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真章论文_姚桂媚

于细“微”处见真章论文_姚桂媚

姚桂媚 横县六景镇启航学校 530300

【摘要】微课,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它是时代的产物,是课堂的精灵,是教师的盟友,是学生的“助理”。创情设境有微课,享受课堂情洋溢;调动感官用微课,自主探究“慧”满堂;重点难点有微课,指点迷津抓要旨;旁征博引靠微课,盘活课堂显魅力……语文课堂有微课,更生机,更活力,更彰显教师智慧。

【关键词】微课应用;教育资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8-048-01

“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目标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要有效贯彻这一理念,课堂教学是关键,是主阵地,因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微课,作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它是时代的产物,是课堂的精灵,是教师的盟友,是学生的“助理”。创情设境有微课,享受课堂情洋溢;调动感官用微课,自主探究“慧”满堂;重点难点有微课,指点迷津抓要旨;旁征博引靠微课,盘活课堂显魅力……用微课,精彩无限!

一、创情设境,享受课堂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著名言语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大笔、俗白风格以及京味儿语言,展现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俗画卷。文中那些团圆与喜庆、温馨与美好,基本功再扎实的教师也无法完美地用言语描述。但如果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这一教学内容通过微课展现,那会有“微课当关,万言莫及”的效果。熬腊八粥、泡腊八蒜、扫房子、买年货、放鞭炮、舞龙狮、贴年画、捏泥人儿……微课都可以将它们一一呈现。播放着那鲜明的色彩、可触的人物、立体的动画、热闹的场面,再加上生动的旁白,那过节的幸福与满足感弥漫在屏幕里,萦绕在学生心头,那“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的情景,一定是带领学生入情入境的最佳导航。

又如六年级下册语文《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灯光》等课,用微课来创设情境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样做既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享受美好情境的同时开启智慧之门。

二、调动感官,自主探究

六年级下册的《两小儿辩日》是一则文言文。课文写两个小孩因为观察太阳的角度不同,导致看到的现象不同而引起辩斗。课文涉及到一些科学常识,对于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和当下正处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如果设计问题:当时你就在现场,两小儿的意见,你同意谁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哪个小孩说法才是科学的呢?学生纷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此时,无论学生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播放太阳远小近大和日初凉、日中热原因的微课。如之前回答正确,那么学生观看后,会油然生腾起一种成就感,一种快乐的学习体验。如之前无人回答正确或答案不够科学,教师则要求学生结合微课组织语言将其中的科学常识叙述清楚。如此巧用微课,既调动了学生的眼、口、手、脑协调活动,又使学生处于紧张有序的探索知识和寻求答案的学习状态中。多种感官的协调运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自主探究,课堂教学变得活力而又智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掌握重点,“慧”动课堂

微课,名符其实,属性偏“微”,时长多为5至8分钟,它也就好比于小船,灵活,好“掉头”,好操作,它可以凭借自身的“巧”劲,将无形化作有形,将抽象变成具体。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尚不完善,对一些课文的重点知识往往把握不好。有时候,教师会尽力去描述讲解,但往往事与愿违,知识越描越“黑”,这团“麻”也越扯越乱。有微课,这些难题就是小菜一碟。《詹天佑》这篇课文中,詹天佑设计的两种凿井法和“人字形”线路,在中国铁路建筑史上是一个不小的创举,这是学习这一课文必须把握的重点。只有理解了这一内容,学生才会认识到詹天佑的杰出才能,才能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展示《詹天佑——开凿隧道“人”字形线路设计》这一微课。微课先简述京张铁路的施工难度大、消耗费用高等情况,再展示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铁路之巧妙:在火车进入了“人”字形铁路线路的岔道口后,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改成拉,而原先拉的火车头又改成推,使火车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爬坡就容易多了。用两个火车头牵引,一个前面拉,一个在后边推,过了青龙桥,火车一声长笛向东北方向前进……课堂上就这样借助微课解决了重点内容,有声有色,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如若学生还未解其中意,就再重播一次。小小的微课,大大的智慧,疏通了知识,带活了课堂。

四、突破难点,指点迷津

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难点之一是要学生掌握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什么是前后照应?课文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通过微课播放《前后照应》的专题,让学生了解它的定义并明确文中互相照应的句子,同时展示句子在文中的相应位置,如“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和“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然后结合微课里的专题知识要求来让学生体会使用这种写法的妙处。之后,再要求学生根据刚学的知识,找出另外三处前后照应的句子,接着,教师再继续播放微课展示他们在文中的相应位置,同时,帮助并引导学生理解前后照应的妙处。在播放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不能够接受新知,可结合学情,暂停播放或者重复播放。

五、旁征博引,盘活课堂

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环节,也是微课大展身手的好时机。再精彩的描述都不如眼见为实!例如,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以用微课展示太阳、星空等辨别方向的方法,教学《太阳是大家的》,可以用微课演示地球的自转带来的昼夜交替现象,教学《千年梦圆在今朝》,可以用微课重现“神五”一瞬间的飞跃……讲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在明确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三个事例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三个确凿的典型事例后,教师可以使用微课拓展其他事例,如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例,牛顿无意间被砸中脑袋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事例,还有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区域推论出欧洲大陆与美国大陆原本相连而后裂开为两个洲的事例等,通过这些旁征博引,盘活语文课堂,增加文本说明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总之,微课,名虽为 “微”,但功并不“卑”。科学合理地运用微课服务语文课堂,将让课堂更活力,更智慧,更多姿!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谢朝刚.让微课走进小学语文课堂[M].读写算,2015(5).

[4]李春红.要让微课走进小学语文课堂[M].语文天地,2015(21).

论文作者:姚桂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8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于细“微”处见真章论文_姚桂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