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增长低迷视角下的地缘政治危机变化
——基于1929年后与2007年后主要发达国家实际GDP数据分析
邹 鑫
(青岛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摘 要: 当下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经济复苏乏力,而西方媒体偏好以“大衰退”一词进行报道,与1929年的“大萧条”形成鲜明对比。本文通过对1929—1940年与2007—2018年主要发达国家实际GDP增长率的比较,并梳理各国在两次经济危机后的主要地缘政治危机变化,发现尽管前后两次经济危机均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地缘政治危机,且持续增加的地缘政治风险会对经济增长构成威胁,但经济增长持续低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地缘政治危机。我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迫切需要一个可持续的、稳定的国际环境给予结构性支撑,这一方面需要我国与各国加强互信合作,培育命运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也需要我国创新安全合作机制,夯实并释放“安全红利”,降低地缘政治持续动荡引发的安全风险。
关键词: “大衰退”与“大萧条”;全球经济;地缘政治危机;命运共同体;“安全红利”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增长乏力。而英国脱欧、美国总统特朗普先后宣布的一系列“退群”行为等政治上的“黑天鹅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国家国内政治经济社会运行所出现的分裂。随之而来的“反建制”、反移民、反全球化等民粹主义思潮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对现行的政治运行机制或政治生态构成挑战与威胁。而历史上上一次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且伴随强烈的地缘政治动荡则可以追溯到1929年所谓的“大萧条”时期,因此,对比两次不同时期由经济危机引发的地缘政治危机就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 “大萧条”与“大衰退”之辩: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
(一)“大萧条”与“大衰退”
大多数西方媒体在形容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形势时,偏好使用“大衰退”(Great Recession)一词[1],同时与1929年的“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进行对比,代表了人们对于两次经济危机后不同经济走势的看法。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应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经济学上“萧条”一词的含义,应代表的是实际GDP(Real Gross Domestic Demand),即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严重减少的时期,此阶段会出现经济的急剧收缩和下降。因此,如果按照媒体习惯称呼的逻辑,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活动应该是呈现出长期低迷的状态,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的形势则是缓慢复苏。
王选院士钻研创新的科研精神深深影响着他的学子,本次寻访的主角肖建国便是其得意的门生之一。在王选院士的指导和自身的不懈努力下,肖建国在计算机技术、图像影像处理、网络信息处理和排版印刷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发展。同时圣为人师,培育英才,让研究精神和技术与时俱进,代代相传。
(二)主要发达国家 1929年后与 2007年后阶段经济表现比较
1.1929—1940年与2007—2018年主要发达国家的实际GDP增长率比较
一个国家GDP数据的统计有名义GDP(Nominal GDP)和实际GDP(Real GDP)之分。名义GDP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由于相同产品的价格在不同年份会有所不同,因此选用名义GDP就无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历史比较。为了使主要发达国家[注] 主要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 不同年份的GDP具有可比性,就需要采用实际GDP(可剔除通胀因素,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国民产品总量的最好的综合指标)的统计方法,且分别选取1929年[2]和2007年[3]作为基准,时间跨度为11年,计算并比较两个时期内不同年份的GDP增长率来反映增长趋势(均以百万美元为计量单位)。
对比表1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在1929—1935年,美国实际GDP增长均为负增长,最高值一度达到-26.3%,而在1936年以后才实现正增长。尽管美国经历了“大萧条”,但1929—1936年美国GDP仍增长了19.8%,而2007—2018年则仅增长18.2%。同样是经历了11年的时间,据IMF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估计,截止到2018年底,美国GDP增速还是会慢于1929—1940年的增速。
加拿大同样受美国经济“大萧条”影响,1929—1938年间实际GDP均为负增长,直到1940年实现20.2%的增长,2007—2018年则增长20.4%;英国1929—1940年实际GDP增长31.5%,而2007—2018年仅增长13.3%;意大利在1929—1940年实际GDP增长24.2%,而2007—2018年增长-4.1%,呈现负增长;德国在1929—1940年实际GDP增长43.8%,而2007—2018年仅增长15.2%,前者几乎是后者3倍;日本同德国在两个阶段的经济表现大相径庭,日本1929—1940年实际GDP增长63.7%,2007—2018年则仅增长7.3%,前者几乎是后者的9倍;法国1929—1940年实际GDP增长-14.7%,呈现负增长,仅到1940年前才实现3.4%的增长,而2007—2018年增长达到了9.5%。
第一,2007—2018年主要发达经济体中美、日、德、英、意五国的实际GDP增长率均慢于1929—1940年的增速。
表 1主要发达国家 1929— 1940年的实际 GDP增长率(%)
表 2主要发达国家 2007— 2018年的实际 GDP增长率(%)
注:2007年后的实际GDP数据来自各国官方的国家统计局及IMF,且历年实际GDP的增长率据此测算
2.主要发达国家1929年后与2007年阶段的整体比较
第三,1929—1936年,主要发达经济体中美、日、德、英、意五国的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0.4%、22.9%、14.3%、13%、6.9%,美国最低。
我们在这里讨论欧洲美元市场的重点不在于这个市场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而在于它与新古典经济学兴起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如下几个视角来分析。
“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南大一附院院长张伟告诉记者,围绕这一核心,医院医务人员志在“德高术精”,制度完善,以更好地“福泽人民”。
据上述数据分析对比后,可以发现如下几点:
第四,仅有加拿大1929—1940年实际GDP增速与2007—2018年增速基本相同。
由表2可知,2007—2018年主要发达经济体中美、日、德、英、意五国的实际GDP增长率均慢于1929—1940年的增速,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初的经济衰退并不如1929年来得迅猛,且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呈现出了持续缓慢增长的特点,并不符合所谓的“大衰退”表述,尽管意大利自2007年后经济增长持续低迷。
第二,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中,仅有法国1929—1940年实际GDP增速显著慢于2007—2018年的增速。
美国在1929年后,经济复苏明显慢于主要发达经济体中的其他国家,且花费7年时间才恢复至1929年的经济水平。相比于日、德、英、意四国经济复苏的强劲态势,所谓的“大萧条”仅适用于描述1929年之后的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而用“大萧条”来形容1929年后全球经济形势,不免有以偏概全的嫌疑。美国作为非典型性个案,并不能代表1929年后全球的整体经济发展态势。
法国作为主要发达国家中1929年后实际GDP增速明显慢于2007年后增速的国家,主要是由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和英国均放弃金本位制以应对经济危机,法国依然坚持金本位制,致使危机爆发十年后,法国的GDP增速仍未恢复至1929年水平,加之1940年开始遭受德国侵略,经济遭受严重的破坏,且呈现出严重衰退态势。
孔深检测单元主要包括搬运机器人、数控车床、加工中心、孔深检测装置以及电气控制柜等部分,可实现对大工件进行孔深检测的功能(图5)。
综上所述,用“大萧条”和“大衰退”分别描述1929年和2007年的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均有所偏颇。实际上,1929年后阶段的经济走势表现为有所衰退,但增长强劲;2007年后阶段的经济并未出现衰退,表现为增长持续低迷,且据IMF2018年预测数据,经济复苏乏力的态势将长期持续,陷入一种相对停滞的状态。
反观2007年以后的形势则大相径庭。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着维护国际秩序的物质基础,而经济实力地位的下降必然导致西方大国在应对地区或全球事务时信心不足、表现乏力。面对全球经济发展迟缓、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对现行国际体系造成冲击的新问题时,西方国家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而在全球事务上均选择以本国利益优先,表现出浓厚的保护主义倾向。保护主义虽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但从2007年后的经济表现与1929后的对比来看,截至目前其破坏规模还未及1929年的程度。不同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闪崩导致的灾难性地缘政治动荡,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权责配比、世界贸易规则的关税协调机制等现行处理全球事务的制度安排在应对愈发高涨的保护主义时已表现得不十分适应,据此引发的地区或组织框架内的地缘政治动荡层出不穷。加之全球经济长期缓慢增长,反向引发的地缘政治风险也将持续积累。例如,美国经济长期缓慢增长正导致美国丧失全球经济霸主地位,随之产生的持续内政动荡也会加大美国政府单方面采取激进危险行动的可能性。除此以外,因具有绝对的军事优势,在应对地缘政治危机时,军事解决方案就极有可能成为美国优先的政策选择。同时,全球范围内持续的经济增长低迷,使一些由地缘政治危机所引发的动荡也将持续,进一步发展就可能上升为恐怖主义、武装冲突,甚至在特定情况下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
二 经济危机后的地缘政治危机变化
(一)不同时期地缘政治影响的比较
在两次经济危机殃及全球时,都引发了地缘政治危机。一般而言,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讲,地缘政治风险的增加与地区或全球经济的增长呈反比关系。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趋势下,全球经济增长的持续放缓则会反向造成地缘政治危机的慢性积累(表3)。
表 3 1929年后的主要政治危机与 2007年后的主要政治危机对比一览表
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的整体好转表明其国内政治局面的相对稳定,尤其以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未遭受到普遍反对、希特勒在德国的统治地位日益巩固等最为明显。而在达到同样效果但路径选择不同的美国,罗斯福总统则在重振美国经济的呼声中走马上任,也是大受欢迎。除法国内政较为混乱之外,其他主要国家的内政均相当稳定。
在怠速时,读取发动机控制单元中凸轮轴数据流,发现进气和排气凸轮轴位置执行器电磁阀位置在0~50%之间不停跳动,正常值应稳定在45%左右。进气凸轮轴位置实际值与期望值相差16°。通过分析数据流,我们认为可能的故障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二)地缘政治的新危局
从全球层面来看,自2018年开年以来,以美国发起的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所引起的一系列中美贸易间的摩擦与对抗以及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对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等美国重要盟友出口产品征收关税为代表,美国国内的强硬保守派希望通过对外保持强硬来转移民众对国内突出社会问题的注意力,同时在经济地位下降的背景下,减缓国际层面的权力转移与权力扩散持续发展的趋势[4],而且,在双边、多边经贸合作仍存在巨大战略空间的前提下,美国以优先维护自身利益为基准,进一步增强在全球经贸规则制定方面的话语权。但是,伴随着中国近年来实力的增强,其所处的亚太地区在全球地缘战略格局中的托举效应随之快速隆起,地缘政治冲突与危机也尤为集中。从地区层面来看,首先是美国在南海、台湾问题上继续对中国进行挑衅,同时在近期情况愈发好转的朝鲜半岛问题上,一边进行元首间的积极接触沟通,一边宣称将针对朝鲜弃核问题继续并加强美韩军演,对朝鲜进行军事威胁;其次,由大国间地缘战略博弈引发的地区政治动荡也有可能发展成为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诱因[5]。例如长达数十年的阿富汗战争不仅导致大批难民流向世界各地,更激化了当地本就复杂的民族矛盾与冲突,加之阿富汗毒品市场遍布中亚、北非甚至欧美地区,毒品交易的巨额收益促使阿富汗形成以“毒”养“恐”的局面[6],成为塔利班、“乌伊运”、“萨拉菲主义”、ISIS等极端恐怖组织的温床。最终,中亚地区会成为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三股势力”的严重泛滥地区,且由于中亚地区能源资源富足,地处亚洲板块的交通要冲,各国地缘战略于此发生对冲的可能性较高,亦会加剧地缘政治的持续动荡[7]。
三 中国的应对方案
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增长态势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地缘政治危机所造成的持续影响,中国要追求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良好外部国际环境给予的结构性支撑。近年来,中国通过加强外交布局,面向全球贡献发展方案,以期降低安全风险。
(一)增进互信合作,培养命运共同体意识
回溯中国周边外交史,中国与中亚地区早已形成互相依赖、彼此信任、休戚与共的共同体。近年来,中国继续奉行不结盟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采取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来经略周边。
2017年8月8日,共建“平安西江”行动启动。记者通过专访广东海事局局长陈毕伍了解到,在一年多的建设时间里,共建“平安西江”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行动也让广东海事局追求的水上安全监管长治久安目标得到进一步实现。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5年参加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讲话时发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8],并通过“六廊六路”、“多湖多港”等“一带一路”基建项目,与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机遇,促进全球贸易回暖;通过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代表新兴国家的金融机构的建设,补充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并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进行份额与治理结构改革;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东盟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金砖机制等新型国际机制与规则,为区域内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强互联互通与政策沟通协调,培育命运共同体意识;在2018年6月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通过的《青岛宣言》的基础上,树立了密切和富有成效的国家合作典范,推动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9],成功地开辟了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的可持续发展的地区合作新模式,以共同应对由经济增长持续低迷所引发的地缘政治危机。
(二)夯实“安全红利”,创新安全合作机制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40年时间里,经济建设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仍保持了年均7.2%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也在30%以上。同时,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方面,中国的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8000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而随着“扶贫脱贫”工作的深入开展,过去五年来已有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5%以下[注] 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见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706/t20170616_1504091.html ,国内社会整体趋于稳定。
中国同样借助上合组织平台,积极探索与周边各国进行安全合作的机制建设,通过了多项基础性法律文件,并形成了涵盖安全情报的交换、联合军演和定期的会晤磋商等安全合作机制,在维护我国与中亚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基础上,为周边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2018年的上合青岛峰会更宣布要推动建立全球反恐统一战线[9],创新区域内各国安全合作机制,合理规避地缘政治持续动荡引发的危机,为区域内的贸易投资便利化以及世界贸易的稳定增长保驾护航。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持续低迷的经济增长会导致地缘政治的持续动荡,并不断累积衍生出诸如“三股势力”等对地区乃至全球安全造成威胁的破坏性因素。当前反全球化的保护主义势力不断抬头,亦会对现行的经贸、安全等制度安排持续造成冲击,并引发连锁的地缘政治危机,相关国家间的地缘战略对冲也会愈发激烈。因此,在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拓宽各国经贸合作的可能渠道,并强化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创新安全合作机制,夯实并释放“安全红利”,共同破除全球经济增长低迷的局面,对于中国综合考量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合理规避地缘政治风险具有积极的意义。
1)展现层:该层次提供用户交互接口,用于收集用户的输入信息,并将信息传递至业务逻辑层。收到业务逻辑层返回结果之后将对应信息展现并提供进一步操作接口或者返回接口。
参考文献
[1] Catherine, Rampell.Great Recession: A Brief Etymology[N]. New York Times, 2009-03-11(26).
[2] OECD. The World Economy: Historical Statistics[EB/OL].(2015-09-29)[2018-07-02].http://www.theworldeconomy.org/statistics.htm.
[3]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EB/OL].(2015-09-29)[2018-07-16]. http://www.imf.org/en/publications/weo.
[4] John, R. Bolton. Should We Take Global Governance Seriously? [J]. Chicag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000(2):221.
[5] Atlantic Council. Annual Report 2017—2018[EB/OL].(2015-09-29)[2018-07-02].http://www.atlanticcouncil.org/publications/reports.2018:6.
[6] UNODC. World Drug Report 2017[EB/OL].(2015-09-29)[2018-07-06]. http://aidsdatahub.org/world-drug-report-2017-unodc-2017.
[7] Eldar, Gabdullin. Central Asia: Geopolitics,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Scenarios[J].Central Asia and the Caucasus, 2011(1): 22.
[8] 新华网.习近平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5-09-29)[2018-07-02].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9/29/c_1116703634.htm.
[9] 新华网.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EB/OL].(2018-06-11)[2018-06-28]. http://www.xinhuanet.com/2018-06/11/c_1122964988.htm.
CHANGES IN THE GEOPOLITICAL CRI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ECONOMIC GROWTH ——ON THE BASIS OF REAL GDP FIGURES OF MAJOR DEVELOPED COUNTRIES AFTER 1929 AND 2007
ZOU Xin
(School of Politics &Publ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100,China )
Abstract : The global economic growth is now in the doldrums and the economic recovery is weak. The Western media prefer the term “Great Recession” in most of their reports, which is in stark contrast with “Great Depression” in 1929.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real GDP growth rate between 1929—1940 and 2007—2018, as well as the main following geopolitical crisis after two economic crises. That shows the increasing geopolitical risk will pose a threat to economic growth, although the two economic crises triggered geopolitical crisis of different degrees. And prolonged downturn in economic growth will, in part, create a geopolitical crisis and severe impact on the existing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ecurity. China is now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RI and seeks to pursue a sustainabl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s an external structural support. In doing so, all countries should, on one hand, strengthen their mutual trust and cooperation, nurture the consciousness of a community of shared stakes. On the other hand, they need to innovate security cooperation mechanism, tamping and releasing “Security dividend” so as to reduce the security risks caused by the continued geopolitical turmoil.
Key words : Great Depression v.s. Great Recession; global economy; geopolitics; community of shared stakes; security dividend
中图分类号: D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5132( 2019) 03-0012-05
DOI: 10.16827/ j.cnki.41-1404/ z.2019.03.003
作者简介: 邹 鑫(1994-),男,硕士生,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责任编辑:徐大超)
标签:“大衰退”与“大萧条”论文; 全球经济论文; 地缘政治危机论文; 命运共同体论文; “安全红利”论文; 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