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的栽培及大田化学去除_丹参论文

丹参的栽培及大田化学去除_丹参论文

丹参栽培及田间化除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丹参论文,田间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射阳县新洋农场黄尧章来信说,他今年想种几亩地丹参,但对丹参的栽培技术不了解,不知道每亩应该种多少株,什么时间栽种,丹参播后苗前能用什么药进行土壤封闭处理除草,苗后能用什么除草剂。

丹参以根入药,是常用中药材,有活血祛淤、消肿止痛、养血安神功能。我国四川、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贵州等省均有栽培。江苏有较长的丹参种植历史,射阳、南通、溧水、句容等地都有一定面积的丹参栽培。

现从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王康才撰写的《丹参的栽培》一文,摘选部分栽培技术内容供参考。

1.选地和整地。选择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土地栽培,土壤过黏通气和排水不良,常引起烂根。前作秋季收获后深耕。第二年春季种植前,做宽1.2米、高20厘米的畦,畦沟宽25厘米。整地时每亩基施堆肥或厩肥1500~2000公斤。

2.繁殖方法。(1)种子繁殖。6月份以后种子成熟后采收晒干。丹参陈种子发芽率低,不能用。种子采收后及时播种,有的地方在秋季9月份播种,南方地区如浙江在6月种子采收后播种。条播或撒播,播后盖薄土,后盖草或塑料薄膜。出苗后逐渐揭去盖草,苗高6~10厘米时移栽,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2)分根繁殖。收挖时留种的不挖,到第二年2~3月随挖随栽,种根选直径0.7~1厘米,健壮、皮色红的1年生根为好。根条掰成约5厘米长的段,按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种植,覆土3厘米厚。每亩用种根50公斤。栽插时上下端不要颠倒,以免发芽困难。

3.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一般3次:第一次在返青时或苗高约6厘米时进行;第二次在6月份;第三次在7~8月。封垄后不宜中耕除草。(2)施肥。以基肥为主,如基肥不足,可结合中耕除草施追肥。(3)排灌。雨季注意防涝,积水影响丹参根的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甚至烂根死苗。(4)摘花。花期除留种植株外,必须分次将花序摘除,以利于根部生长。

4.病虫害防治。丹参的病虫害较轻,常见的有叶斑病、菌核病、根腐病和根结线虫病。防治这些病害,应注意与其他作物轮作,避免连作,选择健壮种苗,加强田问管理,及时清除基部病叶,注意排水;冬季要处理残株,发病初期可用甲基托布津等药防治。

5.采收加工。当年11月上旬即立冬后采收,种子育苗栽培的在第二年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收获。

另据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樊锦春撰写的《丹参的高产栽培技术》一文介绍,丹参还可以采用覆膜育苗移栽的方式种植。将育苗田块挖去表土,铺厚5厘米、拌有适量过磷酸钙的腐熟农家肥,再盖15厘米厚肥土层后平整。3月上旬将种用丹参根条截成4厘米长的小段,按株距2厘米、行距3厘米斜插入土。覆土以不露根条为度,浇足定根水,搭小拱棚保温。经1个月左右出苗。当幼苗长至3厘米时中午揭膜透气,以后逐步延长透气时间,1周后撤膜,之后2~3天移栽。起苗前一天对苗床浇水,以便于起苗。移栽时要斜插,并浇足定根水,2天后幼苗恢复生长。育苗15平方米可供移植1亩大田。采用覆膜育苗移栽,膜内温度可保持10~25℃、湿度40%左右,种根萌发早、生长快,生长期比大田分根繁殖的提早40天左右,丹参能提早进入生长生殖旺期,有利于提高产量。

据了解,以根茎繁殖的中药材播后苗前一般可以使用氟乐灵、乙草胺等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丹参生长期可以使用高效盖草能等除草剂防除禾本科杂草。农户最好在小面积试验成功后再扩大应用面积。

联系电话:025-84390278

标签:;  ;  ;  ;  ;  

丹参的栽培及大田化学去除_丹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