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恩斯主义工资和价格粘性论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凯恩斯论文,粘性论文,论述论文,工资论文,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70年代末,当原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新古典经济学的浪潮席卷西方宏观经济各领域时,一批被帕金(M.Parkin)称为“新凯恩斯主义者”〔1〕的经济学家,仍坚持凯恩斯主义的信条, 力图从理论上改进凯恩斯主义,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为其寻找经验证据。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80年代出现了一个新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的关键在于工资和价格粘性或工资和价格缓慢调整的假设。工资和价格缓慢调整使市场不能连续出清。因此,从理论上说明工资和价格粘性的原因,是新凯恩斯主义者必须集中力量解决的重大问题,新凯恩斯主义者试图在利润最大化和理性预期的基础上对此提出微观经济学的解释。
一 工资和价格粘性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区分了名义粘性和实际粘性。如果名义工资和名义价格不能按照名义需求的变动而相应地变动,就存在名义粘性。实际粘性是一种工资相对于另一种工资;一种工资相对于另一种价格;一种价格相对于另一种价格的粘性。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对名义粘性和实际粘性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解释名义粘性的理论有“菜单成本论”、“长期劳动合同论”等,解释实际粘性的有“隐含合同论”、“效率工资论”、“局内——局外人员论”等。下面依次考察这些理论。
1.菜单成本论菜单成本论通过调整价格的实际成本或风险成本来说明价格粘性。早期菜单成本论从价格调整的实际成本出发解释价格粘性和经济周期,在新凯恩斯模型中,厂商被假定为垄断竞争厂商,因而是价格的决定者。像汽车、钢铁、机电、石油、铁路等行业的厂商可以选择价格,但不能控制销售量,也不能根据供求情况不断调整价格。原因是,厂商每次调整价格都花费成本。这类成本相似于餐馆打印新菜单所需要的成本。所以,早期的新凯恩斯主义把这类成本叫作“菜单成本”。他们断言,小小的菜单成本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即造成经济周期和价格粘性。他们的解释是这样的:当需求下降时,为了避免衰退,厂商必须生产同以前相等的产量,这就要降低边际成本,降低价格。而厂商是否降低价格,取决于菜单成本和利润的关系。如果厂商获得的利润大于菜单成本,厂商就会降低价格,否则就不会调整价格。因此,菜单成本的存在使厂商不愿意经常地改变价格。这样就阻碍价格的下降,价格出现粘性。在厂商不降低价格的情况下,产量就会下降,所有厂商减少产量的结果导致总产出下降。菜单成本的存在使厂商只是周期性地调整价格,总产出变化呈现周期性。
较上述理论稍后出现的另一类特殊的菜单成本理论,是通过价格调整的风险成本而不是实际成本来说明价格粘性。以价格调整的“菜单成本”来解释价格粘性的观点很快受到攻击,因为,价格调整的实际成本,即“菜单成本”实在太小,而且,“在运用电子计算机程序时变得更小,每天打印一个价目单的边际成本只有几分钱,”〔2〕相对于利润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强调价格调整实际成本的菜单成本论难以解释价格粘性。另一类在菜单成本名义下强调价格调整风险成本的特殊的菜单成本论认为,当厂商在作出价格调整决策时,难以预料产品价格或要素价格(包括劳动力价格,即工资)调整的后果,要素供给者、顾客或厂商竞争对手对价格调整或工资调整的反应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价格水平变化对厂商拥有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产价值的影响也是难以确定的。这些不确定性使价格调整有风险,这些风险使价格调整是有代价的,其代价即为风险成本。风险成本远大于价格调整的实际成本,如果厂商预期调整价格后的利润所得大于调整价格的风险成本,厂商就会调整价格;反之,厂商不愿意调整价格。由于调整价格的风险成本较高,因此,厂商不会经常地改变价格,价格具有粘性。在价格不能变动时,厂商对市场需求变动作出的反应只能是调整产量。厂商共同调整产量的后果是总产量的变化,所以,经济中总产出会有波动。该理论还阐明了名义变量的变化对实际量的影响。当货币、信贷膨胀引起需求扩张时,由于信息不完全,货币量的变动不能被所有的经济人观察到,对风险中性而又只具备有限信息的厂商来说,一般不会与货币量变动率同比例地调整价格,因为价格调整所得不一定能补偿调整价格的风险成本,所以,厂商通常不调整价格,而只是根据需求的增加提高产量,厂商共同采取不调整价格提高产量的策略会导致社会总产出增加,所以,货币量的变动会产生实际效应。
2.长期劳动合同论又称错开合同论。美国的汽车、钢铁、电机、建筑、航空、铁路等许多行业是高度工会化的。服装、饮食、零售等行业主要是非工会化的行业。在工资模式上,非工会化行业的工人常常仿效工会化的行业。在工会化的行业中,劳资双方一般签订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这就形成了每三年谈判一次工资的周期。但是,合同的谈判和签订不是同步的,而是错开的。在三年的周期中,每年都有新的合同签订,每年也都有合同期满。影响工资谈判的因素有预期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其他可比工人的工资率等。劳资双方对这些因素都要进行调查研究,因而谈判是要花费成本的,罢工对劳资双方带来的损失会更大。而长期劳动合同对厂商和工人都是有利的,可以降低谈判成本,减少罢工次数。所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厂商和工人都愿意通过谈判签订为期几年的长期劳动合同,预先规定厂商和工人的未来行为,结果是排除了适应条件变化而迅速调整工资的可能性。对于名义工资和名义GNP的关系, 劳动合同有完全指数化和不完全指数化的不同规定。完全指数化合同导致工资的实际粘性。不完全指数化合同导致工资的名义粘性。美国的长期劳动合同完全指数化很少,大部分是非完全指数化的。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由于存在长期的重迭的和时间错开的合同,造成工资的名义粘性,使工资率不能适应总需求的变化进行迅速的调整,从而导致产量和就业的波动。这样,长期劳动合同的存在就被认为是经济周期的根源。还认为,长期合同也造成了宏观经济的外在性,因为签订合同的厂商和工人并不支付这种合同施加于社会的成本。
同上述说法密切相联系的是新凯恩斯主义的成本粘性论。新凯恩斯经济模型中的厂商是垄断竞争厂商。当需求下降时,为了避免衰退,厂商必须在使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下保持同以前一样的产量。这就要求降低边际成本,从而降低价格。但是,固定合同的存在阻碍边际成本下降。这就是成本粘性。边际成本有两类:一类是劳动的边际成本;另一类是原料的边际成本。由于长期劳动合同的存在,工资固定,因而劳动的边际成本不易下降。同时,由于厂商和原料供应商之间的价格合同的存在,价格固定,因而原料的边际成本也不易下降。边际成本粘性和边际成本灵活性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果边际成本具有灵活性,产品价格也就富有弹性。需求下降时,价格下降幅度可能较大,产量下降可能很小。反之,需求价格缺乏弹性,需求下降时,价格不易下降,产量减少很多。结果是,即使不存在菜单成本,经济衰退也会发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3.隐含合同论隐含合同的含义是,厂商和工人之间虽然没有签订正式合同,但他们之间存在某种非正式的稳定工资的协议。凯恩斯主义者阿瑟·奥肯模仿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说法,把厂商和工人之间的隐含合同称为“看不见的握手”。隐含合同论假设厂商是风险中性的,而工人厌恶风险,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工人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与工人都力图避免风险,风险使他们的收入不稳定。因此,厂商稳定地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不等于即期劳动边际收益率,而是等于某一时期内劳动边际收益的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在较有利的生产状态中低于劳动边际收益率,而在一个相对不利的生产状态中高于劳动边际收益率。所以,工资有粘性。至于工资相对稳定,但就业率高度变化的情况,隐含合同论则将政府发放的救济金加入工人收入之中,以维持固定收入的说法。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隐含合同论是对实际工资粘性的微观经济学的解释。
4.效率工资论这一理论强调工资的激励作用。该理论认为,厂商的生产函数中的劳动投入要乘上效率因子。效率因子取决于相对工资率,即相对于其他厂商工资率所支付的工资率。开始时, 工资率提高1%,效率因子的提高将高于1%,这意味着劳动成本的下降。这样, 厂商会继续同意提高工资率,直到均衡点为止。过均衡点以后,工资率提高1%,效率因子的提高将低于1%。均衡点上的工资为均衡工资。此时,工资提高1%,效率因子也提高1%。均衡工资被称为效率工资,这时单位产品的劳动成本达到最小值。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厂商不愿意降低工资,因为降低工资实际上会提高单位产出的工资含量。相反,厂商愿意向工人支付高于均衡工资的工资,以保持效率。相对工资率高时,工人的劳动生产率高;他们努力工作,很少消极怠工;他们安心于现有岗位,不想跳槽;厂商能吸引在职的熟练工人,以降低培训成本,如此等等。在需求下降时,厂商为了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并不降低工人工资。存在失业时,厂商并不愿意按低于现行工资的工资雇用失业者来代替在业工人。这样,存在失业时,工资的粘性阻滞了工资的下降,工资不会调整到使市场出清。
5.局内——局外人员理论局内人员是指目前已在职的有经验的雇员,或短期暂时被解雇的、与在职工人同属于一个利益集团(如企业或行业工会)的工人;局外人员指长期游离于企业之外的失业工人或暂时在职的临时工,他们通常得不到行业工会的保护。局内人员的工作受到各种劳动转换成本的保护,转换成本使得厂商在用局外人员代替局内人员时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转换成本包括:雇用、训练、谈判、诉讼和解雇的成本,局内人员不能和局外人员合作时造成的损失,等等。因此,尽管局外人员愿意接受比局内人员更低的工资,由于转换成本的存在,厂商不愿意雇用低工资的局外人员。同局外人员相比,局内人员在就业上具有实际的优先权,从而使局内人员在劳动市场上获得市场力量,这种市场力量因局内人员的合作而加强,局内人员可以不考虑局外人员的利益,迫使厂商增加工资,给暂时失业的局内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局外人员在市场上处于软弱无力的地位,他们愿意接受比局内人员低得多的工资仍得不到就业机会。所以失业会存在和持续,当失业率较高时,局内人员可以利用其市场力量提高工资而不必忧虑局外人员的竞争压力。一些新凯恩斯主义者用局内——局外人员理论解释了80年代欧洲高失业率持续同高工资并存的现象。
二 简要评价
新凯恩斯主义就核心内容来说,本质是原凯恩斯主义在现代的翻版。新凯恩斯主义吸收了经济学发展的新成果,以变通的说法坚持和发展了非市场出清这一原凯恩斯模型的核心内容,说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尝试把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为宏观经济学提供微观基础,并据此对工资和价格粘性问题作出解释。
原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武断地认为名义工资有刚性,缺少微观基础,受到新古典经济学的尖锐批判,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新凯恩斯主义吸取了这一教训,抛弃了原凯恩斯主义在经济人行为和预期等问题上的旧观点,避开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评。在经济当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和理性预期的假设下,新凯恩斯主义运用有微观经济基础的经济模型说明了工资和价格的粘性以及宏观经济问题,以一套比较圆通的说法坚持了非市场出清这一凯恩斯主义的信条,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学说争得了一个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新凯恩斯学派的研究复兴了凯恩斯主义。60年代末,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用有负斜率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以说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然而,60年代末到70年代,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发现,现实经济中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是正相关的。由于凯恩斯经济模型不能解释现实经济,导致凯恩斯学派的衰落,使新古典学派占了上风,凯恩斯经济学陷入困境。面对凯恩斯经济学所处的窘境,新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为了坚持凯恩斯的信条,刻意求新,提出各种新理论来解释价格和工资粘性原因。还在提高经济分析技术上下功夫,建立了许多复杂的数学模型,运用模型说明凯恩斯理论中非市场出清的假设是正确的。并从数量经济学的角度指出,失业和通货膨胀有正相关性的经验研究,只是在美国战后15—20年的数据基础上作出的统计检验,仅仅说明短期经济现象,不足以证明非市场出清的信条是错误的,从长期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正确的。果然,进入80年代后,强烈的通货紧缩政策的结果使经济中再次出现了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替代关系,两者的正相关性消隐了。这种经验数据和现实有利于新凯恩斯主义者。他们认为坚持有原凯恩斯主义基本特征的经济模型能很好地说明现实,解释宏观经济问题,从而促使凯恩斯主义复苏。
新凯恩斯主义者多少有一种现实感,承认厂商追求私人利益同社会利益相冲突及资本主义制度下协调失灵,微观层次上的厂商利润最大化决策会造成宏观经济层次上严重的社会后果。认为市场缺乏充分的自我调节或自我矫正的力量(工资和价格粘性),市场不能连续出清,经济可能处在持续的非均衡状态或无效率的均衡状态。如果没有政府干预,经济恢复有效率的均衡将是一个漫长的痛苦过程,失业或通货膨胀会更加恶化。
新凯恩斯主义对工资和价格粘性提出了形形色色的理论说明,但是,这些理论提出的解释工资和价格粘性的原因太多,以致使人们莫衷一是,无法了解何者是主要原因,更无从了解工资和价格粘性是否有统一的原因。
新凯恩斯主义关于工资和价格的粘性的解释有的颇为幼稚,有的完全没有顾及历史。小的菜单成本引起在原经济周期的说法一提出来,就受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的嘲笑。菜单成本太小,不能解释大萧条期间社会为什么会容忍25%的失业。长期合同论和隐含合同论也都经不住历史的检验。长期合同是用工会在工资谈判中的作用来说明的,可是,在许多行业实行工会化以前,经济周期早已是规律性现象。隐含合同要用政府失业救济来解释,可是政府失业救济是在1938年才引入美国的,因而无法解释1929—1933年的大萧条和这些前的经济危机。相比之下,效率工资在解释工资粘性方面似乎站得住一些。但是效率工资实际上是说经济危机的原因在于工人要保持较高的工资,这同资本主义现实相去甚远。用这种说法解释经济周期的根源显然是错误的。局内—局外人员理论过于强调工会的作用和在职工人的市场力量,这同近十几年来工会力量削弱、熟练工人失业率提高的现状不符。协调失灵论虽然突出了凯恩斯经济学的重要特征,但该理论没有考虑货币、金融体系对经济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及跨时宏观协调问题,难以具体说明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问题。
新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周期根源问题上,不能深入到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联系去寻找经济危机和周期的真正根源,企业用现象掩盖本质。没有提出多少真正有科学依据的新见解。
注释:
〔1〕Parkin ,Michael (1984),"The New Keynesian Theory ofAggregte Supply ",Macroeconomics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P.365-375
〔2〕Bruce Greenwald and Joseph stiglisz:"New
and oldkeynesians,"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7,No.1,Winter 1993,P.37.
标签:凯恩斯主义论文; 价格粘性论文; 凯恩斯论文; 企业工会论文; 经济学论文; 边际成本论文; 经济论文; 局内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