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建城基业集团有限公司;2.天津市桩基技术工程中心 天津市 300301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软土地基的频率较高,若处理不当,既制约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易影响建筑的使用效益,甚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必须选用高效可行的技术工艺加以处理,以此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与强度,避免建筑工程出现变形垮塌,保证建筑安全可靠,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
随着我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日益增多。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问题也引起广泛的关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问题。软土地基处理不当将会对建筑安全产生十分恶劣的后果,甚至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问题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1软土地基的概念
软土地基是指在一般情况下,含有一定的有机物且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
由于软土的天然特性,导致软土地基的强度较低,稳定性差,而且如果房屋建筑实际的荷载超过了软土地基的抗压强度范围,就会导致软土地基出现塌方或者整体剪切破坏的情况。除此之外,软土地基存在流变性明显的特点,当外部荷载较大的时候,软土地基就会因为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而出现大面积的沉降,并且出现开裂和地基失衡的问题。
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
2.1工程设计工作不合理,出现设置纰漏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建筑工程,其都是依据建筑设计图纸的要求来开展施工的,如果设计方案不合理,存在很大的漏洞,尤其在软土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制定方面,难以有效的发挥其指导作用。在此背景下,势必使得建筑工程软土处理工作质量不断下降,效率不断降低。
2.2地质勘查工作不到位,出现信息失真
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的第一步是开展地质勘查,确保能够对于软土结构,软土分布区域,软土性质,软土特点做到全面详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开展软土处理方案的制定。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忽视了地质勘查工作,出现了形式化的工作倾向,从而使得企业难以有效的把握软土的详细信息。
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3.1换填加固法
换填加固法是将原来的软土地基在一定深度和一定范围内的软土挖出,换填成强度高、抗压缩、稳定性好的材料。通过换填加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地基的组成,可使其达到建筑施工的标准。换填加固法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首先,选用的换填材料要根据施工地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换填材料要符合相关规定和建筑物的要求,从而保证软土地基加固的实施是合理有效的。其次,换填加固过程中,要逐层换填加固,逐层压实,用机械碾压等方法使之达到建筑要求的压实度。最后,换填的深度和面积要经过正确的计算,保证换填工作的正确进行。换填时应先去除地基中的一些垃圾或杂物,基底要平整干净,再将经过试验合格的换填材料和计算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换填。
3.2强夯法
当前,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最常见的方法是强夯法,其夯击的力度相对较大,深度加固也相对较深。强夯法是现阶段针对于软土地基处理的一种最快捷、最有效的地基加固手段,操作过程中主要是应用于建筑垃圾堆埋区、较大孔隙碎石土地基,还可以适用于湿陷性黄土、饱和度低的粉土等地基,但是不适用于淤泥类的土质地基、较高饱和度黏性土壤等地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应用强夯法不仅可以提高地基的刚度,还能够使建筑施工地基迅速加固、变稳,对地基土质中的湿陷性及液化状态有效地去除,有效减少或避免地基问题的
3.3水泥土搅拌法
首先是把水泥以及石灰等当成是原材料,调配成固化剂,然后使用专门的机器在地基的较深处把土和调配好的原料拌合,此时,两种物质发生反应,这样软土的稳定性以及整体性就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进而使得强度变高。此时就提升了受力性,降低了下沉现象的发生几率,进而使得受力得以均衡,提升了项目的品质。
3.4挤密桩法
挤密桩法最适于加固松软饱和土地基,其原理是挤密土壤,排水固结,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具体做法是先用带桩靴的工具式桩管打入土中,挤压土壤形成桩孔,然后拔出桩管,再在桩孔中灌入砂石或石灰、素土、灰土等填充料进行捣实,或者随着填充料的灌入逐渐拔出桩管。这种桩的填充料一般为水泥、石屑、碎石、粉煤灰和水的拌合物,是一种低强度混凝土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处理软土地基的一种新方法,具有较好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果,不但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还可将荷载传递到深层地基中去。此外,根据地基土质的不同,亦可采用振动成孔器或振冲器成孔后灌入砂石挤密土壤。
3.5真空预压法
通俗意义上讲,就是通过设置砂井或者塑料排水板的方法使软土地基得到加强和牢固。地面则铺上砂垫层,用不透气的密封膜覆盖上,使其与大气充分隔绝。在砂垫层中设置的吸水管道,用真空设备在抽气的同时将密封膜内的空气排出去,期间产生的气压差非但不会使软土地基毁坏破裂,还转化成反作用力减轻了软土的地基的荷载。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简易,不需要很多堆载材料,省去了复杂的工序,缩短预压的时间,且采用的工具设备也非常的简易,降低了工程成本,适合于大面积施工。
3.6挤密砂桩法
挤密砂桩法是通过振动和冲击,把砂石挤入土内,挤密砂桩法其主要目的就是把地基内的水挤实并固结起来,以此来提高地基的整体抗剪强度,使地基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除此之外,这种挤密砂桩法比较适用于砂性土中,不适合运用到饱和的软粘土中,挤密砂桩用砂标准要求与袋装砂井的砂基本相同,但是主要不同的是挤密砂桩法也可以运用到砂和角砾的混合料的处理中,但是泥的含量不能够超过相应的范围,不然就无法起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
4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1技术层次上面应当注意的事项
在土地的表面要进行砂垫层的铺设和水的清流,使排水板桩头可以保持直立且进行机械运动。每根桩都要必须保持排水板的完整无损坏且每根桩都需要采用整条的排水板。这样才能保证排水通道的畅通。另外,排水板外露出去的头部必须摆正,这样,通过沙土轻拍,可以保持桩头直立。
4.2技术层面
在进行软土地基技术施工处理的过程中,各处理技术的要点需要精确把握。比如软土砂垫层的铺设及水分清排,排水板裸露的头部必须进行摆正工作,经沙土的轻拍过程使桩头保持直立。同时必须保持排水板的完整、无损,每根桩均需应用整条排水板,以保障排水通道的畅通运行,避免阻塞。
结束语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不断增多,软土地基施工在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频率也不会不断增加,为了更好的提升地基施工的质量,有效的应对软土地基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增加软土地基处理的手段和方法。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一定要对施工质量进行重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的要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为了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一定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同时,在处理技术方面也要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张国彦,王福民.现代国企研究.2015(04)
[2]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J].林志鑫.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
[3]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田剑青.低碳世界.2016(30)
[4]浅谈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J].李春雷.江苏科技信息.2014(18)
论文作者:刘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土地论文; 地基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