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大丰区大中水利管理服务站 224000
摘要:就现今的情况而言,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管理运作不规范、管理不科学、责任不明确、缺乏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等等,这些都将严重的制约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就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结局策略,促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走向可持续发展对的道路中来。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带来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策略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主要是由引水设施、 输水配套设施、灌水设施和排涝设施组成,它对于农田起到了灌溉以及排涝减灾的作用,同时也极大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现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高度重视,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促进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规范化的运行管理
现今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农民用水户协会、承包、出租、股份合作等等,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便是在实际选择中缺少理论依据的支撑。虽然如今有很多的专家、学者都在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但是相关可用的理论依据仍然没有被提倡出来。因此,相关的管理模式要求在实际的运行中往往会被忽略,进而导致管理缺乏规范性,降低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
1.2 管理方法不够科学,工程管理效率低
虽然小型水利工程的规模并不大,但是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方法科学、合理了,其才能够正常运行,为基本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工程管理组织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他们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用”的这一方面,而忽视了对工程的维护与管理, 具体体现就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方法单一, 不能结合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特点、 管理组织等实际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因而管理效率不高,工程收益也较差。
1.3 资金匮乏,工程管理遇到瓶颈
一方面,为了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我国政府于 2005 年专门设立了补助资金。 也正是在国家的资助下, 我国各地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成效得到了有效提高, 水利工程设施数量明显增多。 但是,在工程建成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养护与维修的经费问题便被搁置不谈, 这便给工程的管理工作带来的很大困难。 另一方面,虽然国家支持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为了便民、惠民, 农民也明白灌溉问题能够通过此工程得以解决,但是农民的收入毕竟不高,各级政府与水利部门想要以农民集资的形式来筹集工程管理经费是困难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原因分析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够规范, 归根究底是由缺少监督机制引起的虽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组织有多种,但是与大中型水利工程的管理组织相比, 其并不具备专门负责日常管理的管理机构; 而由于规模小、种类多、数目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比
较松散, 因而其监管难度反而比大中型水利工程要大很多, 以至于目前我国政府也未能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制定出相应的监督机制,规范其管理模式。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不高, 主要原因在于管理组织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与大中型水利工程的管理组织相比,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组织的规模并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道理表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组织也应具备相应的内部管理组织结构, 并针对各项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例,既要有专门的执行委员会主席,又要有工程管理、用水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机构。然而,在目前的管理实践中,我国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组织及其管理制度并不完善, 这便使管理较为松散,各部门员工的工作效率不高,整体的管理效率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资金的匮乏, 原因在于资金来源以及资金数额受到了限制
目前,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来源有收取水费和向用水户集资两种, 筹集资金的渠道非常少。 此外,在上述两种筹资方法中,资金的最终来源都是农民, 而农民的收入又不高,于是,筹集资金的数额便受到了限制。 对于水费的收取问题,虽然水价并不高,但即使在低成本的情况下, 水费的收取也是一个难题, 更别说全额收取了。 此外,在用水较少的年份,为了维持正常的管理收费,水价会有所提高,虽然相关部门已明确规定水价有两种收费标准, 但很多用水户还是不能接受的,以致该制度的实行十分困难,管理资金自然难以得到保障。 而对于向用水户集资的问题,虽然目前实行的是“一事一议”政策,但是用水户对于所集资金的数额、 集资方式等问题的意见并不统一,这便给集资带来了很大困难。
3、可持续发展策略
3. 1 完善运行机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是指组织最高层的管理人员与各层工作人员的隶属关系管理,管理层次的数量与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等具有直接的关系。同时政府部门也提出在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中需要以乡镇为单元,不断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并注重对经费以及人员方面的安排,保证每个乡都有水管站,每个村都有水管员,进而有效解决农村水利设施管理缺位的问题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可以分为县、乡镇、村以及工程管理 4 个层次,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管理层次。
3. 2 建立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
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以自建、自有、自用和自管为核心的管理措施,其产权归属个人; 而对于受益农户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需要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用户自愿的基础上建立用水合作组织; 同时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建立村、组集中的供水工程,并由工程受益范围内的组织进行管理。水利工程如果是国家拨款建设的,产权由国家所有;如果是集体投资建设的,产权归属于集体。
3. 3 建立资金保障制度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水费,因此要建立有偿用水机制,以保证工程管理的效率。农业用水一直享受低价水的优惠政策,这也使得在农田水利水费的收取中存在较大的阻力,还需要针对农田水利工程宣传有偿用水的理念,同时强化农民的用水意识,认识到水费的收取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民。水费的关键在于水价的制定,以及供水价格的管理规定,对水价进行科学的核算,同时采取听证方式保证水价的合理性。此外,在水费的收取中还需要制定多元化的水价和供水计划,如两部制水价、终端水价等,并对水费的收取标准进行公示。
结语:
综上所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乃是国家农业与水利共同发展对的必然趋势,而加强这一建设的管理与施工,将会促使其成为一项惠民、便民的好政策。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着两面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也不例外,其在运行和管理过程中还会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人员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对此进行分析,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严格的贯彻落实。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并建立相关的管理团队,从而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促使其走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J].段立峰.价值工程.2018(13)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浅谈[J].李伟,李晓平.农家参谋.2018(07)
[3]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牛文元.当代农村财经.2014(09)
论文作者:刘锦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农田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用水论文; 水费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