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年尿失禁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论文_李迎波,张丽敏,吴勤,张淑红

浅析老年尿失禁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论文_李迎波,张丽敏,吴勤,张淑红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尿失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尿失禁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7%,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尿失禁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关注。

关键词:尿失禁;心理护理;老年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urinary incontinence. Methods: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104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urinary incontinence from January 2014 -2016 year in January in our hospital,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double blind randomiz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nurs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52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and the nursing group receiv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2.7%,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nursing group was 94.2%,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urinary incontinenc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ttention.

Keywords urinary incontinence;psychological care;elderly

尿失禁(incontinence of urine)为老年常见病,是指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导致排尿自控能力丧失,尿液不自主地经尿道漏出,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不利于患者康复[1-2]。本研究对52例老年尿失禁患者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尿失禁患者,男59例,女45例,年龄62~83岁,平均(72.2±4.7)岁;其中各类手术后尿失禁33例,老年疾病致尿失禁26例,脑血管疾病致尿失禁45例;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按随机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消除尿失禁患者的饮水顾虑,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2000~2500 ml,维持尿液对排尿反射刺激;观察并记录患者小便情况,督促患者定时排尿,协助患者逐步恢复其排尿自控能力;完全性尿失禁患者需每日数次进行阴部肌肉收缩和放松锻炼,制定阶段性膀胱功能训练计划,对部分完全性尿失禁患者可采用外引流法以防止漏尿,同时定时辅助患者使用坐便器,引导其排尿;加强皮肤的清洁和护理,防止褥疮。尿液的长期浸润及尿中氨的刺激可使皮肤失去正常防御功能,加大皮疹甚至褥疮的发生率,因此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十分重要。

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老年尿失禁患者多因尿失禁而自感自理能力下降,并产生烦躁和自卑的负面心理。护理人员应结合各个患者的自身情况,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主动关心体贴患者的日常生活,帮助其树立对待疾病的正确态度和信心。鼓励患者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交活动,通过活动转移法、自我教育法、沟通调节法和适当发泄法等情绪调节法调节其心理状态,以适应出院后的日常生活。正确的健康教育指导也十分重要。应对患者详细讲解该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预后及心理与疾病康复的关系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3 疗效评价标准

无效:漏尿次数减少<50%;有效:漏尿次数减少>50%;治愈:压力试验、抬举试验均呈阴性,且突然增加腹压时尿失禁症状消失者。总有效=有效+治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7%,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表明,尿失禁已成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2]。目前我国由于缺乏针对尿失禁的专业性咨询和治疗服务机构,缺少对尿失禁预防、治疗的知识宣传,尿失禁患者往往求诊意识淡薄。尿失禁虽然不会导致死亡,但却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国际抗尿失禁协会(ISC)将尿失禁定义为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其对患者的影响最大的是在于心理方面[3]。因此,心理护理对尿失禁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洪贵英[4]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和睡眠质量精神症状学内容对老年尿失禁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老年尿失禁患者心理状况较差,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尿失禁患者有严重的心理负担,常感觉自己很脏,害怕自身因漏尿产生异味而被他人歧视,因而不敢参加社交活动,容易产生孤独感,进而有烦躁、沮丧、自卑等负面情绪。本研究通过对老年尿失禁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护理组总有效率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通过对老年尿失禁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关注。

参考文献:

[1]张艳英.心理护理在老年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J].西南军医,2011,13(2):353-354.

[2]郑瑾,王忠武,高丽华.193例老年女性尿失禁发生率及其生活质量的调查 [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07-708.

[3]郑瑾,陈丹丹,周惠.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一个健康问题——尿失禁[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3):118.

[4]洪贵英.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3):215-216.

论文作者:李迎波,张丽敏,吴勤,张淑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  ;  ;  ;  ;  ;  ;  ;  

浅析老年尿失禁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论文_李迎波,张丽敏,吴勤,张淑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