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领域中的应用论文_李冬月

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领域中的应用论文_李冬月

山河屯林业局职工医院 黑龙江五常 150200

摘要:血管性介入治疗妇产科领域已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尤其是恶性肿瘤以及良性疾病中的应用最为频繁。由于血管性介入治疗效果比较好,所以深受医生与患者的欢迎。本文主要从两方面介绍了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领域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血管性介入治疗方法的广泛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血管性介入治疗;妇产科领域;应用

虽然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领域应用已经很长时间,我们在看到疗效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此种治疗方法也有很多的并发症,有些并发症甚至会致死,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医生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血管性介入治疗,同时要对血管解剖学有着非常清楚的理解,否则就不要使用此种治疗方法。

1、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妇产科领域通常情况下,都会选择使用血管性介入治疗方法,尤其是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的历史最为悠久。妇科恶性肿瘤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恶性肿瘤动脉化疗;第二种是子宫颈癌;第三种为子宫内膜癌。

1.1血管性介入治疗在恶性肿瘤动脉化疗中的应用

血管性计介入治疗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动脉灌注化疗;第二种是栓塞治疗。血管性介入治疗之后,能够阻断血流,使得癌组织没有足够的氧气,也没有足够的血液。此外,还能够将抗癌药物有效的加入到在栓塞剂中,这就使得栓塞剂始终都保持比较高的浓度。动脉化疗属于典型的双重化疗,不仅使对动脉进行化疗,实际上也是对全身进行化疗。因为血管性介入治疗就是把导管有针对性的插入到靶器官中,之后将药物直接注射进靶器官中,所以用药浓度能够实现100%。在这一过程中,靶器官由于需要新陈代谢,所以会消耗掉一定量的药物,而其他药物会进入到人体中循环,这与静脉注入药物相似,药物按照静脉化疗原则按照相应的比例进入到病变器官中,所以血管性介入治疗在恶性肿瘤动脉化疗中的应用优势就是能够保证患者癌组织局部药物始终都保持非常高的浓度。按照动脉化疗经验,有关人员需要注意如下问题:首先,使用的抗癌药物可以肯定对肿瘤有确定的疗效;其次,药物对癌细胞原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再次,药物抗癌效果必须是属于浓度依赖形式;最后,抗癌作用必须很快就能够显现出来,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杀死癌细胞。

1.2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

上世纪50年代开始,血管性介入治疗开始在子宫颈癌症治疗中应用,这主要是受到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其他病症中治疗应用的启发。正常情况下,血管性介入治疗之后,医生观察大体标本,一部分病例癌灶患者开始有缩小迹象,还有一部分癌灶缩小程度非常明显,有些患者甚至完全消失。如果在手术之后的第2天,癌组织表面出现了明显了暗红色,肿瘤整体上呈现出皱缩的情况,触血呈阴性,手术之后的第10天,患者身体中的癌组织呈现出坏死迹象,逐渐变小,颜色主要是灰白色,第19天之后,癌组织已经消失,子宫宫颈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这就说明癌灶已经消失,患者恢复健康。如果医生使用的是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据某学者临床实践发现,某患者在使用血管性介入治疗之后,9h后其中一些癌细胞形态并没有任何的变化,而另一些癌细胞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松散状态,以前的紧密结构已经出现了缝隙;24h后某些癌细胞已经开始出现坏死迹象;48h后癌细胞已经明显坏死;7d后癌细胞坏死吸收程度更大,还能够看见纤维素渗出;16d后已经坏死的癌细胞被大量吸收,能够看见明显的细胞伪影,有大片纤维素流出;19d后者癌灶中能够明显看见淋巴滤泡增生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应用

子宫内膜癌使用血管性介入治疗方法需要遵循相应的适应症,总体上讲,子宫内膜癌中存在着一定的高危因素,才可以使用介入治疗的方法。具体的危险因素有:首先,癌症已经处于中晚期阶段,不能手术治疗或者已经出现了微小转移灶;其次,为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提供保留生育功能的机会。

2、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科良性疾病中的应用

尽管这项技术日益完善,但全美妇产科医师的一致观点都认为这项技术仍需要加深研究并警惕术后感染和其他术后后遗症。子宫肌瘤动脉栓塞要取得较好的疗效一定要多加注意。

2.1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

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的术式中较为常用的是子宫动脉栓塞术和精细子宫动脉栓塞术,选择时应根据术者的技术水平和肌瘤的生长部位而决定。位于宫体部的肌瘤其供血主要来自子宫动脉上行支,因此将导管超选至上行支对于获得理想的疗效,降低并发症是十分必要的。术中应进行双侧子宫动脉DSA造影,根据造影情况确定子宫肌瘤的血供类型,进而确定栓塞剂的分配;观察子宫动脉血管的分支,尽量避开子宫动脉膀胱支、输尿管支;在栓塞时注意避免子宫动脉卵巢支的栓塞,尤其在栓塞时避免卵巢血管网的栓塞。在明确肌瘤的血供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栓塞剂,子宫肌瘤一般选择颗粒型栓塞剂,如PVA、KMG颗粒,颗粒的大小以500~ 700μm为宜,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用700~ 900μm。液体性栓塞剂如无水乙醇、碘油等,因其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可导致毛细血管网平面的栓塞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所以不适合妇科疾病的栓塞治疗。

2.2子宫腺肌病的介入治疗

子宫腺肌病的动脉栓塞治疗在临床上的争议较大,不同的学者获得的临床效果不尽相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结果。部分学者得出子宫腺肌病动脉栓塞治疗无效的结论是子宫肌瘤栓塞治疗无效病例的反思,当其对治疗无效子宫肌瘤的病理标本进行检查时发现是子宫腺肌病,因此认为是无效的。有学者研究发现应用真丝线段进行栓塞效果不佳,其根本原因是不能形成有效的栓塞。某学者等对子宫腺肌病的栓塞治疗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根据子宫动脉DSA造影将其供血类型分为3型:(1)Ⅰ型:双侧子宫动脉供血为主型———双侧子宫动脉的供血均超过子宫体的2/3,占40%(56/140)。(2)Ⅱ型:双侧子宫动脉供血均衡型———双侧子宫动脉供血达到或超过子宫体的1/2但未达2/3,占40%(56/140)。(3)Ⅲ型:一侧子宫动脉供血为主型———一侧子宫动脉供血达到或超过子宫体的1/2,另一侧未达1/2,占20%(28/140)。而且观察子宫腺肌病的供血网与子宫肌瘤相比,其外层血管网细小但内层血管网明显致密,这与其病灶呈树根状分布于子宫肌层相关,因此在行动脉栓塞时对栓塞剂颗粒的大小要求更细,栓塞的强度要更强,也就是说栓塞的程度要高。

3、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血管性介入治疗方法要想在妇产科领域安全有效的应用,对医生的要求非常高,医生的能力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否则非常容易出现致命的并发症。血管性接入治疗方法一直以来的应用都比较慎重,在应用此种治疗方法之前,医生一定要

与患者做好沟通,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朱晓敏.子宫动脉栓塞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8)

[2]冯卫彤,黄卓敏,古衍,彭艳.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的应用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4(06)

[3]肖建英,郭久柏.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3)

[4]刘书花,王健,史欣,王芳,王帅,焦清海.产后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现况[J].临床误诊误治.2014(09)

论文作者:李冬月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  ;  ;  ;  ;  ;  ;  ;  

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领域中的应用论文_李冬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