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杨华英

成都市双流区妇幼保健院消毒供应中心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工作采取传统工作模式,根据安全隐患因素存在环节对观察组制定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管理措施。结果: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机制后的观察组工作人员的临床满意度、及工作差错发生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也得到明显降低。结论:在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对其采取护理安全干预机制,使得工作失误及职业暴露发生率得到降低,将更好的为医院临床工作开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消毒供应中心安全

引言

患者在接受护理的整个过程中不发生死亡、缺陷、障碍、损害或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之外的机体结构称之为护理安全[1]。而消毒供应中心安全是指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中涉及的医疗器械产品安全、人员、制度、技能、技术规范、设施、环境等的安全管理[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中心1月-5月工作量作为对照组,6月-12月工作量作为观察组。在此期间工作人员无任何变动,一般资料无任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管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根据重要环节安全隐患因素制定护理安全干预机制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护理安全隐患因素

(1)“清点、分类”工作流程执行不到位:复用医疗器械回到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后未及时清点,造成责任不清

(2)“查对制度”执行不规范:医疗器械的装配与包装必须进行双人核对,而不是个人觉得简单就没必要,严重违反了消毒供应中心查对管理制度。

(3)责任心与技能水平较差: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护理安全意识不到位,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

(4)院感意识差,自我防护不强:在去污区进行器械清点、分类与手工清洗时,未按要求配戴双层手套和护目镜。

1.2.2护理安全管理机制实施

(1)对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可能存在的环节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2)严格执行物品清点与“查对制度”,在器械处理、装配与包装环节中,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原则。

(3)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加强科内相关专业知识培训,针对学历、职称与工作年限不同进行分级培训。定期进行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操作考核,要求人人过关。

(4)加强院感培训,提高科内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

1.3效果评定

对比两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模式效果,并根据其效果进行评价。

1.4数据处理

统计学分析两组管理模式的对比数据采用SPSS16.0。

2 结果

采取护理安全机制管理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职业暴露及工作差错的发生率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十大流程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安全隐患问题。抓住重点环节质量控制,提高科内人员的安全意识与素质修养,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临床科室业务的正常开展。结果表明,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护理差错发生率、职业暴露较高而满意度却低。

对主要环节采取安全干预机制后,使得人员安全和工作质量得到保障,差错减少,为医院的发展临床科室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红艳.护理安全管理在神经内科住院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09(24):2222-2223.

[2]尉可道.风险管理及其对医疗器械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04,1(1):14-17.

论文作者:杨华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杨华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