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综合考试的历史回顾_文科综合论文

文科综合考试的历史回顾_文科综合论文

文科综合考试中的历史科复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科综合论文,考试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更加清晰的理清复习思路,完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内涵,是历史复习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一、完善知识结构

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上确立了学科知识结构。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考生的知识结构是平面的,不完善的。我们面对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要求我们要能拥有立体的知识结构。所谓立体的知识结构是指在掌握学科系统知识的前提下,打破狭隘的学科壁垒,能运用多学科知识,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形象地说,学生能够把所学的各科知识,织成一张纵横交错的立体知识网络,去解释一些重大的社会现象。

因此高考临近时,考生更要提醒自己,知识结构是否完善,是否养成迁移意识很重要。要了解中国的民族关系,就必须掌握我国历代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民族迁移的主要方式与原因。同时,还必须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主要区域、各民族的主要生活习俗、我党的民族政策及各民族发展现状,从而构建系统、全面、新颖的知识结构。南水北调工程历史悠久、准备充分,是“十五”计划的重点工程,它需要考生运用我国水资源的知识、东、中、西三个调水方案所涉及地理知识、我国历史上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举措、南水北调工程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等多学科知识来分析。可见,文科综合复习必须跳出学科外,融入现实中。高三历史复习的前提就是要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内化、延伸,形成立体知识之树。

二、确立复习专题

专题是文科综合考试的基本形式,文科综合考试不追求知识点的覆盖,但它追求能力的覆盖,比较、联系、归纳、运用等能力在连续三年的文科综合考试中有较多的体现。因此,历史复习应该以专题为主要抓手,查找自己在历史学习中是否存在漏洞。从学科角度说,专题的确立有三个思路:(1)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对现实与社会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如关于全球化、区域化、一体化的思考;关于近代化探索和城市化的思考等。(2)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用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看待现实问题,明确自身的责任。如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反思、对中美关系以及美国对外政策的反思、对科技革命伟大作用的反思等。(3)政治、地理问题的历史交融——三科知识的有机结合。如环境、人口、资源与经济发展;南水北调工程等。

三、强化基础知识

能力必须以知识为载体,因此,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仍是提高历史复习效率的基本条件。应该说,考生对历史基础知识不能说不重视,但存在是否落实,是否明确的问题。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巩固了基础知识:

1.是否明确基本的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带有这个时期的深刻的时代烙印。因此,把基础的知识点纳入到历史阶段里去把握,是提高历史复习效率的主要手段,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他们需要进一步地掠夺原料、市场和劳动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这是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阶段特征,如果你不了解这些特征,你就不可能清楚第二次科技革命是怎样推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同样,不了解17-18世纪、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末这些历史阶段的世界发展趋势,你就不会把握这些时期非洲殖民地发生历史变化的原因。因此,只有把零零星星的知识点还原为一棵历史知识之树,了解基本的学科体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是否拥有基本的图表解读能力

古人有云:“左图右史”,可见,地图是历史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从学科角度来说,历史学科有较强的时间性,地理学科则对空间概念有较高的要求,而所有发生在时间、空间里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浓缩在地图里。同样,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知识的传递越来越简洁、明了。图表解读能力的低下,会造成空间概念模糊,地理位置不清,信息提取不畅,学习效率不高。因此,考生要加强图表的阅读理解,养成学史必读图表的习惯,提高历史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是否准确把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常识

历年的阅卷中都会发现,考生由于基本概念模糊,基本史实不清,造成无谓失分。因此,考生应该对历史复习中存在的知识性困惑进行及时问难,并能对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与史实常识进行准确地解释,如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有哪些不同,革命与改良会造成怎样不同的影响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清历史的脉络,形成科学的历史思维,提高历史科的学习能力。

4.是否能科学梳理基本的历史规律

有些考生盲目地追求学科之间的结合点,以综合为目的,而忽略了综合考试对学科知识的基础性、整合性、实践性的要求,忽略了学科之间的自觉渗透和内在的融合,这是不符合高考改革要求的。实际上历史学科有许多内在的规律,它是对基本史实、概念的抽象与概括,是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理性升华。如2000年文科综合试卷对松江棉纺织业由盛到衰过程及原因的认识,就体现了这一规律;“当你把机器应用到一个有煤有铁有国家的交通运输上,你就无法制止这个国家制造和使用机器。”——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必然会把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被侵略的国家,促使这些国家产生资本主义。而一旦产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就必然会对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冲击,因此,松江棉纺织业到近代的衰弱就是这一规律作用的结果。

类似这样的历史规律,不胜枚举: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保证以及原料、资金、劳动力和国内外市场、科技等,如果我们能掌握这一规律,就能明确英国为什么会首先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会在美国发生?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后,英、法等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为什么会相对落后?幕府统治是如何阻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什么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存在哪些不足,会造成怎样的结果等一系列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摆脱死记硬背的陋习,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四、充实人文思想

历史与现实是联系的,历史学的基本功能是揭示历史规律,提供历史经验,启发人们的智慧,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因此,历史学习的目的是为现实服务,探究历史学科所蕴涵的社会教育功能和人文精神。鉴于此,历史复习必须跳出课本束缚,延伸教学空间,拓展思维能力。

首先,要“以史激情”,关注社会与现实。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明显带有“覆水难收”的过去性特点。然而历史的现在性却经常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重大社会现象都能从历史中找到渊源与出处。中美撞机事件与北约轰炸南联盟,都是美国霸权主义政策在当今社会的新运用;日本教科书事件更是二战后美国反共、反苏政策所留下的后遗症。只有把历史的知识延伸到现实中,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看待现实问题,才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充实、完善自己的人文精神。

其次,要“以史引论”,形成独特的认识。历史学习不能就史论史,更不能机械地理解历史。历史现象错综复杂,人们对它的看法也因意识形态、角度的不同而五花八门。因此,考生应该树立大历史观,力求把课本中的知识点内化为对现实的观点,鼓励自己提出不同的答案设计,把“创造与接受课程变为同一过程”。英国的“圈地运动”是残忍的羊吃人运动,但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来说,它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因为只有强行把农民与土地相脱离,才能解决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力和国内市场问题。我们不能只看到它残忍的一面,还应该看到它的客观作用,人类历史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付出惨重代价后持续向前发展的。运用这样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我们就可以分析美国的“西进运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等一系列问题,实现接受知识与形成观点同步,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共长的理想效果。

标签:;  ;  ;  ;  

文科综合考试的历史回顾_文科综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