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策略论文_欧国盛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策略论文_欧国盛

身份证号:450205197305240717

摘要: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土木工程在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贡献突出,伴随我国世界级水平的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施工措施和施工技术也得到不断发展。为此,本文针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技术优化;策略

引 言:土木工程建设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漫长的历史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土木工程现代化建设开始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众多新结构、新技术以及新材料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运用,使得土木工程更加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性

土木工程施工具有与其他生产和组织迥异的特点、方式和组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运用直接影响到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高低和成本,必须对此有着职业的敏感和高度的重视。

1.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具有固定性和流动性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的施工技术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固定不变的特点,同时土木工程施工队伍和技术人员在空间上和组织上表现出一定的流动性;

1.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具有多样性和单件性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很多环节和项目,这在技术上表现出多样化的倾向,同时,对于单一的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而言,土木工程施工具有较强的单件性;

1.3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综合性和协作性

整体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需要诸多技术的综合运用,同时又要实现各技术之间的统筹运用,必须在加强合作和协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

1.4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复杂性和易受干扰特点

土木工程施工中环境因素、管理原因都会形成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影响,且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本身又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这导致土木工程施工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产生各种难于解决的问题。

2 土木工程施工中主要施工技术

2.1 土木工程地基施工技术

当前的土木工程施工中往往出现地基不能满足土木工程需要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要求,施工时如果采取措施不当,往往会发生路基或建筑物地基失稳或严重下沉,造成建筑物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需要进行加固,加固方法:换土垫层法、强夯法、振冲法、砂桩挤密法、深层搅拌法、堆载预压法、化学法等。

2.2 土木工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桩基施工类型,在施工现场的桩位处用机械或人工成孔,然后在孔内放入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或者直接浇筑混凝土)而成的一种施工方法,通过干作业成孔、泥浆护壁成孔、套管成孔、人工成孔、爆扩成孔等方法形成混凝土灌注桩的孔洞,进而进行土木工程桩基的灌注。进行土木工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应该发挥灌注桩适应地层变化强、施工振动小等优点,注意混凝土的养护,确保混凝土灌注桩的性能和质量达到预定的设计目标。

2.3 土木工程沉井基础施工技术

沉井是由刃脚、井筒、内隔墙等组成的呈圆形或矩形的筒状钢筋混凝土结构,多用于重型设备基础、桥墩、水泵站、取水结构、超高层建筑物的基础等,施工过程:施工时首先制作井筒,然后在井筒内挖土,使井筒靠其自重沉入土中。井筒的最下端为刃脚,形状如刀刃,在沉井下沉过程中使沉井切入土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沉井的外壁为井筒,在下沉过程中起挡土作用,同时靠其自重可以克服筒壁与土之间的摩阻力和刃脚底部的土阻力,使沉井能在自重作用下逐步下沉。

2.4 土木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有三种主要的技术,即:一是先张法施工,在浇筑混凝土构件之前,张拉预应力钢筋并将其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构件,待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混凝土与钢筋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后,放松预应力钢筋,借助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之间的粘结,使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二是后张法施工,先制作混凝土构件并预留孔道,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将预应力钢筋传入孔道,利用张拉机具张拉预应力钢筋,然后用锚具将预应力钢筋锚固在构件端部,最后进行孔道灌浆。三是粘结预应力施工,采用表面有涂料、外面包有塑料套管的预应力筋,铺设在模板内,然后浇筑混凝土,待达到预定强度后再进行张拉,达到锚固的作用和效果。

3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管理策略分析

3.1 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制定严谨的管理制度

具体包括:(1)施工图纸会审制度,严格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的会审,检查设计中存在的漏洞、弊端,是否违反合同要求及相关标准,并且进行积极的修改;在审查之后,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认真的熟悉整个图纸,了解设计师的理念和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对特殊的项目要加以注意。(2)施工资料技术管理交底制度,技术交底要及时准确,技术交底的具体目的是让所有的施工人员在正式施工前对建筑的设计情况、特点、技术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全面了解。(3)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管理制度;(4)施工日记制度;(5)工程质量检验与评级制度。此外还应当成立领导小组对项目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促使项目负责人员能够负责尽职,及时的发现施工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3.2 做好技术管理的基本工作

做好技术管理的基本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明确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②建立健全技术原始记录;③完善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施工图管理、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施工方案或大纲、施工图放样、技术措施;④掌握技术信息,重视建筑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结合实际状况,努力推广使用先进成果,提高市场竞争力;做好计量工作。

3.3 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执行的监督

确保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各个环节责任制,加强在施工环节监管工作,及时制止和纠正不符合操作规程的违规操作,重点关注工程进度、施工的客观条件,在技术、物资、人力和组织等方面为工程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使施工过程持续均衡地进行,保证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交付使用,使工程施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工程成本

3.4 其他策略

加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改变传统的技术,打破落后的技术水平,广泛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来提升施工技术,如采用人工的方式振捣混凝土,往往由于人员的松懈和怠慢,常会出现振捣不实的现象,但是如果采用先进的现代化设备进行振捣配合人工的方式就能够使振捣效果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技术规范和制度进行施工;对施工成本和工期进行控制,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使整个工程施工按照一个科学、合理的步骤进行;加大施工管理强度与人才引进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及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控制所以进场的建筑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组织专门的团队处理新技术和新设备所带来的新问题,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大力提高建筑工程修建安全设置水准;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工作;提升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不合格产品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对其进行加固以及补强等策略。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工程规模的加大以及施工水平的提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优化对施工企业有着重大的意义,其增强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只有通过技术优化管理,才能满足施工企业的需求,同时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候德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和展望[J].科技风,2013(08).

[2]刁立明.浅析当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J].华章,2015(11).

[3]杨尚勇.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5).

论文作者:欧国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策略论文_欧国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