34
5
678
9
0平均
1981—1990 5.7 3.3 7.9 10.5 5.1 11.6 12.7 7.8 8.2 5.47.9
1991—2000 7.6 6.8 6.3 6.5 6.7 6.7*
*根据台湾有关方面预测数
资料来源:台湾《自由中国之工业》,1994年《经济年报》
由上表可知,进入9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增长与80年代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经济增长不稳定尚未明显出现。1990年经济增长率为5.4%, 往后几年分别为7.6%、6.8%、6.3%、6.5%,今年经济稍有复苏,预计可达6.7%,明年预测也可望达6.7%。所以,9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可称为稳定中速增长期。说它稳定,是因为这五六年经济增长率均维持在5%—7%之间,没有出现悬殊起伏的周期性现象。这是否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发展阶段所特有的现象值得研究。一般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经济起飞期之后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时,总是有从高速成长期向中速成长期转变的趋势。但是,有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转入中速增长阶段却不能维持稳定增长,甚至过早地掉入低增长状态,如墨西哥、巴西。香港与台湾情况类似,90年代以后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在5%—6%间。所以,象台湾、香港这样能维持中速稳定增长的也不是普遍现象。
二、外部市场由西向东转移
对外贸易是台湾海岛型经济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从60年代初起,台湾经济发展已受到岛内市场狭窄的制约,企业不能形成规模经济,于是便转向外部市场。台湾当局经济发展策略也开始由“进口替代”转向“出口扩张”,对外贸易在台湾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1955年台湾进口总额仅占GNP的16.9%,到1965年,进出口总额已占GNP的35.8%,1970年为53.2%,1980年进出口总额占GNP达到95.6%,为最高峰年。 在台湾经济出口扩张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出口市场经历了“由东向西”和“由西向东”的变化,即由东方国家转向西方国家和由西方国家又折回东方国家的变化。
早期台湾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日本市场,1955年台湾出口到日本的货品占其出口总额达59.5%,往后逐年呈下降趋势,到1966年,台湾出口到日本的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为24.0%;同年,台湾出口到美国市场的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提高为21.6%。1967年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年台湾出口到日本的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为17.9%;而出口到美国市场的比重上升为26.2%。美国市场开始取代日本成为台湾主要出口市场。这是台湾出口市场第一次转移,可称之为“由东向西”转移。实现这次出口转移的关键因素是美国对台湾开始实施“最惠国”待遇,而台湾借助劳力充沛价廉优势承接了从日本、美国的产业移转,1965年台湾创办了亚洲第一个加工出口区——高雄加工出口区,因而其产品能顺利打进美国市场。我们看到,从1967年以后,台湾出口到美国市场的产品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呈上升之势,到1984年,台湾出口到美国市场的比重达到48.8%,即台湾出口产品有一半是在美国市场。
80年代后半期,台湾出口市场开始出现新的移转趋势。台湾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地位开始逐年下降,至1994年台湾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仅占出口总额的26.8%。促成其下降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从1968年以后,台湾对美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1968年台湾对美国的顺差还不到4000万美元,1976年便达到12.14亿美元,1985 年又突破100亿美元大关,1987年更达160.36亿美元最高峰。 对美国巨额贸易顺差的累积,加之美国两大赤字危机加深,引发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的高涨,并开始对台湾实施一系列“报复”行动,其中最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从1985年开始迫使新台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从而大大削弱了台湾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二是从1990年起将台湾从“最惠国”待遇名单中除名。
第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挟其劳力资源优势,将产品打入美国市场,形成与台湾产品正面激烈的竞争,迫使台湾产品退出美国市场。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开始仿效出口加工区模式,引进外资与当地廉价的劳力资源相结合,加工装配,生产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使台湾产品在面对众多竞争对手压力下步步退却,开始市场转移。
第三,台湾内部投资环境恶化,工业污染日益严重,劳工工资节节上升,土地价格狂飚,民众环保意识高涨,劳资矛盾加剧。这些既增加投资的困扰又增加投资的要素成本和社会成本,从而削弱了劳力密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这次台湾出口市场的转移并不是一开始就转到东南亚国家。1985年以后,台湾当局鉴于对美国市场依赖过高而带来的风险,提出了“分散市场”的策略,开始寻找与开拓新市场的努力,最初是把重点放在开拓西欧市场上,而后转向东欧国家、拉美国家,最后才折回东南亚地区。1988年1月19日,台湾当局核定“对东欧贸易实施要点”,对东欧7国(东德、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开放直接贸易和商务往来;同年2月2日财经当局筹组“相对贸易工作小组”,采取“以物易物”方式,拓展非洲、拉丁美洲及东欧等地区缺乏外汇国家的贸易关系,1989年3月30日, 台湾当局又通过《加强对欧经贸工作计划纲要》,并把这年定为“对欧行动年”,企图一举大幅提升与欧洲的经贸交往分量。这些措施虽然有促进对欧贸易的发展,但其效果远不如预期目标,反而是对亚洲市场转移的幅度快得多。我们试把1985年与1993年台湾外贸地区结构制成下表对比,其市场东移之势就一目了然。
促使台湾出口市场东移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其一是国际经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日益增强,使得台湾开拓新市场倍感艰辛,成效不大;其二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与扩大,大陆经济改革开放和台商到大陆的投资对台湾机器设备、原材料产品产生巨大的需求。1978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还不到一亿美元,到1994年已达98.09亿美元,今年全年预计可达120亿美元左右;其三是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成了当前世界经济成长的重心;近几年台湾劳动密集产业有一大部分移转到东南亚地区,从而也产生投资带动贸易效果,促使台湾贸易由西方国家向东方国家转移。
1985—1993年台湾外贸市场结构变动表单位:%
年度
总计 亚洲
欧洲 北美
进口 出口进口 出口进口 出口进口 出口
1985
100
100 52.4 30.912.2
9.825.4 51.2
1993
100
100 51.3 48.617.2 15.223.2 29.5
南美 非洲 大洋洲 其他
进口 出口进口 出口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1985
2.2
0.5 2.6
1.8 4.42.9
0.7
2.9
1993
2.0
1.2 2.3
1.6 3.22.0
0.5
2.0
资料来源:《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1994)
三、产业结构“轻型化”
台湾产业是从加工装配的下游产品开始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浅碟子式”的经济,产业根基浅薄。60年代以来,台湾实际上成了“国际加工制造基地”,生产体系被纳入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体系之中,企业产品具有“小商品、大市场”的特点。1988年台湾居世界第一位的10项外销产品是:网球拍、电子计算器、螺丝帽、游艇、雨伞、自行车内外胎、鳗鱼、半宝石制品、千斤顶、监视器。70年代初,由于受到第一次石油危机的严重冲击,经济蒙受巨大创伤,因此,台湾当局调整了经济发展策略,实施《六年经建计划》,进行10大建设,其中大钢铁厂、造船厂、石油冶炼基地和核能电厂均属重型产业,《六年经建计划》的完成使台湾重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得到提高。但是,由于台湾岛内市场狭小,一些重型产业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像大型造船厂虽有现代化设备规模,但因订单不足,设备闲置,导致年年处于亏损状态。汽车产业也始终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所以,从80年代开始,台湾产业“轻型化”趋势又有了新的发展。进入90年代,这种趋势就更为明显。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电子资讯产业发展迅速。电子资讯产业属技术密集产业,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适于台湾海岛型经济的环境。8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就将其列入“策略性工业”加以扶植。因此,电子资讯产业每年增长速度均高于其他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台湾第一大产业。1984年台湾电子资讯产品出口额超过60亿美元,取代了纺织业而跃居第一大出口产业。进入90年代,台湾电子资讯产业在百业萧条中仍然“一枝独秀”,据台湾“资策会”公布,1994 年台湾资讯产业产值已达130亿美元,比1993年成长20.37%,其中软体工业产值即达116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四大资讯产品生产基地;笔记本型电脑产量为206万台, 占世界销量第一;监视器、主机板、影像扫描器、滑鼠、键盘及电源供应器等6项产品在全球资讯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目前, 台湾资讯产业已具有完整的分工体系,新产品推出速度快且具有弹性,中文应用软体实力较强,国际分工初具规模,国际知名的资讯大户如美国的IBM、康柏、 苹果电脑、惠普等厂商都相继到台寻找代理加工伙伴和委托订单。但因主要依靠OEM、ODM生产,故整体产业并未摆脱加工装配型态,资讯产业软硬体发展不平衡,有75%关键性零组件仍仰赖美国和日本。
第二,服务业在整体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大为提高。服务业也属于轻型产业。台湾服务业分为商业、运输仓储及通信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业、工业服务业、其他及社会个人服务业五大业别。1987年,服务业在三大产业结构中还维持以往常态,其比重为48.0%,往后就逐年上升,至1995年第二季度,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为59.4%, 工业所占比重为36.8%,农业所占比重为3.8%(详见下页表)。
与服务业相反,制造业在近10年所占的比重却逐年下降。1986年,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占39.3%,至1995年第二季度已下降为28.2%。据估计,制造业近10年转型期间已释放出40万劳动力,这些劳力多数在装配线工作,无专业技术,于是,这群劳力便转向服务业。这是造成服务业就业人口迅速增长的客观因素,其次,台湾当局开放金融业给民间经营,民间财团资本流向金融业,使得金融服务行业迅速扩大,从而提升了服务业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
近10年台湾产业结构变动表 单位:%
年
合计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986 1005.647.1 47.3
1987 1005.346.7 48.0
1988 1005.044.8 50.2
1989 1004.942.3 52.8
1990 1004.241.2 54.6
1991 1003.841.1 55.1
1992 1003.639.9 56.5
1993 1003.739.0 57.3
1994 1003.637.4 59.0
1995·第二季 1003.836.8 59.4
资料来源:台湾《国民经济动向统计季报》1995年5月
四、企业大型化、国际化
90年代以来,台湾技术密集产业逐渐取代劳力密集产业,技术密集产业所需资本投入也较多,而企业规模的大小又直接关系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所以,企业规模大型化的态势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
第一,根据《天下》杂志对1000家大企业的调查,1994年, 台湾8万家制造业中,前1000 家大企业总产值占台湾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从8年前的51%上升到65%。从台湾1986年和1991年两次工商业普查资料看,1986年台湾企业总数为606,659家, 平均每家企业年营业额为798万新台币;1991年台湾企业总数为735,237家,平均每家企业年营业额为1119万新台币〔2〕。另据统计,1993年台湾企业总数为943, 232家,平均每家营业额为1618万元新台币〔3〕。可见, 企业平均年营业额在迅速上升。当然,营业额高低与经营业绩好坏有关,但从中也可反映企业规模发展趋向。
第二,企业资本额迅速增长。从工厂登记现有家数每家平均资本额看,1988年到1990年,每家工厂平均资本额从44.94百万元(新台币、 下同),下降为42.2百万元,但1991年到1993年,每家工厂平均资本额却从52.82百万元增加到63.33百万元; 再从工厂登记新开工家数看, 80 年代中期以前新开工工厂每家平均资本额均在3 百万元左右; 而从1990年起,新开工工厂登记资本额就迅速增加,至1994年10月,平均每家工厂资本额由6.98百万元增加到17.8百万元;最后从现有公司登记资本额看也呈逐年上升之势(参见下表)。
台湾工厂登记现有家数及资本额变动表
年
现有家数 登记资本总额 平均每家资本额
(家)
(新台币百万元)(新台币百万元)
1988
78293 3518708 44.94
1989
86041 3691178 42.90
1990
92456 3901606 42.20
1991
84179 4446099 52.82
1992 100601 5490720 54.58
1993
96053 6083362 63.33
1994·10
96396 6896350 71.54
资料来源:台湾《国内外经济统计指标速报》12994年10月
台湾工厂登记新开工家数规模变动表
年新开工家数 登记资本总额 平均每家工厂资本额
(家)
(新台币百万元) (新台币百万元)
1976336811751
3.49
1980568517793
3.13
1985
1028131780
3.09
1990654345675
6.98
1993671881799 17.18
1994·10 61610716 17.40
资料来源:台湾《统计年鉴》1994年,第208页
*引自台湾的《国内外经济统计指标速报》
台湾现有公司登记规模变动表
年 现有公司家数
登记资本总额平均的每家公司资本额
(家) (新台币百万元)
( 新台币百万元)
1992426538 4921945
11.54
1993463775 5569797
12.01
1994·10489797 6067447
12.39
资料来源:台湾《国内外经济统计指标速报》1994年11月
第三,超百亿元的民营企业大量增加。根据《台湾地区企业集团研究》资料,1988年资产总值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集团也不过30家,但 是,到今年将有50家的民营企业实收资本额超过100亿元,比1994 年增加20%以上。1994年底实收资本超过100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有42 家,其中制造业14家,金融服务业28家〔4〕。
第四,中小企业地位呈下降趋势。从1990年到1994年,中小企业出口总值的比重从57.3%下降到52.6%,销售额占台湾所有企业销售总额的比重从34.5%下降到32.21%。正因为这样,台湾今年4月制订了中小企业认定标准新草案,将中小企业资本额上限从4000万元提升至6000万元。故中小企业标准也大型化了。
台湾企业国际化主要通过资本输出,到海外直接投资,进行跨国经营,使企业成为“多国籍企业”。80年代以前,台湾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极小,据统计,1959年至1979 年,台湾当局核准的对外投资案仅136件,投资金额5926万美元。在80年代,由于台湾岛内投资环境恶化,劳动密集产业开始转移岛外,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加。1980年至1989年,经台湾当局核准的对外投资共422件, 投资金额14.76亿美元 。进入90年代以来,台湾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便从“防御性”投资转入“进攻性”投资,即抢占当地市场的投资,因此,投资规模也迅速扩大。据估计,截至1993年底,台湾对东南亚地区的投资总额便达300 亿美元以上,其中大陆142亿美元,越南15.3亿美元,新加坡0.9亿美元,马来西亚59.2亿美元,泰国45亿美元,印尼40.3亿美元,菲律宾4.4 亿美元,此外尚有未经报备的投资案〔5〕。如以投资地区分布看, 美国占33%、大陆占36%、东南亚占27%、欧洲占2.5%,其他占11.5%〔6〕。今年来,由于台湾岛内各项重大工程案陆续实施并开放民间经营,企业对外投资有趋缓之势,但是,台湾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的大势已成定局,今后仍会继续发展。
五、社会财富集中趋势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财富愈来愈集中到少数人手里有着内在必然联系。尽管台湾标榜“均富”社会,但也始终不能摆脱社会财富集中的规律。90年代以来,台湾加快了经济自由化的步伐,特别是金融业开放民间经营之后,加速了资本积聚和集中的进程,社会财富集中趋势有明显加快。除上面提到1000家大企业资本在100 亿元以上的企业迅速增加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台湾企业集团的发展来分析这种社会财富的集中状况。
1993年,台湾《卓越》杂志曾对台湾社会财富集中状况做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即使在不景气的冲击下,台湾的企业集团也仍然在持续扩张中,资产累积的速度更是惊人。1993年台湾百大集团总营业额较上年成长了18.33%,远高于总体经济增长率6.06%, 营业总额占全营利事业单位的营业总额的比重也由1991年的16.4%上升到17.3%。就资产累积来看,百大企业集团资产总值在1991年、1992年分别增长了20.4%和19.0%;1993年百大企业集团资产总值达52500亿元, 正好等于台湾的国民生产毛额。百大企业集团总资本额达10086亿元, 占台湾全部公司登记资本额的20%。换句话说,如果不计地下经济,百大企业集团占台湾经济的比重已达1/5。
从台湾企业集团财产结构来看,财富两极化的趋势更为明显。1993年台湾300家大企业集团营业总额为28000亿元,其中前100大企业集团 就占了80%,后200家只占20%而已,而台塑、和信、霖园、 新光、远东等前5大企业集团又占300大企业集团营业额的20 %; 从资产看,300大企业集团资产总额为60000亿元,其中前100大集团占90%,前5大集团财产独占1/4的比重;从获利情形看, 这种财富集中之势益形严重 :1993年300大集团税前纯益为1850亿元,其中前100大集团占1650亿元,而单单前5大集团就达510亿元。这5 大企业家族集团旗下的企业不过200余家,但年营业额高达15000亿元,资本额占全台湾企业资本总额的5%,企业员工达14万人,成了台湾新的5大家族。
台湾社会财富集中趋势还突出表现在百亿富豪家族的迅速增加。根据《卓越》杂志的调查资料,1991年资产总值超百亿元的富豪只有14名,到今年已增加到37名。这37名中,排于榜首的是霖园企业集团的蔡万霖,财产净值为1600亿元,主要经营金融、营建类;第2 名为新光集团的第二代接棒人吴东进,财产净值为1150亿元,主要经营金融、纺织类;第3名为台塑集团的王永庆,财产净值为930亿元,主要经营塑胶、纺织类;第4名为和信集团的辜振甫,财产净值为650亿元,主要经营水泥,金融业;第5名为远东集团的徐有庠,财产净值为600亿元,主要经营纺织、水泥类。百大富豪所累积的财富共达1.6万亿元,占台湾GNP的24.42%,比去年上升了0.8%,表明社会财富集中化与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台湾社会财富集中化的突出表现还在于土地大部分已落在财团手中。台湾有360万公顷的土地,其中约有1/4可供使用的土地, 这部分土地约有10多万公顷为“公有地”,有近90万公顷属民间所有。按市价计算,台湾每个民众应拥有近千万元的土地〔7〕, 但实际上社会却有许多人是“生死立足之地”的“无壳蜗牛”。1990年,一大批“无壳蜗牛”在霖园财团门前静坐示威,抗议蔡万霖炒作地皮引起地价狂飙的罪恶行径,大多数“上班族”辛苦一辈子也难拥有一套自己的居所。据估计,台湾前100家大企业集团中,有一半以上有经营房地产,和信集团、 霖园集团、新光集团、远东集团等排名前10位的财团,土地更是它们主要的财富来源之一。国民党的土地政策已明显向财团倾斜,这主要因为国民党控制力削弱,台湾财政危机严重,官方无力全面控制土地资源的利用,因此,管制性的土地政策已明显松动,而新的土地政策仍未形成,在财团压力和选举优先考量下,台湾当局已渐渐放松土地效率和正义原则,使得财团有机可乘。
近几年,台湾当局加快推动公营事业民营化的措施也为财团财富集中提供了新的契机。据台湾《天下》杂志报道,去年公营事业的“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开发公司”(简称中化)和中化工程公司(简称中工)就在大谈民营化成功之际,成了承销商京华证券公司所属威京集团的囊中物,一夜之间近200 亿公有财产、有盈余的公营企业就拱手让给私人财团。目前,拥有近1600亿元资产的“中国钢铁公司”(简称中钢)也正面临着与中化、中工相同的命运。为什么会这样?这当然是资本积累和集中规律在起作用。公营事业民营化是通过释出股权的途径实现的。而释股又通过证券承销商销售给特定的投资人,因此,只要民间财团需要,它就可以运用“五鬼搬运法”将公营事业释出的股权抓到自己手中。当然,这里也涉及到民营化政策、体系、组织与做法、成员等许多方面的问题。
六、经济自由化步伐加快
进入90年代,台湾经济面临的内外经济形势愈加严峻:世界经济景气低迷,在1991年降至谷底,1992年开始回升,但复苏程度远不如预期乐观,加之经济区域化、集团化整合加快;而岛内资本外流之势继续增强,民间投资意愿低落状况未有改观。为了突破困境,促进民间投资,加快产业升级,台湾当局推出了“国建六年计划”,企图以扩大公共支出,兴建公共设施来提升民间投资意愿。但“国建六年计划”才实施两年,连战组阁后,从1993年7月改为实施“振兴经济方案”, 压缩了“国建六年计划”的规模,重新提出“12项重点建设”,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加快推动经济自由化,主要有:
第一,加快公营事业民营化。台湾公营事业民营化在整个80年代是“雷声大、雨点小”、“只听楼梯声,不见人下来”,进展十分缓慢。90年代以来,为提高民间投资意愿,连战指令有关部门提出公营事业民营化的时间表。第一波民营化于1994年告一段落,其中有中产、中工、中化、台机等数家公司,民间持股已超过50%。但诚如上文所述,公营事业民营化,实际上成了“公营事业财团化”,公营事业的股权大多落入了财团手里。按照时间表,台湾公营事业大部分将于1997年完成民营化计划,只有少数巨型企业尚无民营化时间表,如台糖、中油、电信总局、电力公司等争议尚多,涉及面广,不易推动。
第二,开放和奖励民间参与公共建设。以前,台湾的重大公共工程建设几乎为退辅会荣民工程处等公营营建单位所包揽,为了提高民间投资意愿,推动经济自由化,台湾当局今年初将12项重大公共建设开放民间参与投资。12项公共建设总投资额为2.9万亿元,涵盖38个子计划, 其中有7600亿元对民间开放,并且对民间重大投资案采取奖励优惠措施。如民营电厂可享受5年免税优惠等。 对外资也继续开放扩大投资领域。目前,包括电信、建筑、证券等市场及银行业都已开放,将陆续开放的有房地产、内陆运输、农业、工商综合区建设、有线电视等市场。在交通建设方面,台湾当局还制定了《奖励民间参与交通建设条例》,鼓励民间参与高速铁路、大众捷运系统、国道、航空站之主设施及附属设施,或场站与毗粼地区土地联合开发等建设与营运。
第三,继续降低关税,实施贸易自由化。1990年1月, 台湾以“台、澎、金、马关税领域”名称申请加入GATT,1992年9月29日,GATT 理事会正式通过受理其入会申请案。为因应“入关”对台湾经济带来的冲击,使岛内经济与国际经济顺利接轨,台湾当局加快了贸易自由化步伐。截至1993年底,台湾禁止及管制进口的货品已减少为220项, 占商品总项数(9220项)的比重仅为2.4%,其余97.6 %的货品均为准许进口,比1992年的97.5%略有提高。其次,降低关税方面,1993年平均名目关税已由1988年的12.1%降至8.89%,同期间实质关税税率亦由6.13%降至4.99%,逐渐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准〔8〕。
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自由化,台湾当局近来有对经贸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迹象。今年4月21日, 连战在“行政院”会议上提出今后经贸政策5大方向:1.以竞争政策为主,以产业政策为辅;2.以兴利为主, 防弊为辅;3.调整政府职能,由同时兼具经营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转变为单纯管理者,并鼓励民间参与;4.提升行政效率,以核备制取代审核制,并提供客户导向的全方位服务;5.追求政策透明化,明示政府职责范围。根据连战提出的这一总体经贸政策方向,台湾“经建会”已拟出“五通”措施,即货品、服务、人员、资金及资讯能达到流通便利,具体措施有:
1.增进货物流通便利:包括加速调降关税;扩大实施24小时通关作业及通关自动化;鼓励海运者与相关单位连线,使货物通关速度接近香港、新加坡水平。
2.去除进入市场的障碍,增强提供服务及投资的便利。
3.增进人员进出便利:放宽聘请外籍人员的限制;简化签证手续,明确入境审核标准;合署办公,提供单一窗口服务。
4.增进资金流通便利:放宽外汇管制,重视资金双向流通。
5.增进资讯流通便利:加速档案立法,资讯公开供业者使用;建立合理健全的电波使用、公配与监理制度,有效利用公共资源,加速宽频资讯网络的建立。
总之,台湾当局为加速推动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其经济政策走向必然推动台湾经济更加国际化、自由化。
注释:
〔1〕参见《台湾研究集刊》1985年第2期,刘进庆:《台湾的经济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一文。
〔2〕台湾《统计年鉴》1994年,第210页。
〔3〕台湾《国内外经济统计指标速报》,1994年11月。
〔4〕台湾《经济日报》杂志,1995年3月20日。
〔5〕台湾《统领》杂志,1994年4月号。
〔6〕台湾《台经》杂志1995年1月号。
〔7〕台湾《新新闻》周刊,1994年10月8日。
〔8〕引自台湾《经济年报》199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