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焦虑研究综合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焦虑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焦虑作为影响运动员技术发挥和创造优异成绩的心理因素,受到了国内外运动心理学专家的关注。目前研究的重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研究,包括对焦虑概念的理解、运动中焦虑的测定与评价以及焦虑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理论模式等;二是实际运动情境中焦虑与运动成绩关系,包括在比赛的不同阶段运动员焦虑的变化以及竞赛压力、运动员年龄、性别等与焦虑的关系。
运动中焦虑问题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国内外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随着现代体育科学技术和心理科学理论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焦虑作为一种情绪反应,影响着运动员的认知及行为表现。无疑,焦虑已成为制约运动员技术发挥和创造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国内外许多运动心理专家和学者对焦虑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拟将目前的研究成果作一概括。
一、焦虑的概念及其分类
焦虑是指人们心理活动的一种现象,是一种伴随着对个体构成威胁的不祥之事可能发生的预感而产生的模糊而又令人不快的情绪反应。迈耶—格多斯等人把焦虑看作是带有不愉快情绪色彩的正常的适应行为,把它们描述为包含着对危险、威胁和需要能力但对此又无能为力的苦恼和强烈的预感。菲茜等人认为:在运动情境中引起焦虑有三个强度:1.对个人有威胁,怕失败,怕受伤。2.结果的不确定性或者是消极的确定性。3.期待悬而未决的结果。卡特尔等人提出:焦虑可分为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前者是一个人相当稳定的个性特征,具备这一特征的个体即使面前不存在引起焦虑的刺激情境也会感到忧虑重重,焦灼不安,所以也称之为长期焦虑;而状态焦虑是由于某个特定的情景所引起的,它是一个人对环境变化的应激,反映了某一特定时间的焦虑。它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波动。在运动中它通常在即将到来的一场比赛前产生,随着刺激消失,焦虑感也消失,所以又称之为情景性焦虑。而许瓦茨和马顿士又将焦虑分为身体焦虑和认知焦虑。
二、焦虑的测定及其评价
研究运动焦虑必须对其进行科学测量和客观评价,这对指导体育运动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动焦虑测量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生理测量法
制定若干生理指标测定运动员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借此间接了解运动员的焦虑水平。通常使用的生理测量法有脑电(EEG)、 皮肤电反应(GSR),皮肤导电性(SC)、皮肤温度(ST)、皮肤血流容积(BVP)、肌电(EMG)、心率(HR)、血压(BP)、呼吸频率(RR )和掌心出汗(PS)等。以生理指标测量焦虑的优点具有一定的准确性,被试样本含量大小影响不大。但如何解释这些生理变化却很困难。贝特曼、兰恩等人提出“自主反应类型的原理”解释了生理测量中的低相关。如在同样的压力情景下运动员A可能表现出心率加快,而运动员B则可能出现胃肠反应,有的个体还可能是皮肤或血压变化明显。这一原理表明:将一组被试的一个生理变量(血压或肌电)取平均值可能掩盖了个体的真实焦虑反应,从而导致其结果与实际心理状态缺少对应性,生理测量法的信度就会引起疑义。因此,许多研究者(如马顿士)放弃生理学测量法而选用问卷法。但莱顿指出,随着对生理学过程的理解和加深以及设备的日益廉价和趋向尖端,生理学测量具有更广阔的前景,将成为焦虑反应的有效指标。
(二)问卷法
一般采用运动员对自己认识到的有关焦虑作出反应进行陈述(等级量表法),这种认知反应的测量法是先编制一种标准化的问卷表,然后用心理测量法制定信度和效度加以检验。用来测量焦虑的量表有以下几种:
1.特质焦虑测量:
1)泰勒的显性焦虑量表(MAS)
2)期皮尔伯格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
3)马腾斯的运动竞赛焦虑量表(SCAI)
2.状态焦虑测量
1)泰勒的激活评定(AD—ACL)
2)斯皮尔伯格的状态焦虑量表(SAI)
3)马腾斯的竞赛状态焦虑量表(CSAI—II)
4)篮球运动情境下的SR焦虑问卷表
5)许瓦茨认知—躯体焦虑问卷表
通过问卷形式测量焦虑水平的变化是通过认知改变和生理反应二维度进行评估,其优点是它们做起来快速且易于实施也比较容易分析,结果一目了然。它的缺点是受样本含量影响。通常需要较大的样本来补偿被试的内在效度。这给实际的测试工作尤其是在运动队和小运动群体中的测试增加了难度。它的另一个缺点是会受某些社会期望效应的影响。如运动员可能投其所好按教练意图去完成问卷。或者教练员、运动员采取不合作或敷衍方式答卷从而掩盖了运动员实际焦虑水平,这无疑会影响测试的效度和信度。
许多问卷的设计既评估特质焦虑又评估状态焦虑。目前,在运动心理学界运用最广的是状态—特质焦虑量表(斯皮尔伯格1970)。这是一种经过充分研究过的评估两种焦虑的典范量表。表中许多问题都是受试者在通常状态下的心理感受。它有别于马顿士(1977)设计的运动竞赛焦虑量表,这种量表专门用于评估在竞赛情景中的焦虑。因此斯皮尔伯格的STAI量表对焦虑的测量,更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
三、有关焦虑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理论模式
目前有关焦虑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主要有这样几种理论。
1.驱力理论(Drive therog)
早期的驱力理论是由 Hull 研究学习和操作问题时提出的, 后来Spence作了修改,在这一理论中,我们将驱力与唤醒两词等同起来,尽管心理学家对此还未全部达成一致的看法。驱力和唤醒所表示的均为行为的强度属性。该理论认为唤醒与成绩的关系是线性关系。唤醒水平对不同技能水平的运动员的影响是不同的。假如用P表示运动成绩,H代表习惯,D表示驱力,那么成绩P是习惯H和驱力D的倍乘函数。用公式表示即运动成绩P=唤醒D×习惯H,在这一公式中习惯(H)是代表起主导作用的正确或错误行为反应方式。根据其假设,唤醒的增高可以提高主导性反应的概率。如果主导反应是错误的,驱力增高会妨碍运动行为不利用操作;反之主导反应是正确的,驱力增高就有利于操作。换句话说在技能获得初期,唤醒增高会妨碍运动行为使成绩下降;而一个已经获得良好技能的优秀运动员其驱力增高时,可以促进运动行为,提高运动成绩。然而,许多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驱力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他们认为Hull和Spence提出的这一理论只适用于解释单纯的力量水平的发挥和一些涉及力量、耐力、速度等非精确性的项目活动。因为这类活动中运动员通过充分的学习和大量的练习,可以完全熟练地掌握并在竞赛中以一种习惯性行为表现出来。所以驱力增高,就有利于成绩提高,而对于像那些灵活性协调性要求比较高,运动情景复杂,需要运动员注重谋略,捕捉战机,善于应变,瞬时判断的项目,用驱力理论来解释显然是不尽人意的,如弗里曼指出像这类项目高水平唤醒,其反应时要比中等唤醒时慢。
可见,驱力理论忽视了驱力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有人提出用倒U理论来加以解释。
2.倒U理论
倒U理论始终是围绕唤醒与成绩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的。 这是一个用二次曲线表达唤醒与成绩之间关系的一种理想的假设模式。该理论是在本世纪被由耶克斯(Yerker)和他的学生道森(Dodson)创立的,他们用小白鼠作为活动主体进行大量测试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技能的难易程度和唤醒成绩有关。一些需要精细知觉辨认和复杂连续的动作技能,在较弱的刺激下容易获得,反之若建立简单的工作习惯则需要在强刺激下才易形成。不难看出这一规律是以动机作出发点的。1977年Kiavor特别是1982年Sonstrase和Boerarolo等人通过测试验证和支持了耶克斯—道森定理。倒U理论假设预言,随着唤醒水平从睡眠状态增到警觉状态,运动效率逐步增至中等程度导致最佳操作,然而唤醒继续增高超过了警觉状态,而达到高度兴奋状态,操作成绩又逐步下降。 整个过程呈倒U双曲线型,倒U理论创立时,曾一度引起运动心理学家们的关注, 许多学者专家试图通过大量的测试来验证这一理论。在60—70年代围绕这一理论研究达到高峰,许多结论支持了耶克斯的假设。
3.最佳唤醒理论
是由前苏联学者Hanin(1980)提出的, 他认为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最佳机能的唤醒区域简称ZOF。 该理论认为:个体最佳成绩取得(最佳操作效果)一定是出现在自身的最佳机能的唤醒区域。其最佳机能区域可能是高唤醒,可能是低唤醒,也可能是中等唤醒。这要依据具体任务和那些个体所特有的因素而定。不能笼统地说,中等强度的唤醒水平就是最佳水平。这一理论提出了对运动员进行纵向系统监测以建立每个个体的最佳唤醒区域的必要性。
四、结论和建议
1.赛前焦虑的变化。有关赛前焦虑研究表明:运动员赛前最佳状态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不同的运动项目,运动项目中不同的角色,要求有不同的唤醒程度。一般认为,举重、拳击、柔道等力量性项目以及一些球类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橄榄球等需要一个较高的激活水平。而像如高尔夫球、射击、罚球、体操等较精细的项目则需要较低的激活水平。至于像铅球、标枪、铁饼等项目则需要中等程度的唤醒水平。另外一些研究还表明:不同的项目中,有经验的运动员和无经验的运动员的赛前焦虑模式亦不同。如体操和职业球赛中,有经验的运动员赛前焦虑要比缺乏经验的运动员高得多,然而在角力和跳伞项目中则相反,缺乏经验的运动员常常有更高的焦虑水平,身体接触性强的项目(篮球、足球、橄榄球)的运动员比身体不接触性项目的运动员(排球、乒乓球)焦虑水平高。
2.赛前及赛后焦虑的变化。一些研究发现在比赛不同阶段。运动员的焦虑水平不同。一般规律是赛前焦虑水平高,赛中趋于稳定;而赛场出现此起彼伏的局势时,运动员的焦虑水平也会随之产生波动;而赛后焦虑水平有升高趋势。一般来讲,获胜的队或个人在赛后焦虑水平要低于失败队或个人。但也有一些研究发现比赛获胜后,运动员人焦虑水平不立即下降,甚至还有上升趋势,尤其是关键场次的比赛,其赛后焦虑水平上升幅度很大。由此建议,运动竞赛结束后,要注意及时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调整。
3.焦虑与压力。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产生的焦虑程度大多与其所承受的压力多寡有关。一般说,高水平的焦虑可能是由于:(1 )赛前新闻媒介的作用;(2)竞赛规模、比赛任务和性质(晋升、奖金、 出国);(3)强烈的获胜动机;(4)比赛对手实力;(5 )社会期望(领导、教练、亲朋好友的希望);(6)观众席上啦啦队的倾向性;(7)环境(气候、时差、服装、场地)等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运动员的焦虑源。赛前焦虑要比赛中焦虑更为不利。因此在赛前新闻媒介不可扩大舆论,否则会升高运动员的焦虑水平。为此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调控运动员的焦虑水平。(1)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参赛动机;(2)进行注意转移训练,利用音乐、图画、录像、电影、谈话等方式给运动员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赛前氛围。(3)我国的气功、印度的瑜珈、日本的沉思、 默念、催眠和自我催眠以及舒尔茨的自生训练法都可以成为减缓运动员赛前焦虑程度的手段和方法加以运用。
4.焦虑与年龄、性别。根据卡特尔等人研究,人的焦虑水平在20岁左右相当高,30岁左右偏低,进入老年又会升高。在运动群体中,青少年与成年人相比,其焦虑水平偏高。不同性别运动员的焦虑水平也有差异。有人对我国七个城市少体校运动员的赛前焦虑研究发现,男女运动员在压力相同情况下女子状态焦虑明显高于男子,而特质焦虑无明显差异。男女不同等级运动员的特质焦虑也无明显差异,但状态焦虑有着明显差异。这提示我们在进行心理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性别区别对待,尤其应特别注意对运动员的心理治疗,防止产生较高的状态焦虑。
显然,焦虑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随着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对于运动员焦虑的产生及诱发因素,焦虑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以及如何调控运动员的焦虑水平等问题,无疑会成为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点。
标签:运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