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作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那思镇中心小学 535016
【摘要】面对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明白了数学教育对生活的影响意义。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只有做好了充足准备,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素质才能够得到奠基性保障。本文将以笔者个人经验为依据,分析如何用多元角度提高数学教育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理实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76-01
前言: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数学教育的问题非常多、矛盾非常突出。正因如此,学生的数学学习才会出现缺少活力、无法保障数学学习有效性等问题。如果教师没有条件调动学生学习热情,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逐渐固化,学习积极性也会不断降低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教师需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只有予以了学生足够多的关注,才能够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师要让数学教育重新回归生活,在生活化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的意义。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理论联系到一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数学能力。
一、理实结合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最终将回归于生活。众所周知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人类研究社会数量关系、图像关系、空间关系的学科[1]。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大可使用生活例子。该过程能够减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明白数学实际上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对象,数学知识可以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解答。如学习《小数加法和减法》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平时与父母去逛超市、逛市场的情景。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引下纷纷开始回忆,想起了在市场购买东西、超市购买东西的时候时常会出现零钱,这些零钱代表的实际上就是小数。随后教师甚至可以要求学生在情景对话中练习小数技能的使用,比如营造买菜的场景,教师扮演卖菜的销售人员,学生扮演买菜的顾客。师生在对话、互动的过程中将小数加减法知识运用其中。灵活多变、趣味十足的教学过程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2]。再比如在学习《比例》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出两个比例不一样的地图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哪个地图更清晰、为什么,比例的意义在于什么。如果条件允许教师甚至可以带领学生绘制校园结构,随后在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带领学生调整校园面貌的大小,绘制比例不同的校园平面图形。这种趣味十足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能够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保障教学效果。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知识点的印象,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需要用这种富有生活化气息的活动、知识帮助学生消化数学知识、数学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轻松的消化、接受、学习数学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
数学中有着许多抽象的内容,这些抽象的内容是学生最难以理解和消化的知识,如果教师不予以合理化处理,学生很有可能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在最后出现学习抵触心理。数学实际上就是一门研究生活的学科[3]。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教育帮助学生发现生活的魅力、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本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多多应用生活例子,用数学理论帮助学生解答这些看起来难懂,但实际解决起来非常简单的生活问题。用生活例子作为契机,帮助学生消化数学关系、消化数学问题、形成数学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注意力,在活跃课堂的同时,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如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与圆锥,学生纷纷思考最终得出:粉笔、保温杯、糖果盒子都是圆柱形,锥形帽子、陀螺是锥形物体。因为该课需要讲解圆柱与圆锥的面积,而这两个图形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比较难,所以随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同制作圆柱和圆锥。制作完圆柱和圆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打开图形,随后学生便明白了,原来圆柱就是一个长方形加两个圆形,圆锥就是 。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了解了圆柱与圆锥面积的计算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活力。
三、拓展学生思维品质开发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能力
作为入门学习阶段,小学教育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学习思维、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培养。只有当学生形成了优秀、端正、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质量才能够得到保障。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应用简单的题目指导学生,锻炼学生思维素质、思维品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思路、解题方式。跳脱定式思维,以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引入一些有着多种解法的题目,要求学生尝试不同方法,在多种解题思路的对比过程中,找到效果最突出、效果最显著的解题方式。如学习百分数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尝试着在黑板中写出几道数学题,随后要求学生在1分钟内用一张纸写下答案。结束答题过程以后,教师在黑板中出示正确答案并询问学生:有没有同学全对的,正确率100%的同学请举手。没全对的同学请说一说自己的正确率,谁知道怎么计算全班的正确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引出百分数知识,帮助学生明白百分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随后教师提出假设某天老师带了7000块钱购买家电,逛街的过程中看到一个家电组合,其中电视3000元钱,电视比音响贵60%,DVD的价格则是彩电价格的80%,有没有同学可以帮老师计算一下我带的钱是否够用。该过程可以充分活跃学生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解题中以短时间内找出最佳的解题办法。
结语:适应时代的原则便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融入新元素。小学数学作为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小学数学教育同样要重视生活化元素的融入。只有当学生明白了数学学习的奥秘、意义,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效性才能够得到保障。教师应掌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学问题。教师要打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带领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意识。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学习有良好的帮助,需引起教师高度的关注。
参考文献:
[1]薛洪林.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发展策略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1):184-186.
[2]毕志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辽宁教育,2018(17):32-34.
[3]孙振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7):172.
论文作者:梁明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圆锥论文; 圆柱论文; 过程中论文; 有效性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