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探究论文_杨亚军

四川福瑞德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结合工程案例,从管理体系不合理、施工技术比较滞后、技术质量不满足标准三个方面入手,对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优化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来说,可以给企业落实发展标准奠定基础,所以,管理质量以及效果将会给企业的今后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而建筑工程和社会群众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关联,并且其建筑质量将关乎着群众的人身安全。因此,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保障施工质量显得非常重要。但是,鉴于现阶段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加大探究力度,并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全面落实,给社会群众人身以及财产安全起到保护的目的。下面,本文将进一步对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进行阐述和探究。

一、工程概述

(一)程概况及建设规模

该工程为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旧外科大楼改造装修工程,属于改造工程。该工程建设位置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桃源街,建设单位为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二)工程质量标准

首先,应该满足国家验收标准;其次,有关改造应该满足中西医结合医院旧外科楼装饰改造施工设计图纸相关要求,满足国家当前落实的相关标准以及规则,迎合国家当前实施的相关规范和规程。现行有关国家、行业及企业规范标准见表1:

表1 现行有关国家、行业及企业规范标准表

(三)施工期限

该工程预计施工期限为300日历天。

(四)工程目标

1、工程总体目标

结合施工设计图纸以及施工合同,对有关工程质量标准,施工标准进行明确,文明施工,不会给周围环境带来损害的条件下,对规定内容进行落实[1]。

2、质量目标

根据住户的相关要求,将住户提供的意见融合到施工设计图纸中,保障工程不仅可以符合施工设计以及合同质量要求,同时还能满足住户需求。

3、工程工期目标

结合合同要求,对施工工期标准进行规划和明确,根据合同总工期来落实工程。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条件下,将所有施工内容都在工期中全面落实,并且做好质量检测工作,在保障施工质量满足标准后,交由住户进行应用。

4、安全文明目标

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内容都要结合攀枝花市给予的施工标准来落实,做好施工环节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并且结合环保体系来落实施工,并且建立环保管理规划方案。

5、项目管理目标

落实管理岗位职责机制,确保施工质量安全,提升施工创新水平。

二、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系不合理

现阶段,大多数建筑产业采用的管理机制中,总是存在施工企业分包现象,同时分包企业在施工范畴界定方面,面临众多问题,例如,界面标准不满足要求,缺少统一性。并且,站在效益角度来说,范畴规划缺少合理性和公正性,例如部分缺少统一标准的企业,担具的工作量比较大,同时在开展施工工作时,出现施工漏项现象,进而给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影响。除此之外,大多数建筑企业,在施工组织管理方面普遍存在问题,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就是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掌握的专业技术比较滞后,这不仅给施工管理工作的落实带来了约制,同时还引发诸多建筑工程质量问题。

(二)施工技术比较滞后

在开展建筑施工工作时,施工企业应该结合施工需求,合理选择施工技术,这样才能保障施工质量整体安全。但是,结合当前情况来说,大多数施工企业一直采用原始的施工技术方式,导致施工效率普遍不高,同时也不能满足预期规划施工标准。并且,在开展施工技术选择工作的过程中,因为受到特定空间以及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提升施工质量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2]。因此,施工技术整体水平偏低,进而给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带来了影响。

(三)技术质量不满足标准

针对当前建筑来说,涉及了众多专业,针对各个专业来说,在施工工序、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空间位置设定等方面提出了各个要求。因为各个专业都具备特定位置空间。因此,有关施工企业设计人员应该对其进行全面思考。但是,现阶段大多数施工企业无法对交叉施工内容进行斯口岸,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

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优化策略

(一)建立项目管理机构

结合工程自身特性,秉持落实各项管理标准的原则,保障满足合同以及施工设计图纸需求,结合建筑项目施工管理要求,配备高能力、高素养的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技术工作人员,并且建立管理部门、项目部门以及施工部门三级管理体系,建立项目负责人部门。项目组织机构图见图1:

图1 项目组织机构图

(二)完善工程监管机制

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管理机制中,质量监管机制作为保障施工安全的主要依据。随着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当前工程监管机制已经无法迎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将其进行优化和改进。工程监管的各项技术参数作为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要求,但是在详细的监管机制中却需要结合工程的真实状况来构建。因为任何一个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真实状况以及工作人员构建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工程监管机制适当转变,一套管理措施打天下的局面需要进行转变。在监管机制完备的过程中,还要做好科学性探究工作,不能一味的注重先进性,应该结合工程项目的真实效益,实现监管机制的优化和构建[3]。

(三)加大工程成本管理力度

给工程管理以及质量监管带来影响的因素比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成本管理。针对施工企业来说,成本管理作为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中得以发展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提升其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关键。当前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时,因为成本管理缺少合理性,从而给施工企业的今后发展带来了阻碍。为了加大对成本的管理,应该从构建完善的工程预算管理机制入手,对工程施工整个流动实施监管,将之前重视施工前期规划方面的管控进行转变,做好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工作,进而起到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的目的。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站在多元化的角度开展成本管理机制建设工作,防止建筑能源的恶意消耗,从而给施工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做好施工材料以及设备的管控工作

施工材料以及设备作为工程顺利落实的基本保障,同时也将直接决定着施工质量。做好施工材料以及设备的管理工作,可以提升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要想加强施工材料和设备的管理,就要从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购置以及租赁入手,在进行施工材料采购的过程中,采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施工标准来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测,保障施工材料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在施工材料以及设备入场之后,还要做好质量验收工作,严把质量关,如果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以及设备,禁止将其带入到施工现场[4]。最后,在进行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场真实状况进行思考,保证施工材料以及设备的合理性,进而保障施工质量安全。建筑工程所需的施工设备见表2:

表2 建筑工程所需的施工设备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着社会群众的人身安全,因此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将现代化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方式运用到其中,在提升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出上,保障各个施工环节的安全,从而给建筑企业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钟敏.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5,46:24-25.

[2]龚殿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6,15:149-150.

[3]廖琪.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商,2016,30:6.

[4]刘学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03:196-197.

论文作者:杨亚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  ;  ;  ;  ;  ;  ;  ;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探究论文_杨亚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