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想法。学生是有差异的,因此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同,教师要真正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学生的一些非同寻常的想法,可能蕴涵着创新的思维、智慧的火花,往往是我们老师都想不到的妙招。
关键词:生成资源 动态资源 知识迁移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鲜活的课堂让我们遭遇了一次又一次教学机智的考验:有时是学生独特的解题方法,有时是学生无意的一句话,有时是学生突然的一个疑问,有时是学生做题中的错误……这些“生成”是课堂上最宝贵的资源,也是老师们成长的财富。
一、捕捉动态资源,引用学生妙招
在课堂上,学生各不相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同,教师要真正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学生的一些非同寻常的想法可能蕴涵着创新的思维、智慧的火花,往往是我们老师都想不到的妙招。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并尊重学生的想法。
教学片段一:教学“8600厘米=( )米”。大多数学生都会想到用单位换算的方法来解决,100厘米=1米,所以8600厘米=86米。但只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就会有这样的方法产生:我是把它看成数位表,8600厘米从右边起第一位是厘米,第二位是分米,第三位是米,所以是86米。紧接着,借助这位学生的方法,又练习了“10000毫米=(10)米”。这样做起来,就比之前利用单位换算方便多了。
教学片断二:2/8和2/4比较大小。有学生说:“老师,这道题既不是分母相同,也不是分子相同,没法比较大小。”此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这两个分数是一样大的,它们都是取了物体的一半。”想到这,我也在反思,之前比较分数大小,都是受固定模式影响,所以这看似没法比较大小,实际上还可以借助分数的意义来解释。
课堂是鲜活的,是动态的生成过程。课堂上,对于学生个性的回答、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冷眼旁观,应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捕捉生成资源,不仅能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而且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课堂变得更开放、更灵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捕捉动态资源,巧用学生的话
学生在进入课堂前是有生活经验的,他们对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但是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想到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应认真倾听他们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引导学生学会迁移应用,这才是真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片段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4×12=288。在探究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算错的问题上,有的学生想到“把两个因数倒过来”,就是这样一句简单易懂的话语,点明了验算的方法。
教学片段二:《角的认识》,在教学直角时,当老师画出直角后,还没等老师问,有个学生突然就说“90度”。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想既然是学生在课堂上随口说出的知识,那一定是经过学习后才获得的,于是我们就借助这位学生的生成,适当地给孩子们做一点延伸,为后面系统学习角的知识打下基础。最终给孩子留下了这样的意识:所有的角都是有度数的。
课堂上的回答是多姿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充当一个引导者,善于捕捉孩子的每一句话,并且能够尊重孩子的表达,让学生感觉到一个和谐安全的环境,进而从中找到自信。
三、捕捉动态资源,妙用学生的错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通常看到的是消极面,置之不理,认为这是阻碍教学进度的绊脚石。其实,学生课堂上的错误往往是我们教学的巨大资源。教师要善于把错误看成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
教学片段一:四年级上册《小数大小的比较》,当让学生判断1.38和1.6谁大谁小,此时有两种声音,一种声音是1.38大,一种是1.6大。很显然,前者是出于38比6大,所以这位学生认为1.38大。于是我就借助这位学生的错误,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问那些认为1.6大的学生:你能说出理由吗?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孩子想出来这样几种方法:可以借助尺子,赋予1.38和1.6具体的意思;还可以借助画图的方法;也可以借助计数单位来比较……
教学片段二:三年级下册教学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对于同样一个角(真实的度数是85°),有的学生测量出来的结果是85°,有的测量的结果是95°,这是为什么呢?那是有的学生没有注意到0刻度线是内刻度的还是外刻度的。此时我们就可以借助测量结果是95°的学生,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测量的。接下来就引发了学生思维的碰撞,在全班交流过程中,最后明晰了测量的方法。
由此可见,真正的学习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因此,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心血,课堂上随时随地都可能有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作为教师,我们应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让这些生成资源转化为课堂的有效资源,成就我们课堂的精彩!
参考文献
蒋爱华 捕捉动态资源,促进有效生成[J].新课程导学,2016,(25)。
论文作者:丁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45总第2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资源论文; 课堂论文; 思维论文; 想法论文; 测量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45总第29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