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未来全球化的人才培养原则_全球化论文

应对未来全球化的人才培养原则_全球化论文

应对未来全球化的人才培养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培养论文,原则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德国在各行各业都强调知识应用,但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很多理论及研究发现并没有得到切实的应用。尤其是在为超常儿童提供合适教育的实践中,教育系统和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没有实现最佳化。笔者认为,为培养适应未来全球化需求的人才,教育要遵循三大原则。第一,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式;第二,利用互联网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第三,着眼于学生关键胜任力(如创造力和问题解决技能)的培养。这三项原则要用来指导整个教育系统的活动。这也是各项教育制度设计的基础。

      一、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在全球化时代,学习借鉴各国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是必要的。这有利于把握教育发展的核心趋势及其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应用状况。其中,有很多科学成果的应用是最值得关注的,例如,有一些重要的教育研究发现还没有应用到整个教育的核心领域。在德国,有很多研究结果在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得到了应用,很多专业的培养方案也遵循了科学的教育原则,但它们可能并不是非常适用于超常儿童的培养。因此,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科学措施重塑整个教育系统,让教师从研究中获得新的洞察。

      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对教育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互联网让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便捷的沟通及信息获取渠道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可以通过谷歌和百度了解大量的信息,通过鼠标一点就可以和全球的人们联系起来。近年来,互联网飞速发展,其影响面也越来越大。

      其次,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新技术的发展。搜索引擎让所有人都能非常便捷、快速地获取大量知识,大大节省了学习者的时间,加速了新技术、新知识的产生。这一发展趋势给教育也带来很多挑战。

      最后,全球化及互联网的发展也给人们带来不安全感。因为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动荡,事物快速变化且发展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均是如此。这对整个教育系统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力与持续学习能力是未来社会特别需要的。因此,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是培养未来人才的第一原则。在德国,教育政策中明确指出:要给每个人提供最适合、最好的教学方式。但是在中国,很多人担心这种定制化的教学方式可能会影响教育公平。

      实施基于个性化教学的教育首先要鉴别人才,这不仅是指某一方面的才能。从德国的经验来看,鉴别高智商的儿童不需要在专门的教育系统中发掘,而是在正常的教育系统当中看看他们表现如何。一般而言,在某项常规考试中表现非常突出的学生就具备某方面的天赋,就可以获得相关的特殊教育。个性化的教育必须保证所提供的教育是针对超常的儿童或者比较特殊的儿童。

      我们要发现天才,更要让天才涌现出来。发现天才可以通过常规的教育发现其特别优秀的能力,这一工作要尽早开展。发现天才有两种方式。一是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某项特长发展。例如,喜欢乐器的孩子可以自由报一个班。这些学生可能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乐器,所以他们需要从头开始学。这样,一两年内,真正有天分的孩子可能就表现突出了。另一种方式是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特长并加以发展,这一点在德国足球训练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但如果天才儿童对体育不感兴趣,就不要逼迫他们。总而言之,我们不仅要发现天才,更要让天才主动来找我们,让他们自然涌现出来。

      此外,要注意的是,人们往往把人分成天才和非天才两类,然后只给那些被认为是天才的孩子提供特殊的教育。这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多项研究显示,鉴定天才的标准不只有智商一个指标。学生在不同领域可能也会有不同的才能,不可能有学生在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好或者说非常差。这是开展个性化教育时需要考虑的。一些新的研究也证实,人的认知能力对于其记忆、思维水平有着很大影响,这也是需要考虑的。当我们给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的时候不能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性。

      在学术研究中遵循学士、硕士、博士这样递进的学习体系对于超常儿童的培养也是不合适的。从经济的角度来说,人们往往认为个性化的教育不可能广泛使用。这在多年前可能是真的,但现在情形已经完全不同。在科学鉴别人才方面,我们已经有很成熟的、价格便宜、方便操作的标准化测试。借助技术手段就可以发现某一领域有杰出天赋的学生,从而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

      二、利用计算机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是教育与时俱进的体现。目前,互联网、计算机对于教学来说是非常好的辅助工具。我们不仅可以借助网络和计算机保存很多信息和知识,而且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如以文本方式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料,以视频方式或者网络互动的虚拟形式来授课等。

      如何更好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正常的教学当中?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计算机给儿童提供更个性化的教育。德国的一些学校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尝试。教育教学中大量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后,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大都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只有在学期中和学期末的时候才用传统的测试方法。经过近十年的应用后,这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除了互联网和计算机,还有手持的可移动装置提供了更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应用在课堂中,学生就可以获得更多学习资源。

      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学生不仅要利用高科技获取更多知识,而且要掌握利用科技学习的技能。若干年后,这些学生可能要超过老师的水平。在德国的一些技术学校,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例如,一些IT专业的学生可能比老师知道的多。这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私立学校尤其如此。因此,教师要主动关注相关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技术来支持学生的学习,教会他们相关的方法,引导他们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价值。

      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也应成为学校的教育内容之一。另外,如前文所言,查阅资料、获取最新信息的能力是学生学习中必需的。让学生更好地使用互联网学习能够拓展学习的内容、提升学习的质量。

      三、形成创造力和问题解决的技能

      仅仅掌握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形成创造力、积累解决问题的技能是个人胜任力的关键。作为管理顾问,笔者曾有幸在不同的项目、不同的环境下工作,应对不同的挑战。最大的感受是,成功解决问题能给人带来很多的成就感。

      核心胜任力包括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要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如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要贯穿在整个课程常规设计中。创造力可以帮助我们应对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意味着新的充满挑战的环境,它需要我们有创新。在未知情况下,我们要创造新知识并且将其应用到现实中。

      在过去的几年里,创造力成为备受人们追捧的热点词汇。其中有一些认识误区,如现在很多人仍然认为创造力和天赋相关,其实并不是如此。创造力更多体现在提出新模式的过程中。爱因斯坦是一个真正的天才,他提出了很多独创的理论,他的创造力就是在不断构造全新模式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变革教育系统也是一个全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使用现有的模式,然后推陈出新找出一些全新的模式,并将之应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就是创造力在教育变革中的体现。

      目前,我们在创造力培养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激发创造力的教学需要设计能激发创造力的活动。其次,要抛弃对创造力的误读,即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并不是培训出来的。如果问学生“谁希望能够具有创造力”,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举手;若再问“谁已经具有创造力了”,几乎所有的人都把手赶紧放下了。这就说明学生们对于创造力的内涵不是很确定。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创造力,如通过科学的论据进一步确定哪些是可以完善的创造力。

      毫无疑问,教育可以有不同的目标,不管是经济、政治、社会,还是个人的一些目标,它都受用。审视整个公共教育的历史,我们必须承认目前的教育系统仍然是为工业化服务的,我们并没有更好地发展教育系统,这是必须要改变的一个方向。教育变革不是简单的将黑板变成白板。更重要的是,要将学生们置于重要的位置,培养他们着眼未来、迎接挑战的能力。这种挑战和以往时代的挑战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室里要使用新的理念。通力合作,我们就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标签:;  ;  ;  

应对未来全球化的人才培养原则_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