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师院校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体系论文,本科论文,院校论文,高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5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01)01-0056-04
课程问题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这个问题的存在,高师院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也存在一系列弊端。不解决高师的课程问题,高师院校就不可能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就无法培养出符合现代化建设事业所要求的具有合理素质结构和较高素质水平的中等学校教师。今天,当一些综合性大学正准备参与培养中等学校教师的工作时,认真研究高师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问题就具有更广泛的现实意义。
一、高师本科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部(即原国家教委)的领导下,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大家没有深入研究高师课程,没有进行规范的课改实验,因而现行高师本科课程体系(以下简称高师课程体系)还存在一系列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课程体系不是指某一科目的理论体系,而是由构成一定学校课程的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层次结构组成的整体。高师本科课程体系应是高师各系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各类基本教材有机结合的,具有宏观、微观结构和系际横向联系的有机整体。目前,我国不少高师院校似乎尚未建成这样的课程体系。这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以核心专业学科为中心
目前高师各院校仍沿袭原苏联师范学院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的模式,即按照核心专业学科设置各个专业,各专业再围绕核心专业学科来开设全部课程。例如,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一系列物理学分支学科,辅以与物理学有关的几门文理学科。其他各专业也是按照这种思路设置课程的。很清楚,现行高师本科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依据核心专业学科建立的。然而我们知道,课程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受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文化知识增长的水平和学生成长的需要所制约。社会、知识、学生三因素对课程的综合要求是课程产生、发展的客观基础。现行高师本科课程的设置却片面强调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各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制约作用,忽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高师学生发展的需要,这种课程设置观需要适时更新和不断完善。
(二)各类课程的比例失调
1.三类教育课程比例严重失调。现行高师课程的设置不是从确定通识教育课程、专才教育课程、教育科学课程三者的关系入手的。于是,在现行高师本科课程设置的结构中,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所占总学时的比例高达70%以上或80%以上;教育科学课程只占总学时的10%左右,有的高师院校只占5%。(注:杨芷英.从师范生的素质缺陷看高师院校的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1999,5.)同时,未形成比较规范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所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中,文化基础课程只占很少的课时。
2.必修课与选修课不够协调。总的看,必修课的门数过多,课时比例过大。从已开设的选修课种类看,专才教育方面的选修课较多,教育科学方面的选修课极少,通识教育方面的选修课微乎其微。这一切都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3.课程类型结构很不合理。这主要表现在:学科课程的课时比例极大,综合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极小;在所设学科课程中,几乎只有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极少。这一切有碍学生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的培养,使高师本科课程的育人效率与育人效益大受限制。
(三)忽视课程标准的设计
高师各院校都未提出过设计高师课程标准的任务。其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各科教材的编写缺乏明确的育人目标。“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高师院校绝大多数使用的是与综合大学相同的教材;二是有的高师院校也自编了一些教材,但从内容到体例没多大变化,其实是某些综合大学教材的翻版。”(注:邵守义.关于高师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8,1.)其次,各科教学的进行也难准确把握应达到的目标,即知识技能的教学、基本能力的训练和思想观点的培养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二、高师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依据
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科学文化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以及高师学生自身发展的强烈愿望都对高等师范教育产生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现行高师课程体系远远落后于这些客观要求,这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须依据下列三方面的客观要求进行高师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充分反映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
各系各专业的设置和课程设置以及各类教材的编写均须符合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笔者发现,有些系的专业设置和许多系的课程设置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社会实际的问题,其中教育系(或教科院)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教材(如政治经济学等)严重脱离我国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必须重新编写。更重要的是,高师的课程设置和各科教材内容须深刻反映现代化建设对未来中等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二)充分体现当代科学文化发展的趋势
当代科学文化发展的趋势可从两方面来认识。其一是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当代社会正呼唤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复出;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时代,人类文明开始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其二是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科学领域均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整体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单一学科已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如果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过分专业化,所培养的人才只受到与某一专业有关的教育与训练,那么,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必有很大的专业局限性,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事业都将遭受巨大损失。这表明,高等师范教育的内容应包含通识教育、专才教育和教育科学教育三个组成部分,应使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
(三)充分满足高师学生发展的合理需要
从笔者调查的情况看,高师学生对他们自身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需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成为新时期合格教师的需要。被调查的高师学生中半数以上的学生希望自己毕业后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教师,他们要求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可是,从用人单位谋职归来的许多四年级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本事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而感到高师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不能充分满足自己的需要。被调查的学生一致认为:他们所在师大开设的课程几乎全是理论课,实践课占的比例太小,同时,专业课的比例太大,通识课的比例太小,教育系学生对此反应强烈。其二是培养特殊才能和丰富个人精神生活的需要。例如,教育系的学生中,有的喜欢文学,有的爱好哲学,有的酷爱音乐欣赏,有的迷恋电脑,有的则对乐器演奏特别感兴趣。其他各系都有一批具有特殊爱好的学生。这些学生或希望获得一种特殊才能,或想多才多艺、具有较广的知识面,从而既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又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他们希望学校开设多种多样的选修课,提高选修课的课时比例。
三、高师本科课程设置的优化
(一)优化高师课程设置的根本原则
1.育师为本原则。
这一原则的精神是,高师的课程设置应以培养新时期合格的中等学校教师为宗旨,遵循科学的培养目标,以确保师范规格的落实。笔者认为,高师的培养目标是使高师学生成为具有优良综合素质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中等学校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有学者认为:“师范生的素质结构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是师范生的基础素质,包括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二是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水平;三是师范生的职业素质,包括教师职业信念、职业道德、教育理论、教学能力、教师素养等。”(注:杨芷英.从师范生的素质缺陷看高师院校的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1999,5.)高师的课程设置应使学生形成这样的素质结构,达到一专多能的业务水平,成为复合型的中等学校教师。为此,高师各系应按照通识教育、专才教育与教育科学教育相结合的思路来设置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的作用是为培养中等学校教师奠定深厚的德、识、才、学的基础,专才教育课程与教育科学课程的作用在使高师学生具有新型教师应具备的全面才能、智慧和人格。这三类课程的有机结合,可使高师课程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双专业、高素质的时代特征。
2.整体优化原则。
这一原则的精神是,以三类教育紧密结合为前提,设置多种课程类型,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增强课程的整体功能。高师课程类型多样化是当代社会发展和中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整体综合化趋势的体现,是使高师学生形成合理的素质结构和培养鲜明个性的需要。按照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性质划分,可将高师课程分为通识课程、专才课程和教育科学课程。按照这三类课程的定向作用划分,可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又分限定选修与任意选修)。按照三类课程的形态划分,则可分为学科课程、专题课程(俗称专题讲座)和综合实践课程。学科课程又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两种。
课程结构是课程的命脉。为了增强课程的整体功能,提高课程育人的效率和效益,必须优化各类课程的组合。首先,应合理确定各大类课程之间和各亚类课程之间的课时比例。其次,各相关学科的内容应相互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内耗。第三,各系和各相关专业的课程应保持密切的横向联系。
(二)教育系(或教科院)的课程设置
我认为,教育系(或教科院)不需要培养本科毕业生,它应在超越本科教育层次的前提下肩负三项基本任务。第一,培养教育硕士、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从两条渠道招生。一部分来自应届高中毕业生,实行4+2的学制(即本科4年、研究生2年,简称四二制)。另一部分硕士研究生从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两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中招收,学制2 年。第二,承担高师院校其他各系教育科学课程的教学任务。第三,承担一省或数省在职中学教师的培训任务,包括教育理论培训和中学各学科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训。
教育系四二制本科段的课程设置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中小学学科教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四大类。四学年中,除去入学与毕业教育2周、学年小结1.5周及机动1.5周外, 上课与综合实践的时间为159周,其中前三类课程的教学时间为136周;综合实践包括3 周军事训练、2周生产劳动、2周公益劳动(分散安排,不计学分)、社会调查(安排在寒暑假)、12周教育实习、各学期的教育见习(分散安排)以及6周毕业论文写作,共计23周,占总课时的14.4%。
通识课程约占总学时的30%。其中,必修课程包括政经哲学课、文化基础课(含高等数学、自然科学概论、中国思想史)和文化技能课(含外语、计算机应用、文选与习作、体育), 约占通识课程总学时的86.7%;选修课程有文史哲、多媒体课件设计、外语、艺术等,学生选修的学时占通识课程总学时的13.3%。
教育专业课程占总学时的55%。其中,必修课程约占教育专业课程总学时的80%,选修课程约占20%。必修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含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史、教育科研方法)和专业课程,二者的学时比例为6∶4。选修课程以专业学科为主。
中小学学科教育课程是以研究中小学学科教育问题为主旨的一类课程。其独特功能在于使教育系学生熟悉中小学一门学科的教材与教法,具有分析中小学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比较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与专业能力结构,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学风。所以,这一类课程是教育系本科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此类课程属于限定选修课,占总学时的15%。拟设语言文学教育课程、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社会科学教育课程、艺术教育课程。这四种课程分别设置学科教育概论、教材分析、教法案例三科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兴趣爱好选学一类课程。
上述四大类课程既要形成具有特定层次结构的四个序列,又须保持四个序列之间的横向联系,从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其他各系的课程设置
高师院校其他各系应为本科学生设置四类课程,即通识教育课程、专才教育课程、教育科学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四学年中各学周的分配与教育系(教科院)相同,即上课与综合实践的时间共计159周; 前三类课程的上课时间为136周,综合实践23周。
通识教育课程约占总学时的26%~30%。其中,约占83%~87%学时的必修课程包含三个亚类:1.政经哲学课;2.文化基础课:在文理结合的前提下,文科系侧重开设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理科系侧重开设人文学科;3.文化技能课:除外语、计算机应用和体育以外,各系可设一门有特色的文化技能课。约占9%~13 %学时的选修课程可设文史哲(或资源与环保、科学方法论等)、多媒体课件设计、艺术、外语等。
专才教育课程约占总学时的55%~59%。其中,必修课程的学时占80%,选修课占20%。
教育科学课程占总学时的15%。其必修课程包括教育心理学、中学教育学、学科教育论、班主任工作艺术,其学时占此类课程总学时的60%。其限定选修课程设教师口语、中学生心理辅导、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管理。
上述四大类课程既要保持密切的横向联系,又须具有各自的层次结构,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课程标准的设计和基本教材的革新
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基本教材是高师本科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只优化课程设置而缺乏科学的课程标准及符合标准的基本教材,那么,高师课程不可能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完整体系。
(一)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设计
设计各科课程标准时,下列要求是值得强调的。
1.明确规定各学科的性质、作用和育人目标。
高师所设各学科的性质可从两个层次来认识。第一个层次:分为理论性学科与操作性学科。例如,通识课程中的政经哲学课和文化基础课,专才课程和教育科学课程(以下简称双专业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均属于理论性学科;而通识课程中的文化技能课(如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大学体育、文选与习作等),双专业课程中的专业实验课、专业设计课、教法案例课、教育科研方法等均属于操作性学科。第二个层次:分为专业基础理论课、专业工程理论课(理科各系称之为专业技术理论课)和专业应用理论课。
各学科在高师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其一,取决于学科的性质。其二,取决于学生需求的异同。
各学科的育人目标应体现各系的培养目标及各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一般说来,各学科的育人目标应包含体现本学科性质的真、善、美三种价值标准。各科育人目标中的“真”是对学生掌握该学科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善”是各学科对提高学生的情感意志和处世态度的要求。“美”是各学科对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点、增强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方面的要求。在各科目标中,真、善、美三项标准应保持密切联系,形成整体。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学科中,真、善、美三项标准所处的地位是各不相同的。例如,政治理论课、伦理课以及各种思想发展史学科的育人目标应在真、善、美相结合的前提下突出育德的要求;而一般专才教育学科与教育科学学科则须在坚持真、善、美紧密结合的前提下突出知识、技能、能力发展的要求,至于各艺术学科的目标自然应突出“美”的比重。需要强调的另一重要问题是,在突出真知标准的理论性学科与操作性学科中,培养知识、技能、能力的要求也有轻重之别。一般理论性学科的真知目标应在坚持知识、技能、能力相结合的前提下,突出知识或知识技能的培养,而操作性学科的真知目标则须突出技能与能力的培养。据此,外语、计算机应用、教法案例、教育科研方法等等操作性学科均须把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作为真知目标的重点。
2.更新学科内容,编写教材纲要。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文化科学新成果的不断涌现,高师各学科的内容每隔5年就须大幅度地更新一次, 但高师许多学科的教材未能及时更新。课程标准设计者应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在精选最新成果和筛选传统学科内容的基础上,编写本学科的教材纲要。
3.根据本学科性质,确定本学科学习活动方式。
各学科的学习活动方式主要决定于该学科的性质以及学生学习有关学科的心理特点。理论性学科要求学生主要采取阅读、讨论、书面作业等学习方式;操作性学科的学习则需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进行。各科学习活动方式的正确规定对于各科教材的正确编制和各科教学活动的正确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基本教材的革新
新教材的建设应着力研究和解决下列问题。
1.更新教材内容,体现高师特点。
高师教材内容的更新须依据三方面的客观要求。其一是科学文化发展的要求。各科教材应充分吸取有关学术领域前沿的科学成果。贯穿文理渗透的思想,从而修改陈旧的观点和方法,删去过时的材料,加强教材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其二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各科教材应按照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深刻反映或体现国家意志、市场经济运行、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修改过时的观点和材料,使教材焕发时代精神。其三是高师学生发展的需要。各科教材应按照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充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使教材引人入胜,充满活力。
新内容的精选应与传统教材内容的筛选同步进行,应将传统教材内容中至今仍有价值的法则、观点和方法保留下来,使之同新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体系。高师本科教材内容的更新不能照抄综合大学教材,需体现高师特点。
2.把握广度深度,突出重点难点。
各科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须依据各科育人目标、教学时数以及各年级学生一般的知能基础来确定。目前,有些学科以专著当教材,其内容或失之过广,堆积材料过多,分量过重;或失之过深,没有抓住最基本的理论。事实说明,不规范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就会给教学以误导,学生对此很有意见。
把握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并非平均分布各知识点,而要求在全面掌握各科教材广度和深度的同时,突出重点和难点。各科教材的重点是知识链中具有决定作用的环节,包括关键性的概念、关键性的原理、关键性的技能、关键性的章节以及科际联系的关键点。教材的难点是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和思想观点。
3.把理论知识的阐述与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获得真知。
要使学生获得真知,各科教材都应把理论知识的阐述与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操作性学科的教材要把学生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理论性学科的教材应在正确阐述基本理论或应用理论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实际(包括现实实际和历史实际),分析典型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收稿日期〕200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