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交纵横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随着物流行业和道路建设等行业的不断发展,路面沥青施工质量成为提高整个公路工程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路面沥青常用施工技术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对各种技术方法和本质进行研究,并以其为切入点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提高路面质量的施工技术控制方法,以期对我国的道路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路面工程
在路面沥青施工工作中常见的施工技术有原料配比、路面铺摊、沥青路面碾压和压实以及路面接缝,以下内容将对这五种技术进行分析并随之提出改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的几项措施。
1.常用路面沥青施工技术
下面将结合广东省某二级公路路面的休整案例对常用路面沥青施工技术中原料配比、摊铺、碾压、压实和路面接缝这五项施工技术过程及要点进行具体分析。
1.1混合施工原料配置比例技术
原料配置比例技术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环节:一是在进行机器搅拌之前需要人工检测材料的搅拌温度、搅拌工艺及技术等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材料的各项指标符合机器搅拌的要求;二是在混合搅拌时,要随时进行人工颗粒检测,通过对搅拌材料颗粒大小的检测来对冷料仓的运转速度进行及时控制,只有保证冷料仓适当的运转速度才能使原料供求处于平衡状态;三是搅拌过程平衡后,需要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并比对抽样配比和标准配比;四是搅拌结束后,通过孔钻取芯对压实度和孔隙率进行检测,以保证原料配比效果。[1]
下表将对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步骤及相关公式进行简要说明:
以广东省某二级公路为例,由于其交通负担过重导致其路面出现破损、沉陷等病害,因此需对其进行路面修整。在对其进行混合施工原料配比过程中,首先确建议沥青用量等矿料配合比,再通过实验确定具体接近中值的百分比,注意原料混合过程中需要用到控温自动沥青混合搅拌器,并通过马歇尔实验确定各项指综合指标,以各项指标结果确定最佳原料配置比例。配比结束后确定冷料仓运转的速度,以保证其速度符合材料供求比例,搅拌过程平衡后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以确定满足各项指标的最佳沥青用量。
1.2路面沥青摊铺技术
为保证摊铺机匀速进行路面沥青铺设工作,需要对摊铺机提前设置合理的铺设速度,一般情况下要保持5m/min左右的速度。同时为保证路面铺设质量,可以通过定距(一般情况下为5m)设置钢筋的方式进行加固工作,注意使用的钢丝应为扭绕式钢丝,并保证其直径不超过6mm且拉力至少为800N。在交叉路口等特殊路面不需要人工铺设修整,若发生需人工整修的情况,要保证在专业人员指导的前提下进行人工找补和材料更换的工作,若在摊铺过程中出现人工找补面积过大或存在其他多项指标不合格的情况时,要及时进行重新铺设。
同样在该二级公路修复工程中,将路面标高划分为上面层、中面层和下面层,上面层路段设基准线立柱间距为10m,转弯处间距为5m,为保证基准线的加固效果良好,基准线为扭绕式钢丝。为使基准线的下垂度在1mm以内,其拉力应控制在800N以上。[2]
1.3路面沥青碾压施工技术
在路面碾压施工中应注意三大技术措施:一是改善碾压方式,通过黄线对初压路面进行标记,用红线标明复压沥青路面,用绿线对终压路面进行标记,防止出现漏压和重压等费时费力的纰漏;二是通过流水式碾压方式使整个碾压工作环节以流水方式紧密相连,避免重压、漏压;三是注意碾压过程中碾压机的车道变换问题,在碾压机变换车道时应保证其停止震动并换缓慢变换车道,防止其因车道变换对路面质量造成破坏。
1.4路面工程沥青压实技术
决定路面孔隙率的一是原料配比,二是压实程度,因此做好路面压实工作是降低路面孔隙、提高路面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应该细化路面压实工作的方方面面,提高其压实度和耐用性,若路面压实工作不到位就会使路面孔隙过大,降低路面使用寿命。
在该路面修整碾压过程中采用压路机跟紧摊铺机的碾压方式,在跟进过程中保证机器的跟进距离、频率和幅度在合理范围内,并通过双筒钢轮压路机振压或静压的方式完成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并保证在初压和复压两个阶段过程中就消除路面所有碾压痕迹,提高压实度和平整度,实现整个路段使用期限的大幅提高。并且在碾压过程中灵活使用适当洒水的方式以减少压路机轮粘黏沥青,避免破坏路面的平整度。
1.5路面接缝技术应用
路面接缝中常出现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两种,对于横向接缝的处理工作为:将处于接缝顶端的直尺置于悬臂状态,用锯缝机将直尺脱落处进行切割工作,随后将接缝中的垃圾杂物处理干净,再添加适当配比原料,使用滚筒式的碾压机从接缝处到铺设层进行压实工作。而对于纵向接缝的处理工作为:使用两台铺设机呈梯状一前一后进行铺设工作,对原料铺设层留出10-20cm不压实区域,因此就会出现5-10cm的重叠区域,注意在进行跨接缝压实过程中应使用热接缝的方式,以消除纵向接缝。
2.改进路面沥青施工技术措施
2.1加强沥青原材料的监督,保证其指标符合施工要求
加大各项施工过程中所需的钢筋、集料和砂石等材料的检查力度,既要考虑节约成本的需要,又要保证各项原材料从各大正规、大型厂家进购。并且设置专门检查人员在施工前对各项原材料进行定期检查,排除不合格的原材料。
2.2加大施工设备检查力度,防止其破坏延误施工过程
在正式进入施工之前要对施工过程中用到的仪器设备进行充分检查,尤其一些碾压、压实和搅拌设备,只有保证各项施工设备配件完备、功能齐全,才能使其在施工过程中发挥最高效率。
2.3加大路面施工过程中各项工艺的检查和监督
一是提高原料配比比例检查,严格控制各个指标达标:要控制场内温度和干湿程度,这样能够保证沥青含量的稳定程度;及时进行取样检测,对沥青含量变化情况能够做到及时、充分的了解,并且能够及时发现沥青含量异常的情况;由专业人员定期检查原料配比情况,规范原材料配置过程。二是强化路面施工技术监督,落实碾压与压实工作,可以通过对沥青面层的检测工作来确定其实际孔隙率和压实度。三是加大施工后路面检查与养护工作,施工工作结束后要有专业人员定期对路面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及时对异常路面情况进行休整以延长路面使用期限。
总结:
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改进措施进行研究能够有助于提高路面的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使人们在更安全舒适的条件下出行,因此本次研究十分具备现实意义。除加强各项常规施工技术外,加强施工人员队伍建设和施工管理也是提高路面质量的重要举措,只有同时加强这两大类工作才能有效提高沥青路面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彪.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控及实践举措研究[J]. 甘肃科技纵横,2017,(01):63-65.
[2]潘民.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浅述[J]. 绿色环保建材,2017,(04):86.
论文作者:杨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路面论文; 沥青论文; 压实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原料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