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路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持公路施工的质量,就必须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用新型施工技术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路施工与当今时代的吻合性。公路施工中包含的技术种类较多,同时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材料,本文将重点研究新时期公路施工中的新技术材料应用。
关键词:新时期;公路施工;新技术材料;应用
引言
公路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断扩容的公路运输网络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交通保障。新时期下人们加强了公路施工中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探索与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果。本文着重对当前较为典型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促进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普及。
1新时期公路施工中的新技术材料的应用价值
在新时期,由于公路施工的要求逐渐提高,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应用新型的技术材料,不断提升公路施工的质量。近几年我国公路施工的施工量以及施工难度不断增加,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破损旧路面也逐渐增多,为了保证公路的应用质量,施工人员需要不断的对旧路面展开翻新处理,这种方式不仅影响了公路的实际应用质量,同时还增加了公路施工的成本,造成施工材料浪费等情况。为了有效解决这一情况,施工人员需要在实际施工中应用新型的施工技术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的施工质量。传统施工技术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同时还会影响施工质量,由此可以看出施工技术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果在实际施工中技术材料应用不当,很可能会增加施工中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要想满足施工要求,就需要不断开采自然环境中的施工材料,增加了自然环境的负担。另外,在施工道路维修翻新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材料,如果不对其中产生的废旧材料进行有效处理,将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以上情况在实际公路施工中非常常见,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完善这一问题,就需要在实际施工中应用新技术材料。
2新时期公路施工中新技术材料的应用
2.1公路边坡防护施工中的预应力锚杆锚索技术
锚杆锚索的工业化制造工艺的提升,直接增强了预应力锚杆锚索技术在公路边坡防护施工中的技术应用。该技术仍需前期准备阶段的组织设计,做到各项条件的精心部署。在具体施工阶段,需在公路高边坡位置准确测量和标定锚杆孔位,高处作业需搭脚手架,并利用仪器确定钻机倾角。锚孔钻进中若遇岩壁塌陷,应及时保持0.2MPa的压力注浆固壁,并保持36h后重新钻孔。钻孔施工要注意清除孔洞异物,并时刻校准钻进倾斜角等参数。预应力锚杆锚索技术应用中应加强对锚固注浆环节的关注。一般以水泥砂浆或水泥纯浆来实施锚孔灌注,锚杆与孔壁的粘结强度受注浆混液的成分、质量与灌注方式的影响。公路高边坡中的锚索应用一般选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完成,理论上钢绞线的强度测定标准值为1860MPa,张拉控制力要达到520.8kN,超张拉10%为宜。只有经历标准数据的张拉,才能以锚杆或锚索的自由段产生高弹性形变,可对受锚固的结构提供理想的预应力。完成锚固施工后,需要及时开展锚杆验收试验,确保最大试验荷载达到要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某些软土质地段的公路锚杆应用,要关注锚杆锚索的蠕变变形荷载,对于塑性指数超20的土层,要创造条件对锚杆或锚索开展蠕变试验,灵活掌握锚杆锚索物质特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普通混凝土结构必须的力学性能,经过必要工艺的生产优化,更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配置方面强调低水胶比,基于原材料掺足各种矿物细掺料与高效外加剂。在公路施工中常有两方面应用。一方面是加剂掺合应用。应用中注意拌合要点,即将细集料、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加入搅拌机搅匀后,按需加水后充分拌匀,最后加入粗骨料继续搅匀。各阶段控制搅拌时间要在30s以上,全搅拌时长要确保保持在2~3min之间。另一方面是净浆裹石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可先用适量胶凝材料在低水量情况下拌合成净浆,后加入石子完成首次搅拌,并陆续添加砂子、其他胶凝材料完成二次搅拌。两次搅拌相比,后者的水胶比要保持适中。对于经首次拌合所成的外裹水泥浆的砂石料,在二次拌合中,混凝土集料界面过渡层生成的熟石灰量将持续弱化,取向性消失且空隙率锐减。
2.3再生技术材料的应用
在研究再生技术材料应用的过程中,本文将以粉煤灰为例,粉煤灰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再生材料,主要由于玻璃体、矿物质、烟尘等组成,其中玻璃体由于内部结构的排列顺序较为混乱,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较差。在碱性环境中非常容易出现氧化反应,由此可以看该种技术材料在实际施工中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正是因为这一特点,施工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制备一定的反应条件,就能够激发出该种技术材料中的潜在活性,最终形成相应的凝胶,提升公路施工的强度。这种技术材料在实际施工中具有应用成本低以及施工工艺简单等特点,主要应用石灰作为其中的激发剂,在遇到水之后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因此在施工中经常将煤灰混合在材料中。在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对路面的承载力实施检测,在此过程中应用的监测技术为FWD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计算机系统对设备进行控制,这种方式能够实现液压系统的数字化运行,精确控制落锤装置的运行精度。在检测柔性地面的过程中,需要在地面表面安装上承载板,利用落锤对承载板展开冲击,力量由承载板传到路面。在检测路面弯沉效应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传感器装置实施变形检测,并将检测数值传输到计算机设备中,由计算机设备对其进行分析,这种测试方式能够大大提升路面承载力测量的准确性。
2.4沥青混合料改性剂技术材料的应用
沥青混合料改性剂主要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以及细集料组成,这种骨架配置能够有效提高技术材料中骨架的坚固性和稳定性。该种技术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高温稳定性强、低温抗裂性强以及水稳定性高等特点。沥青混合料改性剂技术材料内部结构中存在的间隙非常小,水分无法从其中的间隙中通过,因此该种技术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强的防水性。在低温环境中,由于该种材料中含有玛蹄脂,具有较强的粘合作用,因此具有较强的低温变形能力,即使在低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改性剂技术材料也很难出现开裂的现象,进而提升最终公路施工路面的施工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公路施工技术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如何提升公路施工的施工质量,成为有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新时期公路施工中新技术材料的应用发现,对其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公路施工的施工质量,同时还能保证公路施工的安全性。由此可以看出,研究新时期公路施工中新技术材料的应用,能够为今后公路施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翼昌.浅谈公路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5):101~102.
[2]刘杰.浅谈公路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6(17):382.
[3]尹小文.浅谈公路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7):242.
[4]张红菊,翟广范,张铁成.浅析我国道路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2):298.
论文作者:李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公路论文; 材料论文; 技术论文; 在实际论文; 新技术论文; 新时期论文; 锚杆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