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过程与主体性研究简述论文

劳动过程与主体性研究简述论文

劳动过程与主体性研究简述

王泽志

(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天津 300387)

摘 要 :1974年《劳动与垄断资本》出版之后,褒贬俱评,沿着对布雷弗曼和传统马克思主义中忽视主体性的批判,劳动过程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文章对此予以梳理。

关键词 :劳动过程;劳动过程理论;主体性

劳动过程理论最早是源于马克思分析劳动关系时涉及的理论。马克思《资本论》中解释了资本主义下劳动力是如何被组织起来劳动的,通过这个重要的分析进而一步步的揭示资本主义下的剩余价值生产的奥秘。但是,一般认为劳动过程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出现是在1974年,以布雷弗曼的《劳动与垄断资本》出版为标志。也正是以此宣告劳动过程理论在马克思之后的全面复兴。劳动过程理论研究按时间段可以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晚期以前,20世纪70年代晚期到80年代晚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一 、20世纪 70年代晚期以前 ,布雷弗曼和他的 《劳动与垄断资本 》

在资本主义垄断时期,工厂内部工人所面临的不简单只是生活质量上的问题,比如单纯意义上的工资,而且还遭遇着资本控制下的工作质量的不断下降。为什么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技能提升和肢体解放却伴随着工人对工作上的不满?

布雷弗曼在《劳动与垄断资本》中,通过详细的经验描述,展示了在资本主义垄断时期个别分工、泰勒制的科学管理方法、机械化和自动化应用导致工人工作的碎片化和“概念”与“执行”的分离。工人以前在生产中具有完整的生产技艺,对生产有着全方位的了解,而现在产业工人对生产具有的知识已经开始被资本家剥夺,转到企业的管理层控制,剩下的只是被管理层传达下来的、经过肢解的每一步生产动作要求。并且泰勒制和机械化自动化的应用,使得工人的工作范围日益狭窄,只需要固定在一个岗位上做着一些机械化的动作。

布雷弗曼认为,为了应对工人努力程度等的不确定性,科学的管理方法具有三个特征或者原则:劳动过程与工人生产技术的分离、“概念”与“执行”的分离、对科学知识的垄断。其中“概念”与“执行”的分离是《劳动与垄断资本》中的主要论点,揭示出资本主义垄断时期发展史,同时伴随的就是一部劳工技能退化史。

二 、20世纪 70年代晚期到 80年代晚期 ,对工人阶级抵抗和管理控制形式的关注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布雷德曼、斯塔克、埃德沃兹、布洛维等。他们都关注在去技能化的趋势中,劳动工人是如何应对的,它们有没有过抵抗。

对此应当如何解释?工人主体上为什么会有这种“认同”(consent)?他将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后工人的自我认同与劳资关系斗争中资方的强迫提到了相同的重要程度,开始将布雷弗曼著作中缺失的“自为”的阶级重视起来,不再简单的只关注工人工作的客观层面分析。同时也注意到进入垄断阶段之后资本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方式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隐蔽,而不再是赤裸裸的。

知识在人脑中的存储和组织形式称为“知识的表征”[1]。认知心理学家Collins 和 Loftus提出的激活-扩散理论(spreading activation theory)认为,个体内部的知识是通过语义关系或语义距离组织和表征的[2]204。知识存储以网络的方式呈现,网络是由概念节点和关系连线组成。

相对于其他评论者,布洛维的批判及理论影响力更大。他将研究中心重归劳动过程,通过自身的生活发现,工厂里的工人都很卖力的工作,心甘情愿的接受剥削,甚至是自己在加重对自己的剥削。没多久之后布洛维自己也不自觉的加入到自我剥削的过程中。“我也一样地拼了老命在赶工、达到业绩、找到赶工的诀窍,同时赶两份工,为了额外绩效而冒着生命和肢体的危险。”工人在这里所经历的都是一个带有主体性的过程,自己积极地参与到自我剥削的行列当中。

三 、20世纪 90年代 ,对 “主体性 ”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后劳动过程理论和主体性研究开始向后现代主义转向。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奈茨和魏尔玛特等人,与此前只对特定情境中的主体性研究成果不同,他们是在试图建立一种主体性理论。

比如奈茨提出,主体性是由多种规训机制、监控技术、权利——知识策略所形塑的。对此,魏尔玛特则指出该研究方式不是对处在生产领域中生产关系上的主体性研究,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对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背离。

由图5可知,不同pH发酵条件下得到的小麦酱油滋味有明显差异。相比于自然pH发酵的酱油,pH 6.5条件下发酵的酱油鲜味更强,这与其含有更多的谷氨酸有关。二者在咸味上无明显差异,但pH 6.5小麦酱油的苦味更强,自然发酵酱油则在甜味、酸味上更强。pH 6.5小麦酱油的苦味更加强烈,原因不明。

20世纪90年代后的后现代主义思想还在传统的研究之外,开始将性别、年龄、身份、家庭等各种因素加入到主体性的形成中。国内这段时间的研究也往往是集中于某一个要素,通过现实具体案例分析,阐明对工人主体性形成的重要性。比如较为有影响的李静君对华南地区和香港女工的比较研究。

主体性研究的后现代主义转向在某种意义上是居于“危险性”的。因为过于关注工人本身的体验,变成布雷弗曼之前工业心理学的倒退。对此汤普森更是认为后现代主义对劳动过程理论发展根本毫无意义,因为它否认物质(社会)结构对劳动过程的影响以及资本对劳动的支配和剥削。并且过于侧重社会心理方面,难以与阶级斗争和剥削联系起来。因此,如果将后现代主义用于劳动过程理论,后者必然会走向倒退。

吕凌子并不愿在娘家呆得太久,吃罢中饭就准备打道回府。老两口有午睡的习惯,也没强留。坐在公交车上的欧阳锋一言不发,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提不起半点精神。吕凌子问他是不是病了,欧阳锋说不是。吕凌子又问他是不是工作上不顺心,欧阳锋像沉默了一会,说,有个事情,回去后再告诉你。

参考文献 :

[1] 王晓晖.劳动过程理论:简史和核心理论[J].前沿,2010(10).

[2] 哈里·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二十世纪中劳动的退化》方生、朱基俊、吴忆萱、陈卫和、张其骈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3] 闻翔、周潇.西方劳动过程理论与中国经验:一个批判性的评述[J].中国社会科学,2007(3).

[4] 迈克尔·布洛维.《制造甘愿》李荣荣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 谢富胜、李钟瑾.主体性与劳动过程研究的后现代转向[J].教学与研究,2013(5).

[6] 何明洁.劳动与姐妹分化——“和记”生产政体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9(2).

[7] 师文兵.汤普森社会批判理论中的经验范畴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1).

[8] 姜辉.论西方国家工人阶级的现实境况和社会地位[J].教学与研究,2014(7).

作者简介 :王泽志(1992-),男,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管理。

标签:;  ;  ;  ;  

劳动过程与主体性研究简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