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论文_聂冠军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论文_聂冠军

摘要: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对大体积混凝土的需求量逐渐加大,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要不断强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而使得施工质量可以得到显著提升。根据施工工程要求,不断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水平,可以有效解决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的混凝土质量的系统,加快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使得建筑工程混凝土使用的安全性和质量性能够有所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识码:A 

1、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顾名思义,这种混凝土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较大,结构也比较厚实,需要用到的混凝土原材料也较多,工程条件较为复杂,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由于水泥水热化的较大,因此结构容易产生温度变形,这也是大体积混凝土的重要特点之一[1]。目前,这种混凝土的主要应用在地下钢筋结构和封顶时的浇筑,注意要控制水温保持在25℃以下,才可以避免温度应力超过拉力极限值而出现裂缝的灾害,导致混凝土质量受损,进而威胁到工程的整体质量。还有就是这种混凝土的保养难度较大,因此必须要在施工过程中确保没有裂缝,否则后续的维修工作会有较大的困难。

2、浇筑后出现裂缝的原因

2.1水泥水化热

水泥水化热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在前文中已经多次提到,在这里再次进行详细说明。水泥和水产生化合反应会散发热量,但大体积混凝土的厚度较大,加之表面系数较小,导致水热化造成的热量无法挥发,只得聚集在混凝土的内部,时间一长,内外部的温度差相差较大。随后在水化作用下,聚集在混凝土表面的热量会挥发掉,这时候混凝土便会产生裂缝,就是因为浇筑完工的3-5天,混凝土表面热量挥发而内部温度却处于最高温的状态。

2.2商品混凝土的收缩变化

这基于物理中的“热胀冷缩”原理,当商品混凝土水泥硬化时,大约只需要五分之一的水分,这个时候多余的水分便会在热量散发的情况下蒸发掉,蒸发带走热量会导致混凝土收缩。而收缩到水饱和的情况,又会发生膨胀现象,这样一来,会直接导致商品混凝土体积的不断变化,其质量也就会跟着受到影响。其中混凝土的配制方法以及施工单位的施工方式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收缩状况,从而产生裂缝。

2.3外界气温因素

外界的气温因素也是混凝土浇筑后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温度的差异带来的结构的形变会带来与温差基本成正比的温度应力。因此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时,要注意外界的温度。外界的温度如果较低,混凝土内温度又很高,会造成极大的温度差;外界温度如果较高,高温曝晒的情况会让混凝土内部的热量难以挥发,长时间处于60-65℃,最终会导致裂缝产生进而影响工程质量。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

3.1混凝土的制作技术

在制作混凝土的时候,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材料,目前我国的水泥市场鱼龙混杂,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一,因此在采购水泥的时候应该根据设计要求和合同规范选择合适的材料,尽量选择招牌比较明显的大型厂家出现行的水泥。在进行水泥制作之前,应该要进行必要的材料试验,查看其生产日期是否合格,型号是否正确[3]。其次还要严格禁止两种类型的水泥或者两个厂家的水泥进行掺杂使用。在选择砂石的时候可以利用选择水泥的方法进行筛选。浇筑时需要的水应该是未经污染的自来水或者经过净化的天然水,然后确定合适的水泥比,合适的水泥比可以保证混凝土在后期不会出现裂缝现象,保证浇筑的质量。在选择添加剂的时候,注意要遵守适量的选择,不能盲目使用添加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混凝土的运输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这种特殊的类型有多种可供选择的运输工具,运输的方式也十分多样化,比较常见的有商砼车,这种方式是应用范围最广泛并且运输效果最良好的运输工具。但是在具体的运输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好对温度的把控,并且要连续不断对其进行搅拌,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塑化反应,导致内部有凝结或者结块的现象。此外,制作混凝土的场所与施工现场之间的距离不应过远,尽量缩短混凝土在路途中的运输时间和运输距离。

3.3混凝土的浇筑流程

在浇筑前准备好所需的工具,主要有振捣器、铁锹、扫把等等,使倾倒面积保持清洁,预先在地面铺设一层薄薄的砂浆,使混凝土与原先的结构能够良好融合在一起。建议采用台阶或者平铺法进行浇筑,避免使用浇滚法,按照一定的厚度和方向进行分层浇筑,在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浇筑层表面的水平度,然后控制好其中的水分。在振平的时候要保证泛浆不恩那个下沉,应该做到先平仓后振捣。最后还要注重遵循浇筑的顺序,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离析的现象,达到均匀浇筑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可以采取两种形式进行,其一为全面分层管理,首先需要进行第一层全面浇筑,在完成首层施工作业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次作业。在进行第二次作业时,还需要确保首层混凝土已经完成初凝,以此类推实现连续浇筑。其二为分段分层,在完成一定距离内的浇筑作业后进行第二次作业,这种方法通常对于混凝土需求量不高,需要有效控制混凝土面积及厚度。在进行具体浇筑之前,首先应该做好准备工作,需要确保应用设备表面干净,同时需要在地面进行薄砂浆的铺设,确保混凝土与原有材料的有效结合。在进行振捣作业时,需要首先从最后浇筑的地方开始,避免在进行浇筑作业中出现离析现象。

3.4浇筑后的预计温度与养护

在浇筑之后要把之前设置的内外膜进行拆除,确保其完全硬化之后就可以撤掉。然后要确认具体的约束条件和补偿措施,从而预计出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收缩应力,用公式表达出来如下所示:降温值=浇注温度+水化热温升值-环境温度。如果浇筑作业在夏季展开,那么混凝土的养护必须要根据实际的硬化时间确定,之后要定期检查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和水含量,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控制其中的水分并且降低内外温差,能够保证混凝土后续不会出现裂缝的灾害。如果在冬天进行浇筑工作的时候,应该对混凝土做出适当的保温措施。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是为了使得混凝土温度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降低,并在此过程中尽可能缩小混凝土的体积,进而有效发挥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使得混凝土在此过程中可以提升混凝土遭受温度而产生的抗裂能力,有效地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相应堵塞温度指标对大体积混凝土在经过浇筑之后所需要的养护方案进行制定,但是与此同时需要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可以得到顺利实施,这样做需要多个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协调合作和监督,使得工程质量可以尽可能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健健.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灌施工技术的难点分析[J].四川水泥,2018(06):288.

[2]李汝星.简议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居舍,2018(17):66-67.

[3]宋晓宁.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7):192.

[4]刘志刚.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与施工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8(06):99.

[5]程力.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经贸实践,2016(23):272.

论文作者:聂冠军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论文_聂冠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