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在现代化的课堂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想象,能驰骋想象,纵情创造。
一、阅读再造法
文学和艺术作品是培养想象力的学校,为此确立一篇富于形象的文章(片断)认真阅读,同时努力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根据作家描写在头脑中构成生动可爱的形象,这形象应尽可能清晰完整、历历在目。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关于百草园的描绘能唤起想象,浮现一幅碧绿的草畦、高大的皂荚树、蟋蟀弹奏的零声、构成再造的百草园图景又如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时,如果理解了这诗句,头脑中就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壮丽图景。
二、抽象事物形象法
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受,通过挖掘自己的生活积累,把它具体化、形象化,构成创造性的幻想,一个学生阅读《变色龙》一文后, 结合对现实的认识大胆幻想: 15年后,他在国防科研工作中,根据变色龙原理研制出世界上最先进的隐形涂料,由于这种神秘涂料的隐形作用,全歼来犯之敌,受到上级的嘉奖。
三、假设推测法
先进行假设,根据已知去推测、假设前提下的未知事物与世界,这是培养创造想象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在教学中有广阔的天地,有利于推测分析事物的负面影响或不利因素,也可假设推测利用事物的某些特性开发出为人类服务的事物。
在《太阳》一文教学中, 我运用此法让学生积极思考,假设太阳系中没有了太阳,我们居住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由此讨论引出环保话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完此文后,又提出,人类开发你会如何利用太阳的利用太阳还不够,请你推测一下,你会如何利用太阳的热能和光能为人类服务,发动学生自查资料、搜集相关知识,收到很多美妙的设想:建立太阳能温泉度假村,自来水用太阳热量加热、用太阳光杀菌:搜集运用太阳中自的有益物质太阳能冰箱、彩电等。如此教学体现出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思维空间得到了较大拓展。
四、原型启发法
人的想象除了大量的感知形象的积储法外,往往受到某种类似的事物即原型的启发,如武术中蛇拳、猴拳就是又受蛇、猴等而形成的拳类。只要我们善于在生活中敏锐地捕捉有意义的形象,发现原型,受到启迪,就能发展我们的想象力,为我们发现创造的火花提供机遇。广东中学生刘鸿燕在夏日夜晚面对纸扇出神,忽然间,纸扇化开了,扇轴之间变成了一个整齐美丽的几何图案,由此她发明“任意形分角器”获“世界青少年发明家”金牌。
前人摹仿鸟、蜻蜓发明了飞机,根据鹰乘上升气流发明了滑翔机,根据青蛙的特点发明了电子蛙眼...这些都是在事物的某些特性上发明出新事物的,在自然、语文、体育、美术、劳动等学科教学中都可运用此法。
五、联想拓展法
在想象过程中,自始自终伴随着联想,是发展想象力的有效途径,联想是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事物的过程,可以是由-事物通过与之特点,相似相反,在时空上接近的另一事物,再构成新组合的想象,或者由事物因果关系引起的联想而构成想象,可分类似、对比、接近、因果等联想法,关键要在拓展上做文章。
如学习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项链》后,可引导学生对其意味深长的结尾进行拓展性想象,当玛蒂尔德知道佛菜思夫人借给她的是假项链时,她可能(1)受刺激过大而精神失常: (2)慨叹自己青春虚度,悔恨难当从此蹶不振: (3) 立刻大吵大闹,要讨回三万六千法郎并诉诸法律,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 (4) 得到三万六千法郎后开始新的生活; (5) 得到偿还后,虚荣心仍不改,终致贫困.....
当然,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的方法甚多,还有反想法,改想法,词句想象,看图想象.....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只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他们定会纵情创造,为人类开拓出更新的天地。
论文作者:邓如钊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事物论文; 想象力论文; 太阳论文; 形象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原型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9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