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的人口规模现状与趋势分析论文

北京市的人口规模现状与趋势分析*

赵 勇**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101)

摘 要: 主要从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及改革开放至今两个时期回顾了北京市人口规模持续增加的历史进程,描述了当前北京市人口规模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使用动力系统模型预测了未来北京市人口规模,无论从高情景、中情景还是低情景来看,2030年北京市的人口规模都将超过2500万人,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北京市的人口规模还将持续扩大下去。

关键词: 人口规模;趋势;北京市

一、引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的人口规模就持续扩大,到1980年,北京市的户籍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900多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下,北京市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有所下降,但随着北京城市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及外来人口大量流入,居住在北京的人口数量仍迅速增加,2016年,北京市的人口规模达到了2172万人。北京市人口的集聚、扩张给北京市的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严重影响到了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北京市的人口规模现状及变动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深入研究其人口持续增长的历史、现状及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对于北京市城市规划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当前北京开展人口疏解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将利用《北京市人口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采用描述分析及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

二、北京市人口持续增长的历史回顾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新中国成立时,北京市户籍常住人口为209.2万人。随着科技进步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北京市的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但人口出生率却一直维持在高位。与此同时,北京市的市辖行政区域范围扩大,并且吸收了大量人口进京,因此,北京市的人口规模迅速扩大[1]。到了1960年代初,北京市的户籍人口已经接近760万人,这成为新中国建立以来最高出生水平。对此,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这样的较快增长,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随着十年动乱的开始,北京市的人口规模开始下降,到1970年,北京市的户籍常住人口为784.3万人。

(二)改革开放至今

改革开放至今,北京市的人口增长驶入了一条慢车道,人口增长模式呈现出了“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状态。尤其是1990年以后,北京市的人口增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大幅下降。由于之前人口生产规模很大,受此惯性影响,北京市的人口增长水平又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上涨,然而,从中长期来看,北京市的人口增长模式——“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还不会改变[2]

精索静脉曲张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多见于青壮年。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约占男性人群的5%~20%,占男性不育人群的35%,尤其见于经常增加腹压的男性。精索静脉曲张可影响生育,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1]。我院收治26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均在椎管内麻醉下行显微镜下双侧精索内静脉结扎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与此同时,1990年以来,北京市的人口增长中的机械增长发展速度很快。据统计,从1990年至2007年的近20的时间里,北京市的外来人口由101.8万人增加到了419.7万人,增加了317.9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8.7万人。显然,这一增长水平远远超出了常住人口的增长水平。而从2008年至今,流动人口持续流入北京的现象不仅没有改变,而是进一步加剧。由此可见,对于北京而言,外来人口的增长是北京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其已经成为影响北京市人口增长的决定性因素[3]

而从北京市的内部区域来看,北京城乡收入仍存在巨大差距。以2016年为例,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747元,而城镇则为24725元,城镇是农村的2.3倍[6]。除收入外,北京城乡在硬件配套、各种环境或资源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距,城区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在此现实背景下,人口的跨区域流动是非常明显的。

三、北京市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分析

(一)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水平不稳定

截至201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有2170.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有1347.9万人。可见,规模庞大的户籍人口是北京市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这为人口长期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4]。如果按照7.58%的人口出生率计算,北京每年要出生12.8万人。按此出生率,人口持续增长下去,其规模也将变得十分庞大。而且,随着当前普遍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出生水平还将进一步增加,因此,北京市的户籍人口还会出现激增。

(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

由于北京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因此,本文选择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北京市未来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北京人口规模的变化经验表明,常住人口一直处于增长的过程,据此可以判断出,北京未来人口规模还将是增加的,只是增加的幅度可能没有以前那样打了。已有研究表明,影响人口规模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城镇化发展水平、经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水平、用水使用情况和大气污染状况等。

3.1.2 以文化变革带动内部控制创新。真正优秀的单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部的文化与制度都是为适应单位的发展不断变革的,同时,文化的改变可以促进内部控制的创新。以文化为基调进行内部控制的创新,这样得到的内部控制是合理的,是符合单位人员心理需求的,是不与单位控制活动相矛盾的。

城市化发展过程存在着“S”形规律,据此,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仍将有较大的快速发展空间。人口的城乡流动和地域流动仍处于加速发展阶段[7]。这一状况既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由于行政地缘优势、地理区位优势、体制机制优势及因各种先进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大量就业机会和较高收入等优势,都将对北京以外的各类人才和劳动力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使北京成为人口优先流向的城市。可以预期,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北京仍会面临人口不断增长的巨大压力[8]

四、北京市未来人口规模预测

与会嘉宾就旅游管理出现的新现象、新领域、新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和讨论,并对参加本次会议的心得感想进行了分享。会议学术氛围浓厚、形式灵活,得到了与会嘉宾的认可。通过举办此次会议,进一步提升了《旅游导刊》在旅游管理和工商管理学科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等期刊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为二外旅游管理学科、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师与其他院校的专家学者充分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目前,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差距。2016年,北京市的人均GDP达到了114690元,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与中西部很多地区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而单纯从环京津地区而言,在改革开放之处,其与河北、天津两地的辖区水平都差不多,而目前看,二者之间的经济落差也非常巨大,例如河北省的二三十个贫困县,目前与北京的距离拉得很大,已经形成了“环京津贫困带”[5]

为了更科学、稳健地进行预测,本文将2016-2030年北京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设定为三种情况:高发展水平、中发展水平和低发展水平。其中,高发展水平设定为2016-2020年城镇化率每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21-2030年每年提高0.3个百分点;中发展水平设定为2016-2020年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2021-2030年每年提高0.25个百分点;低发展水平设定为2016-2020年每年提高0.3个百分点,2021-2030年每年提高0.15个百分点。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对科学研究的总投资有限。因此,印度政府十分注重集中优势资源,向全社会开放,最大限度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

表1 不同城镇化水平下北京人口规模的预

测值(单位:万人)

本文对北京市2013-2030的人口规模进行了预测,结果见表1所示。2020年,在城镇化率较高发展水平状况下,北京人口规模约为2500万人,中发展水平下约为2450万人,低发展水平下约为2350万人。2030年,在城镇化率较高发展水平状况下,北京人口规模约为2800万人,中发展水平下约为2700万人,低发展水平下约为2500万人(见表1)。可见,北京市的人口规模还将继续增长,虽然增长幅度不会太大,但从总量看,北京市未来将要承载更多的人口,这对北京市的人口、资源、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五、结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的人口规模就处于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北京市的人口规模增长具有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从经济上来说,它和国际大城市的发展规律相同,但从政治、文化等方面来说,它又有着自身特有的规律。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当北京周边城市发展相对落后,无法承担自身人口时,这些人口就会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寻求发展机会,进而也就造就了北京人口大规模增长的现实。因此,要解决北京人口增长,尤其是像最近十几年这样的快速、超常规增长的问题,一定得需要从更为宏观的视角入手,即需要从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等方面统筹考虑[9]。本文基于动力系统模型做出的这一预测,尽管期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政策变动影响,但总体上是可以刻画北京人口变动趋势的,因而是可以为今后北京人口规模的规划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价值的。

[ 参 考 文 献 ]

[1]顾朝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4(2):1-5

[2]胡兆量.北京人口规模的回顾与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2011(4):8-10.

[3]郭士梅,等.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方法评析[J].西北人口,2005(1):6-9.

[4]胡科,石培基.区域研究中常用的人口预测模型[J].西北人口,2009(1):23-26.

[5]胡兆量.北京城市人口膨胀的原因及控制途径[J].城市问题,2014(3):2-4.

[6]胡为为,黄勇.基于就业岗位的城市总体规划人口规模预测初探——以重庆市长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J].室内设计,2012(6):49-55.

[7]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增补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8]王争艳等.城市规划中的人口预测方法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3):237-240.

[9]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一般项目(2017C4484)——“非首都功能转移视角下的人口疏解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赵勇(1979-),男,汉族,山东淄博人,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编审,研究方向:城市化、人口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 C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07-0044-02

标签:;  ;  ;  ;  

北京市的人口规模现状与趋势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