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业问题解决出路的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中国论文,出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04)02-0134-07
一、我国失业问题的严重性
就业与失业概念重新界定 据《人民日报》报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就业与失业的概念作了重新界定,按照新的标准,“失业人员”指男在16~60岁、女在16~55岁的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按照新标准,“就业人员”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其中劳动报酬达到和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为充分就业;劳动时间少于法定工作时间,且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本人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为不充分就业。
(一)我国就业和失业现状
我国失业问题的严重性。近年来,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处于小幅攀升态势。1999年到2000年,失业率一直保持在3.1%左右,2001年升至3.6%,2002年底为4%,2003年一季度末为4.1%,全年目标控制在4.5%。就业与失业标准的重新界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失业率。目前我国国内的就业登记制度不够健全,我国目前实行的城镇失业登记率,只能反映局部和侧面,即只能反映登记者而不能反映未登记者,只能反映城镇而不能反映农村,只能反映显性失业而不能反映隐性失业。因此,失业比例并不显得很高,容易导致盲目乐观。据国内经济学者估计,我国的实际失业率可能已达15~20%。
1.中国面临巨大就业压力。或更多。表现于:
(1)去年有几十万高校毕业生初入社会就陷入就业困境。因为去年是高校扩招生毕业的第一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从前年的65%降为50%,212万毕业生中必然有一部分人要尝到一时找不到工作的滋味,出现了高学历劳动者的失业现象。例如,一位毕业于辽宁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怀揣毕业证、会计证、驾驶证,到北京找工作;两个月后,历经奔波,空手而归,与初来时的踌躇满志相比,现在的他显得憔悴而失意,他向记者抱怨道,“现在找个工作真太难了”。
(2)预计去年全国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城镇新增劳动力有1000万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共有6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这三个数字使全国城镇的劳动力供给总量达2400万人,而受经济增长的限制,去年全年只能新增就业1000万人,年度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差额在1400万人左右,再加上去年上半年受SARS的影响,使我国部分地区和行业达到失业警戒线的边缘,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2年的4%攀升为4.5%。
(3)就业形势更严峻的表现是,我国面临着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一个国家,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左右的时候,正是这个国家劳动力结构变化加快的转折点。目前我国正处在这一发展阶段,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力的剩余量大约有46%,农村有1.5亿以上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压力十分沉重。
(4)从人群来看,就业压力大的是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大学生。从地区看是中西部地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老工业基地等地区。
2.与以前不同,失业现象出现以下特点:
(1)总量矛盾没有缓解,结构性矛盾和区域性问题突出。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就业结构加剧调整的时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目前每年1000多万人基础上,每年至少还将继续增加200万人;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深化改革,劳动力将持续减员。为应对入世后激烈的竞争,优势企业的减员将扩大和加剧,劣势企业的关、破、兼将加快步伐。根据有关部门最近对全国多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初步摸底统计,仅仅需要退出市场的资源枯竭的矿山,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包括国有控投企业)的在职职工近400万人。估计国有企业最终减员将达到30%,其总量近1500万人,国有基层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也将向劳动力市场释放劳动力;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大范围的企业进入了结构调整时期,用人需求减少,劳动力失业增加;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应用,对普通劳动力的排斥,在短期内加剧了对就业的消极影响。我国进入了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高失业和就业结构大调整时期。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一些地区,尤其是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的矿山、中西部的资源型城市,就业矛盾特别突出。因为下岗职工绝大多数集中在这些地区。另外,在中西部实施的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内容的综合治理工程,也对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的就业产生某些影响。因此,这些因素集中的地区,多年处于高失业率状态,出现了就业危机局面。
(2)在就业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交织状态下,就业弱势群体持续扩大。主要就是低素质、高年龄、高就业期望值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越来越没有竞争能力,呈现出数量急剧增加的趋势,主要有以下类别:一是35岁以上的人员。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对10城市抽样调查结果,35岁以上的下岗职工超过72%。其中能够就业的仅占三成。二是长期下岗、失业者。据武汉、沈阳的调查,下岗职工失业的延续时间平均接近5年,其中,1/3的失业时间达到6年以上;下岗直接转为失业的,平均失业周期18个月。就是说再就业率低,长期处于无工作状态的人数急剧增加。三是无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成为一个就业困难的大群体。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10城市的抽样调查,下岗职工中初中文化和初级技工以下(属于无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的分别占40%,在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进步加快的条件下,他们很难重新进入第二产业,要想就业都只能转向第三产业。四是女性下岗职工群体。根据世界银行委托劳动科学研究所在武汉、沈阳的调查,女性下岗职工再就业率比男性下岗职工低20个百分点左右。这些弱势群体再就业越来越难,根据武汉和沈阳的调查表明,1998年以来,下岗以后一直没有工作的高达38%;而70%以上的人是处于断断续续工作状态;由于长期找不到工作,20%的人退出了劳动力市场。这些因素致使下岗失业人员的收入处于极低的水平线上,引致城镇贫困阶层扩大。
(3)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趋势加剧,就业问题突出。第一,农业就业空间不断缩小。这是人口增长和水土资源减少的结果。全国有600多个县人均耕地面积低于0.8亩。人均耕地稍多的地方多数是北方地区,又严重缺水,产出率低,有的地方连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都不行。第二,乡镇企业处于调整中,就业增长缓慢。在20世纪80~90年代,乡镇企业吸收了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最高峰时的1996年,达到1.35亿人,1997年急剧减少,虽然其后的几年有所回升,但增长缓慢,在2000年为1.28亿人,没有达到1996年的水平。这说明乡镇企业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第三,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环境不宽松,吸纳条件不足,影响了吸纳能力的提高和农村劳动者向城镇的稳定转移。第四,入世后,进口国外的优质低价的大宗农产品,不仅造成农业就业机会减少,而且农产品质量的竞争,也对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农村的就业。与此同时,由于入世后增加的就业岗位大量集中在城市的二、三产业,必然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更大规模地涌向城市,这更要求提高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进一步加大了城市就业的压力。
3.2002年我国城镇就业的特点:2002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740万人,比上年增加71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4780万人,增加840万人。就业变化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最大的特点是就业格局发生变化。(1)中小企业成为就业主要渠道。我国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达到3570万户,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9%,提供75%的城镇就业机会。(2)自谋职业者大量增加,灵活就业成为重要方式。据调查估计,在我国城镇,包括农村进城劳动力在内的,灵活就业者数量达到7000万人以上。80%以上的下岗职工,以灵活方式实现再就业。在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交织的压力下,劳动者纷纷自谋职业,微型企业大量增加。目前,我国登记注册的7人以下微型企业约有2500多万户,占中小企业的72%,从业人员5000多万,相当于国有企业现有职工数。还有大量没有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微型企业。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包括微型企业就业雇用的临时工、小时工、季节工、劳务工,以及自由职业者在内的灵活就业,在整个就业格局中几乎占据半壁江山。(3)流动就业出现新特点。不仅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增加,城镇劳动者也加入流动就业大军。仅湖北省在外省就业的就有180万人,其中有50万是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其中有80%在广东就业。
第二,非公有制经济就业比重继续上升。2002年末,城镇就业人员中,私营个体就业人员比重为33.1%,比上年上升1.4个百分点。国有单位就业人员7162.9万人,比上年减少477万人;集体单位1122万人,比上年减少169.1万人。其他单位就业人员2700.3万人,比上年增加465.4万人。
第三,从行业来看,社会服务业和建筑业成为就业人员增加的新亮点。从城镇单位看,2002年末,社会服务业和建筑业就业人员有了较大的增加,为521万和803.2万人,比上年分别增加29.6和29.2万人。房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业就业人员继续增加。而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减少的主要行业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但减人速度放缓。
第四,就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从受教育程度看,2002年10月末,全国就业人员中,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者所占比重为37.8%,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初、高中的所占比重为56.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的所占比重为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从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看,2002年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比重为29.3%,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二)如何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
(1)中国解决就业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表现于:(1)过去20年中国创造世界1/4新增就业岗位。从1978年以来的23年,我国创造了3.3亿个就业岗位,其中创造非农就业岗位24678万人,可以说是世界上创造就业岗位最多的国家。1980~1999年期间世界总劳动力人数增加了8.59亿人,其中中国增加了2.12亿人,占世界新增总数的24.7%。这表明,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就业岗位占世界新增岗位的1/4。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发展特别是对解决全球就业问题,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从国际角度来看,经济转型国家都出现了劳动就业参与率和就业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失业率大幅度上升的“转轨失业”状况。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资料,1989年~1997年期间,中亚、东欧和俄罗斯都出现了这种情形。但是,我国从改革开始就避免了这种“转轨失业”,劳动就业参与率大幅度上升,就业正增长,失业率相对比较低;直到1995年以后,在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才出现了“转轨失业”现象。(2)1990年至2001年,中国从业人员规模从6.5亿人扩大到7.3亿人,增加8300万人。根据国家经贸委资料(2002年3月),1998年~2001年期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有2250万职工下岗,有1700多万人实现再就业,约占总数的2/3。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2)数据分析,1995年~2001年期间,若扣除正常退休人数,全国城镇下岗职工累计在4500万人左右,约有3000万~3500万人实现再就业或灵活就业,占全部下岗职工的2/3~3/4。应该说我国能够解决这么多人的再就业,已是取得很了不起的成绩。(3)从1990年~2001年,13年来,中国的就业结构进一步改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稳步增长,由1990年的18.5%提高到2001年的27.7%。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3年共减少了2400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由1990年的60%下降到1997年的50%。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领域,表明中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4)中国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职业培训工作不断加强。200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2.6万个,其中公共就业服务机构1.8万个,1998年至2001年,累计为7200万人次提供了就业服务,成功介绍3900万人次实现了就业或再就业。到目前为止,全国累计有3500万人次通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5)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的机制基本形成,管理服务制度逐步规范。我国不仅实现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而且成功地避免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流动人口“城市病”。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据测算,目前全国进城务工劳动者,每年寄回家的劳务款在6000亿元以上。(6)更重要的是,经过13年以来的改革,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
2.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我国已进入高失业阶段,就业形势愈来愈严重。中国社科院2002年度《人口与劳动绿皮书》对50名学者和官员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城镇的实际失业率已达到7%的警戒线。”72.73%的专家学者认为,近一两年城镇失业率增加1到2个百分点的可能性最大。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的这一结论中,中国城镇的实际失业率7%的数字,不仅比官方历来公布的登记失业率高出许多,而且首次提出了失业率已达警戒线的判断。警戒线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解释说,它实际上就是指城镇失业承受能力的大小。过了这道线,社会就承受不了了。目前,我们把警戒线定为7%,这是在德尔菲调查中,综合专家学者的意见而得出的一个标准。失业率如果超过这个标准,老百姓会不满,社会不稳定因素就会增加,严重的会引发一系列反社会的行为。因此就业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冷静面对失业,警惕就业问题上的市场失灵。对于我国严重的就业问题,必须用科学的态度来认识。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相比,我国现实的失业率确实是很高的,上升速度快。另一方面,如果放在市场经济大的范围来看,用世界的眼光来看,我国的失业率并不特别高。表现于:(1)目前,我国的登记失业率在3%左右,而全世界的平均值为5%。即使把下岗职工也计入失业,我国的登记失业率也是7%多一点,与世界平均数相当。(2)在我国,一周工作时间是40个小时,一周工作时间不到20个小时的人,属于不充分就业者。我国的不充分就业率是31%,全球的不充分就业率是33%左右。按照这一判断标准,中国的失业问题并不是特别严重。(3)在我国,经过1993年以来国有企业职工大规模下岗,和1998年以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精简机构的考验,人们对劳动力的调整、岗位的变迁,职业的变换适应性增强了,失业问题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减弱。虽然我国再就业的压力在不断增大,但就业形势依然比较稳定。在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这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也就是说,供大于求是绝对的。需要我们警惕的是就业问题上的市场失灵。如果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差,能够被社会所承受,就是说,现有的社会保障机制,能够使得失业者不危及社会安定,则市场的调节作用是有效的;如果相反,则市场的调节作用就是无效的,甚至失灵。我们认为,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指在效率提高的前提下,现有的劳动力得到了充分利用,而源源不断的失业者,能够被现有的社会保障机制所容纳,能够使得失业者不危及社会安定,不会冲击社会安定的堤坝。如果众多劳动力无业可就,如果源源不断的失业者冲击社会安定的堤坝,如果社会将为此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比如过高的社会保险),甚至崩溃的代价,这不能认为是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西方国家,相对于劳动力需求而言,劳动力供给基本不存在总量过剩的问题,因此,总的来说,市场对劳动力供求的调节作用是有效的,市场失灵问题并不严重。而我国就必须要高度警惕。因为我国有13亿人口,相对于有限的物质资源,劳动力供给几乎无穷大。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面对着我国总量绝对过剩的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作用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比如,农村剩余劳力难以被城市吸纳,城市下岗工人再就业越来越困难,失业的波及面越来越大,就业弹性系数越来越低。所以,在就业问题上,我们需要警惕这种市场失灵。就业问题的市场失灵,并不意味着政府必须大包大揽就业问题,而是随时要记住中国的这一特殊国情,把就业问题放在经济建设的第一位。
二、基本出路的探索
正确确立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确立以就业为核心的经济政策
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所有国家经济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在发展中国家,就业的增长意味着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是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在发达国家,扩大就业和减少失业,也是维持市场强劲、社会稳定、增长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现代社会,就业是经济增长的目的所在,我国应把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实施像反通货膨胀、反通货紧缩一样有力的政策措施。主动的发展政策。
为什么宏观政策取向要从促进增长转向充分就业?其理由有二:一是中国已经进入低水平的商品过剩时期,其中最过剩的是劳动力商品,最短缺的是工作岗位,是饭碗。先不算需转移出来的富余人员,我国需要就业的劳动力数量为1.77亿人,相当于全部劳动力总数的1/4。再加上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富余人员2000万,我国需要就业和再就业的劳动力就达到1.97亿人。假设今后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为8%,就业弹性系数为0.13,则每年对劳动力的新增需求为800万。两者相抵,我国还将有1.89亿的劳动力处于失业或隐性失业的状态。未来五年就业的压力相当于过去的50年。所以,为缓和失业压力,保证改革的稳定环境,我国经济政策取向,必须由促进经济增长转向充分就业。二是,以就业为核心,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最有效的手段。经济运行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以前,我国有一段时期经济发展是重效率而轻公平。表现于以往的经济增长,依然是粗放式增长,而且重视物资资本的投入,轻视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没有把就业问题放在应有的地位。由于没有一整套完善的、以就业为核心的政策体系,使得下岗、失业成为较为紧迫的社会经济问题,也由于我们对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劳动力市场城乡一体化、地区间一体化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使得“三农”问题严峻化,导致区域间、城乡间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步扩大等等。公平有失就进一步阻碍了效率的提高。从我国的经济条件看,经济效率改善应该是通过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来实现,当前尤其是要通过改善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来实现。从现在开始,在今后20年中,是我国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的时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产品和其他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全球化进程中,劳动力资源无法自由流动,其结果必然使中国劳动力的相对价格更加便宜。便宜的劳动力价格意味着便宜的产品价格,因此,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将长期保持。廉价而充足供给的劳动力,是我国长期可持有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如果有大量的劳动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以及城市失业人口)没有成为经济活动人口,则说明经济资源的配置还有改善的余地,说明经济政策仍然具有很大的调整空间。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在今后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上,应选择效率与就业并重,应采取就业优先的增长模式,这就是(1)以教育为基础,努力提高劳动力的基本素质,提高劳动力的竞争能力;(2)将就业为核心的政策体系建立并完善起来。这样,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经济就能立足于我国根本具有的比较优势,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拥有丰富的劳动力,提高我国经济的运行效率和竞争能力。应该认识到,经济是以人为本,社会是以人为本,充分就业,就是以人为本的最根本的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就业还可以在全社会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引领经济增长,才能改变我国极为粗放的经济增长,真正使改革开放产生的制度激励,成为改革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要依托于人的(尤其是劳动力的)全面发展来推动国家的经济增长。这些决定着入世后我国的经济政策必须以就业为核心。
(二)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基础工作,完善就业服务
首先,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向市场要就业。如果是依赖政府直接提供就业岗位,那永远也解决不了就业问题。政府不应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承诺“就业保障”,促进就业,政府重点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既解决就业,同时又推动市场就业机制的建立。政府主要的事情是,提供良好的就业与创造就业的环境:一是优化就业环境,要降低创业的门槛,要对新办的企业减免税收,要扫除不合理的制度和一些无形的障碍,协调政策目标的冲突;二是指导就业行为,当人们向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时候,应该引导人们向市场要就业机会;三是要提供就业的基本保障。相应地通过其他改革来解决资金的合理使用问题。政府的工作重点是提高效率,解决最贫困人口的基本生计、基本保障等问题,如对比较弱势的群体可以适量地购买一些岗位提供给他们就业。其次,在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发展劳动力市场的重点是完善服务,建立职业信息、职业培训、职业介绍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保障就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灵活性、统一性、公平性劳动力市场的健康成长。
1.全面加强职业信息工作,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劳动力供求信息网。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的建设,一是要建立起官方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把它纳入财政供给体制。大力培养和发展信息员队伍,完善信息采集、流通、分析的制度和监控机制,构建通畅的信息网络,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系统等,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的信息收集功能,劳动力供求信息定期和不定期的向社会公布,解决信息渠道统一和信息共享问题,根本改变职业信息的封闭状况。二是投入力量,加强劳动力市场研究,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和变化规律。这应该成为官方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为社会就业服务的经常性工作,是整个就业服务的基础。这是必须加强的基础建设。
2.面向劳动力市场,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开发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质。劳动失业人口大多数是文化科学素质低,他们要实现再就业必须接受职业培训,这也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条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更应该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重视对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政府要加大职业培训的改革和投入的力度。合理规划和利用我国的教育、培训资源,鼓励社会和企业发展教育、培训事业,建立起政府、社会、个人都投资都受益的培训机制,增强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与此同时,职业培训机制实行二元化建设:官办的培训机构坚决不能走市场化道路;对于民办或企业办的培训机构要实现企业化,让其走入市场,在培训市场的竞争中,提高培训质量,适应市场需要。政府对它们要实施既激励又扶持的政策,建立起既调动劳动者培训积极性,又有利于培训机构在竞争中良性发展的新机制。对新生劳动力开展13年的职业培训。从而为全面落实劳动预备制度,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奠定基础,充分发挥职业培训调节劳动力供给的作用。
3.加快建立起规范、统一的职业介绍服务体系。职业介绍服务体系是有形劳动力供求市场的主体,必须重视它的建设。第一,按照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思想,规范和支持各种社会中介,搭建起以公共职业介绍为主的民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劳动力中介体系;特别是要改善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状况,如猎头公司、职业协会等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发展经营;将服务网络延伸到街道和社区,发展乡镇劳动力中介服务以适应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需要。总之就是积极发挥它们的主导中介作用。第二,大量培养公共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人员队伍,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起专家型工作团队,适应越来越专业化的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工作要求,拓展职业指导范围,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将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开展的职业指导工作延伸到中学、大学、各类培训机构,拓展服务范围,实现普通教育、职业培训与劳动力市场的广泛连接。第三,依托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劳动力中介体系,建立起支持创业和自谋职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利用这些社会机构,为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和自谋职业或组织起来就业,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根据下岗失业人员的特点,发展创业培训,开展创业咨询,提供创业指导,逐步培训下岗失业人员的市场意识,在市场中求生存的能力,以及带动更多的人员实现再就业。再次,完善就业的基础工作,一方面是建立起政府的失业预警机制。大致包括以下三点:(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失业统计制度和工作体系。目前建立在登记失业基础上的失业统计制度,由于其结果不反映实际失业状况,已经不能支持政府的决策需要,急迫需要建立以调查统计为基础的,全面反映失业者及其家庭基本状况的失业统计制度。及时跟踪和监控就业变动趋势,同时要定期公布调查失业率和就业信息,及时发布全国与地方各类劳动力市场信息。(2)建立就业和失业的监测预警系统:第一,建立农村劳动力流动监测体系。数以亿计的农村流动劳动力回流和进城规模状况,对就业和农村社会都有重大影响,应该加强对其流动状况的监测,支持就业政策决策和农村政策决策。第二,建立失业预警系统。面对我国可能出现的就业危机局面,多高的失业率是社会不能承受的,在危机下需要采取什么样的紧急措施,对策预案,以支持政府的决策。(3)建立相对中立的政策评估体系。对政府要投入资金的政策措施,开展相对中立的政策评估,以保证政府正确选择政策、避免有限的资源浪费,保证适时制定的宏观就业政策,能缓解失业压力。另一方面,是建立和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做好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任何时候,劳动力市场都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应该成为常规的制度。第一是“保”,即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社会保障只能是低标准、大覆盖。增加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投入,建立起全国和地方的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基金组成的社会保障援助体系。充分发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基金的作用,财政应下决心拿出一笔钱,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比如,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的累进税率,使社会最富有的阶层拿出一笔钱用于社会保障;以发行福利彩票作为重点,筹集社会资金用于社会保障。第二,健全法律,以法保障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完善鼓励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关键在于要把这些法律和政策真正落实到实处,创造条件,简化手续,减免收费,方便下岗职工求职登记、档案管理。要督促各地尽快建立健全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检查制度、部门协调通气制度、社会举报监督制度。总之一点,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制度建设都要保证实效。
(三)提高国民经济的就业弹性
就业增长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用公式表示为:就业增长率=就业弹性×经济增长率。经济扩张不会自动转化为就业机会的增加,在经济增长率一定的条件下,提高就业弹性就能实现就业的增长。如何才能提高就业弹性?第一,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强化政府的扶助力度。这是首要的提高就业弹性强有力的措施。相对于大企业而言,小企业是指规模较小或处于创业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包括规模在规定标准以下的法人企业和自然人企业。小企业能帮助我们实现大就业。小企业吸纳就业人数数量巨大的原因在于,中小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低,资本相对分散,吸纳每一劳动力就业所需资本额也较少,小企业单位投资容纳的劳动力(就业容量),和单位产值使用劳动力(就业弹性)都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因此,在提供就业机会方面,中小企业的贡献远远大于大企业。据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同样的投资额,创办工业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为工业大企业的5倍多;以同样产值计算,小型工业企业使用的劳动力为大型工业企业的1.9倍。而且,创办小企业比大企业对经济资源的要求更少,创办速度更快,因而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小企业在吸纳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也体现在增量方面,是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目前,中国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约有3570万户。其中,7人及以下的注册微型企业(主要是城乡个体工商户)为2570万户。尽管规模不大,却是解决就业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小企业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显得更为迫切。但是,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近年来,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比较多,一是资金严重短缺。小企业无论在内部积累,还是从外部融资上都较为困难。二是开业困难。不断开业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源泉所在。目前开办小企业存在的困难主要是:得不到开业指导和服务、领取营业执照困难、开业的成本较高、租赁营业场所困难等。三是经营中的困难。除纳税外,企业还需向有关部门缴纳多达十几种的规定费用。对小企业的“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严重,繁多的收费项目增加了小企业的负担。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扩大就业的积极作用。因此,政府必须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1)为促进就业积极培育高素质的小企业主群体,提高小企业主的素质。有三个途径:一是加强对现有小企业主的培训工作。在注重对下岗职工进行免费培训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现有小企业主进行免费培训。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小企业的倒闭,而且有利于小企业增加就业机会。二是鼓励大学毕业生创办各类技术密集型小企业,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三是引导城市下岗职工创办小企业,或者去小企业就业。(2)开展促进就业小额信贷工作。比如在金融市场的改革方向上,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增加资金投入,完善担保办法。成立先期有政府投资、后期实现自求平衡的,面对中小企业小额信贷管理或担保机构;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方面支持的信贷资金或担保资金;寻求下岗失业人员能承受的灵活的担保方式以及简便的操作程序,切实保证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3)积极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具有中小企业的特点,但是,乡镇企业具有普通中小企业不可替代的功能,就是为农民兄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城市中小企业目前还不能直接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因此,政府应当需继续考虑到乡镇企业的特殊性,出台一些特殊政策,要积极引导和继续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不宜简单关闭了事。(4)更重要的是要尽早出台《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建立小企业信用及担保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级标准等。考虑到就业的压力,国家还应加强对小企业发展的服务。以健全、完善的法制支持,保护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就业密度,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第二,加速打破行政垄断,积极促进非正规就业发展。
所谓非正规就业是指就业形式灵活。按照国际惯例,就业主要是指灵活就业,如一周内曾从事过1个小时以上合法劳动获取合法报酬者、如自谋就业、家庭就业、组织就业、临时就业、社区就业、小时就业、阶段性就业等都是就业。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通行非正规就业制度,鼓励正规部门创造非正规就业、鼓励灵活就业并给以优惠的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非正规就业是重要的就业方式。在其他发展中国家,非正规就业更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九五”期间,我国非正规就业发展迅速,但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相比,非正规就业的比重还非常低。目前,我国的非正规就业规模很难精确测算,但各种分析表明,我国的非正规就业发展潜力很大,并且符合未来就业模式的发展趋势。当前,制约我国非正规就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行政垄断。据有关数据介绍:1997年,我国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非正规就业比重仅为2.9%,金融、保险业非正规就业比重为3.3%,而同期全国平均非正规就业比重已达到20.3%。由此可见,行政垄断行业中非正规就业比重极低,而行政垄断、行业垄断是一个严重的障碍。要想扩大就业,促进非正规就业发展,我们必须尽快打破行政垄断,行业垄断,切实引入竞争机制,降低市场和有关行业的进入门槛,让私人资本,外国资本积极参与竞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个体经济,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营造有利于非正规就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就能实现充分就业。
第三,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在我国,这是一个长远的根本性措施。
今后五年,预测中国农村将有四千万人从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往何处去?我们认为,唯一出路是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而且这是唯一的首要选择。(1)因为小城镇贴近农村,拥有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利”。小城镇是大中城市和农村之间在空间上的联结点和过渡区域,能自动阻止农村剩余劳动力冲击大中城市。所以,小城镇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是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2)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实现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我国西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矛盾最为突出,要拓宽西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出路,必须加快西部农村城镇化进程。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解决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渠道不畅的问题;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施开发性就业,向深度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加大对西部开发中农村劳动力开发利用力度,缓解区域就业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出路问题,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和区域性就业矛盾。(3)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的需要。我国农村问题的根本解决,要依靠农村现代化、城市化,靠大量农业人口的非农化,非农化和城市化的进展是同一过程,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中国现代化和产业化的起点在城市,最终落脚点必然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2002年底中国大陆地区人口普查显示,中国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36%,不仅低于世界42%的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与中国工业化水平相当的国家的水平。城市化是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之一,只要采取适度城市化政策,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就一定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全社会就业形势和经济形势的好转。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小城镇迅速崛起,与大中城市、大乡村三分天下,成为本地区经济活动的主体。它们不仅基本消化了本地的剩余劳动力,而且还容纳了大量西部地区的农村流动劳动力。事实证明,只要小城镇真正发展起来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乃至中国就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走好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首先是小城镇建设应该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小城镇发展的重要主体是乡镇企业,改革开放20年的实践表明,没有高速发展的乡镇企业,就没有小城镇的崛起和发展。在加快小城镇建设中,要支持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发展,抓好乡镇企业布局调整,积极引导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使二者互为依托,同舟共济,同步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其各方面的生活需要,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从长远考虑,一定要注重使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首先满足他们稳定转移的要求,保障其基本权益,逐步帮助他们实现进城、实现职业转变和身份转换。其次,西部农村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一定要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就业紧密结合,发展面向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就业服务和农村开发性就业。在制定开发规划和落实开发项目中,实施优先招用当地劳动力的制度,避免出现农村劳动力集中、盲目涌向城镇的局面。通过资金支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结构,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稳定的职业转变。尤其是在生活条件恶劣和生态环境保护地区,要将扶贫与就业结合起来,实行经济补贴与移民安置并举的措施,为农村劳动力开辟新的就业门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城镇化。
再次,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工业化与城镇信息化的同步发展。农村经济要摆脱落后,从根本上讲要实现工业化。但是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广大的西部,实现农村经济工业化的过程中,一定不能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发展的老路。认真坚持大规模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重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在此基础上发展新型农业,发展农业加工业,合理开发本地资源,推进清洁生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分两步走,发展本地的第三产业:先发展为工、农加工业服务的第三产业,然后发展以信息为中心的第三产业。从而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城镇信息化的同步发展。在经济发达,经济基础雄厚的农村地区,其工业化、城镇化基础已经具备,现在是实现经济结构高级化。这些地区必须把工业结构高级化与城镇信息化的过程结合起来,实现同步发展。一方面,改造传统工业,提高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走上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在传统商业、交通、运输业等的发展基础上,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加快现代科学教育、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流通等服务业的发展步伐。如果这一步实现了,那么可以说,中国已经远离失业危机。
过高的失业率会给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提高就业弹性,扩大就业是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健康之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失业问题将永远存在,而且我国要实现的充分就业,不是一个低水平的充分就业,是要实现一个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高水平的充分就业,它是一个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为之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