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现状调查与前瞻性思考_大学论文

高校美育现状调查与前瞻性思考_大学论文

高校美育现状考察与前瞻思维略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育论文,思维论文,现状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校美育,伴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教育呼唤着美育的滋润。

一九八九年底,国家教育委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在南京师大召开。国家教委颁发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开创了我国学校艺术教育新篇章。九二年五月,全国高校首届美育年会在山东大学召开。同年,《中国教育报》开辟“美育天地”专栏,宣传美育思想和实践活动。九三年二月,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纲要》第35条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在九四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殷切希望“要重视美育”。在九五年三月十八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通过并颁发了我国的教育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教育法》第五条中明确提出了我国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的“等方面”,就包涵美育。这就意味着美育是德、智、体紧密相连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在这些纲领性文献的鼓舞下,我国高校美育进入富有生机活力的健康发展期。

考察近些年高校美育现状,可发现值得欣慰的情况有如下几点:

其一,在美育活动实践层面上,不少高校美育活动类型多,范围广。八十年代初、中期以娱乐性舞会为多。随后,各地高校重视活动的思想性、艺术性,加大美育成份。如北大、清华、河南师大、川师大,广西师大等高校,相继推出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节中的优秀节目还参加省、地市文艺汇演,受到好评。各高校文化艺术节设置数十项内容,传统项目有“歌咏比赛”、“演讲比赛”、“舞蹈比赛”、“戏剧小品赛”、“知识抢答赛”等;新型项目有“校园卡拉OK赛”、“艺术体操赛”、“健美表演”、“时装表演”、“书画鉴赏”等。九十年代以来,增设“大学生科技发明展览”、“专利发明研讨会”、“科技艺术节”等,还重视优秀艺术文化展览,如“‘民间工艺’·‘民间雕塑’精品展”等。形成多样的美育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受到了大学生欢迎。

其二,在美育组织管理层面上,不少高校领导开始予以重视,亲自参与策划管理。如各地高校艺术节组委会都有院级领导负责,不仅题词鼓励,还在规模、时间、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有力支持。有的理工院校领导积极筹划组建艺术教研部,引进学校审美教育。

其三,在美育队伍人员层面上,一些高校有编制,有要求,落实专职美育教师,有教学计划和内容。九五年实行双休日以来,一些高校更是积极组建美育学校。利用星期六开展美育。

其四,在美育教材建设层面上,不少高校先后出版了多本有针对性、有适应性美育教材。如《美育向导》、《美育新编》、《大学生审美概论》等等,保证了美育教学基本需要。

其五,在美育意义认识层面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策性法规相继出台,不少高校领导干部和教职工对美育地位、作用、意义的认识有所提高。一些大学的领导率先宣传美育,积极从事美育科研。成为指导美育的专家,如北方工业大学校长仇春霖教授。

其六,在美育环境建设层面上,一些高校拔出专款、落实专人,强化校园环境综合治理,搞好绿化、净化、美化工作。“校园的天空明朗,校园的路面整洁,校园的建筑漂亮,校园的绿草芬芳。”不少高校还添置电化艺术教育设备,开展文化艺术鉴赏活动。“大学生文化艺术馆”“活动中心”矗立校园,格外气派。

其七,在美育科研探索层面上,不少高校美育专家、学者已撰写出一批有质量的专题研究论文,如仇春霖的《美的呼唤》,雷克啸的《美育:一代新人的必修课》、腾守尧的《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美育》等等。

其八,在美育育人效应层面上,已得到社会上用人单位的积极认可,不少高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反应良好。一方面,据一些高校教师反映,学校美育有良好效应。首先,是能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其次,是能提高师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演才干;再次,是能和谐人际关系;第四,是能促进良好校园精神风貌的形成。另一方面,据一些毕业生自述,高校美育能增强学生艺术审美能力,能增进同学友谊,能升华人际情感,能培养集体荣誉感,有助于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促进学业和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增强社会适应性。由此观之,经过美育,毕业生更受社会欢迎,美育为社会服务的积极效应正逐渐显现出来。

当然,从总体上考察,高校美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不难发现,不少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下问题:“重视与轻视并存”、“平衡与失衡互现”、“发展与滞缓交织”、“坚持与动摇叠印”。尽管有的高校领导重视美育,关心美育建设,但并非所有的领导能重视美育,有的高校领导决策层对美育尚未形成普遍重视的共识。有的高校职能部门的同志“智育第一”的思想根深蒂固,往往不自觉地轻视乃至排斥美育。有的高校对美育的地位、作用还缺乏相应的认识,还没有意识到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对美育的意义认识不够清楚,因此,在教学计划中就没有美育的应有位置,对学生全面提高素质也没有具体要求,更谈不上提出美育的规范性要求和具体安排。结果是,在美育不到位的高校中,美育还处于“无户口、无计划、无经费、无条件”的“四无”滞缓状态。造成美育滞缓落后状态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有经济的原因。但这些客观原因并非是关键的,相当重要的应是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原因。如果主管人的认识提高了,思路清楚了,办法也就有了,其余的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就这一点来看,高校领导强化美育意识,提高美育艺术的前提条件已具备了。那就是我们有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教育法》,这些纲领性文献为实现现代化教育,优化美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指明了奋斗目标。基于此,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国高校美育的前景是美好的。

目前,世界教育改革又掀起新的浪潮,中国高校教育必然受到感染。有一个显著的标志是:人们愈来愈重视素质教育。中国素质教育工程由此摆上教育工作者的议事日程。素质教育是全方位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素质教育要求人们注重与人才发展有关的若干因素,首先是重视受教育者作为人的主体性因素的优化。正是基于此,素质教育内在地与美育融和起来。素质教育呼唤美育。我国高校教改深化发展的契机在美育。美育有助于推进我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强美育,势在必行。为促进高校美育的优化和加速发展,兹简略提出如下关于高校美育前瞻思维要点:

(一)进一步确立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提高美育工作着眼点。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社会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一方面“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即改造客观世界;另一方面,又显现和发展自身的本质力量,即改造主观世界。美育是人类认识世界,并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种积极手段。通过美育,不仅培养自身和审美能力,而且最终实现完善人格的塑造,不断美化自身。美育能使人的精神世界升华到一个更高更美的境界。美育是一种更艺术的高层次的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素质,完善人的心灵。美育通过美的形象、美的事物、美的展现去感染人,影响人的情感,感化人的思想。美育能深化个体对社会、人生的正确认识,引导个体明辨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增强追求真理的热情和勇气。美育有助于德育的“善”的内容,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更好地“内化”为个体意识。正所谓“以美滋德”、“以美辅德”。美育能开启智慧,促进个体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正所谓“以美益智”。美育能激活体育,促进个体体魄、体质的和谐发展,正所谓“以美健体。”美育还能够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乐以治心”,“乐行而志清”。美育具有疏导人的内心情绪,调整人的心理状态,维护人的心理平衡,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效应。美育对于维护生活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的青年人的心理健康,尤其具有特殊的保健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构建共产主义科学学说体系的历程中,曾对美学以及美育问题作过一些开拓性探索工作,他们以渊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想,为勇于进取的人们铸造了探索美的金钥匙。毛泽东同志对美有独特的见解,对美育有深刻的体验。毛泽东诗文宏丽,书法卓绝,中国特色,中国气派。邓小平同志重视全面培养“四有”新人,强调坚持有中国特色的育人方向,主张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小平同志的美育思想突出表现在重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德、智、体、美诸教育和谐发展,努力促进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稳步发展。正是在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我国《教育法》重新确立了美育的地位,开创了全方位美育新局面。

(二)进一步探索全方位美育途径,确立美育工作立足点。

高校美育要坚持全方位美育观。首先要明确基本的美育途径。基本的美育途径是基础性工作。高校美育基础性工作是必须健全和加强美育课程建设,要把美育课程作为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学计划。力求课时、进度、考核等稳定化、正规化。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组织课外文化艺术审美活动,将美育知识传授和艺术鉴赏有机结合起来。只有通过严谨精当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完整的关于美学和审美的理论知识,具备马克思主义审美观理论基础;而通过审美实践,尤其是经过审美创造活动,更能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进步的、科学的审美观,获得高尚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从而确保全面提高思想文化素质。高校美育要主动向学校教育各领域渗透,尤其要渗入到学校教育的各类课程的教学之中去。正如腾守尧同志所言:“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的教育,它已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灌输式教育,也不是鼓吹学生自由发展的园丁式教育,而是一种兼顾知识和发展,旨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融合式教育。”(《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美育》)此外,全方位美育还强调要将学校美育与家庭美育、社区美育以及有关生产实践部门的美育活动结合起来,协调发挥育人作用。

(三)进一步加强美育师资、设备、设施建设,巩固美育工作支撑点。

增强学校美育有效性的关键是能培养并形成一定数量的称职的从事美育的专职教师。学校要重视美育专职教师,要帮助他们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审美观和艺术观,切实具有丰富的美学和艺术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较高的文化素质,要鼓励他们热爱美育事业,努力掌握教育和教学规律,一专多能,不断提高进行美育课堂教学的组织、课外辅导的实践能力和美育科研能力。为此,学院要切实帮助美育教师解决好工作条件以及奖励、晋职、加薪等待遇问题;应及时提供有利于美育教学和实践活动的教学器材和资料;应重视妥善安排美育教师的业务进修提高和参加社会审美实践活动,确保美育教师政治修养,业务进修和其他专业教师一样有专人负责,全面落实。这样,将有助于美育教师心情愉快、安心本职工作,乐于奉献。

高校内一定的文化艺术设施是开展美育活动的重要基地。高校应有计划逐步完善具有高品位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的美育活动设施,要充分利用文化设施开展积极的艺术熏陶和审美教育活动。同时,学校要重视添置先进的新设备,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美育教学质量。社会的进步,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一定程度的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促进美育的前提。

(四)进一步明确有中国特色的美育管理评估体系,增强美育工作着力点。

美育是一项将民族性、时代性、社会性、艺术性等有机结合的教育工程。我国美育的管理评估标准体系,应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应坚持有民族优秀文化特质,应大胆吸收世界各国业已证明有益的美育思想观念和美育方法经验。美育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美育管理要有权威性、整体性、实效性规划,要有稳定性、激励性目标管理制度。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统一认识、统一行动,自上而下积极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美育的方针、政策和要求,并积极指导、管理、监督、考核学校的美育工作,定期评比,强化档案记载,运用电脑,优化管理。高校在党委集体领导下,在探索学校行政为主的大德育管理体制时,要积极落实校长负责下的学校美育指导机构。整体规范,协调高校内的美育教学实践活动。高校美育要有专职教研室部,要有专人负责落实,要有经费设备保证条件。高校美育教学管理要引入激励机制,目标明确,有章可循。高校美育评估标准体系,将在教育改革深化历程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优化美育、重视美育,是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应该依照党的教育方针,遵循“三个面向”,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正确稳妥地处理好“五育”关系,充分发挥“美育”的积极效应,促成德、智、体、美、劳诸育和谐发展的良性运行态势,从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美育体系,“以美滋德,培养俊才,全面发展,多出人才。”

标签:;  ;  

高校美育现状调查与前瞻性思考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