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刘平

湖南省胸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6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10例作为试验组,未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10例作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尿酸、总蛋白、白蛋白水平低于参照组,体重指数小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院内感染几率、酸碱平衡紊乱几率、每年急性发作超过3次比重高于参照组,吸入激素使用率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中好转患者血钠、血氯水平高于死亡患者,而血糖水平低于死亡患者,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情况较多,且危险因素复杂,临床治疗时应系统分析具体危险因素,切实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呼吸衰竭;危险因素;系统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发病率较高,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气流阻塞,多与有害气体或颗粒刺激肺部出现炎症反应有关。其中急性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致残率及死亡率明显增加,而急性呼吸衰竭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其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系统分析具体危险因素,切实改善患者预后质量[1]。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2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10例作为试验组,未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10例作为参照组。参照组男女比例为90:20,年龄50~69岁,平均(53.7±2.9)岁;试验组男女比例为94:16,年龄53~70岁,平均(54.9±2.6)岁,其中好转患者70例,死亡患者4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基线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分析方法

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包括尿酸、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和体重指数,并对患者急性发作次数、酸碱平衡紊乱情况、院内感染情况、吸入激素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针对试验组好转患者和死亡患者进行比较,具体指标为血钠、血氯和血糖水平。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试验组中死亡患者及好转患者上述各项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率)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尿酸、总蛋白、白蛋白水平低于参照组,体重指数小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较为常见,多发于老年男性人群之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明显,此疾病对居民造成的伤害越来越严重,并且慢性阻塞性肺病容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使得死亡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质量,因此医护人员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工作,而疾病危险因素分析是提高防治工作有效性的关键。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尿酸、总蛋白、白蛋白水平低于参照组,体重指数小于参照组,P<0.05。对于稳定期患者而言,其呼吸肌负荷明显增大,气道阻力提升,导致呼吸肌耗氧量不断增加,使得患者静息能量消耗量提升,但是患者热量摄入明显不足,患者BMI指数下降,出现营养不良情况。而临床研究结果指出,患者BMI指数直接影响其预后质量,若患者BMI低于21kg/m2,则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多[2]。因此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体重变化情况,重视早期体重减少情况,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能量失衡情况,尤其若患者BMI不足21kg/m2时,务必给予患者合理的营养干预。而尿酸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有效抑制氧自由基,进而阻滞慢性阻塞性肺病进一步发展,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存在氧化应激情况,体内氧化物水平较高,导致尿酸含量降低,而尿酸与BMI指数和肺通气功能等指标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将尿酸水平作为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院内感染几率、酸碱平衡紊乱几率、每年急性发作超过3次比重高于参照组,吸入激素使用率低于参照组,P<0.05,龚峰[4]等人研究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主要原因之一为细菌感染,且若患者频繁发作,则其肺功能损伤程度较高,极易诱发呼吸衰竭症状,并且若每年急性发作超过2次,则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4.12%,导致患者病情恶化。此外,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好转患者血钠、血氯水平高于死亡患者,而血糖水平低于死亡患者,P<0.05,以血糖指标为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持续处于低氧状态,使得TNF-α水平升高,导致外周胰岛素分泌量下降,使得血糖升高,加之在治疗过程中会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本身会诱发血糖升高[5]。

综上,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情况较多,且危险因素复杂,临床治疗时应系统分析具体危险因素,切实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参考文献:

[1]蒲晓雯,方润仪,张锦清,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34):42-44.

[2]李毅云,钱传云.慢性阻塞性肺病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及预后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21):4103-4105

[3]邓朋亮.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死率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11):1346-1348.

[4]龚峰,张晓调,陈显静,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相关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4):800-803.

[5]李允,罗裕文,郑晶晶,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呼吸道病毒病原学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6):80-84.

论文作者:刘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刘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