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电厂大修后的机组试验和恢复操作对机组日后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需要精密的组织、计划、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目标。本文对华能铜川电厂一期600MW机组大修后的试验过程和恢复操作过程及经验进行了初探和总结,对同类型机组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修后;试验;恢复操作;组织
0 前言
华能铜川电厂一期工程2×600MW机组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采用美国 ABB-CE燃烧工程公司引进设计和制造的HG-2070/17.5-YM9型锅炉;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引进日本日立公司技术设计和制造,型号为 NZK600-16.67/538/538,型式为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直接空冷凝式汽轮机;发电机采用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日本日立公司技术制造的,型号为 QFSN-600-2-22D,发电机为汽轮机直接拖动的隐极式、两极、三相同步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接线接入330kV母线;主变压器容量为720MVA,330kV采用GIS S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2机组于2014年9月10日-11月10日进行B级检修和超低排放改造,此次检修的检修项目和技改项目角度,相应的在机组启动恢复过程中需要进行的试验和运行注意事项也不同于以往机组的修后启动,相应的就必须有严密的组织和详实的技术措施来保证机组的修后启动安全和长周期运行安全经济。
1 机组大修项目及修后试验概述
1.1 机组大修项目
此次检修除安排标准检修项目之外,还安排有以下几项内容:
(1)#2汽轮机汽封改造;
(2)空预器换型改造;
(3)脱硝系统增容;
(4)取消原GGH增加MGGH
(5)湿式电除尘器技改。
1.2 机组大修后的试验
B级检修后由于汽轮发电机本体均进行了揭缸和抽转子工作,为了验证检修后汽轮发电机组的检修质量及安全经济行,机组在正式归调前,必须进行一系列相关的试验,来验证和确保大修后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B修后机组相关试验有以下内容:
(1)电动门、气动门传动试验;
(2)主、辅机热工保护联锁试验;
(3)大、小机手动打闸试验;
(4)主机调节系统静态试验;
(5)汽轮机注油升速试验;
(6)汽轮机注油试验;
(7)高压遮断电磁阀活动试验;
(8)汽门严密性试验;
(9)汽轮机汽封磨合试验;
(10)发电机短路状态下,检查各组CT(包括串联组)变比、相位、极性、二次负载及保护采样值、整定值,录取发电机短路试验特性;
(11)发电机空载状态下,零起升压(手动升压)后检查各组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值、相序及仪表指示正确性,检查保护动作值和返回值,录取发电机空载特性;
(12)测量灭磁后发电机定子残压及相序,录取发电机灭磁时间常数;
(13)发电机空载时进行励磁自动调节装置的各项试验;
(14)假并列试验及带负荷试验;
2 机组大修后机组试验及启动操作存在的风险
(1)机组的试验及系统恢复操作如果安排不合理,会出现现场组织操作颠倒,系统恢复过早或滞后,影响机组启动时间及增加能耗损失。
(2)在大范围系统恢复时若监护不到位,可能导致系统运行方式存在与正常方式不对的地方,导致机组启动后的隐患发生。
(3)汽轮机汽封磨合期间,若组织,操作,监护等措施执行不到位,且相对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如碰到汽轮机在升速磨合时会出现轴承振动大、汽轮机本体有摩擦异音、轴承金属温度及回油温度高、汽轮机有异音后投运盘车时转子盘动不起来时没有应对措施那么就会直接影响汽轮机本体安全。
(4)超低改造工程中过程监督、关键节点完成时间确定、分步试运行及满负荷试验没有经过周密详实的计划,没有严密的措施,没有严格的系统恢复执行操作票,就会致使该重点工程无法按期完成。
(5)发电机大修后的相关试验操作量大,又有接短路接地线及相关保护投退的特殊运行方式,如果没有严密的试验方案及全过程监督,很容易引起发电机等电气设备损坏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大修后机组试验及启动操作组织总结
针对相关修后试验及整个汽机、锅炉、电气、脱硫各个系统恢复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为了确保机组试验期间及整个系统启动安全、经济,并使机组及时顺利归调,我们必须在每个环节上都要精心组织,保证机组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展开。
(1)形成“大系统”概念,全局上下一盘棋
由于机组大修期间相关系统检修面多,系统恢复时较小修时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同时机组大修期间各个专业及相关系统检修周期及恢复难易程度不同,所以要将汽机、锅炉、电气、脱硫等专业整合在一起,从系统检修的快慢、系统结构的复杂性、系统恢复时的难易程度、系统恢复后对其它系统设备的影响程度等必须统筹考虑,形成“大系统”概念,如将汽轮机的凝结水系统、凝补水系统、闭冷水系统和MGGH系统恢复应整合在一起、电气系统的送电应和机务系统恢复安排在一起、超低排放应于锅炉风烟系统的恢复运行挂靠等等,要做的全局上下一盘棋。
(2)做好合理规划
机组系统恢复启动及试验前,我们针对系统当前的检修情况,需要及时恢复哪些系统一一的进行梳理,要求各部门负责人每天组织开碰头会,汇报今天的检修及系统恢复工作内容,同时部署明天的系统恢复及试验计划;在大修中期各专业负责人讨论并确定汽轮机试验及发电机试验关键节点的完成时间,并以关键节点来细化机组各个系统的恢复时间,确保各项启动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3)针对检修项目安排相关试验
由于汽轮机这次汽封全部更换,汽轮机启动时有许多风险存在,如汽轮机会出现轴承振动大、汽轮机本体有摩擦异音、汽轮机有异音后投运盘车时转子盘动不起来等,我们必须全面的分析汽轮机启动期间的相关风险,针对性的制定相关安全措施,突出汽轮机启动时冲转、升速、并网、带初负荷关键点;同时联系热工院振动专家到场,利用他们专门的频谱分析仪来指导现场汽轮机升速;只有清楚的了解检修过的设备需要做哪些试验且试验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试验安排,就能顺利的开展工作。
(4)提前规划各项试验时间,避免试验“扎堆”
针对机组启动时的各项试验,我们主动与机务、热工专业沟通,根据检修试验项目,结合现场实际制定详实的试验措施。如本次发电机的试验,我们根据实际工作进展情况,在检修中期就将交流耐压试验、定冷水流量测定试验及时完成,避免了到检修后期试验项目多,出现集中试验的“扎堆”问题。
机组不同试验项目之间衔接紧密,避免“空挡”期,为顺利及时归调争取时间。如汽轮机转速升至2600rpm时就立即着手做《汽轮机注油升速试验》,3000rpm时就开展《汽轮机注油试验》、《高压遮断电磁阀活动试验》、《汽门严密性试验》,汽机打闸后转速至500rpm时就及时冲车至3000rpm,减少升速时间;至3000rpm时立即开展电气相关试验;同时锅炉及脱硫部分开始进行试运行工作;整个过程在精心的组织操作下一气呵成。
(5)倒排系统恢复时间表
由于汽机、锅炉、电气、脱硫等专业相关系统检修周期及恢复难易程度不同,各专业专工必须合理的制定本专业系统恢复时间及恢复期限,制定完毕后由部门分管主任组织讨论,将所有专业纳入到整个全局去考虑,形成明确的机组各专业各系统恢复的重要节点时间;各专工按照重要节点时间及时统筹的安排本专业的系统恢复步序,严格按照系统启动时间来“倒逼”系统恢复。
(6)严格执行过程跟踪监护
由于汽机、锅炉、电气、脱硫等检修专业的人员技术水平及人员数量分配程度不同,难免会出现某些系统或设备在恢复时有不可预料的其它问题出现,同时由于机组大修后各个系统恢复紧凑,各个系统环环相扣,设备阀门、送电等操作量大,为了保证恢复一个系统能保证这个系统的运行安全和不会对其它的相关系统带来影响工期或设备故障等问题,检修班组负责人及运行部相关专工必须现场全面过程监护,并做到重点环节亲自管控,这样才能使整个系统恢复及试验高效安全的一次性运行正常,为下一步的操作奠定基础。
(7)提前做好相应操作的培训工作
全面开展培训,让每个值班员都熟知该试验项目的操作方法及目的。由于做汽轮机超速试验、发电机短路特性试验、脱硫改造后的整体试验风险大,且有的试验一个大修周期约4年才能碰到一次这么难得的操作,同时由于该试验间隔周期时间长,大部分值班员对该操作只是学习过,但未操作过,针对此问题,专业专工专门联系热工专业,对照下发的超速试验措施逐一进行逻辑和措施步骤对应,并对值班员进行讲课培训,使每个值班员都能掌握操作步骤及动作目的;由于运行部巡检值班员的系统恢复操作经验较少,且缺乏机组大修后系统恢复时检查及操作的危险点和重点,针对此问题,专业专工提前对巡检值班员及副值班员进行危险点及重点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宣贯,并进行现场模拟指导,同时要求副值班员带领巡检值员进行监护操作,这样才能保证任一系统恢复时操作的万无一失。
(8)人员安排
整个机组试验及启动操作期间,检修人员在现场待命消缺,是缩短启机时间的重要环节。由于机组大修后在机组启动、试验期间会发生预料不到的问题、缺陷,而检修专业专人在场盯守,机组启动、试验中遇到缺陷问题,立即开展消缺工作,为下步机组的顺利启动或试验按规定时间有序开展保驾护航,才能保证机组顺利及时归调。
机组试验及启动操作的关键环节,专业专工全程监护、保证操作安全、高效、一步到位。 由于大修后机组试验及启动操作环节多,跨专业操作交叉点多,专工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狠抓关键节点、不疏忽任何细节,点点滴滴要求到位,才能有条不紊安全、高效完成工作。
4 结论
机组大修后由于每个系统都进行了检修工作且有些设备进行了专项技改工作,针对其特殊性、以及系统恢复时的复杂性及试验项目的多样性,这就要求必须建立一个“大系统”概念、全局上下一盘棋,并针对检修项目制定安排好试验项目及试验时间,及时组织系统试验及系统恢复相关会议明确系统恢复具体时间,通过过程跟踪管控和人员操作培训及检修人员的全程跟踪消缺来保障各个系统操作环节一次性投运成功,这样才能使大修后的机组安全经济启动、及时顺利归调。
论文作者:赵军林,孟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机组论文; 系统论文; 汽轮机论文; 操作论文; 发电机论文; 值班员论文; 时间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