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设计哲学之比较研究——中国传统设计哲学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现代设计哲学之比较初探

中西方设计哲学之比较研究——中国传统设计哲学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现代设计哲学之比较初探

陈晓华[1]2002年在《中西方设计哲学之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设计业的迅速发展,设计实践的结果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在我国加入了WTO的现实条件下,产品设计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怎样结合我国的设计现实,利用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今先进的技术和信息资源,使古老的文化焕发新的生命,成为我们的设计的文化根源。设计尤其是设计理论在我国还很薄弱,目前与设计相关的理论和探索正在逐步建立和活跃。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中西方设计哲学的比较和探讨,并结合现实情况来探讨设计的发展趋势。 绪论中指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涉及的方法和理论。论文第一、二章分别回顾和阐述了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的基本精神和内涵,及其在传统造物种的体现。指出西方哲学的局限性和中国哲学的现实意义。第叁章对现代设计的哲学基础及其理论构架进行了分析阐述。对影响设计的技术、经济和文化等因素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现代设计的积极意义。第四章以现代西方的设计的发展历程和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进行比较,包括设计认识论、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和设计的方法论。并就西方典型国家的设计思想、文化或历史发展进行分析,指出其对我国设计可供借鉴之处。文章第五章探讨了信息社会设计的发展趋势,从整体上对影响设计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设计的“人文回归”。在科学和艺术不断整合的过程中,设计将成为国民经济腾飞大众的艺术化生存的现实道路。最后为文章结语。

夏缘缘[2]2014年在《视觉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演进与重构》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梳理视觉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历程,从课程理论建立的社会背景、理论背景、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思想等方面总结出一条设计基础课程演变的线索和规律。并以此规律为研究基础,对原有课程体系做出新的价值判断和进一步的分析。基础课程是现代设计艺术学科的重要课程,包豪斯创立的以视觉训练为基础的“预备课程”对现代设计的基础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深远的影响。设计的基础课程直接体现了对设计价值观的认知与解读。本文以史学研究方法,将包豪斯“预备课程”、中国图案学、素描与叁大构成、新世纪教学改革四个重要的基础课程发展阶段进行纵向分析与横向比较。整个史学分析过程中以“价值观”、“课程属性”、“课程内容”为主要线索,对以往的课程体系的生成背景、目标、定位、价值取向、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逐一梳理,分析。通过历史的横向联系与纵向比较,试图将这些课程操作背后的规律性与原理性问题凸现出来。本文的贡献之一是通过历史的视角可以理清不同阶段的基础教学的谱系关系,建构了系统化的发展脉络。这一脉络的梳理可以充分体现不同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在完整的深入理解不同体系的优缺点可以为充满争议的教学研究提供明确的线索和参照系。通过研究,本文在四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理清了“设计基础”与“基础设计”区分不清的问题;第二,明确提出遵从设计师的思维方式组织设计基础课程;第叁,从历史的角度深挖各个阶段教学背景、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以及其学术发展的谱系关系;第四,注重横向比较的方法,注重中西比较,注重以视觉设计为主导的设计基础课程重构。并且,本文认为在多元现代性的背景下,我国的设计基础教学应该重新树立以视觉设计为中心的价值观体系,在人类文明多样化的背景下,重新评估视觉艺术形式与视觉思维的有意价值。用一种广义的设计观,用一种基础课程的系统观来搭建设计基础课程群。在这一课程群的有序组织中,既能通过“设计基础”课程培养综合的艺术素质,又能通过“基础设计”课程,以目的性严密的课程训练,达成设计思维与视觉思维的转换,达成与设计课程的对接。

苗燕[3]2008年在《世界的,民族的》文中指出“世界的”与“民族的”是两个矛盾统一的因素,在经济全球化、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我们思考的应该不仅仅是怎样使民族的东西走向世界,同时还应该思考怎样使世界的东西与本民族的东西整合为一体。就设计而言,当代中国的设计师中以西方设计的价值标准为取向,对西方设计盲目追随、明显模仿的大有人在。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20世纪初中国的西学之风的历史影响,也有上世纪80年代的反弹作用,再加之苏联的解体,中西方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使得中国在社会转型和艺术转型过程中,对西方的借鉴力度加大。尽管如此,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中国的设计如何赶超西方设计,确立自己的现代设计文化已经成为中国设计界的当务之急。根据哈贝马斯关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理论来分析西方现代和当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我们知道,中国的设计文化要想真正地确立,就应该在传统和现代两个方面均要深入地研究,以形成自己明确的设计理念。这需要吸取传统文化中的设计思想的精华,以及传统的关于工艺美学的朴素的哲学观念,并把这些思想结合今天的时代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科技水平和生活方式,来创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传统”。极少主义是目前国际设计界流行的设计风格,国内的设计也在走简约主义的路子,但是,什么是极少主义,它产生于怎样的文化语境中,我们怎样在本民族的文化语境中运用、发展它,如何使西方的极少主义同我们传统的简约之美和谐地融在一起,创造我们自己的设计理念,这些还都是有待从理论上加以探讨的。国内学者对极少主义以及简约之美也进行了较为广泛地讨论和研究,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但这些研究对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尝试着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比较论证的研究方法进行论证,对国际化语境下的极少主义设计的由来进行了梳理,包括由现代主义以简化的方式对抗古典的反叛,再到后现代主义以堆积、解构的方式对抗现代主义,最后到现在的极少主义以简约的方式来修正后现代;同时对中国当下的接受语境进行了分析,包括现实语境的必然性和历史语境的可能性。本文重点对中西方的简约性从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详细地比较,包括思维方式的形成、和谐观的不同,以及由此导致的在简约性审美上的不同。最后以“陌生化”的处理方法将中国传统的简约之美同现在西方的极少主义设计相结合,以香港设计大师靳埭强的设计作品为例进行分析,使中国的传统精华和西方的极少主义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中国新极少主义设计理念。其中中西简约性的比较、中国新极少主义的出路两方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创新点。这样的比较与结合,是极少主义设计的民族化之路上的新的探索。

森文[4]2017年在《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文中提出设计是一种既古老又年青的文化,把设计追溯到人类历史的“童年”,可以看到设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文化推动、技术进化的角色,把设计学科定义在现代化阶段,可以发现设计对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建设与破坏的双重作用,同时设计学和设计教育处在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处在“文化自觉”与“转型”的成长阶段,使设计文化的传统与现代、旧与新、本土设计与全球化等多方面的关系成为一个文化生态命题。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系统的密切关系,要求设计必须为文化生态问题的解决做出实际的贡献。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理论切入,对设计的文化属性、文化责任、文化功能进行思考,对设计文化系统的生态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设计文化生态理论的构建与本土设计的研究,提出设计创新与设计生态系统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通过长期的实践案例研究与验证,探讨本土设计为地域性文化生态服务的方法与设计生态系统建设的可能性。文化生态学作为生态学与文化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对设计的文化本质和系统关系研究具有启示性,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文化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分析,提炼出“文化生态观”作为文化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经过对文化生态观的研究视野、批评理论、结构与功能理论的探讨,以及“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文化生态村”等实践行动的分析研究,从中总结有益的经验与方法,揭示文化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和建设重点,同时树立基于文化生态的设计研究观点和立场,拓宽了设计文化研究的视野。作为文化生态理论向设计学理论的转化,本文提出设计文化生态学概念,对其理论框架进行构建,既是把生态学的方法引入设计学的理论创新,也是把文化生态学的方法论运用于设计研究的学科创新,有助于对设计文化的系统性和生态性理解,对设计学较多集中于本体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技术论倾向具有补充的作用,有利于设计学研究视野的扩大和理论的丰富。设计文化系统结构、生态位特征及生态规律的研究表明,设计的文化生态属性使其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已经不仅仅是为“创造生活”服务,而且更加肩负着国家使命和文化使命,同时设计文化的自觉与自律,给设计提出了文化价值观与生态价值观建设的要求,体现为设计向文化生态观的转向。设计文化生态视角下的本土设计,是对地域文化生态的重视,是文化系统论和生态观的体现,把本土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进行结合,既是设计知识创新的目标,也是社会服务作用的发挥。设计服务与消费是一个交互关系系统,在特定文化环境中,构成一种基于文化交互的生态关系结构,二者的交汇点是地方性知识与设计知识的同构,因此,本土设计不应停留在对文化元素与符号的视觉表现层面,而应是通过文化场域体验获取综合性知识,对文化信息与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可以发挥更多层面的文化生态作用,本土设计的本质是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基于这一思想的本土设计,将是一种来源于文化又符合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服务行为,使设计在地域环境中具有存在的价值,具有自身发展的空间,同时又具有对地域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播的价值。由此,本文通过对本土设计方法和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文化生态研究和“场域体验”的本土设计理论与方法,通过研究设计文化系统和设计生态系统的结构、规律、功能,发展出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思路与框架模型,作为服务地域文化生态建设的策略与方法。设计生态系统构建体现为把设计文化系统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是一种系统策略,其作用是以设计的文化生态效应为地域文化发展服务,其特征是本土知识与设计知识的双向转换,及地区资源与设计资源的双向利用,通过对地区特定的文化生态与社会问题的分析,寻找设计能够提供的解决方案。设计系统策略的选择是基于地域生态的,在尊重本土文化价值的情况下与地区社会需求进行结合,对社会的服务是指向地域性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不仅包括为文化、经济、社会、自然各个子系统的服务,而且要处理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社会发展与生态责任等方面的关系。根据这一思想,作者运用设计生态系统方法,把“政产学研用”多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构成协同创新设计系统,搭建服务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研究与服务平台,组织设计实践与研究团队,把设计系统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开展了多个地区的设计合作实践活动,探索本土设计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结合的方法,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指导,再把实践案例作为理论的实证,验证设计生态系统的生态运行模式,讨论其作用和价值。设计实验和综合应用实践的研究表明,设计与地区的合作是系统性的服务,由本土设计体系构建的设计生态系统是设计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生态转化,通过系统效应与生态效应发挥对地区的社会发展推动作用,其特征有叁,一是需求的多层级性,即兼顾从政府到企业、民众各个层面的需求,使设计作用于社会整体发展战略;二是行动的规模性与广泛性,通过多学科团队构成设计系统,从环境、产品、传播等方面进行较大规模的设计创新,统一于社会创新发展目标;叁是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兼容性,通过对本土文化的运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既为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的保护服务,也通过设计创新与传播建立社会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设计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和设计生态系统实践相结合,为解决地区需求问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是由此而建构的理论为设计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野、新方法,既是文化生态学的发展和丰富,也是设计学科理论的一项补充,把设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系统进行研究,吸收了跨领域、交叉性的理论与方法,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二是以文化生态观为立场和基础的设计研究,发展了本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是对设计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和文化生态属性的深入理解,对中国设计的转型发展和自身系统建设具有启示意义;叁是本土设计运用于地域性文化生态建设得到了方法论指导,贯穿在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工作实践当中,使大规模的长期行动指向一个统一的方向和目标,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并且可以持续发挥社会效益与生态效应;四是验证了一种可实践、可推广的本土设计创新模式,包括设计与地区合作的系统模式、设计创新与文化服务相结合的文化保护模式,也包含着地域文化多样化发展的“云南模式”,体现了一种本土设计与文化生态系统建设相统一的设计文化走向。

江浩[5]2006年在《设计社会学论纲》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工业设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工业设计也已成为近年来全国高校发展较快的专业之一。但是中国工业设计尚未明确建立起设计学理论结构体系框架,对工业设计的研究多集中于设计的表达层面,缺乏对工业设计的本质和目的的研究与探讨,这些都严重束缚了中国工业设计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一状况,笔者在国内首次明确提出了工业设计学科理论体系结构的构想,将设计的研究划分成本体层、原理层与表述层叁个层面,并对现有的设计理论研究进行简要归类。 设计发展到当前,设计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能够只靠设计本身来解决,或者说,设计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现在需要更广泛的吸收相关学科的营养来支撑他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笔者所认为的设计原理层的研究,应当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横向对比、交叉和融会,研究控制(约束)设计的各种因素,进而探讨设计学原理及具体的设计原则。 设计所指的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群,笔者试图将运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社会与人类行为的社会学知识引入到工业设计理论研究中,试图通过社会学的视角,来帮助解释在设计发展史中工业设计是如何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整个设计体系是如何运作的。 以此为依据,笔者提出了基于设计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工业设计理论——设计社会学,初步建立起这一新的学科设想的理论体系框架。并通过使用设计社会学原理对目前诸多设计理论界的热点话题进行重新阐释,与目前现有的设计理论的比较研究,检验该理论的合理性。 最后,作者使用设计社会学的假设,对中国工业设计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

熊瑶[6]2010年在《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可谓独树一帜,与西方园林、伊斯兰园林一道,并称为世界叁大造园体系。然而由于社会发展和环境变迁,使得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人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时空落差。而又由于在传统文化继承上的缺失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使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其作品的“现代性”和“原创性”也遭到了人们的普遍质疑。学界对中国传统园林传承与发展的研究也呈现出多样的态势,有人认为它是无法融入现实社会的死物,而也有人从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出发,强调继承传统园林,但却往往追随其表现形式。因此本文首先确立研究传统园林的正确态度:基于传统,重新创造。笔者认为在建设和研究的热潮背后,现在对待中国传统园林传承与发展的解读存在着叁个误区:一是对传统园林的解读偏于要素和技法,而疏于理论和理法,造成理解流于表象和形式;二是对现代风景园林的本质把握有所偏失,造成对西方园林外在形式的照搬照抄;叁是研究方法和视角的局限性,就传统论传统,而缺少对造园思想现代意义的探索。误区的根源在于没有廓清特定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下,园林艺术的本质特征以及其形成的根源所在,同时缺乏运用符合现时代特征的科学的思维路径去研究问题。因此,本文首先从人认识自身和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切入,就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剖析两种艺术文化体系、学术理论体系差异的根本原因所在。从本质上解读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风景园林,并变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借鉴西方思维方式之长处,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创新的思维方式,探究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意义。论文梳理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历程和其在东、西方的影响,以及进入近代后的衰落根源。同时剖析了现代风景园林的行业本质,即以自然文化为基础,以自然要素为素材,以自然风景为源泉的艺术创作,是有生命的、在不断生长变化的空间造型艺术和领土的安排与整治行为。并解析了其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以自然为主体,以生态为核心,以人本为宗旨,以地域为特征,以场地为基础,以空间为骨架,以时间为切片,以简约为手法。基于上述认识,论文从从现代园林出发,再回到传统园林,即从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出发,以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求重新审视传统园林,从中剥离出其现代价值和局限性。具体而言,首先将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分为六大方面:场地分析、设计思想、设计原型、设计要素、空间布局、设计意境。其次,一方面,就每一个步骤分析中国传统园林的理念和理法;另一方面,借鉴西方园林从传统到现代的成功转型和综合上述现代风景园林的时代特征,尝试建立一种评判标准;最后,以此审视中国传统园林,得出值得传承的方面,并探讨如何传承,以及值得反思的方面。最后,论文以笔者参与的湖南株洲天池公园规划和济南园艺博览会潍坊园景观设计为实例,探索如何在具体实践中,从上述六个方面,传承传统园林优秀的理念和理法,并在此基础上创新。

程倩[7]2002年在《中西方古代设计艺术思想渊流初探》文中研究表明艺术设计史所包含的是人的丰富性:人的感觉、心理、思想、创造力和生命活力的丰富性。每一件工艺品,每一座建筑、每一尊雕塑甚至每一块购置在庭院中的迭石,都凝聚着人的——民族的、个性的人的心理状态与心理过程。设计艺术各种思潮所占据的时空,都留着人们在相应时空中创造与创造心境的影迹。马克思曾把工业的历史和工业所建立的客观存在看作是“一部解释人的本质力量秘密的书”和“向各种感官展现的人类心理学”,作为人类心理意识结晶的设计艺术,它们展开着、积淀着人的丰富本质,证实着人的创造性和力量。 各类设计艺术思潮和形式风格的底面,都奔跃着各民族深层心理结构意识的潜流。这潜流来自远古大地,它混浊但有生命力,它与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哲学观念和自然环境相关,它流动在民族心理的巨大河床里,不断接受新时代泉溪的汇合和改造。只要有民族在,它就永远是一种深层的蕴藏,并相对左右着中西方设计艺术的发展。发现传统尽管是多面多层的,但根本的层面就是掘出这潜流,澄其泥沙,导其流向,去浊还清,使它向着合目的性的世界大潮奔腾——却又不把自己消融在那大潮之中。 因此,该论文从设计艺术思想发展的民族文化层面,侧重对中国古代艺术设计思想渊源和各个设计门类的主导性设计艺术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文化内核和民族精神的角度对中西方古代设计思想脉络进行了初步的比较,从而逐步探寻出中西方艺术设计思想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趋势。融合不是相加、相混合,而是将两种民族文化消融在个性的体内,再孕育出一个新的婴儿:现代的、民主的、新的民族设计艺术,其核心是现代精神与古典传统的某种契合。通过对中国古代艺术设计思想的研究和中西方艺术设计思想的比较,可以唤起我们对自身艺术设计现状的反思和认识,从深层次来思考如何把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运用到我们的设计艺术中,使中国的艺术设计真正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双重属性。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世界文化成果的优秀设计?我想“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可以告诉我们最好的答案。

卢圣[8]2010年在《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威胁,为追求人、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当今人类对未来发展模式的共识,城市居住区园林建设是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重要的一隅。该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居住区园林设计方法,提出将“园林可持续设计”的概念作为居住区园林设计的方法。在重新审视国内外近现代城市居住区从单纯的居住区设计到社区设计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纵向理解人类居住区发展趋向,同时从横向的角度分析现有的居住区的设计问题。对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居住区可持续设计的评价框架体系及评价内容。目的在于结合中国当前居住区建设和开发的实际,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居住区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围绕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1)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是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基于风景园林的使命,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及环境变化趋势,寻找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法,而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内核的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契合了这种变化。作者认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形成是园林设计方法的范式进步。(2)通过回溯近现代国内外的城市规划发展及居住区园林的嬗变,该文认为无论是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规划还是当代理性的城市规划,人们都是在沿着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物质规划为主、精英式规划、居住区与城市关系分离等,归根到底是由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失衡和人本中心主义的思想观念的问题。正因为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受认识的深度和社会发展水平影响,所以城市和居住区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做指导,并依赖于可持续设计技术。(3)分析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成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定义:“综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科学知识,统筹平衡环境、经济、社会叁个维度的因素,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合理应用景观材料、保护和构建代际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尊重自然遗产和传统文化并重视设计管理的一种园林设计的方法。”并就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做了探索和总结,即:①融入生态关怀的整体性关注;②尊重自然;③尊重地域文化;④人性化设计;⑤以可持续性技术为支撑。⑥公众参与设计;⑦节约化设计。(4)针对现代城市发展状况,就居住区园林设计从可持续设计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主要方法和主要原则:主要方法如下:①结合自然环境的设计方式;②注重居住区园林中的交流空间的创造;③应用可持续性技术方式营建节约型园林;④注重居住文化精神的传承;⑤注重创造心理愉悦的环境设计。主要原则:①全过程原则;②最低能耗原则;③自然-社会-经济均衡可持续原则;④技术可持续性原则;⑤管理可持续性原则;⑥公众参与性原则。(5)在研究对比相关评价方法后,该文建立了可持续园林可持续性评价框架体系。在分析建筑及相关居住区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园林可持续评价指标的四大类分类方法,即: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促进评价、人工环境质量的评价、文化传承性评价、经济性评价。同时对相关指标进行了初步的设定。作者认为,在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可持续设计的方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在人工与自然环境中寻找和平共处之路。在园林可持续设计思想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园林,为人居环境作出贡献是风景园林专业应当有的历史眼光和责任。

沈洁[9]2012年在《风景园林价值观之思辨》文中提出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的风景园林行业逐步迈进了一个全球化和社会转型语境中的新历史时期。一方面,经济的繁荣和环境意识的提高带来了该行业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建设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的展开;而另一方面,在实践领域的欣欣向荣背后,良莠不齐的建造结果也印证了当代风景园林理论研究滞后、价值观念混乱和缺失的事实。对风景园林价值观体系进行研究,探索能够指导当代中国风景园林实践的价值观理论便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从与园林发展紧密相关的哲学、美学、社会学、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等多门学科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园林历史的梳理,厘清了风景园林价值观体系的构成及其相关价值的嬗变历程。并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及园林核心范畴的一系列比较,探讨了中西方历史园林在各价值观念上的本质异同。最后,通过笔者参与的实践项目,对价值观体系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做了进一步的检验。本文在对风景园林主要价值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当代风景园林价值观体系应包括:美与艺术、社会、生态和文化价值观四类内容,并取得了以下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1)系统的梳理了风景园林主要价值的演变历程。从一开始对美与艺术的推崇,到近代自由民主召唤下社会关怀的产生,再到环境危机背景下对生态价值的关注,.直至今天全球化趋势下呼唤地域文化的回归,园林从诞生至今,在价值取向上经历了美与艺术——社会——生态——文化价值的演变与发展。它们之间不是后者取代前者,而是一个相互迭加的过程。2)比较了中西方文化和园林相关价值的核心范畴。试图从哲学的高度来探讨中西方历史园林在不同表象下的价值本源差异以及二者的汇通之处。3)构建了一套基于哲学认知系统下的当代风景园林价值观的体系,对当前风景园林的实践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晏萍[10]2017年在《米切姆工程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卡尔·米切姆是当代着名的美国技术哲学家和工程伦理学家。他对现代技术哲学和工程伦理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和探索,在学术界拥有很高声望。在米切姆的学术思想体系中,工程伦理研究是其具有鲜明特色的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活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突显出其中的伦理问题。如何准确地分析与解决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问题,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研究米切姆的工程伦理思想,揭示其对我国工程伦理发展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显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的主旨是对米切姆工程伦理思想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了解其工程伦理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探索其思想的内在结构和脉络,展现其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使之成为促进我国工程伦理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思想资源。米切姆的工程伦理思想有四个方面的理论渊源,即历史-哲学的批判传统、技术批判传统、社会批判传统以及中西方文化传统。在历史-哲学的批判传统方面,米切姆借鉴了施特劳斯与吉尔松的哲学方法、海德格尔的“技术反思”观念、汉斯·尤纳斯的“责任伦理”以及汉娜·阿伦特和京特·安德斯“对技术的忧思”等学说,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在技术批判传统方面,米切姆受到了被他称为“第叁代技术哲学家”的影响,包括唐·伊德的后现象学技术哲学、伯格曼的“装置范式”理论、克里斯·施瑞德-弗莱切特的环境伦理思想以及芬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的影响,因而米切姆特别关注工程设计中的伦理问题。在社会批判传统方面,米切姆深受埃吕尔、兰登·温纳、伊万·伊里奇等STS学者的影响,同时吸收了来自杜尔宾和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方法论,这使得他对工程与社会关系中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米切姆工程伦理思想还受到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影响,西方文化传统的普遍特征和地域性差别,使得米切姆意识到不同文化传统比较的必要性,由此产生了将其工程伦理研究置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文化比较路径。中国文化传统中儒释道“兼容并蓄”和“古今相融”的特征,进一步推动了米切姆不同文化比较研究的发展。在上述四个方面理论的影响下,米切姆从“历史-哲学”“技术批判”“社会批判”“文化比较”这四个维度出发展开分析,形成了自己的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工程伦理思想体系。从历史-哲学维度进行的分析,使米切姆形成了一种整体的工程伦理观。米切姆首先对“责任”概念进行哲学分析,继而对不同层面、不同场合的工程与责任之间关系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周全”的责任伦理思想。其次,技术批判传统尤其是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的影响,促使米切姆关注工程中的设计,并对工程与设计关系进行伦理思考,论述了工程设计的伦理原则、方法论以及软件工程设计中的伦理问题。其叁,在社会批判传统的影响下,米切姆关注工程与社会的关系,发起并推动了“人道主义工程”,论述了该工程的历史背景、实现路径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其四,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使得米切姆意识到文化因素对于工程伦理的影响与作用。他分析了工程伦理的文化背景,反思了美国工程伦理现状,论述了欧洲工程伦理的发展,最后总结其全球化视野下的跨文化的工程伦理观念。米切姆工程伦理思想这四个部分的内在逻辑是:由“考虑周全”的责任伦理出发,依次将研究的视野由哲学层次的工程与责任关系研究推进到工程活动实践之中,进而将工程实践中的问题置于工程与社会关系的大背景上加以考察,最后从比较文化的宏观视角对工程伦理问题进行反思和展望。米切姆工程伦理思想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工程伦理教育方面。米切姆探讨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制度背景、教育背景以及工程背景,进而具体分析了狭义和广义的工程伦理教育。狭义的工程伦理教育指大学里系统的工程伦理教育,涉及其评价标准、课程体系和教育方法;广义的工程伦理教育指职业培训和政策制定中的工程伦理教育。米切姆在这些方面都做出了独具特色的贡献。本文最后根据米切姆工程伦理思想中形成历史-哲学、技术、社会、文化比较的四维度视角,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其思想对我国工程伦理的意义和价值,首先探讨了其思想对我国工程伦理研究的影响,指出我国学者在学术交流和学习、借鉴其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做出了将工程与伦理进行“融合”的双向努力;其次考察了其思想对我国工程实践活动的启示,指出米切姆四维度框架下的工程伦理思想,为我国工程活动的伦理规范和评价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角;第叁分析了其思想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意义,指出米切姆工程伦理教育思想与实践对我国工程伦理在理论发展、课程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层面都具有借鉴与推动作用;最后从对我国科技政策的完善以及中国文化背景下工程伦理的发展两方面,探讨了米切姆工程伦理思想对我国工程伦理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西方设计哲学之比较研究[D]. 陈晓华. 湖南大学. 2002

[2]. 视觉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演进与重构[D]. 夏缘缘. 天津大学. 2014

[3]. 世界的,民族的[D]. 苗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4]. 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D]. 森文. 湖南大学. 2017

[5]. 设计社会学论纲[D]. 江浩. 浙江大学. 2006

[6]. 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意义[D]. 熊瑶. 北京林业大学. 2010

[7]. 中西方古代设计艺术思想渊流初探[D]. 程倩. 武汉理工大学. 2002

[8].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D]. 卢圣. 北京林业大学. 2010

[9]. 风景园林价值观之思辨[D]. 沈洁. 北京林业大学. 2012

[10]. 米切姆工程伦理思想研究[D]. 晏萍. 大连理工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中西方设计哲学之比较研究——中国传统设计哲学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现代设计哲学之比较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