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的空间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州园林论文,空间设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精粹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林数量之多造诣之精,乃当今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有。当游走于苏州园林之中就会觉得原本零零散散的房屋、树木、花草、小桥不知怎的被一条条无形的纽带所连接,反而觉得疏密有序、错落有致,如画般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是什么将其联系呢?水,就是其各种纽带中最重要的一条。亚里士多德认为,“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而苏州园林中的“水”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将苏州园林中各种零散的因素结合成统一体的纽带。
一、空间分割 各胜尽然
世间所有园林的面积都是有限的,而苏州园林的面积更小(相对北方宫苑园林)。想在咫尺间营造出千沟万壑、层次多变、处处有景、方方有境的如诗如画般的园林胜境就需要在造园之初将其完整规划(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景到随机”①,亦即随机性一边造园,一边不断修改、调整),虽然这样的规划没有固定样式,但还是有道可循的。也就是说在宏观地进行控制上艺术地把握大局,就像中国绘画美学中的“经营位置”②在绘画上要先“成竹在胸”。正所谓“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③。不管是中国绘画还是苏州园林,都是要求“意在笔先”④。所以说苏州园林中的水在其功能上既起到了分割全园的作用,又起到了联络全园各个空间的作用。
在苏州“网师园”园的中心水体的功能布局上就起到了上述功能,使全园自然的分成了前后左右四个部分,使内部使用空间有机的自然分开,在如此面积的小园中可谓手法之妙、理水之精甲于它园。再拿苏州的“拙政园”为例,全园水体呈“T”型布置,亦将各部分功能分开,因其水面广阔,在江南园林中有“大园风范”,故使其整个空间疏密有致,可远观、可近玩,在“远香堂”可隔水远眺“勤耕”,在“野航”可隔曲桥而观“见山楼”,亦水之妙用也。我们可假想于脑中,如此水不在,只有陆地、矮树,此园定会顿失闲野静逸之趣,而生市井喧闹之感,与其园名“拙政”更是搭不上边际。故,水在园林的空间分割上还起到了距离美感的作用。园林的设计者因成竹在胸,在园林的设计之初就已经安排好哪里是最佳的观赏位置与距离,在用岸与岸之间的距离加以确定。当游览者走到当初确定的位置时,眼前的景物定如风光照片般被定格在自己的眼前。
二、旷奥之替 交映生境
苏州园林中的空间分割,其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张显“旷奥之境”。所谓旷如、奥如概念最早是唐代的柳宗元在其《永州八记》中的《永州龙兴寺东丘记》中提出的,他说:“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其地之凌阻峭,出幽郁,寥廓悠长,则于旷宜;抵近垤,伏灌莽,迫邃回合,则于奥宜。”
在苏州园林中,这种旷奥交替是很重要的一种对空间的处理手法,也能更好地在咫尺中营造出“咫尺山林”之感。因上文提到南中国园林几乎均为面积相对较小的人工园林,要想营造出大山大水之感定要将小的变大、近的变远,这样才可成为有“居尘以出尘”之感的城市山林。这种旷奥之变,也是一种对比的产生,和西方美学所说的“对比”甚同。所以苏州园林但凡入口处均相对矮小,视线受阻,这就是所谓的“障景”手法。如“网师园”进入正门后西面便是回廊曲折,正面为轿厅,目力所极均不过十五米。过轿厅西行,穿小门行于回廊至道古轩正门。因道古轩相对高大,周旁又有古树环抱,故游人至此在空间上的所观、所感虽有小的变化,但整体来说均为奥如之境。待游人转过道古轩,目力所极均不过十米余,游人已有些厌倦奥如之境。登云冈之时,视线向下,双腿用力,目力、腿力均有疲惫之感,待登上假山,眼前豁然开朗,见一偌大水面铺于山下。站在云冈之巅,远眺对岸射鸭、琳琅馆,和风徐徐,阳光万点撒于水面。水中之鱼闲散游之,整个水面如锦缎般泛着丝绸之光,疲惫之感顿消。信步走下假山,过集虚斋,行于曲廊水畔,此段路程均为一边高墙素瓦,一边水岸曲折、波光粼粼。游人可小坐于月到风来亭,亦可漫步曲桥,待斜倚射鸭之廊柱,远眺古道轩、集虚斋,又是再次的开朗豁然。
在苏州园林中,一般在大空间上来讲旷如之境来源于水面,而奥如之境则来源于山石、建筑等。在院门入口的处理上,也均有奥如之感。正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述:“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这里面的“山有小口”和苏州园林中的“入门皆狭”也是有相通之处的。狭后自然是旷奥相间,妙在互换。《洛阳明园记》中有说:“洛人云,园圃之胜,不能相兼者六:务宏大者少幽邃,人力胜者少苍古,多水泉者限眺望。”这样的表述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对旷奥的解释。
人们在游览园林时,有时追求的是一种非预期的、非所料的感觉,这样才会在相对平淡的景物中寻到新鲜和刺激,产生一种出乎意料的惊异感。如这句脍炙人口的“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⑤就是一种园林中所追求的旷奥互换。由“疑”生“忽”,产生一种出其不意的奇趣之美,给人以极大的心理满足。如中式的建筑、中式的散点绘画,锦匣般一层层、一套套,让观者新鲜不断。
三、引境衬境 妙趣相生
在苏州园林中的物质性建构序列中,水不但可以发挥其分割空间的审美功能,而且还可以起到衬托环境、引导游者思想的审美作用。在这方面曹雪芹也是很有艺术经验的,如其在《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对林黛玉潇湘馆的描写——
急抬头见前面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道:“好个所在!”……进门便是曲折游廊……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贾政笑道:“这一处倒还好;若能月夜至此窗下读书,也不枉虚此一生。”
这泉、这水绕屋由后至前院,在翠竹下绕了个弯后流向远方。多么生动的描写,这清泉引导着人们的思路真真切切的游览了一番黛玉的潇湘馆。更点睛的在后面贾政的那句“若能月夜至此窗下读书,也不枉虚此一生。”享一处景致,就不往世间一遭。虽夸张但也让人信服,更说明潇湘馆的“美”在于静观,在侧面也借贾政之口反映了黛玉这样一位多情才女的思想。由“开沟尺许”而流出的溪水,引出如此这般的思想内涵,怎能不说水在园林中这“引境衬境”的作用。
上一节所述网师园在水体南北观赏时水体的衬托作用,用了“豁然开朗”和“开朗豁然”,其间有所不同。因第二次在射鸭上远瞻云冈的开朗豁然与站在云冈上远眺射鸭时的豁然开朗不同,原因在于水面。因古道轩在南,射鸭在北,中隔一水面。由南北眺,北面建筑处于阳面,而水面相对于阴处,加之射鸭在水上的婆娑倒影更将水面建筑衬托的挺拔刚毅;而由北南瞻,南面建筑全于暗面,而水面则相对明处,水面上万点金光,锦鳞游泳使得涟漪不断,时而建筑暗部反映出点点波光,故建筑又将水面衬托得更加婀娜绚丽,天光云影徘徊其间。如此这般怎不说是人间仙境。
在狮子林水体上有一观瀑亭,此亭建于水面之上、曲桥之中,之所以叫观瀑是因为在狮子林西北处的假山上有一水口,泉水飞落直下,激起水雾如岚,后灌入水面,此处为观此瀑布的绝佳之所。如此亭不建在水面之上而是造于地面,此处的意境绝不会有现在的感受强烈。因为在置身水面之上观看瀑布飞流直下,首先知道此水之来源,这是中国绘画美学、园林美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正可谓“作山先求入路,出水预定来源。”其次是眼见四周皆水,耳闻瀑声喤喤,顿感水面更加宽阔,瀑布更加壮丽。再次为瀑布垂直流向,而水面为水平铺之,这一横一竖的布置为绝好搭配,古语有云“画有一横一竖:横者以竖者破之,竖者以横者破之。”⑥这两个“破”前者称为“透领”,后者称为“穿插”。作为此处主体的瀑布正是以竖破之,即发挥它此处景观的主体作用,又发挥它制高点铿锵有力的透领作用,使之成为一个完美的意境空间。
四、水岸蜿蜒 纤曲导引
本节所说的水岸是指可供游览观赏的水边路径,其间包含着各种曲岸、曲蹊、曲廊等各种在水边上的可通行的道路、建筑等。因苏州园林相对北方宫苑园林在面积上均为小个体园林,若想营造出真山真水之感,定不能将园林的水岸处理的过于直白,那样定会破坏整园的自然意境。
苏州怡园的水岸处理是十分生动的。游人如若环绕园内水岸,园内景致可游十之七八。步入怡园“南雪亭”后便见院内水岸蜿蜒,绕岸一周景致颇多,廊、亭、斋、舫、山、桥,古木参天、怪石嶙峋。水岸南面一带均为游廊,其间穿行于“可自怡斋”、“碧梧栖凤”等建筑。在游廊左右均为廊柱,游人可左右观之。过“面壁亭”后,眼前景物顿感精致,水面忽然变得小而清秀,游廊左面也由开阔而变成粉墙。曲行至“舫斋赖有小溪山”又见一小湖面,可观对面之亭及远瞻“小沧浪”。之后便可踏莎而行于土山小丘之曲、潜隐古木草莽之间了。其间可仰望山巅古树,可俯视碧水映云,可近观春水拍岸,可远瞻楼台映水,此情此境不让瀛洲、蓬莱。真可谓“仰接层霄,俯瞰碧水,如登妙高峰上,北固风云,海门风月,皆归一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苏州怡园的曲径(其它苏州园林也有类似之处)不单是二度空间上左转右扭的小蹊,还是在三度空间里上下起伏的坡路。这样的曲径使得游者在忽高忽低、忽左忽右的时候全方位的观赏了园林的美景、感受了意境,使得园林的这种“亏蔽”之情淋漓尽致的被游者所获。而这种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亏蔽之感,在艺术美创构的深静意境中远胜于让游者真真切切的观赏所带来意境的享受之感。所以陈从周老先生说“园林与建筑之空间,隔则深,畅则浅,斯理甚明,……日本居住之小,席地而卧,以纸隔小屏分之,皆属此理。”⑦所以说曲径是亏蔽重要的手法之一,使得江南小园有千岩万壑、方位莫测之感,再可移步换景、别有洞天,真的教人叹为观止!
江南园林虽小,但如诗之佳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与那些长歌慢调的大园相比,江南园林更有天然优势。由于水体在物质层面上的这些作用,使得园林更富于画意,更能引人入胜。也更能在视觉和精神上导引人们发现美感受美。
注释:
①(明)计成:《园冶》。
②(南齐)谢赫:《古画品录》。
③(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第一》。
④(唐)王维:《山水论》。
⑤(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⑥(清)华翼纶:《画说》。
⑦陈从周:《书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