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企业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关系分析论文_王子璐

通信企业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关系分析论文_王子璐

中移铁通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各领域间交流的加强,使得通信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安全管理是通信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必要前提,经济效益是安全管理的动力,两者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本文就通信工程特点分析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动态关系,并提出构建二者关系的策略。

关键词:安全管理;经济效益;通信企业

1 通信工程安全生产特点及重要性

1.1通信工程安全生产特点

通信工程施工与测试通常需要多个专业协同作业,互联互通,这就要求施工人员知识面要宽,同时面对通信科技日新月异,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种变化。通信工程施工由于产品特点、施工技术特点等具体存在以下特点:

1.1.1施工作业流动性大

由于项目、地域、技术不同,作业人员需要经常更换工作地点,工作环境、施工状况和不安全因素都在变化,因此要求通信企业对项目进度科学安排,对人力资源合理调度,执行严格的操作规程,才能保证施工的一次性合格。

1.1.2外界环境影响大

通信施工大多是露天作业,条件比较艰苦,受地理、气候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各种灾害性天气都会给施工现场作业增加新的危险因素,比如作业汽车行驶困难、挖沟放缆艰难等制约情况,也容易发生雷击、中暑等安全生产事故。另外,通信设施的施工、维护多涉及居民区、污水管道、热力管道等,稍有不慎,容易造成地下管线、通信设施设备损坏,发生供水、供电、供气、交通等公共安全事故,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经济损失。

1.1.3施工生产协调复杂

通信施工往往点多线长、涉及面广、协作关系复杂,存在大量交叉作业。施工时不仅内部多工种协同作业,对外还要与建设、设计、监理、供应、市政单位以及社区、老百姓等进行广泛直接的联系,任何一方协调不好,就可能影响工程进度、质量。

1.1.4危险因素多

通信施工作业涉及大量高处作业、涉电作业和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源较多,人身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较高,容易发生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人身伤亡和车辆交通事故。同时由于通信具有全程全网的特点,在从事线路割接、设备加电、熔丝等关键过程时,容易发生网络瘫痪、业务阻断等重大质量事故和网络安全事故。

1.2通信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1.2.1促进安全生产保证机制的形成

有效的通信工程安全管理,能够提高工程建设中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督促工作人员安全施工,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续工作的完成,进而促进安全生产保证机制的形成。

1.2.2提高通信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水平

目前,由于我国通信工程发展速度较快,且出现的问题较多。因此,我国也加大了对通信工程建设的监管。我国采用施工单位、监理部门以及政府三重监管机制。这种政策的实施使通信工程安全建设有了保证。首先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会对通信工程建设进行实时的监控,对施工现场的可控性较强;监理部门是这三重管理中重要的部分,监理部门不仅懂得通信工程建设的相关知识,更有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因此,监理部门作为管理中一个独立的部门,能更加客观的判断出施工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能针对相应的问题做出指导,即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又督导了通信工程的安全施工;政府部门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能够防止通信工程市场机制失灵,但对市场自身的管理机制不多加干扰,起着安全管理的坚强后盾作用。三者相辅相成能够监督通信建设工程进行安全生产,保证生产中的质量,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并进一步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通信企业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关系的动态模式

通信企业做好安全管理,减少因各类事故发生造成的损失,带来的经济效益即为“安全产出”;企业为抓好安全管理、改善安全设施、预防事故发生进行的必要投入即为“安全投入”。我们用下列公式来表达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关系,即:企业安全经济效益=安全产出-安全投入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安全经济效益,与安全产出成正比,与安全投入成反比,但由于经济效益受各种因素影响,因此两者关系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当我们加大安全投入时,成本会增加,在产能一定时,企业的经济效益是递减的。但由于我们抓好安全管理,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在一段时间内会取得较大的产出,经济效益又会递增。此时,上述公式的投入增大,但产出增大更多,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增大的。而当安全投入达到最佳平衡点后,各项安全管理目标均能实现,投入会固定不变或变化微小,此时产出若不停的增大,经济效益就会趋向增大。也就是说若确保安全生产,实现生产的稳定发展,最终就能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同理,如果减少安全投入,通信企业就会存在安全隐患,甚至造成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致使正常的生产秩序被打断,无形中造成安全产出的大量减少,这时,虽然投入减少了,但产出减少更多,最终经济效益减少;或者是因为发生安全事故,应为事故处理需要更多的投入,而产出也受其影响不断的减少,造成经济效益减少。通过以上的正反分析,我们从它们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中得出合理的动态关系,即通信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相辅相成的[1]。安全生产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经济效益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

3 构建通信企业安全管理和经济效益关系的策略

3.1健全安全生产责任机制

安全责任是通信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落地的保证。必须层层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强化责任,分级管理。把责任量化到人,做到责权到位。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每个通信工程项目都需要设置安全员岗位,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消除安全隐患,保证生产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3.2构建和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先进安全理念,逐步深化通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利用电视讲座、报告会、培训班等手段和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活动,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2]。推进安全文化体系和制度创新,不断丰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载体,为企业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3.3加大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

通信工程施工需要很多安全设备来保障人员安全和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若企业在安全资金和安全设施的配备上投入减少或者不足,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那么极易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树立安全经济观,加大安全生产预防性投入,对通信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现实而重大的意义。

3.4加强建设项目管理

加强项目和施工队伍的安全监管和现场管理,确保监管到位。强化班组建设,有效减少或杜绝生产现场的“三违”现象,提高班组防范事故和对现场隐患的排查治理能力[3]。落实安全质量标准化各级职责及组织机构。大力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及时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储备相关应急物资,及时对安全事故做出反应,减少对企业的损失。

结束语

总之,企业的安全管理和经济效益一直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只有合理把握两者关系,确保两者能够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合理安排安全投入,从源头上控制出现各类安全事故,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不断促进通信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云.分析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信息科技,2017,1(02):75-77.

[2]张运站.企业经济效益分析与经营对策[J].全国商情,2016(16):45-46.

[3]潘德锋.供电企业安全工器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4,12(10):106-109.

论文作者:王子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通信企业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关系分析论文_王子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