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 探究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管道使用护理干预自我维护中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2~2016.4收入88例PICC肿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各44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并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红肿发生率4.5%、机械性静脉炎2.3%、相关性血栓4.5%、管道阻塞2.3%、断管0.0低于对照组13.6%、11.4%、13.6%、11.4%、9.1%,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使用护理干预使肿瘤患者PICC管道自我维护能力提高,有利于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关键词:护理干预;肿瘤患者;PICC;自我维护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由于并发症少、静脉留置时间长、患者易接受等特点收到患者广泛应用[1]。肿瘤患者经脉化疗是一种常见治疗方式,PICC在治疗中占着明显优势,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此治疗方式十分合适,有效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带来伤害。但是临床上由于肿瘤患者治疗时间长,出院后无法规范进行维护成为一大难题,能否规范进行PICC维护直接关系到PICC管道留置时间,做好健康宣教尤为重要[2]。本文就肿瘤患者PICC管道使用护理干预自我维护中应用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2~2016.4收入88例PICC肿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各44例,所有患者经我院专业医师进行确诊;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依从性较好,能配合医护治疗工作;无严重心、脑、肾等原发疾病。观察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48~78岁,平均(52.4±3.9)岁,对照组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49~79岁,平均(54.8±4.6)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由专业医师以及PICC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相关方面知识健康教育,赠送患者相关知识手册,可以让患者按时参加相关讲座。
1.2.2观察组
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并予以护理干预,除上述操作以外,并予以护理干预,1.应当成立相应PICC管道护理小组,由护理长为组长,相关护理人员为组员,由护理人员全程指导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定期开展会议,由组员提出问题,并加以谈论解决。2.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年龄、学历,选择合适方式讲解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整个护理过程以及常见并发症情况,除了口头叙述以外,可以借助PPT形式向患者直观展示。3.告知患者在置管期间可以进行一般体育活动、家务劳动以及日常工作,长期佩戴管道并不影响正常生活。在穿刺伤口出血以及穿刺后24h不要进行穿刺手臂活动,避免抬高手臂、举高以及提重等活动。活动期间洗澡时需要使用保鲜膜进行包裹,洗完之后需要使用干净毛巾擦干,对于敷料进行检查,出现潮湿情况要及时进行更换。避免衣袖过劲,脱衣时要轻柔。确保穿刺部位干燥以及清洁,污染后要及时进行更换。4.当出现断管情况时,应当保持冷静,立即停止手臂活动,防止断管进入身体内,立即就医处理。5.对于长期进行化疗患者,应当发放管道管理手册,并进行1个月随访,加强与患者联系以及沟通,便于总结以及改进,提高患者自我照护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
1.3 观察指标
对于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包括红肿、机械性静脉炎、相关性血栓、管道阻塞、断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上使用PICC进行治疗肿瘤患者,减少穿刺带来伤害以及痛苦,降低静脉炎发生率,适合长期进行化疗肿瘤患者[3]。临床上使用外周留置针一般为3~5天,虽然缓解每天穿刺带来的痛苦,但是由于外周血流并不能达到将药物迅速进行稀释作用,对于血管损伤较大,外周静脉炎发生率较高。然而我院采取护理干预,对于不同文化层次患者进行宣传,向病人进行宣传PICC相关知识点,并对于发生并发症以及应对措施详细进行介绍,以增加PICC管道使用时间[4]。
结合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中使用护理干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中,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使用护理干预,对于预防以及控制并发症发生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院外护理,关系到管道使用寿命。PICC并发症发生降低临床上PICC管道利用价值,给肿瘤患者造成反复穿刺痛苦,对于置管患者以及家庭造成经济上损伤以及浪费,同时也增加医护工作者工作量。使用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宣教,使患者日常生活自我维护能力提高,增加管道使用寿命[5]。
综上所述,PICC肿瘤患者使用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自我维护能力,降低临床上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璐柳,王建宁,吴利等.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患者PICC并发症及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5):132-134.
[2]张文莹,郭嬿.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管道自我管理能力调查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58-60,64.
[3]王慧琴,章西萍,周恩霞等.应用品管圈降低 PICC 管道感染发生率的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4):101-103.
[4]赵洁,郭佳华,周敏等.微信群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知识宣教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3):1537-1539.
[5]韩萍,魏少美,彭可勤等.结肠癌患者PICC置管连接便携式化疗泵持续泵入化疗的护理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5):842-844.
论文作者:高于秦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管道论文; 肿瘤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两组论文; 自我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