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线路中实施线损管控的对策研究论文_孙绪为,吴月宪,黄薪瑜

低压配电线路中实施线损管控的对策研究论文_孙绪为,吴月宪,黄薪瑜

(国网阳谷县供电公司 山东聊城 252300)

摘要:低压配电损的管理和降损技术措施是一项比较棘手,也非常具备技术含量的工作,因此,合理完善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措施也是能够保证减少供电线损,确保电力传输的质量和效率重要保障之一,我们必须对其充分的重视起来,才能够让电力行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低压配电线;管理方法;降损技术

低压配电线损的情况可以反映出一个供电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如在电能的传输过程中出现过大的损耗,不但对电能的使用有影响,浪费电力资源。此外,也会严重降低了电力企业的效益,对电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如何有效的制定出低压配电线损的管理方案、采取具体降损技术措施,以及把配电网线损维持到比较正常的水平内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继续解决的难题之一。接下来本文将从导致低压电网线损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管理,以及具体的降损技术来进行阐述,希望可以对电力企业的有所帮助,更好地做到服务人民和社会。

1 引发低压配电线损的原因

线损包括固定损耗、可变损耗和其他损耗。固定损耗一般不随负荷变动而变化,只要设备带有电压,就要消耗电能,就有损耗,主要与外加电压高低有密切关系。固定损耗主要包括变压器及调相机、调压器、消弧线圈、互感器、电抗器等设备的铁损及绝缘子的介质损耗;电缆和电容器的介质损耗;电能表电压线圈损耗;电晕损耗等。

可变损耗随负荷电流的变动而变化,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电流越大,损耗越大。主要包括变压器的铜损,输、配电线路的铜损,调相机、调压器、电抗器、互感器、消弧线圈等设备的铜损,电能表电流线圈损耗,接户线铜损。

其他损耗是指由于管理工作不善,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以及其他不明因素在供用电过程中的跑、冒、漏等造成的损耗,也称为管理线损或不明损耗。主要包括计量装置本身的综合误差、计量装置故障、营业工作中的漏抄、漏计、错算及倍率差错等;客户的违章用电、窃电;供售电量抄表时间不同期,统计线损与理论线损计算的方法不一致,以及理论计算的误差等。

供电企业线损种类分为统计线损、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统计线损是根据电能表的读数计算出来的,即供电量和售电量二者的差值。理论线损是根据供电设备的参数和电力网当时的运行负荷情况计算得出的理想值。

2 低压配电线损的管理方法和降损的技术措施

2.1 对电源点进行充分合理的设置和安排

我们所说的不合理的电源点设置通常是指其偏离了原有的负荷中心,这样做就会使电源的输送处在一个长距离的状态中,从而使电源输送的始末两端产生比较高的电压差[1]。这时候在用电高峰期和低谷期就会分别出现“欠电压”和“过电压”等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使线损率、电压调整难度等增加,不但会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电的质量也是很难得到保证。综上所述,电源点的合理设置是非常具备实际意义的,也是急需解决的。针对如何合理设置电源点有如下几点建议:第一,做到小容量;第二,半径要短;第三,布点要密。把电源设置在负荷最中心的位置上,以确保以最安全、最小的距离保证供电,最佳的距离为小于500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对配电网进行架设时,要注意首先对其接电方式进行优化,如果能够避免单边接线的使用就一定要避免,最好是选取把电源点当做中心的辐射的接线方法来完成。

2.2 对功率因数进行提升

主要从以下两点对功率因数进行提升:首先,对设备中的自然功率因数进行提高;其次,对人工无功进行相应的补偿[3]。主要是对电网电压的质量、电气设备出力等两方面进行提升,从而使配电变压器的供电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管理低压配电线损的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措施不只包含如上阐述的这几种,企业要想实现降低配电线损还需对电子计量装置进行不断的管理和更替,日常的维护工作做到位,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降低供电线损率,实现供电的质量和效率。

2.3 合理对变压器进行选择

变压器在电力的运输中主要起到了安全隔离、匹配阻抗和升降电压等作用,正由于具备以上几种作用,也就决定了变压器在整个低压配电网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配电变压器能否合理的被选择,也决定了低压配电线损的严重与否。因此,在对经济效益充分考量后,可以对导线的截面积进行适当的增加,使其可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对有关资料数据进行翻阅,发现在整个低压配电损耗中配电变压器的电损占到了50%,因此如果能实现配电变压器的电损的降低,那总的低压配电的损耗也会大大的降低。在对降损技术进行落实时,节能变压器应当是首选,在对实际需要进行考虑后可配置最好的变压器容量,从而实现降低电损,使变压器的负荷值有所提高。

2.4 对低压配电距离的长度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控制

一般而言,供电线长度越大,其线损率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应对供电线路长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在对实际需求充分考虑后应尽量的去让供电线路的长度最短化。实现该目标,通常会从电缆和控制配电导线的长度方面着手,来控制供电的半径[2]。如能合理地控制供电半径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开供电迂回的状况,还可以节约电能,不会出现像近电远输这样的情况,从而使供电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而对于设有计划的低压中其半径应该充分结合导线和电缆的载流量,工程需求、投资的工程成本等一起决定的。

2.5 对三相负荷进行平衡

三相负荷不平衡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存在于低压配电网的运行中。在正常情况下,三相负荷的不平衡率应该控制到10%以内,如超过了这个标准,就会增加了电流负荷的不平衡性,产生不平衡的电流,还会造成相线和中性线损耗的急剧增加,从而最终使线损增加。所以,应对三相负荷加大控制力度,及时测量和调整,确保能够把中性线上的电流维持到最小的标准值上,充分降低相线和中心线的电损,从而实现了三相负荷的平衡。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能的传输往往会出现电损情况,电压、无功电能和有功电能的损失构成了电能传输的线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资源问题也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关于线损管理的问题也被提到了更高的高度。因为电力问题是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是息息相关的,此外,对于电力企业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总而言之,如何对线损问题进行有效和完善的管理,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也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彬宇.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损耗分析与降损技术选择方法[D].重庆大学,2014(5)

[2]袁慧英.浅析降低低压配电线损的技术措施[J].电子制作,2015(12)

论文作者:孙绪为,吴月宪,黄薪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  ;  ;  ;  ;  ;  ;  ;  

低压配电线路中实施线损管控的对策研究论文_孙绪为,吴月宪,黄薪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