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陈师水利管理服务站 江苏 涟水 223400
摘 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十分密切,政府需要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的重视,加大管理工作的投入。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实现了飞跃发展,所以在对水利工程技术给予高度重视的同时,还需要关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才能确保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挥出其真正的价值与优势。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工程管理;农田水利
前言:
在新时期,新的发展阶段,中央关注农村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水利建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木文就主要针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保障小型水利工程作用的有效发挥。
1、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特点及迫切性
1.1特点
在当前的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需要为主体与其所有运行功能都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在日后建设中高度重视各项细节,以此使项目建设越来越完善。就目前而言,农田水利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市场竞争力,无价格机制。基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环境,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需求不断增大,建设中,施工单位很难得到理想收益,而且还要在后期管理中付出代价。基于此,必须重视资金方面的问题,并不断加强项目管理,使农田水利具有较高竞争力,形成价格优势,进而获得理想收益。农田水利为公共民生项目,它能在洪灾时保护村民,在旱灾时蓄水灌溉,并持续改善流域水质,公共服务性是农田水利最大特征。
1.2迫切性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在改善农民生活、提高粮食产量并提升生产条件等方面产生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地不断推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在建设数量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工程管理中出现了多种现实问题,现阶段的农业生产能力提升产生了一定制约。因此,相关部门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农村地区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管理水平,切实保证水利工程发挥出自身积极作用与正常效益。
2、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策略
2.1严格落实责任机制,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率
政府应不断加强对公共事物的管控力度,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各部门及每个人的责任,切实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一是要在各农村地区的水利行政部门设置相应的工程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水利工程的日常事物,明确各个管理工作开展的流程、具体标准、必要程序等,做到有章可循;二是落实各岗位的具体责任,通过相应的制度明确水利行政部门与下属各组织的具体职能,避免发生不同主体责任重叠与责任缺失问题,为实际的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积极主动推进不同主体间的业务合作以及信息交流,建立一个全面的、覆盖率广的农田水利工程信息系统,深入挖掘有关数据,科学分析、高效运用,为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效率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2.2积极推进管养分离,实现工程建设社会效益
农田水利工程涉及广大农民的利益,开展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政府投资与市场资源配置的关系。因此,政府部门应建立科学可行的工程损耗补偿制度,明确管理的注意事项与标准流程,切实落实管养分离制度。水利工程的维修与养护都要独立在投资运行的主体之外,也就是说不受资本运行的影响,同时可以根据工程运转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维护与管理。政府还应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明确养护企业的招标资格,加强管控水利环境市场,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价值,促进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2.3普及节水灌溉理念,增强农民对科技的认知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应组织农民学习先进的知识,普及科学种田理念,指导农民合理地使用农田水利工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很多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过分注重效率与经济效益,导致在选择农业生产的方式上还存在问题,使得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因此,普及农民科技知识,提高节水灌溉意识,对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3]。政府部门应结合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使其认识到工程的好处并主动参与到工程建设中,从而有效的推进工程建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3、农村小型水利管理建议
3.1尽快转变观念,要求全民参与
首先将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尽快转移至工程管理方面,通过管理寻求更高的效益,并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怎样调动不同阶层的人员积极投入和参与,并构建多元与多渠道的工程投资、融资体系,是今后改革工作重难点所在。对此,当地政府必须加强引导,给予大力扶持,并跟踪监督,提供良好服务。针对农田水利项目,应严格遵循谁投资、谁所有与谁收益基本原则,大范围吸收社会资金,大力调动农民及社会不同参与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对政府而言,应在包含资金、政策与法律等在内的多个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
3.2确定农田水利管理主体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目前,大多数农田水利属于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无论是中央、地方还是农民群众,都有份,缺少真正的所有者,导致责任主体不明确,使管理出现一系列问题。对此,必须重视农田水利管理主体的确定,先将思想从无主向有主的方向转变,然后通过合理的产权划分及水权分配明确农田水利管理主体,同时确定相应的责任、权力及利益间的相互关系。
3.3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面发展。首先要实现向集约型管理的转变,由于农村地区特征,使其在科技方面往往较为落后,对此,必须在做好向集约型方向的转变基础上,利用科技手段,全面提高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可采取以下措施方法:首先,加快信息化的建设,实行信息化管理;其次,对灌区范围内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严格按照水资源情况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最后,多管齐下,提高对节水的管控水平和力度。在严格遵循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常规节水和高新节水进行充分结合,加大力度推广应用新型节水技术,如喷灌、滴灌等,以此在保证农田水利实施效果的基础上,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提高其利用率,避免浪费和对区域水环境造成污染。
3.4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做到有效的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所谓事前质量控制即是对施工前期的准备过程实施有效的引导和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则是指对施工的阶段进行阶段验收、检验和复查、处理设计变更、工序交接检查、质量备案、施工记录等。事后质量控制则包括成立验收组、准备验收材料、调节运行机制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严密的质量及竣工验收。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下,新农村在不断地建设中,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是促进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设施,相关农村管理人员在进行农村建设党的时候,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建设,将责任切切实实的落实到个人身上,逐步完善、加强有效管理,使得农村的水利工程能够良好的运转下去。最大程度的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稳步建设,使农村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百姓的生活水平能有实质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萍萍.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的分析[J].珠江水运,2017(2)
[2]王义才.对构建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的看法[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10)
论文作者:王权兵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农村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农田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