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电气设备调试工作,在理想条件下,电子电路既要不受外界影响,又不辐射其他设备,但在实际操作中,干扰是客观必然存在的现象,受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势必会产生各种电磁和噪音等干扰问题。干扰的存在通过一定途径会影响到电力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相关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情况,严重时电子电路丧失工作能力,无法工作和提供服务。因此,为保证电气设备调试中电子电路正常运行,我们需从技术的角度有效抑制其干扰问题的存在。
关键词:电气调试;电子电路;干扰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建设相关工程的实施成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来说,电气调试则是避免电气设备故障或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途径,而电气调试中电子电路的干扰问题必然会影响到电力建设过程中这一工作预期作用的发挥。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出现,针对实际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扰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对应的解决办法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现状来看,元件或线路自身问题、电子电路设计错误、人为因素等都有可能导致干扰出现,而如果不能针对这些干扰问题研究解决对策,那么此类问题所带来的危害就很有可能导致电气设备无法正常运转。本文将在后续内容中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
1电气调试中常见的电子电路干扰问题
1.1元件或线路所导致的干扰
电气调试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大量的电子电路元件及线路,而若这些元件或线路已经出现老化问题,那么调试过程中出现干扰问题的概率也会相应升高。电子设备的晶体管基础、电阻值发生改变以及电容漏电等都属于此类。除此之外,元件及线路质量不佳、元件自身具备电磁敏感性等同样也会导致上述问题出现。
1.2电子电路设计所导致的干扰
对于电子电路的设计来说,若设计人员不能针对可能产生的干扰问题进行考量,那么就很有可能因为晶体管的选择和电源的配合不佳、阻值选择不当等而导致干扰问题出现,影响电气调试工作的高效展开。
1.3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干扰
以下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干扰问题出现:首先,若电气调试工作人员不能正确使用示波器等设备,对接地问题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电子电路出现干扰。其次,若部分使用者不能针对电子零件进行养护,导致腐蚀或生锈问题出现,那么电子电路就很有可能因此而出现干扰现象。
2电气调试中电子电路抗干扰对策
2.1通电观察法
通电观察法即为系统通电状态下,采取感官查觉的方式,对于干扰部位、产生的因素进行判断。这种举措是将不通电感观分析法作为前提基础,把没有及时找到的问题实施通电检查。例如,针对跳火、冒烟以及熔丝等问题的检查,采取此策略最佳。而且在通电观察期间,逐步加压法是最普遍应用到的举措。另外,设备维修之前展开的定性测试,实施的基础就是坚持通电观察。一方面可以有效帮助技术人员对于干扰问题迅速发现,另一方面也能够推动其可以更加深入的推测到设备的干扰问题。
2.2比照法和分割法
比照法的另一种说法为对比法。采取比照法实施电气调试电子电路干扰检测期间,需要进行对照电子设备于正常运行期间的不同数据资料,包括电流、电压以及电波频率、波长等,以相关的数据统计结果对比出现干扰的电子设备,进而有助于发现电子电路出现干扰的部位,以及分析出产生干扰的因素。通常情况下,在检测以及排除相对简便电子电路干扰时,可以普遍的应用此举措。此外,为可以及时并且精准的发现电子电路干扰位置,将部分电路进行切除或者把一些线路插件进行拔出,进而减少干扰出现范围,实现把电子电路的干扰位置分离,可应用到分割法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电子设备出现电源短路问题状况下,需要将电源负载分区进行切断,迅速发掘干扰处,并且测试线路关键点,对于干扰范围展开细化,明确产生干扰的部位。
2.3对干扰源进行抑制
从电子电路干扰产生的原因看,各种干扰源的存在是最为根本的原因。因此,对干扰源的抑制可以有效减少电子电路干扰带来的影响。而在各种干扰源中,电源是最常见的,电源耦合寄生干扰,以及因电源而产生的波纹型干扰很是常见。因此,可以首先对电源干扰进行处理。对这些干扰源的处理,需要保证不会对电气设备产生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电气设备都会采用全波整流电源。对于这种类型的电源,对其干扰处理方式一般是控制电源电压以保证其稳定性。除了保证稳定性之外,也可以通过滤波电源对你这种电源的电压实现控制。且这种控制是长效的,因而对防控电子电路干扰很有帮助。
2.4加强构件的抗干扰能力
在电气设备中,一些对电磁敏感的构件受到电子电路干扰的影响尤为明显,因此,为了提高对干扰的防空能力,加强这些构件的抗干扰能力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对这些特殊的元件进行优化,欧诺个过双绞线或者是光电耦合传输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这些对电磁敏感的构件。比如,可以采用悬空拒绝放置的方法对单片机中闲置的i/o接口进行处理,也可以在逻辑性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将导线的闲置端进行接地或者接电源。同时,为了避免线路的过载导致的干扰,尽量使用直径大的导线。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干扰器。比如采用压敏电阻或者二极管等吸收浪涌电压,采用滤波器对干扰信号进行过滤等。
2.5地线干扰
各级电流在通过地线时将会出现干扰问题,针对这一干扰类型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1)利用数字接地和模拟接地减少干扰。将这两种接线方式应用到数字电路中时,虽然地线之间的作用很有可能因为电耦合而更加强烈,但同时,由于数字信号、模拟信号具有可以人为进行控制的特点,通过光耦合的形式将能很好地实现地线之间的隔离,从而避免地线之间的干扰。(2)单点接地减少干扰。单点接地主要是指将所有地线都接到一个点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一方式主要应用于电流、电压值相对较小,相距较近的两条电路上。(3)多点接地减少干扰。这一方法主要是指将全部电路的地线接到与其相近的接地母线上,从而将阻抗降低到最小,降低干扰对电子电路的影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一方法主要被用来处理数字电路中的干扰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所有地线都接到接地母线上,进而将母线一端与直流电源连接,形成工作接地点。
2.6信号通道干扰
电气调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需要远距离进行控制、测量、通讯的情况,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输入输出线长度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导致干扰增大,信号失常或畸变,电子电路无法正常运行。为了解决这样的状况,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能针对长线信号传输过程中干扰的预防办法进行研究,尽量使用较短的输入输出线,减少信号通道干扰。除此之外,无极电容法、双T滤波法等都能有效抑制电容,从而对干扰通道进行有效抑制,避免此类干扰源继续传播。
结束语
电气设备调试中电子电路的干扰问题是一项很常见,也很复杂,且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我们不仅要采取充分的抗干扰措施,还应仔细观察并分析干扰出现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干扰源,并综合考虑电子电路的具体布线和工作原理,不断改进电子电路抗干扰技术,以提高电气设备调试中电子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文卫.变电站电气安装调试存在问题及控制措施[J].内燃机与配件,2017(14).
[2]李潇葆.施工现场电气调试中几种抗干扰方法的实践[C].//第31届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3]宋治国.高压电器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原理及电气调试技术浅析[J].中华民居,2013(27).
[4]李欣.工业电子自动化控制装置的常见干扰及应对措施[J].低碳世界,2018(6).
论文作者:苏平锐,黄鹏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干扰论文; 电子电路论文; 地线论文; 电气论文; 电源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这一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